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一单元 课题一 我们的田野
教
学
目
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
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
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歌曲CD,各种季节的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绘画工具,废旧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田野:
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
2、教师多媒体出示书本上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的田野风光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一大片的油菜花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
3、师: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这样的土地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也将带给人们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并随机播放其他美丽的田野的风光的图片,学生边欣赏歌曲边欣赏图片。
2、听后交流,师: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
(学生尽情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3、学唱曲谱:
(1)熟悉歌谱,师: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歌曲的歌谱,歌谱中有一些记号告诉了我们歌唱的顺序等,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大家歌曲的延长顺序是什么样的? (学生仔细观察歌谱,交流得出:反复记号告诉我们这首歌曲有五段,并且结尾一句不一样)
(2)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 3 53”;“0 5 12”。
突破难点:在休止符的地方请同学们尝试轻轻闭上双唇,来感受停顿。
(3)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1)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2)随伴奏轻声默唱歌词2遍。
5、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7、分角色演唱歌词。
(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分角色的方式)
(三)、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们,我们可以怎样来把歌曲表现得更好呢?
(学生讨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可以采取简单地舞蹈表演的形式,并安排学生试着练习,随后请练习中表现出色的小组或者个人上来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一单元 课题二 一粒种子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有兴趣地欣赏并收集植物的种子的照片,感受其色彩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等。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组织教学,感受6/8韵律
播放6/8拍的乐曲,学生静静地欣赏音乐
(二)、诗歌导入,了解种子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动小脑筋,诗歌里介绍的是什么?
(播放《种子之歌》的伴奏音乐,教师进行配乐朗诵诗歌,学生仔细欣赏)
2、听后交流:
师:你从诗歌中了解到了些什么?
生交流:种子的生长过程等方面(入土、沉睡、出土、发芽、生长……)
3、师:从小种子的身上,你学到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交流
(三)、学唱歌曲,歌唱种子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感受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有能力的可以跟着划拍)
2、熟悉6/8拍,再听歌曲
(1)师:刚才这首歌曲是6/8拍的,我们一起来看看6/8拍的节奏应该怎样来划拍。
出示:X X X X X X
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划拍(6/8)
(2)播放录音,学生再次欣赏
再次欣赏,学生跟着音乐划拍
3、学唱歌谱
分析歌谱,歌曲歌谱难度比较大,学生第一次接触6/8的歌曲,歌谱学唱以听唱为重点。
A教师范唱歌谱,让学生感受。
B听唱法学唱单声部部分,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
C试着有较慢的速度让学生自己视唱单声部歌谱。
4、重点学唱二声部歌谱。
这首歌的二声部有比较大的难度,以二小节一组,分句练习,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在两个声部的对比与协调中体验音乐的层次感和音量的均衡性,力求各声部的音色、音量、音准及节奏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互相倾听、互相配合。
5、学习歌词
引导学生边划拍边唱,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着录音先练习一遍,然后齐唱。
6、分声部合唱
要求吐字清晰,各个声部轻轻唱,声音和谐。
(四)、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为歌曲设计动作。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表演歌曲,评价,选出表演最出色的小组。
(五)、教师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
课 题
第一单元 课题一 农家孩子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自由表达作为一个农家孩子的快乐,欣赏舞蹈《丰收之歌》,并能主动参与于表演活动,能富有表情地歌唱《山娃娃音乐会》。
2、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田野劳动的动作,用泥塑、撕纸、表演、绘画等方法表现快乐的农家孩子。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丰收之歌》《山娃娃音乐会》的录音资料以及有山娃娃活动的图片等的课件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在《山娃娃的音乐会》音乐中,学生进教室
(二)、谈话导入
1、话秋天:
师:小朋友们,时光老人走得可真快,转眼秋天又来到了,在这金黄色的秋季里,大家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自由交流)
师:是啊,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同时又是收获的季节,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丹麦歌曲《丰收之歌》,一起去感受一下丰收的季节农家小孩子会有哪些乐趣?
(播放录音《丰收之歌》,最好随机播放中外农村孩子在丰收时欢乐场面的图片,学生欣赏)
2、庆丰收
生听后交流:
师:你听到了什么?他们心情怎么样?
