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投资方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77807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投资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投资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投资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投资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投资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项 目 方 案中心名称: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XXXX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地方): 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填报时间: 2011 年 9 月 26 日83目 录一、摘要1(一)工程研究中心名称1(二)工程研究中心法人概况1(三)项目方案编制依据1(四)工程研究中心提出的主要理由2(五)工程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4(六)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5(七)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建设条件6(八)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6(九)结论与建议7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依据、背景和意义7(一)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依据与背景7(二)工程研究中心

2、建设的意义26三、主要方向、任务和目标31(一)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与思路31(二)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33(三)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38(四)工程研究中心的近期和中期目标40四、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44(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法人单位情况44(二)工程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责45(三)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队伍情况50(四)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54五、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现状60(一)研发、工程化和实验验证条件建设情况60(二)现有技术、设备和工程概况61(三)原材料、动力、供水等配套及外部协作条件63(四)主要技术、工艺设计方案65六、其他需说明的问题68(一)节能分析

3、68(二)环境影响评价72(三)项目建设方式76(四)项目实施进度80七、相关附件(环评、土地规划、土地证、法人证明)82一、摘要(一)工程研究中心名称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工程研究中心法人概况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XXXX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复(混)合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及其它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创新型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7亿元,总资产46.3亿元,年产各类肥料300万吨。2010复合肥、缓控释肥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实现销售收入54.78亿元,利润3.90亿元。2010年9月8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公司今

4、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省院士工作站、省新型肥料创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中美缓控释肥合作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公司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XX省科技发展计划等30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现拥有授权专利10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2项;先后与国内外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战略或科研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缓控释复合肥等复合肥料在国内外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三)项目方案编制依据1、国

5、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办高技201124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11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方案的通知”;2、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02455号);3、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办法4、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5、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6、国家发展改革委52号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54号令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7、国家发展改革委43号令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8、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9、国家和XX省有关标准、规范;10

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四)工程研究中心提出的主要理由2007年,XX省发展改革委批准公司组建XX省控释肥工程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建设任务并于2011年4月通过了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建设期审查,在完成规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中心还拓展了研发领域。根据我国粮食生产对肥料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企业新型肥料研发方面取得的进展,为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对新型肥料的研发能力,提高产业化水平,拟在原省控释肥工程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目前我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作为优先

7、主题,指出“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与相关设备”。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各种专用肥、缓控释肥的生产列入鼓励类。2、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许多地区的氮肥施用量远超过作物的需求水平,由于盲目大量使用化肥,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利用率的降低,还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比例失调,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因面源污染而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给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如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以及NxO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等。据分析,我国肥料利

8、用率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肥料利用率普遍达50%以上,我国肥料利用率提高的潜力很大。要解决上述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急需组建一个集复合肥料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研发平台。3、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复合肥料工程研究中心,搭建复合肥料工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及辐射平台,可以集中有限财力重点建设,有效组织科研力量,实行联合攻关,进行深度创新,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必由之路。(五)工程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1、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立足XX、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充分利用现

9、有资源和优势,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发展;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优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肥料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建成全国复合肥料工程化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开发和示范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和合作交流中心;实现技术、效益、人才三方面良性循环;形成复合肥料技术集散地和扩散源,加速技术转化和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通过研究开发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学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研究开发队伍,为地方培养一批掌握复合肥料技术的推广队伍和管理队伍。力争五年内建设成为复合肥料领域提供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开放服务和技术辐射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0、,最终为推进我国复合肥料研究、技术进步以及大幅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较大贡献。2、工程研究中心的经营计划(1)以自筹经费为主导,国家发改委、省市发改委的扶持为辅,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及相关配套工艺设备的研究,并通过技术成果转让、新产品转让、专利技术许可使用及工程技术辐射推广等方式,向国内同行企业辐射、转移、扩散工程技术成果、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等形式,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或收益,用以保证工程研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2)接受国家、行业或其他相关部门委托的研究任务;接受外方委托的、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研究任务,并以此为载体,以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动力,建立具有稳定队伍

11、、稳定科研方向以及设施较齐全的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管理体制,实行学科交叉合作优势互补,开展科研与工程技术开发工作。(3)根据国家行业发展的需要,积极研究国内外行业技术和市场变化动态,确定工程研究中心的重点研发方向,制定近、中、长期的课题或项目开发计划。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课题),获得资金支持。(4)结合国外引智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复合肥料生产工程技术,进行再创新后,直接与国际同步,把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国家、企业和生产单位吸收转化国外复合肥料技术的载体;最终形成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效益反馈的良性循环模式,为工程研究中心自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

