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写字楼及配套建筑设计规范中.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8429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字楼及配套建筑设计规范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写字楼及配套建筑设计规范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公及配套(商业,车库)建筑设计技术细则与措施 1. 屋面 1.1. 屋面的防水等级、设防要求及防水材料选用 另详见第9节 1.2. 屋面隔热(保温) 1.2.1. 设计要点 1、屋面传热系数K、热惰性指标D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屋顶应符合隔热验算要求。 2、保温层应按所在地区的节能标准或建筑热工要求确定其厚度。 3、不上人屋在可采用架空隔热层做法,但隔热层宜采用预制配筋细石混凝土板块,并将隔热层刷成浅色,架空层高度不应低于150mm,且不宜高于200mm. 4、上人屋面宜采用实铺隔热层做法。实铺隔热层宜采用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小)、轻质(干密度小)、耐压(抗压强度高)、憎水性或吸水率低(≤2%)的材料,并不得采用松散材料,应采用整体浇筑或板块状的隔热材料。 5、屋面构造做法宜首先采用倒置式屋面(即防水层在下、隔热层在上),倒置式屋面的隔热层表面应做保护层(水泥砂浆或地砖等),隔热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隔离层。 6、保温屋面在与室内空间贴临的天沟、檐沟内应铺设保温层,天沟、檐沟、檐口与屋面交接处保温层的铺设应伸入墙内,长度≥0.5墙厚。 7、常用隔热保温材料选用另见节能章节的表24.7.5 1.2.2. 找坡找平层 1、优先采用结构找坡;平屋面亦可采用轻质材料找坡(如1:8水泥陶粒)。 2、找平层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3、当找平层厚度≥30mm时应采用C20细石混凝土。 4、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5、油毡瓦的找平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1.3. 屋面排水 1.3.1. 屋面排水坡度 表4.3.1 屋面形式 适用坡度 平屋面 材料找坡2%,结构找坡3% 坡屋面 玻璃屋面 ≤75% 其他 网架结构金属薄板屋面 ≥4% 单坡跨度大于9m的屋面宜作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材料找坡时,可用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 1.3.2. 屋面天沟 1、3层及3层以下或檐高小于10m的中、小型建筑物可采用无组织排水;3层以上的建筑,应采用有组织的屋面排雨水;高层建筑宜设天沟排雨水。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屋面形式和有关要求,确定采用外排水或内排水。 2、倒置式屋面的檐沟,水落口等部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砖砌堵头并做好排水处理。 3、天沟的宽度、起始深度、纵向坡度,见表5.3.2 1.3.3. 屋面排水 雨水立管内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一根雨水立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150㎡. 屋面天沟宽度、起始深度与纵向坡度 表4.3.3-1 天沟宽度 (mm) 天沟起始深度 沟底水落差 天沟的纵向坡度 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外排水 内排水 ≥300 ≥100 ≤200 ≥1% ≥1.5% 雨水立管间距 表43.3-2 外 排 水 内 排 水 有 天 沟 无 天 沟 明装或暗装水管 端角部 中间 端角部 中间 端角部 中间 12m 24m 7.5m 15m 7.5m 15m 1.4. 种植屋面 1.4.1. 种植屋面的防水层 应采用耐腐蚀、耐霉烂、防植物根系穿刺、耐水性好的防水材料;卷材、涂膜防水层上部应设置刚性保护层。 1.4.2. 种植土层厚度与荷载 1、种植土层厚度计算公式:H=1.67d式中,H—种植土层厚度;d—种植物根延伸直径。 2、种植屋面荷载 天然土壤:1800kg/m3;合成土:1600 kg/m3;改良土壤:1300 kg/m3; 人工合成营养土壤:700 kg/m3;排水层:600 kg/m3. 种植屋面宜采用轻质的人工合成营养土壤,以降低屋面荷载。设计时种植土层的密度可按1000 kg/m3计算。 