资源描述
欣晨制作
基于IMEI应用的经营分析系统
技术解决方案
方案之家 欣晨制作
2013年1月24日
目 录
1. 总体说明 4
1.1 背景 4
1.2 基本目标 5
1.3 基本内容 5
1.4 术语描述 6
1.5 适用范围 7
1.6 引用标准 7
1.7 起草单位 7
1.8 解释权 7
2. 业务功能 8
2.1. 终端IMEI拆包控制 8
2.1.1. 终端捆绑销售分析和查询 8
2.1.2. 拆包行为分析 10
2.1.3. 捆绑效果分析 11
2.1.4. 捆绑用户离网分析 13
2.1.5. 拆包用户控制 15
2.2. 重入网识别和控制 16
2.2.1. 重入网监控 16
2.2.2. 重入网客户行为分析 22
2.2.3. 渠道监控 25
2.2.4. 平衡营销 27
2.2.5. 套餐评估 28
2.2.6. 欠费控制 33
2.3. 终端用户市场分析 35
2.3.1. 终端客户分析 35
2.4. 新业务营销 37
2.4.1. 新业务推广分析 37
2.4.2. 新业务营销目标用户群提取 38
3. 技术实现 39
3.1. 概述 39
3.2. IMEI识别 39
3.2.1. IMEI识别算法 39
3.2.2. 数据处理流程 40
3.3. 营销终端IMEI拆包分析 40
3.3.1. 拆包算法 40
3.3.2. 数据处理流程 40
3.4. 重入网识别模式和算法 41
3.4.1. 重入网识别算法 41
3.4.2. 数据处理流程 42
3.5. 数据支撑要求 43
4. 场景示例 45
4.1. 某地市“全球通新畅听80套餐回馈签约”拆包控制 45
4.1.1. 场景说明 45
4.1.2. 实施方法 45
4.2. 地市重入网分析和控制 46
4.2.1. 场景说明 46
4.2.2. 实施方法 47
4.3. “农村市场”和“全球通客户捆绑”终端选型 49
4.3.1. 农村市场终端选型 49
4.3.2. 全球通客户捆绑终端选型 49
4.4. 新业务发展潜力分析和彩信推广 50
4.4.1. 场景说明 50
4.4.2. 实施方法 51
1. 总体说明
1.1 背景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终端营销质量、新增市场用户质量、改善新业务营销精度,市场决策必须依托于科学的数据分析。IMEI做为重要的客户识别手段之一,在终端捆绑监控、重入网用户控制、新业务营销、终端销售等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终端捆绑拆包控制
终端捆绑通过手机补贴形式使客户获得具体的优惠感知,是稳定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用户拆包行为,一方面造成xxx营销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拆包手机的二次销售又扰乱了终端市场的价格体系。利用IMEI信息可以对捆绑终端的流向进行跟踪,监控捆绑客户的拆包行为,进而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
2. 降低重入网率,提升用户质量
目前移动的新增市场发展迅速,但“大进大出”,重入网现象严重。根据某省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入网客户中29%的客户属于重入网,其中多次重入网比例占40%以上,导致营销资源的大量无效消耗。通过IMEI应用专题的重入网识别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新增中的重入网客户,了解客户重入网动因,同时针对存量市场和新增市场采取针对性的服务策略和营销策略,控制重入网比例,进而减少对酬金、卡资源、号码资源的快速消耗,降低离网率。
3. 提升新业务营销的精确性
新业务已成为xxx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许多新业务的发展空间、营销对象与终端功能密切相关。传统的面向全体用户的普遍营销存在成本高,命中率低的缺点,通过IMEI应用对用户终端进行分析,细分营销目标用户群,实行精细化营销可以大大提高营销的命中率。
4. 科学进行终端营销
以往的终端市场信息主要依赖于终端销售商的销售和调研数据,存在数据质量无法保证,用户特征无法关联,营销对象无法定位的问题。通过IMEI专题,可以明确不同客户群对终端类型的偏好,现有终端的客户分布情况、终端选型的目标客户群等等,为终端营销提供有力支撑。
1.2 基本目标
基于前期各省经营分析系统IMEI应用建设的基础,不断完善包含IMEI配置信息表等数据在内的数据质量。同时针对近期重点的业务目标,进一步梳理、深化、丰富IMEI应用,打造一个良好的IMEI应用数据平台,为客户精细化服务、终端营销、新业务营销积累技术、业务、应用建设和推广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的精细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本期拟实现应用如图1-1:
图1-1 IMEI应用功能框架图
1.3 基本内容
本文档包括IMEI专题应用的业务与技术方案,在经营分析系统v1.5基础业务分册等相关规范基础之上,参照先进省份的实际经验,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详细描述了利用IMEI信息,支撑市场营销、管理关键环节的业务应用。重点就终端捆绑拆包控制、重入网控制、新业务营销、终端用户市场分析等四个应用,详细提供了主要算法和应用内容,并列举了四个参考案例。
1.4 术语描述
IMEI: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是国际移动设备身份识别码的简称,具有唯一标示设备的特性,它的最初功能是用来协助辨别手机身份真伪。IMEI一般由15个数目字组成,按“*#06#”就会显示出来。在2003年1月1日之后,TAC码由原来的6位上升至8位,其格式如下:
2003/01/01之前
TAC(6位)
FAC(2位)