(学生交流:快乐的、喜悦的、开心的……)
再次欣赏歌曲《丰收之歌》,学生可以跟着轻轻哼唱。
(三)、学唱歌曲《山娃娃音乐会》
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
师:秋天来到了山里,山里的枣儿、果儿都熟了,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山娃娃们开起了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播放《山娃娃音乐会》,学生欣赏)
2、听后交流:音乐会开得怎么样?生自由说
3、学习歌谱
师:山娃娃们的音乐会这么热闹,连小动物们都赶来了,你们愿意也去参加吗?
(生回答)
•师:那我们赶紧准备好,音乐列车来了,让我们一起乘上去吧。
(再次播放歌曲《山娃娃音乐会》,学生侧过身子坐,两手在身边划圆圈状,根据音乐的节奏模仿列车车轮的转动。)
•跟着老师学唱歌谱,引导休止符、切分音的唱法和大跳的一些音的音准。
•齐唱歌谱
4、学习歌词
•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把歌词读准确(指名,也可以男女生各一段)
•跟着琴声自学歌词
•齐唱歌词,纠正歌唱中的不足
•小组设计歌表演,教师随机指导
•各小组表演,表达农家孩子的欢乐心情,师生共同评价
(四)、教师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一单元 做做游戏 练一练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来体验声部和谐的优点。
2、 通过手脚拍击节奏,口唱歌曲的练习,锻炼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3、 做到手脚与口唱歌曲默契配合。
4、 通过分别进行训练,可分组合作练习,个人单独练习的方式达到统一。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铅笔盒、尺等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各类节奏练习:
一:爸爸和儿子一起去散步。 用我们的双手当脚,做爸爸和儿子一起散步的节奏游戏。 “爸爸走了一大步,儿子要走两小步”。 请用左手拍桌子,右手敲铅笔,做节奏地声部配合的练习。
二:节奏的问答句。
教师先敲击一个多次重复的节奏短句,像是问话。同学挨个即兴拍击和老师不同的节奏短句,像是答话。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
教师:X X X X X 同学:X X X X X X X X X X
三: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学习基本节奏的组合。
①进行步伐:× × ②钏摆声:×× ×× 嘁 嚓 嘀哒 嘀哒
③鼓声:××× ××× ④鸡叫:×××× ××××
咚咚咚 咚咚咚 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
⑤汽车喇叭声:××× ××× ⑥知了叫:×.× ×.×
都都都 都都都 知了 知了
四:采用游戏《开火车》进行组合节奏练习。 1、教师将节奏音型写在黑板上并编号 (1)× (2)×× (3)××× (4)××× (5)×.×
教 师:同学们,我来做个《开火车》的节奏游戏好吗?老师做司机,同学们是车轮,老师发出“鸣——”的汽笛叫声后,火车就开动了,同学们要整齐地拍节奏,速度 要平均,统一。车轮的节奏。要根据老师报的节奏编号来改变,同学们要手上拍节奏,头脑里想节奏。要听听节奏是否整齐,象不象在开火车。现在游戏开始了。
教师:火车出发啦!×----- 呜
老报编号:(1)(2)(3)(4)(5)(4)(3)(2)(1)…要求强调每拍中的第一个重音。 教师:呜——…到啦 学生:qi ——
五:卡农形式的歌唱。 (三)、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二单元 课题一 七子之歌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有感情地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2、朗诵和体会闻一多的诗歌作品《太阳吟》片段,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了解新格律诗。
3、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够根据歌词和诗歌内容分角色扮演不要的形象。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七子之歌》的歌曲录音、闻一多的诗歌《太阳吟》、乐曲《思乡曲》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观看录像,认识澳门
1、观赏澳门回归的电视录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回归时激动人心的场景。
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请学生将课前搜集澳门的相关介绍,在课上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澳门的人文、地理等内容。
(二)、认识闻一多,感受爱国情
1、介绍闻一多
师:同学们,在澳门的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诗人、学者,他的名字叫闻一多,这个名字,一个半世纪以来曾经响遏行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课件出示介绍内容——)
闻一多, 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于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2、熟悉闻一多的作品《太阳吟》
•师:闻一多有一首诗歌叫做《太阳吟》,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情于太阳,向它倾诉了思乡恋国的衷肠。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七子之歌》的伴奏音乐,教师吟诵《太阳吟》,学生欣赏。
•欣赏之后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三)、学唱《七子之歌——澳门》,
过 渡:闻一多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文学家,他用他的另外一件武器——笔,写出了对祖国前途的担忧,以及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和依恋之情。其中诗歌《七子之歌》将 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比喻成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澳门便是“七子”之首,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 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1、播放歌曲录音,欣赏歌词