1.4.3. 其他注意事项 1、种植高大植物应采取防风固定措施,防止植物和设施倾覆、坠落。 2、屋面坡度大于5%时应有防止土层滑落的措施。 3、种植屋面的床埂不能利用女儿墙作为其边墙,床埂与女儿墙应保留一定距离(一般取≥250mm).床埂高度不应小于种植土厚度。床埂上应每隔1.2~1.5m设泄水孔一个。 4、屋面结构层宜采用抗渗等级不小于S6的防水混凝土。 5、种植屋面是否设置保温层由热工计算确定。设置保温层的种植屋面,保温层可兼做找坡层。 2. 楼地面 2.1. 材料构造设计要求 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楼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面层和楼板。当底层地面和楼层楼面的基本构造层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结合层、隔离层、填充层、找平层等其他构造层。 2.1.1. 各类型楼地面的面层材料和要求(表5.1.1) 各类型楼地面的面层材料和要求 表5.1.1 序号 楼面类型 面层材料、构造及要求 举例 1 有给不设备、浸水可能和排水要求的楼地面 (1)面层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和构造;地面应防水和找坡并坡向地漏;防水层在墙、柱及管道穿楼板部位翻起高度不应小于200mm. (2)有水楼地面标高应比相邻楼地面标高低20~50mm.当确有困难不能做到时,应设挡水门槛。 (3)楼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面层粗糙时应加大坡度。 (4)阳台排水不得进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阳台排水管应独立设置,其地漏支管不得与建筑屋面雨水管连接。 厨房、卫生间、阳台、外走廊、水泵房等 2 公建中有大量人员走动或小型推车行驶的楼地面 面层宜采用耐磨、防滑、不易起尘的无釉地砖、大理石、花岗石、水泥花砖等块材面层和水泥类整体面层 旅馆、会堂、影剧院等门厅;商场、车船站场、航站楼等 3 室内环境具有较高安静要求的楼地面 面层宜采用地毯、塑料或橡胶等柔性材料 会议室、图书、阅览室、高级办公室等。 2.1.2. 设缝 1)、大面积室内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及水泥面层宜设置缩缝,不设伸缝。 1)纵向缩缝间距3~6m,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垫层厚度≥150mm时)。 2)横向缩缝间距6~12m,应做成假缝,缝高为1/3垫层高,缝宽5~20mm,并嵌填水泥砂浆。 2、大面积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及水泥面层应设置伸缝和缩缝。 1)伸缝间距30m,缝宽20~30mm,上下贯通,缝内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2)缩缝要求同6.1.2.3第1条。 2.1.3. 防潮 1、木地板应作防潮、防腐和防虫处理。 2、首层地面应作防潮处理。 1)混凝土地骨(垫层)下采用松散透水材料,如炉渣、陶粒、砾石、粗砂等。 2)混凝土地骨(垫层)上做20厚1:2水泥防水砂浆(掺3%~5%防水剂)或铺一层油毡。 2.1.4. 地基 1、地面垫层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地基上。对淤泥、淤泥质土、腐殖土、湿陷性土、冲填土及杂填土等软弱地基应处理或挖除。 2、压实填土地基的压实系数(密实度)λc不小于0.90;含水量应符合《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要求。 3、面积较大、负荷较大的地面,当其地基为淤泥或填土等软弱土时,宜设计成配筋地面。 2.1.5. 散水 建筑物四周可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散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散水的宽度宜为600~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2、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缝。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对有耐酸、耐磨、耐油、耐冲击等特殊要求的地面,应严格按照《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及《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进行设计。 2.2. 楼板隔声 2.2.1. 