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工作指引
(修订)
1、目的
1.1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公司对所开发项目的可控制程度,降低客户投拆的风险。
1.2规范产品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提供产品质量实测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
1.3实测实量结果作为公司对项目部、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量化考核依据之一。
1.4实测实量结果作为施工单位对存在问题分析,并采取纠偏措施的之一。
2、适用范围
2.1本指引适用于xx(成都)实业有限公司及各子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不含售楼部及售楼部附属样板房。
2.2本指引主要钍对毛坯房交房项目的土建施工部分,以测量室内尺寸为主,精装修项目在精装修以前按此指引执行。精装修施工及安装工程施工按国家规范执行。
2.3施工单位应按分户对所有实测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监理公司对施工单位实测数据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复测;项目部对监理公司复测数据按不低于25%的比例进行复测;项目部应将经监理及公司相关部门复测后的实测数据作为对施工单位付款及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2.4实测实量以户为单位建立实测档案。
2.5公司按本指引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实体抽查及实测档案抽查,每个工程按标段划分,抽查数据作为对项目部、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考核依据。
3、实测实量操作原则
3.1全数原则:各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实测实量人员,施工单位应按层、房号等分区,对全数构件进行实测实量;
3.2时效原则:施工单位实测应于该分项工程完成后15天内完成。
3.3随机原则:监理单位、项目部及公司按随机原则选取实测单位进行复查,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公司抽查选取的实测单位应至少有一个为项目部抽查过的实测单位,其余为施工单位已实测过的实测单位。
3.4可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实测实量记录并存档。
3.5真实原则: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如实测过程中,发现实测档案造假,则该次实测所有指标均按合格率50%计算项目合格率。
3.6量化对比原则:通过对各标段现场实测实量数据进行整理形成各标段各分项工程的实测合格率;并根据各分项工程的重要程度对各分项工程分配权重,最终得出工程总体评分,在全公司范围内对同一分项工程进行对比,体现工程质量优劣。
4、混凝土结构工程
4.1公司抽查原则
4.1.1同一标段内随机抽查两个已建立实测档案的实测单位,其中一个实测单位为项目部已复测。应避免两个抽查单位均为同一个劳务班组施工或均在较低楼层或较高楼层。
4.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优先选取结构4个角和中间混凝土剪力墙、柱。当实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单位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单位累计20个实测区。
4.2截面尺寸偏差
4.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4.2.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4.2.3测量工具:5m钢卷尺
4.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2.5示例
第二尺
第一尺
300
12000000
墙或柱
地面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4.3表面平整度
4.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平整程度。
4.3.2合格标准:[0,8]mm
4.3.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4.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选取剪力墙任意一个长边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混凝土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4.3.5示例:
4.4垂直度
4.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4.4.2合格标准:[0,8]mm
4.4.3测量工具:2米靠尺
4.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独立混凝土柱:任选混凝土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4.5示例:
4.5顶板水平度极差
4.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跨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4.5.2合格标准:[0,15]mm
4.5.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4.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同一自然间的顶板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四角5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1.1. 示例:
4.6楼板厚度偏差
4.6.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4.6.2合格标准:[-5,8]mm
4.6.3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
4.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5个样本点,同一实测区距板四角5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为实测点。
(2)分别测量每个实测点,每个测量点均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6.5示例
4.7墙柱轴线偏移
4.7.1指标说明:反映混凝土墙柱整体偏移情况。
4.7.2合格标准:[0,5]
4.7.3测量工具:5m卷尺
4.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图纸标示的每条主要轴线均可作为一个测区,优先选用外墙轴线、大开间房间墙轴线,独立柱不作为一个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测区。
(2)依据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板上弹的轴线弹出测量控制线,控制线距墙柱边30~50cm。测量控制线与混凝土墙柱之间的实际距离与计算距离之差偏移量。
(3)当墙长度小于2米时,测量墙两端距端头20cm处的轴线偏差,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当墙长度大于2m时,在墙体中部增设一个测量点,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7.5示例:
第一尺
第二尺
第三尺
第四尺
5、砌筑工程
5.1公司抽查原则
5.1.1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单位。实测单位的构造柱需浇筑完成,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5.1.2测区均砌体正手墙面中选取,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2表面平整度
5.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5.2.2合格标准:[0,8]mm
5.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5.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正手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1.2. 示例:
5.3垂直度
5.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5.3.2合格标准:[0,5]mm
5.3.3测量工具:2米靠尺
5.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正手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混凝土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3.5示例:
6. 抹灰工程
6.1. 公司检查原则