2、歌词赏析,学生交流对歌词的感受
(指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母亲”“儿”“他们”等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
3、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委婉、凄凉的曲调。
4、学唱歌谱
•第一遍:教师弹琴,学生心里自学歌谱,理清歌曲的演唱顺序
•第二遍: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歌谱,教师随机纠正
•第三遍:齐唱歌谱,教师纠正
5、学唱歌词
指导学生注意:
A、高音区本歌以气声演唱为主,避免学生喊唱。
B、第二段有弱起和切分节奏,都不容易掌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做范唱,让他们慢慢学习。
6、听范唱,轻声跟唱。
7、跟伴奏带演唱。
(四)、欣赏乐曲《思乡曲》,感受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讲 述《思乡曲》时,结合马思聪先生晚年侨居美国的思乡之情,对而今再听该曲的意义作思维引伸,并可列举教师所熟悉的(包括影视剧中反映的)海外华侨的思乡故 事,启发学生更深地理解该曲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让学生注意作曲家运用小提琴独奏的表演形式去刻画思乡之情的独到之处。一把小提琴单独演奏在物理上客观 造成的孤寂,小提琴善于表现的委婉、多情,都为乡恋的旋律增添发更多的惆怅感。
(五)、教师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二单元 课题二 今天是你的生日
教
学
目
标
1、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在合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2、在音乐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相关的表现形式。
3、带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进行歌唱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有关国庆节的影视资料、诗歌与散文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旧歌导入
1、复习歌曲《七子之歌》,学生齐唱。
2、师: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如今,香港、澳门等城市已经顺利回归祖国,游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国庆时间近在眼前,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小朋友们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庆祝呢?
(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
(二)、诗歌欣赏,感受爱国情结
1、出示诗歌,教师吟诵,学生欣赏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这里,有位小朋友为国庆献上了美丽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从五湖四海把家归,一家人亲亲热热炕上坐,为了你的美丽举起杯,祝你繁荣昌盛,祝你荣华富贵。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紧紧把你依偎,轻轻擦去脸上的热泪。你显得更伟大更无私更雄伟,我们儿女们更加扬眉吐气,祝你前程什锦,愿你在新世纪里腾飞。”
2、欣赏后交流感受
师:你从诗歌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学习新歌,表达爱国之情
1、播放歌曲,学生初听
师:小朋友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来祝福祖国,有一位小朋友为祖国献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唱了些什么好吗?
(播放歌曲《祖国有多美》,学生初听)
听后交流:唱出了祖国的美
2、学唱歌谱
(学生尝试自己认识歌谱,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3、学习歌词
•朗读歌词(男女生各一段)
•跟着琴声自己练习唱歌词
•男女生分别演唱歌词,注意结束句的不同唱法
4、指导歌曲的情感表达
5、边进行身体律动,边唱歌。
(四)、多种形式,祝福祖国
1、采取接龙式的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可采用句尾字做句首字的接龙形式,每个同学说一句,看谁接的最好最生动。还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同学或参观过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感受,分别进行总结。
2、分小组将自己收集到的诗歌为同学们朗诵,要求富有表情,满怀激情,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为一组合作朗诵。
(五)、拓展延伸:
1、听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可以跟随着歌曲的录音进行哼唱。
2、完整听赏歌曲,说出歌曲的情绪及风格。
(六)、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今天是您的生日》、歌曲《祖国有多美》,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赞美祖国的歌曲?下节课一起唱一唱。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题一 青海湖边
教
学
目
标
1、欣赏“青海湖”和“万山之祖——昆仑山”“黄河源头——卡日曲”“长江源头——沱沱河”及当地的风土民俗风光图片、歌舞等艺术作品,听赏、学唱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2、学唱青海民歌《四季调》,并与《花儿与少年》进行对比分析、欣赏。
3、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由“景”而想,因“情”而动,能随着《花儿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花儿与少年》、《四季调》的音乐光盘、课件等。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查找地图,认识青海省
1、提问: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常非常爱看课外书,老师今天想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河叫什么名字吗?第二大河呢?