各种楼板撞击声压级举例见表5.2.1 各种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表 表5.2.1 楼板构造(mm) 撞击声压级(dB) 楼板构造(mm) 撞击声压级(dB) 厚地毯 20厚水泥砂浆 90厚钢筋混凝土板 62 20厚水泥砂浆 5厚隔声板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70 2.2.2. 楼板隔声的其他构造要求 1、水、暖、电、气管线穿过楼板和墙体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 2、电梯井道和电梯机房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及办公室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高速直流乘客电梯的井道与机房之间应做隔声层,隔声层做800mm×800mm的进出口。 3、管道井、水泵房、空调机房、风机房、制冷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降噪措施,水泵、风机、制冷机应采取减振措施。 3. 墙体 3.1. 墙基防潮 1、砖墙及吸水性大的墙体,为防止墙基毛细水上升,应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一般设在室内地面的混凝土垫层中间处,标高约为-0.060。当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分别在较低的地面下60mm处做水平防潮层及高差处靠土的一侧的墙身侧面做垂直防潮层。 2、当墙基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或石砌体时,可不做防潮层 3、防潮层做法:一般采用20mm厚1:2水泥防水砂浆(内掺3%~5%防水剂),不得采用卷材做墙身防潮层,最好采用地圈梁或基础梁代替防潮层。 4、处于高湿度环境下的墙体应采用混凝土砌块等耐水性好的材料,不宜采用吸湿性强的材料,更不应采用因吸水变形,腐烂导致强度降低的材料。 3.2. 墙体防火 建筑物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防火分区的规定设置防火墙。 防火墙设计要点 1、建筑物应按防火分区规定设置防火墙。 2、防火墙设计要求 1)防火墙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对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不应低于3h. 2)防火墙出屋面的规定。 当多层建筑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高层厂房(仓库)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可不出屋面,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即可。如达不到耐火极限要求则应高出屋面400mm以上,当屋盖为难燃烧体或燃烧体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500mm. 3)防火墙与外墙 当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突出外墙表面400mm以上,且在其两侧分别设不小于2m(共不小于4m)的不燃烧体(包括墙体及屋面)。 4)防火墙与天窗 防火墙中心距天窗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5)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行关闭。 6)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将缝隙填塞密实。 7)防火墙不宜设在转角处。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 8)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如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 9)公共建筑的大堂、百货商场的营业厅、展览馆内的展览厅、大型厂房、库房、大型地下停车库等不便设置或无法设置防火墙的大空间(公共娱乐场所除外),可用复合型防火卷帘或防火水幕代替防火墙,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普通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其两侧应加水幕系统保护;用特级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可省去水幕保护系统,但其背火面温升耐火极限应≥3h. 10)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墙体耐火极限见第21章建筑防火设计。 