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化学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2周训练试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78362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7.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2周训练试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2周训练试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要求: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④;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⑤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⑥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⑦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2016年各地高考题 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 )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2、【2016年高考江苏卷】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 c(HC2O4-)+ 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BD ) 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 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 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 + c(HC2O4-) D.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3、【2016年高考上海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B )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4、【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 5、 【2016年高考天津卷】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6、【2016年高考浙江卷】苯甲酸钠(,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已知25 ℃时,HA的Ka=6.25×10–5,H2CO3的Ka1=4.17×10–7,Ka2=4.90×10–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 ℃,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C ) 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C.当pH为5.0时,饮料中=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c()+c(OH–)–c(HA) 二、全国课标卷 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11题】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2、【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98K时,在20.0mL 0.10mol氨水中滴入0.10 mo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向0.1mo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8.7×10-7 (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三、四川卷 1、(2013年)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① 0.1 0.1 9 ②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B)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 >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2、(2014年)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B ) A.0.1mol/LNaHCO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32-)>c(HCO3-)>c(OH-) B.20ml0.1mol/L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HCl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c(H+)>c(NH4+)>c(OH-) D.0.1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 3、(2015年)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C ) A.<1.0×10-7mol/L B.c(Na+)= c(HCO3-)+ c(CO32-)+ c(H2CO3) C.c(H+)+c(NH4+)= c(OH-)+ c(HCO3-)+2 c(CO32-) D.c(Cl-)> c(NH4+)> c(HCO3-)> c(CO32-) 4、.(2016年)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2) 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 2 NaAlO2+ CO2+2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选项 n(CO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A 0 c(Na+)>c(AlO2-)+c(OH-) B 0.01 c(Na+)>c(AlO2-)> c(OH-)>c(CO32-) C 0.015 c(Na+)> c(HCO3-)>c(CO32-)> c(OH-) D 0.03 c(Na+)> c(HCO3-)> c(OH-)>c(H+) 四、 海南卷 1、(2012年)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C ) A.a=b B.a>b C.c (A-)= c(Na+) D.c (A-)< c(Na+) 2、(2013年)0.1mol/L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BC ) A.c(H+)> c(F-) B.c(H+)> c(HF) C.c(OH-)> c(HF) D.c(HF) > c(F-) 3、(2014年)室温下,用0.l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II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 mL C.V(NaOH)= 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 C(CH3COO-) D.V(NaOH) =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 C(CH3COO-)> c(H+)> c(OH-) 4、(2015年)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 C ) A.NO2 B.SO2 C.SO3 D.CO2 5、(2015年)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B ) A.  B.  C.  D. 6、(2016年)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A ) A.c(CO32−) B.c(Mg2+) C.c(H+) D.Ksp(MgCO3) 五、2014---2015年其他各省考题 1、【2015重庆理综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0.1 mol AgCl和0.1mol 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2、【2015天津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 3、【2015天津理综化学】室温下,将0.05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B ) 加入的物质 结论 A 50mL 1mol·L-1H2SO4 反应结束后,c(Na+)=c(SO42-) B 0.05molCaO 溶液中 增大 C 50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 D 0.1molNaHSO4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 4、【2015广东理综化学】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5、【2015广东理综化学】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6、【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 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 7、【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1题】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 B ) A.c(Ca2+)、c(OH-)均增大 B.c(Ca2+)、c(OH-)均保持不变 C.c(Ca2+)、c(OH-)均减小 D.c(OH-)增大、c(H+)减小 8、【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21题】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 9、【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10题】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 CO32 -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 )+c(CO32 -) D.温度升高,c(HCO3- -)增大 10、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12题】常温下,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HA是强酸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c (Y)=c(Na+) 11、【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D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12、【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12题】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Cl2(aq) K1=10-1.2 Cl2(aq)+ H2OHClO + H+ +Cl- K2=10-3.4 HClOH+ + 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Cl2(g)+ H2O2H+ + ClO- + 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13、【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3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 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