(学生交流:第一大河是长江,第二大河是黄河)
2、师:那你们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吗?让我们一起来查一查地图吧。
3、了解青海
(1)你知道哪些和青海有关的资料?
学生交流:青海省的首府、位置等
学 生说不到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如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中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上游,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 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 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具有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塔尔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 寺院殿宇相连,白塔林立。瞿昙寺是明代建筑,回廊墙面上的壁画堪称一绝……
(二)、走进青海湖,感受美丽故事、迷人音乐
1、美丽的传说故事
(1)在我国的锦绣山川里,有着许多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同样,青海湖也有着它的美丽传说,你知道吗? (老师讲一个汉族关于青海湖的故事,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传说故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
2、走进青海湖
教 师:传说是美丽的,青海湖究竟什么样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补充:①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世界第二大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四周环山。 ②青海湖,西汉称西海,北魏时称青海,清代后期出现青海湖的名称,蒙古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布”,意思为青色或蓝色的湖。③青海湖是高原湖区鸟 群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④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许多珍惜动物。)
3、青海湖的鸟岛、生活着的兽类、植被。
4、青海湖边的歌舞
师:青海湖周围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花儿歌飘全中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青海歌舞曲《花儿与少年》的两个片段,请你边听边思考:这两个片段的音乐在节奏、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1)教师分别弹奏青海歌舞曲《花儿与少年》的两个片段,学生欣赏、思考。
(2)教师再分别弹奏《花儿与少年》的两个片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用双手为乐曲伴奏,充分感受二拍子与三拍子的区别。
(3)出示两个片段的乐谱,反复播放两段乐曲的旋律,让学生分组(小组合作)试唱乐谱。(此设计是为了使识谱能力弱的学生在同组同学的帮助下,熟悉乐曲旋律,互帮互学。)
(4)集体跟琴唱两个片段的乐谱。(巩固)
(5)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绩。
师:谁能说一说,刚才展示的小组中,哪个小组唱得音更准确,能表现出情绪的区别?
(6)认识“花儿”,欣赏花儿盛会的图片。
(7)歌舞曲《花儿与少年》与民歌《四季调》的对比欣赏。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青海的民歌《四季调》,下面请你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边听边思考:民歌《四季调》与歌舞曲《花儿与少年》有什么区别?(如果学生听不出来的话,教师可以一边放民歌《四季调》,一边用琴弹《花儿与少年》的前面的主旋律,让学生分辨。)
(8)青海湖边的舞蹈
•师:听了青海湖的歌,我们再来看看青海湖的舞蹈。今天,我们请班里舞蹈队的同学为我们表演舞蹈,看看你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记住几个动作。(舞蹈队的学生拿扇子在《四季调》旋律中翩翩起舞,其余学生边欣赏边记动作。)
•你记住了几个动作?怎么跳的?(让记住动作的学生到前面来当小老师,教师在一边讲解动作要领。)
小组合作,为歌舞曲《花儿与少年》创编舞蹈动作或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三)、教师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题二 塞上江南宁夏川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对回族及回族建筑、歌舞、民俗、服饰及宁夏风光的欣赏和介绍,初步了解宁夏回族的生活习俗、艺术风格和特点。
2、 学唱宁夏民歌、学跳简单的回族舞蹈动作。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宁夏风光及回族风格建筑、服饰等图片、音响资料等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图片导入,欣赏宁夏风光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哪里看一看呢?请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画面,你能猜出来吗?
(播放图片,学生欣赏时,教师介绍:这是一个迷人的地方,东靠黄河西靠山,这里居住着成群的回族人,他们勤劳耕种,使大地上良田肥沃,牛样成群,更著名的是这里的枸杞子是全国有名的,那么这里到底是哪里呢?)