3.3. 墙体隔声 3.3.1. 隔墙和楼板)空气声隔声标准(计权隔声量dB), 3.3.2. 各种墙体空气声隔声性能举例见表6.3.2 各种墙体空气声隔声性能举例 表6.3.2 材料 构造做法(mm) 计权隔声量(dB) 钢筋混凝土墙 100厚 双面抹灰 48.0 200厚 双面抹灰 54.0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190厚 砌块 52.0 140厚 砌块 45.0 90厚 砌块 40.0 加气混凝土墙 100厚 砌块 41.0 125厚 砌块 42.0 150厚 砌块 44.0 200厚 砌块 48.0 240厚 砌块 50.0 陶粒混凝土墙 板墙140厚 42.0 陶粒无砂水泥板墙40厚 35.0 陶粒无砂水泥板墙,双层(40+40),中空50 45.0 3.4. 墙体强度及稳定性 砌体强度等级应≥MU7.5,砂浆强度应≥M5,且不低于砌体强度。 3.5. 玻璃幕墙 3.5.1. 玻璃幕墙各种性能要求 1、气密性能q1(m3/m·h),见6.5.1-1 玻璃幕墙气密性能等级 表6.5.1-1 q1 玻璃幕墙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可开启部分 1.5<q1≤2.5(m3/m·h,Ⅲ级) 固定部分 0.05<q1≤0.10(m3/m·h,Ⅲ级) 2、深圳市玻璃幕墙水密性能等级,见表6.5.1-2 深圳市玻璃幕墙水密性能等级 表6.5.1-2 等 级 Ⅰ Ⅱ Ⅲ Ⅳ Ⅴ 水密性 △P(Pa) 固定 △P1≥2500 2500>△P1≥1600 1600>△P1≥1000 1000>△P1≥700 700>△P1≥500 可开启 △P2≥500 500>△P2≥3500 350>△P2≥250 250>△P2≥150 150>△P2≥100 高度Z(m) Z≥300 300>Z≥110 110>Z≥50 50>Z≥20 Z<20 当量W 3.3W 3.3~2.1W 2.1~1.3W 1.3~0.93W 0.93~0.67W 注:本表按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即市区内)计算。 3、保温隔热性能:按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4、隔声性能PW(dB),见表6.5.1-3 表6.5.1-3 RW 主干道两侧 RW≥30 dB(3级) 次干道两侧 RW≥25 dB(2级) 5、光反射性能,反射比ρ≤0.3. 6、耐撞击性能,见表6.5.1-4 玻璃幕墙的耐撞击性能 表6.5.1-4 性 能 分级指标 分 级 Ⅰ Ⅱ Ⅲ Ⅳ 耐撞击性能 Kg·m/s F≥28 28>F≥21 21>F≥14 14>F≥7 7、玻璃幕墙密封胶要求,见表6.5.1-5 表6.5.1-5 玻璃幕墙种类 密封胶的酸碱性 密封胶的种类 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 中性 硅酮建筑密封胶 硅酮结构密封胶 点支幕墙,全玻璃幕墙 镀膜玻璃 中性 非镀膜玻璃 可用酸性 夹层玻璃板缝 中性 3.5.2. 玻璃幕墙工程设计分工原则 1、建筑设计单位负责选型、提出设计要求(分格尺寸、色彩、开启形式和数量以及玻璃的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可见光透射比、气密性等节能方面的要求)。 2、有设计资质的玻璃幕墙公司负责技术设计、确定玻璃幕墙材料,负责制作和施工安装,并对玻璃幕墙质量安全全面负责。 玻璃幕墙的分类 1、明框玻璃幕墙——水平和竖直金属框暴露在外,易于施工较安全。 2、半隐框玻璃幕墙——竖隐横明或横隐竖明,较美观也较易施工。 3、隐框玻璃幕墙——金属框全部隐蔽在内,美观大方,但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选型时从严掌握。 4、全玻璃幕墙——不用金属框架支承,全部采用玻璃组合,多用于大堂空间或观景空间。 此外,玻璃幕墙按其结构及施工方式又可分为框架式、单元式和点支式。 3.5.3. 玻璃幕墙的设计要求 1、立面分格尺寸与玻璃的成品尺寸相匹配,支承横梁和立柱的位置应与楼板及隔墙(柱)位置相协调(如横梁与楼面持平,立柱与隔墙或主体结构柱重合)。 2、支承横梁和立柱的位置应在建筑受力构件上,如梁、柱,不可固定在砌体上。 3、应设开启扇以利自然通风,开启面积宜≤15%幕墙面积,开启形式宜采用上悬窗。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 4、无实体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在室内应设置护窗栏杆。 5、玻璃幕墙下的出入口处,应设置雨篷或安全遮棚。靠近玻璃幕墙的首层地面处宜设置绿化带,以防行人靠近。 6、玻璃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钢化、半钢化、夹层、夹丝玻璃等)。