Serial No(6位)
Check Digit(1位)
NNXXXX
YY
ZZZZZZ
A
2003/01/01之后
TAC(8位)
Serial No(6位)
Check Digit(1位)
NNXXXXYY
ZZZZZZ
A
1) TAC: 设备型号核准号码(由BABT公司确认分配)
2) FAC: 工厂装配码,由厂家编码,通常表示生产厂家及其装配地
3) Serial No:序号码,由厂家分配。范围从000000-999999。
4) Check Digit:校验位,用于校验IMEI信息的有效性。
营销终端拆包:在进行定制终端捆绑营销时,通常要求机、卡不得分离,即指定用户使用指定终端才能享受营销包,如用户弃用捆绑指定终端,号码与终端IMEI分离则为拆包。
重入网客户:重入网是指客户已经拥有xxx某个地市分公司一个移动号码,由于某种原因又新买了xxx该地市分公司的另一个移动号码入网,新号码以全部或者部分替代原有号码,这样的现象称为重入网,这样的客户称为重入网客户。其中,重入网客户不包含一卡双号客户。
多次重入网客户:半年内发生两次以上(含两次)重入网的客户,是重入网客户子集。
一次性弃卡客户:购买历史号码卡时所带有的费用使用完之后就直接弃卡的重入网客户,是重入网客户子集。
交往圈:与一个移动号码发生通话行为的所有的对端号码集合。
交往号码:一个移动号码的交往圈内的号码。
全集交往圈:在一定时间段内与一个移动号码A发生通话行为的对端号码的全集称为A在这段时间内的全集交往圈。
有效交往圈:与一个移动号码发生通话行为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密集程度的对端号码集合。
交往指数:是根据客户与每个交往对象的通话次数、通话时长、通话频率综合计算出来评估该客户的所有交往对象中谁能够成为有效交往圈成员的判断依据。
符合率:两个号码交往圈相似性的衡量指标。
查全率:在识别客户组中找到正确的目标客户的数量占目标客户的百分比。
准确率:在识别客户组中找到正确的目标客户的数量占所有模型认为是目标客户的总数的百分比。
1.5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x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营分析系统IMEI专题应用推广。
1.6 引用标准
《xxx省级经营分析系统业务规范(v1.5)基础业务分册》
《xxx经营分析系统基于IMEI号码业务技术实现方案》
1.7 起草单位
本方案由xxx通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起草人为xxx等。
1.8 解释权
本文档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xxx通信有限公司。
2. 业务功能
2.1. 终端IMEI拆包控制
2.1.1. 终端捆绑销售分析和查询
分析每次终端捆绑销售的具体情况,查询终端库存信息,了解客户对各款终端的选择倾向。
2.1.1.1. 终端捆绑销售分析
2.1.1.1.1. 分析目标
通过分析各终端捆绑销售活动的具体情况,掌握终端捆绑销售情况,并了解客户对各款终端的选择倾向。
2.1.1.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终端数量
时间
√
地域
√
渠道
√
终端品牌
√
终端型号
√
2.1.1.1.3. 指标说明
终端品牌:参与捆绑营销的终端手机品牌。
2.1.1.1.4. 面向对象
终端管理人员、市场策划人员。
2.1.1.1.5. 功能要求
数据按月更新,可以支持数据按照地区、区域营销中心、渠道等维度进行导出。
2.1.1.2. 终端捆绑销售信息查询
2.1.1.2.1. 分析目标
查看各库存终端的当前状态、终端采购价格、营业网点等信息。
2.1.1.2.2. 展现内容
时间、渠道名称、终端品牌、终端型号、终端采购价格、终端当前状态、终端数量。
2.1.1.2.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用户入网时的渠道名称;
终端当前状态:是指终端是库存、售出状态;
换机标志:是否换新手机。
2.1.1.2.4. 面向对象
省公司、地市公司,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人员。
2.1.1.2.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查询功能:通过设置终端品牌、终端型号等查询条件,查询各库存终端的当前状态、终端采购价格、营业网点等信息。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1.2. 拆包行为分析
分别对新增客户和存量客户的终端捆绑销售拆包行为进行跟踪,统计各时间点、各地区、各终端捆绑用户拆包情况,同时监控渠道对新增客户终端捆绑拆包行为的影响。
2.1.2.1. 终端捆绑销售的拆包用户情况分析
2.1.2.1.1. 分析目标
分析终端捆绑销售拆包用户总体分布情况,监控渠道新增终端捆绑客户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终端捆绑销售质量。
2.1.2.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终端捆绑销售数量
拆包用户数
拆包率
时间
√
√
√
地域
√
√
√
渠道名称
√
√
√
2.1.2.1.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即营业网点名称;
终端捆绑销售数量:该营业网点当月终端捆绑销售数量;
拆包用户数:通过分析当月领取终端用户的次月语音话单,发现拆包行为的用户数量;
拆包率:拆包用户数/终端捆绑销售数量。
2.1.2.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1.2.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1.3. 捆绑效果分析
跟踪终端捆绑客户的各项业务收入指标,包括新业务收入,分析终端捆绑活动客户对公司的实际贡献。