6.1.1. 抹灰抽查样本应适当增大,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4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其中一套为项目部抽查过的,避免抽查单位均为同一个劳务班组施工。
6.1.2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房屋方正为抹灰后进行抽查,其余项目在腻子、地坪完成后进行抽查。
6.2. 墙体表面平整度
6.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2.2. 合格标准:[0,4]mm
6.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6.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这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2.5示例:
6.3. 墙面垂直度
6.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6.3.2. 合格标准:[0,4]mm
6.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6.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3.5示例:
6.4房间方正
6.4.1指标说明:通过测量房间进伸、开间尺寸及对角线长度反映房间方正情况。
6.4.2合格标准:[-10,10]mm ,极差不超过20mm。
6.4.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6.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选取户内自然间作为一个测区,优先选用大开间或大进伸房间,厨卫间可不测量对角线长度。累计测量10个测区,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开间及进伸测量点均为从墙角向外50cm,高度为80~120mm。
(3)每个测区需测量房间的开间、进伸尺寸及对角线长度,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每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计算点。当开间或进伸测量的两个点之间的极差大于20mm时,开间或进伸的两个点均作为不合格点。
6.4.5示例
对角线第二尺
对角线第一尺
6.5. 室内净高偏差
6.5.1. 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及地面、顶板的水平的偏差程度。
6.5.2. 合格标准:[-10,10]mm。
6.5.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6.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及顶棚腻子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3)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4)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20,20】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20或﹤-20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室内净高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5示例:
6.6. 顶板水平度极差
6.6.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顶板腻子完成后,选取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6.6.2. 合格标准:≤10mm
6.6.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6.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6.5示例
6.7地面水平度极差
6.7.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6.7.2合格标准:[0,10]mm
6.7.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6.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不满足10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7.5示例:
6.8阴阳角方正
6.8.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6.8.2合格标准:≤4mm
6.8.3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6.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00
1200
第一尺
第二尺
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
(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7.6示例:
6.9户内门洞尺寸偏差
6.9.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
6.9.2合格标准:高度偏差[-10,10]mm;宽度偏差[-10,10]mm;墙厚偏差[-3,3]mm。
6.9.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6.9.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户内门洞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宽度和高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个实测值。每一个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9.5示例:
6.10.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
6.10.1指标说明:反映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程度,避免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
6.10.2合格标准:[0,4]mm
6.10.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6.10.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任一户内门洞或一樘外门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其中视具体所选房型布局,10个实测区中户内门洞和外门窗比例为4:6或3:7。
(2) 实测时,户内门洞、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3) 户内门洞,在两侧墙体及顶部各测量1次墙体厚度,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 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10.5示例:
6.11裂缝/空鼓(抹灰工程)
6.11.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裂缝/空鼓的程度。
6.11.2合格标准:户内墙体完成抹灰后,墙面无裂缝、空鼓
6.11.3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6.1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地面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5个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地面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地面空鼓。
(3)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或有修补痕迹,该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7、涂饰/面砖工程
7.1. 基本原则
7.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涂饰阶段(腻子面或涂料面或面砖)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7.1.2. 面砖工程可选用该实测单位内的阳台进行测量。
7.1.3如前期工程中未对砌体进行实测的,在涂饰阶段,应对抹灰阶段所有指标进行实测。
7.2. 墙面表面平整度
7.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7.2.2. 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7.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7.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同抹灰工程
7.3. 墙面垂直度