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7、城市干道、立交桥、高速公路两侧的建筑物20m高度以下,其余路段的建筑物10m高度以下的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率小于12%的低反射玻璃。其他玻璃幕墙玻璃的反射率也不宜大于30%. 8、无窗间墙和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1h,高度≥0.8m的不燃烧体实体墙裙。 9、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及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严密填实。 10、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间距应预留150~300mm. 11、玻璃幕墙支承框架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采用预埋件,不得采用膨胀螺栓。金属附件与铝合金构件接触的紧固件应为不锈钢件,其余均作防腐处理。 12、玻璃幕墙应形成自身的防雷体系,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连接。 13、玻璃幕墙高度超过40m时,宜设置清洗设备。 14、热反射镀膜玻璃安装时应将镀膜面朝室内,非镀膜面朝室外。 15、玻璃幕墙嵌缝应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胶。 16、必须对玻璃幕墙的各种性能(抗风、抗震、气密性、水密性、保温、隔声、变形、结构胶、铝型材及玻璃粘结的相容性等)进行试验检测,确认合格后,才能施工安装。 17、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宜跨越建筑物的两个防火分区。 3.5.4. 全玻璃幕墙 1、玻璃框架形式可分为后置式、骑缝式、平齐式、突出式四种。常用的为平齐式和突出式。 2、支承固定结构形式 1)下部镶嵌槽夹持式——整个玻璃框架支承在下部镶嵌槽内,适用于一个楼层内高度不大的空间。 2)上吊式——即在全玻璃幕墙上设置专用夹具,将全部玻璃员挂起来。适用于层高较高或跨越楼层的空间。 3、玻璃板、玻璃肋及密封胶的厚度应按计算确定厚度。常用厚度δ为:玻璃板8~20mm;玻璃肋12~20mm;密封胶厚度可取与玻璃肋或玻璃板相同。玻璃肋截面高度h须按计算确定,常用为200~500mm.为了减小玻璃的厚度,可用钢化玻璃代替浮法玻璃。 3.6. 金属幕墙 3.6.1. 金属幕墙工程设计分工原则 与玻璃幕墙相同。由建筑设计单位提设计要求,由具有设计资质的专业公司或设计单位负责技术设计、施工安装,并负全责。 3.6.1.1. 金属幕墙的分类 3.6.2. 金属幕墙的适用范围与设计要求 1、不锈钢板幕墙:不宜大面积采用,可作局部装饰,如入口、幕墙腰线等。用于幕墙的不锈钢板宜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应具有一定强度,其厚度不应小于1mm,并宜在板中部设加强肋,要求耐腐蚀、韧性较大,具有良好焊接性能。 2、搪瓷(珐琅)板幕墙:耐腐蚀、耐冲击,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的表面装饰。厚度≥2mm. 3、彩色钢板幕墙:镀锌彩板不适合近海或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镀铝锌彩板和镀铝锌硅彩板抗腐蚀性能好,可适用于各种环境,厚度≥2mm. 4、单层铝板幕墙:分为单板式或加肋式。单板式适用于面积较小、风荷载不大的幕墙;加肋式适用于面积较大、风荷载较大的幕墙。铝板厚度应不小于2.5mm.对有保温隔热要求的幕墙,应在单层铝板中附加轻质保温隔热材料。 5、蜂窝铝板幕墙:由两层铝板(正面和背面的铝板均厚1mm)中间夹一层蜂窝状芯材(铝箔玻璃钢、纸蜂窝等约18mm厚)而成。刚度大,外观平直,保温隔热隔声抗震性能好,但价格昂贵,适用于外观标准要求高或风荷载大、幕墙分格大的高层建筑。蜂窝铝板的总厚度应不小于20mm. 6、铝塑复合板:外墙用铝塑复合板适用于中低层建筑幕墙及高层建筑的裙房,不宜在高层建筑的塔楼使用。内墙用铝塑复合板,仅适用于室内及店面,不能用于幕墙。内外两层铝板的厚度均应不小于0.5mm,中间夹层的热塑性塑料应为耐火、无毒,其厚度应不小于4mm(外墙)和2mm(内墙)。 3.7. 石材幕墙 3.7.1. 选材: 宜选用火成岩的花岗石板,石材的吸水率应小于0.8%. 3.7.2. 构造做法 1、湿式挂贴法 基本做法:用水泥砂浆作为石材面板与墙体之间的粘结材料,辅以金属构件(如绑扎钢丝或不锈钢丝、不锈钢铁挂钩插销等)加以固定。 2、胶粘法 1)基本做法:墙身坚实平整,砌体墙面需作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用强力胶粘剂将石材板贴牢在墙面上。 2)注意事项:粘结层厚度不宜大于3mm,否则粘结剂用量大、价格高。石材规格尺寸不宜大于600mm×600mm,厚度不宜大于12mm.粘结剂须经测试鉴定安全可靠,室外工程宜慎用。 