2.1.3.1. 终端捆绑销售的效益分析
2.1.3.1.1. 分析目标
分析不同终端捆绑营销案用户的新业务收入和离网等行为,了解终端捆绑销售活动对新业务收入和客户保留方面的促进效果。
2.1.3.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新业务收入
离网客户数
离网率
ARPU
时间
√
√
√
√
地域
√
√
√
√
资费营销案名称
√
√
√
√
客户品牌
√
√
√
√
消费层次
√
√
√
√
业务受理(可选)
√
√
√
√
客户级别(可选)
√
√
√
√
2.1.3.1.3. 指标说明
新业务收入:各省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新业务收入内容。
2.1.3.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1.3.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1.3.2. 终端捆绑用户信息查询
2.1.3.2.1. 分析目标
查询相关客户属性(如姓名、性别等)、客户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和型号等信息,用于市场营销。
2.1.3.2.2. 展现内容
时间、手机号码、IMEI号码、渠道名称、姓名、性别、入网时间、客户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终端型号。
2.1.3.2.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用户入网时的渠道名称。
2.1.3.2.4. 面向对象
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省公司、地市公司)。
2.1.3.2.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查询功能:通过设置用户手机号码、IMEI号码、营业网点代码等查询条件,查询相关客户属性(如姓名、性别等)、客户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和型号等信息。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1.4. 捆绑用户离网分析
跟踪终端捆绑客户的离网情况,分析终端捆绑活动的质量,并通过非终端捆绑客户的对比分析,评估终端捆绑活动在用户稳定性和用户消费量上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收益。
2.1.4.1. 终端捆绑销售用户离网分析
2.1.4.1.1. 分析目标
分析终端捆绑销售用户离网情况,了解终端捆绑销售质量。
2.1.4.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终端捆绑销售数量
当月离网的终端捆绑用户数
当月离网率
累计离网率
时间
√
√
√
地域
√
√
√
渠道名称
√
√
√
2.1.4.1.3. 指标说明
本月离网率=本月离网的终端捆绑客户数/(本月天数×12/本年天数)/本月平均终端捆绑客户数*100%,其中本月平均终端捆绑客户数=(本月末终端捆绑客户到达数+上月末终端捆绑客户到达数)/2;
累计离网率=累计离网的终端捆绑客户数/累计终端捆绑客户数×100%。
2.1.4.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1.4.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1.5. 拆包用户控制
获取终端捆绑销售拆包客户名单和渠道名单,包括拆包客户的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和型号等信息,提供营销一线人员处理和控制。
2.1.5.1. 拆包用户信息查询和分析
2.1.5.1.1. 分析目标
查询相关发生拆包行为的客户属性、客户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和型号等信息,用于市场营销。
2.1.5.1.2. 展现内容
时间、拆包客户手机号码、IMEI号码、渠道名称、姓名、性别、入网时间、客户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终端型号。
2.1.5.1.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用户入网时的渠道名称。
2.1.5.1.4. 面向对象
省公司、地市公司,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人员。
2.1.5.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查询功能:通过设置营业网点代码,查询相关发生拆包行为的客户属性、客户品牌、所选资费营销案、终端品牌和型号等信息。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2. 重入网识别和控制
2.2.1. 重入网监控
宏观层面掌握各个时间段各地区各品牌新增客户中的老客户重入网情况。
2.2.1.1. KPI指标
2.2.1.1.1. 分析目标
分析重入网用户不同地域、品牌的宏观数据,了解重入网客户的整体分布情况。
2.2.1.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新增重入网数
新增多次重入网客户数
新增一次性弃卡客户数
新增客户中重入网比例
新增客户中多次重入网比例
品牌变更重入网客户数
套餐变更重入网客户数
时间
√
√
√
√
√
√
√
地域
√
√
√
√
√
√
√
当前品牌
√
√
√
√
√
√
√
2.2.1.1.3. 指标说明
当前品牌:重入网用户统计时刻的品牌。
2.2.1.1.4. 面向对象
