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以古代、近代史为主)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2.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A.
2、官僚体系的成熟 B. 君主专制的加强C科举制度的完善 D. 行政效率的提高3.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O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4.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服”、“粤纱”等。此材料印证了A. 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3、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5. 唐朝前期,担任园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6. 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材料反映雅典A
4、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 B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C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 D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7.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 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B. 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C. 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D. 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8. 柏拉图在其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指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下列主张与其最接近的是A.
5、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 “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9. 1875年11月15日,香港北京新闻公报公布了一则有关外国人在华旅行的法令:外国人在华各省旅行须出示盖有特殊官印的护照,外国人如有非法行为就近递交该国领事馆处理。这主要说明清政府A. 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独立主权意识有所增强C. 外交开始出现制度化 D. 已认识到传媒的作用10.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布特赏,专利5O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O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
6、工部主事职,专利lO年。据此推断,该章程A. 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 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C.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 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11.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12. 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 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B. 社会主义尚缺乏成
7、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D. 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13. 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14. 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他在此处强调的是A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 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C
8、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史 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15.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16. 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土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土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A. 圈地运动破坏
9、了农村经济 B. 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 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D. 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17.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18.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
10、种认识,中国共产党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推行不结盟政策19.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20. 为了清理改革路上的障碍,让农民尽快分享改革红利,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过去,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用来抵
11、押贷款;如今松绑了,可以用来抵押贷款。这一改革A. 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 B. 是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C. 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尽快获得改革红利 D. 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21.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强调阶级性的中国画改造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的“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在本质上反映了A.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基本确立 B. 摆脱苏联模式寻找本国道路的探索 C. “双百”方针的提出并得以贯彻 D. 中国共产党“左倾”思想的纠正22. 1947年,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
12、务院,希望美国取代自己向希腊、土耳其继续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且从希土撤军。“杜鲁门主义”随之出台,美国国会拨款援助希土。这一照会反映出A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希土两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C英美联合对苏联进行遏制 D英国对冷战的爆发负有责任23.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A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24. 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文务为国家服务。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
13、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这说明该企业A.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 渗透列各个生产环节C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D. 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25. 表2为l930 - 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C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计50分)26.(16 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武昌起义的第四天,清廷启用袁世凯,督师南下剿灭革命党。不久,袁世凯集清朝军政大权于一身。面对全国如火如荼的革命起义,袁世凯提出召开国会,宽容武昌起义人士,并释放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袁世凯一路南下,11 月 1 日攻占武昌,数日内又攻占汉阳。即使如此,袁世凯认为“此次鄂变,事虽仓猝,蓄谋已久若悉索敝赋,力与一战,未尝不能收复一二省然彼众若狂,醉心民主
15、,兵力所能平等土地,而不能平定人心矣。”此时的革命党阵营内部,张謇等立宪派支持和谈,黄兴也于 11 月 9 日写给袁世凯的信中期待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非但湘鄂人民拥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方各省无不拱手听命者。”最终,南北双方经过在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多个问题上的协商、妥协,最终达成议和。清帝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中华民国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的妥协与南北议和、南北议和新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西方和近代西方的的政治中是如何体现妥协的。(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中南北妥协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
16、北妥协的结果。(6 分) (3)高全喜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 分)27.(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慈善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社会保障。孔子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被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认为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董仲舒还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在极大的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古代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有官办、民办、宗教开办、宗族内部救助、商人互助
17、等种类。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险中,我国更加重视灾后的救助。对于弱势群体,官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总是将对他们的保障当作自己的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内容主要基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临灾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保障。为了使有关社会保障的诏令或制度落实到实处,中央政权往往建立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体制,并对保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予以防范。摘编自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材料二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它的主题和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将贫困问题视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
18、在贫困问题上,国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1861年到1891年,英国每年增加的1000张病床中,有3/4是在济贫院医院。政府还建设一批条件较好的济贫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济贫院的物质与精神娱乐。1891年后,开始为老年贫民购买书籍报纸,为儿童购买玩具。从1875 -1888年14年间总共完成了16项贫民窟的改造工作。在贫民的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大干预力度,英国政府于1 880年开始推行强制教育法,将初等教育视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国家义务。1891年,初级教育做到了完全免费。摘编自己郭家宏19世纪末期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
19、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济贫政策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何启示。(10分)2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
20、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摘编自李科玲读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1月(总第五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答案(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以古代、近代史为主)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5 CBCAB 6-10 BABBC 11-15 DABCA 16-20 DCBAA 21-25 BD
21、CDC 二材料题(3小题,共计50分)26.(16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体现平民与旧贵族的妥协或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2分)近代西方:英国的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2分)(2)背景:袁世凯镇压起义,提倡议和;革命阵营内部分化。(2分)结果:清帝退位,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形式上实现全国的民主共和。(4分)(3)提示:可从正反两面分析,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同意这一观点。(2分)辛亥革命以南
22、北议和的方式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帝逊位诏书和临时约法体现以法理形式和妥协的方式,和平实现中华民国的最终确立。(4分)不同意这一观点。(2分)革命党人在推翻清政府的过程中有大量流血起义。辛亥革命中的议和以袁世凯等旧官僚为主导。从结果看,辛亥革命后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分)27.(22分)(1)思想基础: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民本思想);天人感应观念;政府的责任意识;宗教观念。(6分)(任答三点即可)特点:思想基础的多样性;举办主体的多元化;保障项目的全面性;强调监督管理;重视灾后救助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6分
23、)(2)变化:19世纪前期认为贫困是道德问题,强调惩治贫民;70年代以后,将贫困视为社会问题;政府注重对贫民物质、医疗和精神方面的救助;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贫困问题。(8分)启示:发挥政府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手段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言之成理即可)(2分)【点评】中国古代保障制度和英国的济贫政策都属于民生问题,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保障制度的背景、措施、特点以及影响。28.(12分)示例一: 论题:近代人文精神向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分)阐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为顺应自由主义而进行的改革,也反映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在浪漫主义流派的文学、美术和音乐中,对人性的挖掘,对社会现象的揭露,这些都推动了社会进步。(9分)示例二: 论题: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3分)阐述: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后,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要求以人为中心,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近代人文主义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满足于仅仅对人性的尊重而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启蒙运动在这时兴起,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阶段。随着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逐渐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些都表明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近代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