学生欣赏之后猜,老师揭示:宁夏!今天我们就去宁夏走走,去了解一下美丽的宁夏川。
(二)、认识回族,了解回族
1、师:在宁夏居住最多的就是回族人了,回族人的生活习俗和我们有哪些不一样呢?我们一边看一边来发现吧。
(图片展示回族人的服饰、回族的建筑物等,学生欣赏比较,背景音乐《歌唱宁夏川》)
2、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感受:从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回族妇女发盖头、坎肩、舞蹈、食品图案等方面说。
(三)、学唱歌曲《歌唱宁夏川》
过渡:宁夏的山美、水美、歌更美,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宁夏的歌曲,来感受歌曲中的宁夏的美吧。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步欣赏,感受歌曲中表达的对宁夏川的赞美之情。
2、学唱歌谱,老师教唱,注意节奏。
3、读一读歌词。
4、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词。
5、分角色演唱歌词。
(四)、演一演“我到回族家去做客”
1、小组合作,设计“我到回族家去做客”的情景,编一个小小情景剧,表演他们就餐、饮茶、问候、接待等风俗。
2、小组展示,师生评价,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少数民族的良好风尚。
(五)、教师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题二 塞上江南宁夏川
教
学
目
标
1、 初步了解宁夏回族的生活习俗、艺术风格和特点。
2、 学唱宁夏民歌、学跳简单的回族舞蹈动作。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宁夏风光及回族的建筑、乐器、工艺品、舞蹈等图片、音像资料。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欣赏宁夏、回族的风光片。
(二)、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回族、宁夏的资料。(如风俗、礼仪、特产、艺术品等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三)、编演儿童剧。
通过介绍回族的风俗,编演儿童剧《我到回族家去做客》(设计出回族老人、妇女儿童 和三四个汉族人物等,进行戏剧表演(就餐、饮茶、问候、接待等风俗),培养学生尊重、 理解少数民族的良好风尚。
(四)、学唱歌曲《数花》
1、欣赏歌曲,听歌曲范唱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宁夏的美丽与富饶。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旋律。
4、难点处理
(1)下滑音
(2)变拍子
5、歌曲的艺术处理(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表达宁夏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6、出示歌谱,尝试随琴边划拍边视唱歌谱,注意下滑音、附点音符、连续十六分节奏
在歌曲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
(五)、欣赏宁夏说唱音乐《数花》,感受宁夏民歌的风格特点。
1、听赏,交流听后感受
2、让学生设计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数花》伴奏。
(六)、学跳回族舞蹈,。
1、观看回族舞蹈录像
2、学学回族舞蹈动作
3、为歌曲《数花》配上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六)、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题二 塞上江南宁夏川
教
学
目
标
1、学唱歌曲《满山遍野好庄家》。
2、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特别是回族建筑的的特点。
3、让学生们说说自己佳旁边的清真寺,并大概画出来
、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有关歌曲《满上遍野好庄家》的录音带。建筑图片等。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旧歌导入
1、复习歌曲《数花》,学生齐唱。
2、师:一首《数花》,唱出了宁夏这个好地方的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宁夏的一些好的民歌。
(二)、欣赏图片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师:我们国家有过各种各样的建筑,现在老师给大家欣赏关于建筑的图片,我们是宁夏人,对宁夏有着更多的了解,那我们平常家周围的清真寺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有谁能够给老师描述一下。
学生进行描述、
2、欣赏后交流感受
师:你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学习新歌,表达爱国之情
1、播放歌曲,学生初听
师:我们生在宁夏长在宁夏,对宁夏的一些民歌也耳熟能详,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宁夏的民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唱了些什么好吗?