决策人员、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1.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提供满足中高层领导进行日常监控的宏观而简洁的数据。
2.2.1.2. 重入网总体分析
2.2.1.2.1. 分析目标
从重入网时间、地域、重入网客户当前品牌、历史品牌、当前消费层次、历史消费层次、历史在网时间层次、历史充值次数层次、历史充值金额层次和历史欠费层次几个分析角度,对重入网客户数、消费金额及重入网客户优惠情况进行多维统计分析。
2.2.1.2.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新增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优惠金额(可选)
重入网客户月收入
重入网时间
√
√
√
√
地域
√
√
√
√
当前品牌类型
√
√
√
√
历史品牌类型
√
√
√
√
当前消费层次
√
√
√
√
历史消费层次
√
√
√
√
历史在网时间层次
√
√
√
√
历史充值次数层次(可选)
√
√
√
√
历史充值金额层次(可选)
√
√
√
√
历史欠费层次
√
√
√
√
2.2.1.2.3. 指标说明
地域:可以细化到渠道;
重入网时间:也可以称为基准月,是各个角度及指标分析的首要前提;
当前品牌类型:重入网客户在基准月后一个月所使用的品牌类型;
历史品牌类型:重入网客户对应历史客户在基准月前一个月所使用的品牌类型;
当前消费层次:指重入网客户在重入网发生月(基准月)的后一个月的消费层次;
历史消费层次:指重入网客户对应历史客户在重入网发生月(基准月)前一个月的消费层次;
历史在网时间层次:指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截至基准月(重入网发生时间)时的在网时长分档;
历史充值次数层次:指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预付费客户)截至基准月(含基准月)时所发生的全部充值次数分层(含基准月往前推6个月);
历史充值金额层次:指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预付费客户)截至基准月(含基准月)时所发生的全部充值金额的总和分层(含基准月往前推6个月);
历史欠费层次:指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截至基准月的后一个月(含后一个月)时所发生的欠费金额层次;
新增客户数:基准月所有新增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数:满足重入网识别条件的客户数量;
重入网客户月收入:重入网客户群在基准月后一个月的应收费用;
重入网客户优惠金额:重入网客户群在基准月后一个月的优惠费用。
2.2.1.2.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1.2.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1.3. 多次重入网总体分析
2.2.1.3.1. 分析目标
从多次重入网客户本次跳动时间、地域、多次重入网客户当前品牌、历史品牌、当前消费层次、历史消费层次、历史在网时间层次、历史充值次数层次、历史充值金额层次和历史欠费层次几个分析角度,对多次重入网客户数,重入网客户数,消费金额及重入网客户优惠情况进行多维统计分析。
2.2.1.3.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多次重入网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数
新增客户数
多次重入网客户优惠金额(可选)
多次重入网客户月收入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月优惠金额(可选)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月收入
重入网时间
√
√
√
√
√
√
√
地域
√
√
√
√
√
√
√
当前品牌类型
√
√
√
√
√
√
√
历史品牌类型
√
√
√
√
√
√
√
当前消费层次
√
√
√
√
√
√
√
历史消费层次
√
√
√
√
√
√
√
历史在网时间层次
√
√
√
√
√
√
√
历史充值次数层次(可选)
√
√
√
√
√
√
√
历史充值金额层次(可选)
√
√
√
√
√
√
√
历史欠费层次
√
√
√
√
√
√
√
2.2.1.3.3. 指标说明
本次跳动时间:也可以称为基准月,是各个角度及指标分析的首要前提;
多次重入网客户当前品牌类型:多次重入网客户在基准月后一个月所使用的品牌类型;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品牌类型:多次重入网客户对应历史客户在基准月前一个月所使用的品牌类型;
多次重入网客户当前消费层次:指多次重入网客户在多次重入网发生月(基准月)的后一个月的消费层次;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消费层次:指多次重入网客户对应历史客户在多次重入网发生月(基准月)前一个月的的消费层次;
多次重入网客户本次跳动前在网时间层次:指多次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截至基准月时的在网时长分档;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充值次数层次:指多次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预付费客户)截至基准月(含基准月)时所发生的全部充值次数分层(包含基准月前6个月);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充值金额层次:指多次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预付费客户)截至基准月(含基准月)时所发生的全部充值金额的总和分层(包含基准月前6个月);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欠费层次:指多次重入网客户所对应的历史客户截至基准月的后一个月(含后一个月)时所发生的欠费金额层次;