7.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7.3.2. 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7.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7.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同抹灰工程
7.4阴阳角方正
7.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7.4.2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7.4.3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7.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抹灰工程
8室外门窗工程
8.1. 公司检查原则
8.1.1.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室外门窗安装完毕的2套房作为门窗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其中一套为项目部抽查过的。
8.2铝合金门或窗框正面垂直度(铝合金-塑钢门窗)
8.2.1指标说明:反映铝合金(或塑钢)门窗框垂直程度。
8.2.2合格标准:[0,3]mm
8.2.3测量工具:1M/2M靠尺
8.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用2M靠尺分别测量每一樘铝合金门或窗两边竖框垂直度,取2个实测值中的最大数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窗框正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8.2.5示例:
8.3门窗固定
8.3.1指标说明:反映门窗安装牢固程度。
8.3.2合格标准:角部固定片距门窗洞口四个角不大于20cm;中间各固定片中心距离不大于40cm;以1.5mm厚的镀锌板裁制。砖墙面不得采和射钉固定,按对称顺序安装。
8.3.3测量工具:5m卷尺
8.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如现场门窗拉片已全部隐蔽,需局部破损检查。
(2)户内每一扇外门窗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拉片间距及拉片固定各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每樘门窗只要有一处拉片间距不满足合格要求,则该测区拉片间距一项按不合格计算合格率。如有一处拉片固定不满足合格要求,则该测区固定一项按不合格计算不合格点。如在砖墙上采和射钉安装,则该测区两个合格率计算点均按不合格计算。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同一套房内的所有外门窗全测。
(3)所选2套房中窗框固定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8.4边框收口与塞缝
8.4.1指标说明:反映外门窗边框收口与塞缝处开裂和空鼓程度。
8.4.2合格标准:(1)窗框与洞口间无缠绕保护膜,临时固定木楔需取出;
(2)门窗框四边塞缝采用发泡胶或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填缝须密实;
(3)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8.4.3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8.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套房内任何1个外门窗洞口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取1个实测点,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同一套房内的外门窗需全检。所选2套房中累计10个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9栏杆工程
9.1公司抽查原则
9.1.1.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栏杆安装完毕的2~4套房作为栏杆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其中一套为项目部抽查过的。
9.2.栏杆高度
9.2.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栏杆安装质量情况。
9.2.2合格标准:(1)扶手高度:阳台栏杆6层以下可踏面向上不低于105cm,6层以上不低于110cm;护窗栏杆、楼梯栏杆高度不低于90cm。
(2)栏杆间距: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10mm
9.2.3测量工具:目测,5m卷尺。
9.2.4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1)同一套房内任何1个栏杆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取1个实测点,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同一套房内的栏杆需全检。所选2~4套房中累计15个实测区,不能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任何一个指标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9.2.5示例
8. 防水工程
8.1. 基本原则
8.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防水工程施工阶段的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8.2. 厨房/卫生间涂膜厚度(防水工程)
8.2.1. 指标说明:反映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程度。
8.2.2. 合格标准:卫生间地面、墙面(非附加层部分)防水涂膜成膜良好,无分层,涂膜弹性良好。涂膜防水层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最小厚度大于设计厚度80%。
8.2.3.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5m卷尺,闭水试验。
8.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1个卫生间为1个实测区,累计6个测区,不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个实测区取2个实测值,地面、墙面各一个。每个实测值作为1个计数点。
(2)测量方法:涂膜施工完成尚未进行保护层施工阶段为涂膜实测际,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地面及墙面各选择3处割取20×20mm实样,用卡尺测量厚度,3处的平均厚度可视为墙面或地面的实测厚度。
(3)如装饰面已完,则通过闭水检验,不实测此指标。
(4)数据记录:当平均厚度低于设计厚度、最薄一点低于设计厚度的80%或涂膜无弹性、脱层等情况,该测区按不合格记录;反之,视为合格。不合格点按“1”记录,合格点按“0”记录。
实测实量综合评分表
项目名称: 日期:
序号
工程分项
实测项目
实测点数
合格点数
合格率
单项权重
单项得分
分项工程得分
备注
1
混凝土分项
截面尺寸
20%
2
表面平整度
20%
3
垂直度
20%
4
顶板水平度
15%
5
楼板厚度
15%
6
轴线偏移
10%
7
砌体分项
表面平整度
50%
9
垂直度
50%
10
抹灰分项
表面平整度
15%
11
垂直度
15%
12
房间方正
15%
13
室内净高
10%
14
顶板水平度
10%
15
地面水平度
10%
16
阴阳角方正
10%
17
户内门洞尺寸
5%
18
室内外墙厚度
5%
19
开裂空鼓
5%
20
涂饰面砖
表面平整度
35%
21
垂直度
35%
22
阴阳角方正
30%
23
室外门窗
门窗框垂直度
30%
24
门窗固定
40%
25
门窗塞缝
30%
26
栏杆分项
栏杆安装情况
100%
27
防水分项
防水厚度
100%
混凝土实测实量表(表1)
项目名称:
测量部位:
编号:
序号
项目
位置
设计值
实测值1
实测值2
位置
设计值
实测值1
实测值2
统计
1
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
1
11
2
12
实测点数
3
13
4
14
5
15
合格点数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序号
项目
位置
实测值1
实测值2
实测值3
位置
实测值1
实测值2
实测值3
统计
2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1
11
2
12
实测点数
3
13
4
14
5
15
合格点数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序号
项目
位置
实测值1
实测值2
实测值3
位置
实测值1
实测值2
实测值3
统计
3
混凝土墙柱垂直度
1
11
2
12
实测点数
3
13
4
14
5
15
合格点数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日期:
混凝土实测实量表(表2)
项目名称:
测量部位:
编号:
序号
项目
位置
实测值1
实测值2
实测值3
实测值4
实测值5
统计
4
混凝土顶板水平度极差
1
2
实测点数
3
4
5
合格点数
6
7
8
9
10
序号
项目
位置
实测值1
实测值2
实测值3
实测值4
实测值5
统计
5
混凝土楼板厚度
1
2
实测点数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