3、干挂法 基本做法:用不锈钢挂钩、金属支架、支座等将石材面板固定在墙体上,对于高层建筑大面积石材幕墙,则在主体结构外侧用轻型钢或铝合金型材组成框架来支承安装石材面板, 4、石材幕墙工程设计分工原则与玻璃幕墙相同。 3.8. 金属与石材幕墙的防火及防雷 3.8.1. 金属与石材幕墙的防火 1、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并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且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 2、防火层必须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耐热钢板,不得采用铝板。 3、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 3.8.2. 金属与石材幕墙的防雷 1、应自上而下安装防雷装置,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有可靠连接。 2、导线应在材料表面的保护膜除掉部位进行连接。 3、当外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他强度较低的材质时,玻璃、金属与石材幕墙都不能直接固定在墙体上,要在受力的梁柱剪力墙上预埋件与幕墙支架连接。 4. 顶棚 4.1. 顶棚的一般要求 高大厅堂和管线较多的顶棚内,应留有检修空间,并按需要部位铺设走道板和便于进入顶棚的上人孔,上人顶棚的吊顶龙骨要选用相应的上人吊顶龙骨。 5. 门窗 5.1. 门窗分类、适用场所及设计要求 门窗分类、适用场所及设计要求 表8.1 名称 代号 分类 适用场所 设计要求 防火门 FM 甲级(1.2h) 1、防火墙上的门;2、消防电梯机房; 3、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4、高层建筑自动灭火装置的设备间、通风机房、空调机房;5、地下室内存放可燃物平均重量超过30kg/㎡的房间;6、人防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储瓶间、变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及可燃物存放量平均值超过30kg/㎡的房间;7、书库、资料库防火墙上的门;8、计算机房内墙上的门;9、剧场舞台通向各处洞口的门;10、附建在旅馆建筑中的餐厅部分;11、锅炉房、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多油开关室;12、重要文件库房 1、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2、用于疏散通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3、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备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 4、设在变形缝处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乙级(0.9h)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消防电梯前室;3、开向前室的高层住宅户门;4、高层中庭叠加面积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及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5、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与其他部分分隔的隔墙;6、首层下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隔墙门;7、首层门厅扩大封闭楼梯间和扩大的防烟前室与其他走道和房间相通的门。 丙级(0.6h) 1、管道井、通风道、垃圾道壁上的检修门;2、垃圾前室门;3、住宅电缆井和管道井设置在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检修门;4、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 防火 卷帘 FJM 普通型、复合型 公共建筑的大厅堂、百货商场的营业厅、展览馆内的展览厅、大型厂房库房等不便设置或无法设置防火墙的大空间。 普通型防火卷帘——由单片钢板制成; 复合型防火卷帘(又叫特级防火卷帘)——由双片钢板制成,中间夹隔热防火材料。 