多次重入网客户数:基准月所有发生跳动的多次重入网客户;
重入网客户数:满足重入网识别条件的客户数量;
新增客户数:基准月所有新增客户数;
多次重入网客户当前月收入:多次重入网客户群在基准月后一个月的应收费用;
多次重入网客户当前优惠金额:多次重入网客户群在基准月后一个月的优惠费用;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月收入: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群在基准月前第一个月的应收费用;
多次重入网客户历史优惠金额: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群在基准月前第一个月的优惠费用。
2.2.1.3.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1.3.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2. 重入网客户行为分析
根据重入网客户的行为特点,分析客户重入网的动因,进而采取措施控制客户重入网量,降低营销渠道成本,提升新增客户质量。
2.2.2.1. 重入网客户名单即席查询
2.2.2.1.1. 分析目标
准确识别出新增客户中的重入网客户,是重入网各种分析的基础,也是市场调研、原因分析等基础数据源,用于重入网客户监控。获取重入网客户的基础资料;直接应用于外呼、市场调查和实际监控。
2.2.2.1.2. 展现内容
时间、重入网号码、历史客户号码、当前渠道代码、当前渠道名称、当前套餐代码、当前品牌、历史品牌、当前消费层次、历史消费层次、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客户入网时间、历史客户存活标志、换机标志、历史客户渠道代码、历史客户渠道名称、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欠费金额、历史平均每月充值金额(可选)、历史平均每月充值次数(可选)。
2.2.2.1.3. 指标说明
当前渠道代码:用户重入网时的渠道代码;
历史客户存活标志:原号码是否再用;
换机标志:是否换新手机。
2.2.2.1.4. 面向对象
省公司、地市公司,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人员。
2.2.2.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2.2.2. 多次重入网客户名单即席查询
2.2.2.2.1. 分析目标
用于多次重入网客户监控。掌握多次重入网客户的基础资料;直接应用于外呼、市场调查和实际监控。
2.2.2.2.2. 展现内容
时间、多次重入网客户号码、历史客户号码、当前渠道代码、当前渠道名称、当前套餐代码、当前品牌、历史品牌、当前消费层次、历史消费层次、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客户入网时间、历史客户存活标志、换机标志、历史客户渠道代码、历史客户渠道名称、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欠费金额、历史平均每月充值金额(可选)、历史平均每月充值次数(可选)。
2.2.2.2.3. 指标说明
历史客户存活标志:原号码是否在用;
换机标志:是否换新手机。
2.2.2.2.4. 面向对象
省公司、地市公司,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人员。
2.2.2.2.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2.2.3. 一次性弃卡客户名单即席查询
2.2.2.3.1. 分析目标
识别出一次性弃卡客户,得到这些客户的详细资料,这些名单可以用于识别有可能习惯弃卡的客户,用于控制弃卡现象,降低一次性弃卡率。
2.2.2.3.2. 维度指标
时间、一次性弃卡客户号码、历史客户号码、当前渠道代码、当前渠道名称、当前套餐代码、当前品牌、历史品牌、当前消费层次、历史消费层次、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客户入网时间、多次重入网客户标志、换机标志、历史客户渠道代码、历史客户渠道名称、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客户套餐代码、历史欠费金额、历史平均每月充值金额(可选)。
2.2.2.3.3. 指标说明
历史客户存活标志:原号码是否在用;
换机标志:是否换新手机。
2.2.2.3.4. 面向对象
省公司、地市公司,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人员。
2.2.2.3.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2.3. 渠道监控
通过对渠道每月新增客户数、其中的重入网客户数、多次重入网客户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可以了解各个渠道发展客户的质量,以便做好渠道管理和监控。
2.2.3.1. 渠道因素分析
2.2.3.1.1. 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各个营销渠道、代理商每月发展新增客户数、重入网客户数、多次重入网客户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从而了解各个渠道、代理商发展客户的质量、开发新市场的能力、以及对现有存量市场的冲击,便于做好管理和把控。