(播放歌曲《满山遍野好庄家》,学生初听)
2、学唱歌谱
(学生尝试自己认识歌谱。)
3、学习歌词
•朗读歌词(男女生各一段)
•跟着琴声自己练习唱歌词
•男女生分别演唱歌词,注意结束句的不同唱法
4、指导歌曲的情感表达
5、边进行身体律动,边唱歌。
(四)、学习旋律
1、教唱旋律老师弹一句,同学们跟着唱一句。
2、分小组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歌曲的旋律和节拍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回答)
2、找出歌曲当中都有哪些音级。
(六)、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满山遍野好庄家》、对宁夏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坡去领略他们那都有些什么吧。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题三 黄土高坡鼓喧天
教
学
目
标
1、欣赏陕西省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
2、感受安塞锣鼓的热烈气氛,体验安塞锣鼓粗犷、豪放的气势和情绪, 初步学习安塞锣鼓的基本步伐、敲击方法和锣鼓经。
3、学唱歌曲《领唱秧歌》,跳秧歌舞。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有关陕北风貌、民俗艺术的录像、图片、艺术品等。安塞锣鼓的的录像资料。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导入:
1、欣赏陕北风光片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陕北的资料。
(二)、学唱陕北歌曲《领唱秧歌》。
1、听赏歌曲,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热烈、粗犷的风格特点。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3、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4、跟着范唱轻声哼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
5、难点练习:
(1)注意五度、六度音程的音准。
(2)上波音记号的正确运用
(3)前倚音
6、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进行歌曲演唱。
7、出示歌谱,请学生尝试随琴边划拍边视唱歌谱,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
识谱能力。
8、复习秧歌步,随着歌曲《领唱秧歌》扭起秧歌舞。
(三)、学打安塞锣鼓
1、欣赏安塞锣鼓的表演录像
2、讲讲关于鼓的传说故事和安塞锣鼓的由来
3、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和鼓点的敲击
4、引导学生用白毛巾做鼓手的头巾,随着歌曲《领唱秧歌》敲起鼓,尽情地舞起来。
(四)、教学拓展
可由安塞锣鼓引申介绍陕西省的其他民间艺术,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西北。
(五)、总结、下课。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案
班级:四(1.2)班 授课教师:金冰华 授课时间:2010年10月
课 题
第四单元 课题一 大嘴先生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歌曲《花蛤蟆》,通过艺术课的学习,提高学生歌曲演唱的技巧。
2、准确掌握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和节奏。
3、有感情的进行歌曲演唱《花蛤蟆》
4、歌曲多次出现的休止符及较复杂的节奏,装饰音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启发法、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数蛤蟆》,请大家听清楚歌词中唱的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做个数蛤蟆的游戏吧,大家先听老师数一数。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以此类推)。按照老师这样数,你能数到第几只蛤蟆,请大家先自己轻声的数一数。再同桌数一数。
(三)、说青蛙
1、我们数了这么多蛤蟆,同学们你们知道蛤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吗?
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平时说的蛤蟆是青蛙的一种,花蛤蟆,癞蛤蟆统称为青蛙。
青蛙是个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一万只害虫;
青蛙是个跳远健将,它也是个游泳健将,它有最标准的蛙泳姿势;
(学生学学青蛙跳和蛙泳动作)
青蛙的嘴边有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学学青蛙叫)同学们学的真好。听,青蛙唱起了欢乐的歌。(音乐起)
(四)、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在学习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看几条节奏练习。
(1)、 XX XO | XX XO|
XXX XX | X XO|
XX XX | XXX X|
XO XO | XO XO | O X|
(2)、青蛙唱的歌:
师:刚才我们已经模仿过青蛙的叫声了,那么我们来看看歌曲中的小青蛙是怎样唱的?先听老师唱一唱。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唱的这句旋律和我们以前唱的有什么不同。(生答)这个音叫做倚音,今天我们就要把歌曲中的倚音唱好。
注意倚音要唱的轻巧。休止符要唱准。
10 50 | 20 50|
威 哇 威 哇
10 10 | 50 50|
威 威 | 哇 哇|
10 50 | 20 50 | 10 10 | 50 50 | 0 5 |
威 呱 |威 呱 | 威 威 | 呱 呱 | 呱|
2、练唱
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把完整的学一学,老师唱一句,大家跟一句。
(1)、旋律练唱
(2)、跟着老师一起按节奏读一读歌词,衬词不读。
(3)、加词练唱
(4)、歌曲处理
A、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轻快,活泼的
B、在歌曲的最后有一个记号,这个记号的名字叫下滑音
先听老师唱一唱不加下滑音记号是怎样的效果,再加上下滑音记号又是什么效果。
加了下滑音更能体现歌曲的活泼的情绪。
(五)、环保教育
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但是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1、师出示课件里的图片,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
2、师:同学们,他们的做法对吗?
3、如果你们看到有人在捉青蛙,或者是卖青蛙你会怎么做?
4、执法人员在把青蛙放生
5、师:保护青蛙不单单是不捉它们,不吃它们,你觉得我们人类还应该做到些什么。还要保护青蛙生活环境,比如说,不往水里扔垃圾,多多植树种草等。
(六)、尾声
青蛙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服务,使美丽的大自然更加葱绿!我们一定要爱护青蛙,坚决去捕杀青蛙和食用青蛙。要知道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郝家桥小学四年级艺术课时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