1、位于疏散走道的防火卷帘,应具有在降落时有短时间停滞及能从两侧手动控制的功能; 2、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3、用普通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其两侧应加水幕系统保护; 4、用复合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可省去水幕保护系统,但基背火面温升耐火极限应≥3h; 5、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门不得采用防火卷帘。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设置防火卷帘。 人防门 M 密闭门 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处。 密闭门——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 防护密闭门——既能阻挡毒剂,又能阻挡冲击波的门。 1、二者均应采用平开式并向外开启:密闭门在内,防护密闭门在外; 2、二者的门前通道净宽和净高均应满足门扇开启和安装的要求。 FM 防护 密闭门 5.2. 门窗玻璃种类及其适用范围(表8.2) 门窗玻璃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表8.2 玻璃种类 规格尺寸(mm) 性 能 适用范围 普通平板玻璃 2~6厚,2400×1200 透明度高,透光率(82~88)% 一般建筑、商店橱窗 浮法玻璃 3~12厚,2500×3000 透明度高,透光率(87~75)% 高级建筑物门窗 夹丝玻璃 6~7厚,2000×1000 安全、防火,耐火极限1.25h 天窗、防火门窗、地下室采光窗 钢化玻璃 5~8厚,1600×3000 抗冲击及抗弯曲强度高,安全性好。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防震门窗 夹层玻璃 3+3,5+5等,2000×1500 弹性粘结,安全性好 高层建筑、水下工程、防震门窗 中空玻璃 厚度与尺寸可与生产厂协商 隔热、隔声、不结露,节能 寒冷或酷热地区,冷库、高层建筑窗 低辐射(Low-e)玻璃 2~12厚,3300×2400 透光率较高,保温、节能 中空玻璃,节能门窗、幕墙 5.3. 外门窗的各种性能要求 5.3.1. 声性能RW(dB),详见下表8.3.1 表8.3.1 RW 主干道两侧 RW≥30 dB(3级) 次干道两侧 RW≥25 dB(2级) 9.3.4气密性q1(m3/m·h)、q2(m3/m·h),详见表9.3.4 节能标准 公共建筑 外窗 q1≤1.5(m3/m·h)(4级) q2≤4.5(m3/m·h)(4级) 幕墙 q1≤2.5(m3/m·h)(3级) q2≤7.5(m3/m·h)(3级) 9.3.5采光性能,详见下表9.3.5 可见光透射比Tr 公共建筑Tr≥0.4(当窗墙面积比<0.4时) 5.3.2. 外窗可开启面积的规定 1、《高规》8.2.2条的规定 自然排烟的房间、中庭、走道及自然排烟的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外窗,其开启面积应符合表8.3.2-1的规定 《高规》对自然排烟部位的外窗可开启面积的规定 表8.3.2-1 部 位 可开启面积(㎡)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2 合用前室 ≥3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 每五层内可开启面积之和≥2 公共建筑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2%走道面积 需要排烟的房间 ≥2%房间面积 净空高度<12m的中庭 ≥5%中庭地面面积 注:(1)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2)防火窗不得开启,只设防火窗的室内空间应做机械通风设计。 2、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详见表8.3.2-2 节能标准对外窗可开启面积的规定 表8.3.2-2 公共建筑外窗 深圳市、全国:≥30%外窗面积 广东省:≥30%外窗面积或≥10%外墙(含窗)总面积 玻璃幕墙 深圳市、全国:≥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广东省:≥20%房间透明面积或设有≥20次/h的通风换气装置 5.4. 安全玻璃的使用与选择 5.4.1. 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是入出境原片玻璃经过加工处理或者与其他材料复合,增加强度,减少破碎危害的玻璃。包括钢化玻璃、夹层(夹胶)玻璃以及由上述玻璃组合而成的中空玻璃等。 门、健身房、浴室、栏杆、百叶窗、屋顶玻璃的安全使用要求,应符合表8.4.1的规定。 