2.2.3.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重入网客户数
多次重入网客户数
新增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比例
多次重入网比例
时间
√
√
√
√
√
渠道名称
√
√
√
√
√
2.2.3.1.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指用户入网的渠道名称;
重入网客户比例=重入网客户数/新增客户数,如果新增客户=0,则重入网比例=0;
多次重入网比例=多次重入网客户数/新增客户数,如果新增客户=0,则多次重入网比例=0。
2.2.3.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3.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4. 平衡营销
2.2.4.1. 营销政策分析
2.2.4.1.1. 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新增的重入网客户主要来自哪些存量市场的业务品牌和主流套餐,了解新增市场各个主流套餐对存量市场主流套餐的影响和冲击,了解品牌、主流套餐之间的区隔程度,便于把握新增市场营销政策和存量市场营销政策的平衡。
2.2.4.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多次重入网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数
时间
√
√
地域
√
√
当前品牌
√
√
当前套餐
√
√
历史品牌
√
√
历史套餐
√
√
2.2.4.1.3. 指标说明
2.2.4.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4.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5. 套餐评估
分析各套餐每月开发的新增客户数、重入网客户数、多次重入网客户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了解新增市场政策开发潜在市场的能力,新增市场政策对存量市场的影响程度。
2.2.5.1. 新增市场网内互转分析
2.2.5.1.1. 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各省市、各地市、各区县、各品牌、各套餐每月开发的新增客户数、重入网客户数、多次重入网客户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从而了解新增市场政策开发潜在市场的能力,重入网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及新增市场政策对存量市场的影响程度,便于宏观把握新增市场的总体状况。
2.2.5.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新增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数
多次重入网客户数
多次重入网比例
重入网比例
时间
√
√
√
√
√
渠道名称
√
√
√
√
√
当前品牌
√
√
√
√
√
当前套餐
√
√
√
√
√
2.2.5.1.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具体实施根据需要确定粒度大小;
重入网比例=重入网客户数/新增客户数,如果新增客户=0,则重入网比例=0;
多次重入网比例=多次重入网客户数/新增客户数,如果新增客户=0,则多次重入网比例=0。
2.2.5.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5.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5.2. 存量市场网内互转分析
2.2.5.2.1. 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各省市、各地市、各区县、各品牌、各主流套餐每月在网客户数、离网客户数、去重入网客户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了解存量市场的稳定性,了解离网、去重入网现象的变化规律,便于宏观把握存量市场的总体状况。
2.2.5.2.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在网客户数
离网客户数
去重入网客户数
离网比例
时间
√
√
√
√
地域
√
√
√
√
当前品牌
√
√
√
√
2.2.5.2.3. 指标说明
去重入网客户数=在网客户数-重入网客户数。
2.2.5.2.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5.2.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5.3. 重入网客户消费变化分析
2.2.5.3.1. 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重入网客户在重入网前后的消费层次变化,了解现有优惠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客户消费量的促进关系。
2.2.5.3.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新增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数
重入网客户月收入
重入网客户优惠金额(可选)
历史客户月收入
历史客户优惠金额(可选)
时间
√
√
√
√
√
√
地域
√
√
√
√
√
√
当前品牌
√
√
√
√
√
√
历史品牌
√
√
√
√
√
√
当前消费层次
√
√
√
√
√
√
历史消费层次
√
√
√
√
√
√
2.2.5.3.3. 指标说明
历史客户月收入:重入网客户对应的历史号码的前N月的平均月收入;
历史客户优惠金额:重入网客户对应的历史号码的前N月的平均月优惠金额。
2.2.5.3.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5.3.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5.4. 多次重入网客户消费变化分析
2.2.5.4.1. 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多次重入网客户在本次跳动前后的消费层次变化,了解现有优惠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客户消费量的促进关系,以及频繁促销的影响。
2.2.5.4.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多次重入网客户数
多次重入网客户月收入
多次重入网客户优惠金额(可选)
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月收入
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月收入
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优惠金额(可选)
时间
√
√
√
√
√
√
地域
√
√
√
√
√
√
当前品牌
√
√
√
√
√
√
历史品牌
√
√
√
√
√
√
当前消费层次
√
√
√
√
√
√
历史消费层次
√
√
√
√
√
√
2.2.5.4.3. 指标说明
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月收入:重入网客户对应的历史号码的前N月的平均月收入;
多次重入网历史客户优惠金额:重入网客户对应的历史号码的前N月的平均月优惠金额。
2.2.5.4.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5.4.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2.6. 欠费控制
通过对重入网客户的历史欠费记录进行分析,针对其入网渠道、资费结构特点进行重点控制,防止进一步产生欠费,造成收入流失和营销资源浪费。
2.2.6.1. 欠费名单即席查询
2.2.6.1.1. 分析目标
分析出重入网客户对应的老客户在重入网发生月是否发生欠费,得到这些客户的名单,并记录这些欠费信息,目的是对当前的重入网号码的信用度进行监控。
2.2.6.1.2. 展现内容
时间、重入网号码、历史号码、当前渠道代码、当前渠道名称、当前品牌、历史品牌、多次重入网客户标志、身份证号码是否相同、换机标志、历史号码欠费金额。
2.2.6.1.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客户入网时的渠道名称。
2.2.6.1.4. 面向对象
省公司、地市公司,销售人员、服务质量管理人员、服务质量执行人员。
2.2.6.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数据输出功能:提供文本、EXCEL、XML等格式的输出功能。
2.2.6.2. 重入网老客户欠费分析
2.2.6.2.1. 分析目标
了解客户不断重入网的欠费危害,为出台一些防止恶意重入网的政策提供数据支持,防止收入流失和营销资源浪费。
2.2.6.2.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重入网客户数
时间
√
渠道名称
√
历史品牌
√
历史欠费金额层次
√
欠费时长层次
√
2.2.6.2.3. 指标说明
渠道名称:具体实施根据需要确定粒度大小;
欠费时长层次:截至统计月总欠费月数分层。
2.2.6.2.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2.6.2.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3. 终端用户市场分析
2.3.1. 终端客户分析
2.3.1.1. 分析目标
掌握各终端类型在我公司中的客户分布情况,分析各类用户群的终端偏好,为终端营销提供选型依据。如中高端客户、低端客户、各品牌客户或农村客户对终端选择的偏好及变动趋势,在终端捆绑和各种定制手机选型时便于推出适销对路的终端。
2.3.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客户数
月份
√
地域
√
客户品牌
√
消费分档(可选)
√
用户类型
√
终端品牌
√
终端功能组合
√
2.3.1.3. 指标说明
地域:可以细化到片区;
终端品牌:参与捆绑营销的终端手机品牌;
用户类型:主要指农村用户和非农用户。
2.3.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3.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4. 新业务营销
2.4.1. 新业务推广分析
2.4.1.1. 分析目标
对各新业务功能的终端支持客户及渗透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各新业务在终端支持客户中的推广情况。
2.4.1.2. 维度指标
指标
维度
终端数
使用该类终端客户数
使用对应业务功能的用户数
月份
√
√
√
地域
√
√
√
终端品牌
√
√
√
终端功能
√
√
√
2.4.1.3. 指标说明
终端品牌:参与捆绑营销的终端手机品牌。
2.4.1.4. 面向对象
策划人员、分析人员。
2.4.1.5. 功能要求
更新周期:月。
2.4.2. 新业务营销目标用户群提取
2.4.2.1. 分析目标
提取终端支持的新业务营销客户群,并进一步分类研究其新业务使用情况,采用针对性营销措施,提升该新业务老客户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