玻璃选择表 表8.4.1 使用部位 玻璃种类 玻璃厚度(mm) 有框架 无框架 玻璃门 钢化玻璃 ≥5 ≥10 夹层玻璃 ≥6.38 不得采用 健身房 钢化玻璃 ≥5 ≥10 夹层玻璃 ≥6.38 不得采用 浴室 隔断 钢化玻璃 ≥5 ≥5 门 钢化玻璃 ≥5 ≥10 栏 杆 不承受水平荷载 钢化玻璃 ≥5,Amax≤4㎡ 夹层玻璃 ≥6.38,Amax≤4㎡ 承受水平荷载 钢化或钢化夹层玻璃 ≥12(当玻璃位置高度H<5m时=,Amax≤8㎡ 钢化夹层玻璃 ≥12(当玻璃位置高度H≥5m时=,Amax≤8㎡ 百叶窗 多层建筑 普通浮法玻璃 ≥4(跨度L≤600) 高层建筑 钢化或夹层玻璃 ≥5(跨度L≤600) 屋顶 玻璃离地≥5m 夹层玻璃 ≥8.76(夹层胶片厚度≥0.76mm) 玻璃离地<5m 钢化玻璃 ≥6 人行玻璃地板 钢化夹层(夹胶)玻璃 15+1.52+12 注:采光屋顶宜采用夹层钢化玻璃,当采用钢化玻璃时,下面应设安全网;采用夹层中空玻璃时,夹层玻璃应放在底面。 5.4.2. 普通玻璃和安全玻璃的厚度 玻璃厚度确定见表8.4.2-1 安全玻璃厚度与窗面积关系 表8.4.2-1 玻璃种类 公称厚度(mm) 最大许用面积(㎡) 钢化玻璃 4 2.0 5 3.0 6 4.0 8 6.0 10 8.0 12 9.0 夹层玻璃 6.52 2.0 6.38,6.76,7.52 3.0 8.38,8.76,9.52 5.0 10.38,10.76,11.52 7.0 12.38,12.76,13.52 8.0 有框架的浮法普通玻璃和夹丝玻璃厚度与窗面积关系 表8.4.2-2 玻璃种类 公称厚度(mm) 最大许用面积(㎡) 浮法普通玻璃 3 0.1 4 0.3 5 0.5 6 0.9 8 1.8 10 2.7 12 4.5 夹丝玻璃 6 0.9 7 1.8 10 2.4 6. 防水材料 屋面、地下室:卷材、涂料、刚性防水 1、根据不同结构部位选用不同的防水材料 外墙: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厨卫:涂料、卷材、刚性防水 2、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条件选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冷、热、干、湿、自粘、冷粘、热粘、人工、机械化等)。 3、根据防水材料的不同特征而选用(如防水涂料与基层粘结牢固,存在零延伸问题,的以不宜用在变形较大的大型屋面上)。 6.1. 屋面防水 1、构造层次 面层 刚性防水层 构造层次 隔热层 柔性防水层 找平层 找坡层 结构层 6.2. 地下室防水 1、防水材料——以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再加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表9.3.2)(防水混凝土厚度d≥250mm)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 表9.3. 工程埋置深度(m) 混凝土防水设计抗参等级 工程埋置深度(m) 混凝土防水设计抗参等级 <10 S6(0.6MPa) 20~30 S10(1.0MPa) 10~20 S8(0.8MPa) 30~40 S12(1.2MPa) 6.3. 外墙防水 设计要点 1)不同墙材料交接处以及高度≥24m的外墙,应在找平层中铺设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 2)防水层表面宜刷一道界面剂,以利与饰面层粘结牢固。 3)有外保温层的外墙饰面层,宜采用涂料,不宜采用面砖;一定要采用面砖时,必须做足安全措施,保证面砖不脱落。 4)保温层上做保护层时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3mm厚+网格布(饰面层贴砖时采用钢丝网)。 5)外墙面为面砖、陶瓷锦砖时,应采用聚合物水泥浆作粘结剂。 6)切实加强门窗洞口、分格缝、各种孔洞、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 7)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配合比: 8)水泥:细砂:EVA胶:水=1:2:0.25:适量 6.4. 室内防水 设计要点 1)防水层不应跨越变形缝及结构易开裂和难以防水的部位。 2)厨房、卫生间四周砌体墙根应浇筑同墙宽的、高出地面不小于150mm的细石混凝土。 3)地面防水层应上翻,高度不应小于300mm,与墙面防水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4)地面与墙体转角、交角处应做2厚涂料附加增强层,每边宽≥150mm. 5)卫生间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宜低于1.8m,厨房不宜低于1.2m. 6)阳台地面防水应按卫生间要求设计,墙面应按外墙防水设计。 7)排水沟防水层应与地面防水层相连接。 8)下沉式卫生间应在结构板面上和地面饰面层下均设防水层;下防水层以防水涂料为宜,上防水层以聚合物水泥砂浆为宜。填充层应采用吸水率低的材料,并应安装泄水管道通向排水管。 9)地面排水坡度i应≥2%,并应坡向地漏。 10)在墙面上做水泥砂浆找平层之前,应在墙面上涂刷一道界面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