12、保障。(六)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1、建设地点XXXXXXXX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建设内容和规模完成17600平方米中心科研楼和各功能研究平台及1000平方米温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购置研究和开发的相关仪器设备66台(套)。研究平台建设包括:(1)缓控释复合肥料研制、工艺和装备研究平台;(2)硝基复合肥料研制及产业化研究平台;(3)水溶性复合肥料研制与开发平台;(4)复合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研究平台;(5)复合肥料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信息交流、专家资源整合、对外合作的功能。3、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投资估算额298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购置安

13、装费1080万元,科研楼及温室等基础设施建筑工程费1400万元,研究开发经费5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2480万元,申请政府扶持资金500万元,政府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七)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建设条件 2007年,XX省发展改革委批准公司建设XX省控释肥工程研究中心,目前该工程研究中心已完成建设任务并于2011年4月通过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建设期审查。现拥有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中试及产业化车间37000平方米;先进的缓控释复合肥料、硝基复合肥料、水溶性复合肥料等研发设备以及一流的土壤肥料测试分析仪器。仪器设备原值达3400万元,检测分析设备设施配置与管理完善,能够满足

14、复合肥料的研究检测工作,本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条件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八)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自2007年成立以来,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项;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93项,另已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XX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1项,培养硕士以上人才25名;建立了行业交流和技术培训的平台。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产品已在XX、安徽、河南、黑龙江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其应用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九)结论与建议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将研究制约我国

15、复合肥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系列新型环保高效肥料,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复合肥料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研发团队和管理水平,项目选择的技术突破方向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技术水平先进,建设规模适度合理,建设内容切实可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完全可行的。建议建设单位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和准备工作,积极推进项目方案的实施。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依据、背景和意义(一)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16、的依据与背景1、目前我国肥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肥料复合化率较低我国化肥产品结构不合理,除氮、磷、钾比例不合理外,我国单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生产和使用比例很大,复合化率较低,目前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复合化率60-70%的水平以及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2009)中提出“到2015年化肥的复合化率要达到4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作物专用肥的使用比例更小,因此复合肥,特别是高效复合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图1.1980-2009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化肥复合化率变化趋势(2)肥料使用过量,利用率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无法取代的第一产业。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生产

17、的延续,才能有其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粮食增产的物质基础,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施用化肥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为了确保粮食增产,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消费了35%的化肥。上世纪80年代,化肥的施用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50%,粮食总产与化肥用量同步增长,肥料的施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粮食的生产。但到90年代初,在化肥投入直线增长的同时,粮食产量却徘徊不前,据统计,1996-2009年间,我国化肥施用量增长了41.2%,而粮食总产量却只增长了5.1%。不断增加的化肥投入并没有持续增加粮食产量(图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肥料利用率降低导致增产效应

18、下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图2.1979-2009年我国化肥消费量、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量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约为1520%,钾肥约为3540%,且近年来还有下降的趋势,化肥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化肥的浪费就等于能源浪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因化肥利用率低而间接浪费能源量巨大(表1)。除此之外,偏施单质化肥,导致土壤中化肥残留,使土壤微生物生长被抑制,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局部地区已造成土壤板结、质量退化,保水保肥透气性能下降,中低产田日渐扩大江河湖泊水域富营养化,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表1.我国因化肥利用率低下而导致的能源

19、浪费情况(2006)能源间接浪费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煤炭2673万吨14.1%天然气45亿立方米13.3%重油168万吨0.96%电158亿度0.72%为此,未来肥料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效率与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利用率,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提高养分利用率是我国肥料产业质量替代数量发展战略的重点。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寻求遏制环境污染的方法和途径。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发达国家通过肥料创新研究,大力发展复合肥料,使得肥料利用率大幅提高,美洲氮肥利用率达到52%,欧洲氮肥利用率达到68%。因此,要提高化肥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

20、,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就必须改变我国农业生产“大量投肥”的传统施肥模式,加速研究和推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复合肥料成为必要途径。(3)我国肥料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肥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保持和提高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高和利用率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投入肥料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仅就氮肥而言,除作物吸收利用和土壤残留外,约有60%左右的氮流失到农田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每年我国有123.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4

21、9.4万吨进入地下水,299万吨进入大气;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到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了50%。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显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排放总量43.7%;农业源总氮排放270.46万吨,占排放总量57.2%;农业源总磷排放28.47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7.3%。过量的使用肥料,已导致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和饮用水硝酸盐超标,过量的硝酸盐会导致高铁血蛋白症,并具有致癌作用;在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生产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严重制约了安全农产品的生产

22、。据估计,全国每年生产硝酸盐超标的蔬菜已达60万吨左右,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排放的气体和粉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较低,其中氮肥一般在35%左右,磷肥一般为10%20%;钾肥为35%50%,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研制复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保证增产的同时减少肥料损失造成的污染,是肥料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4)施肥技术水平很低由于我国农户地块面积小,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目前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仍然偏低,农

23、民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施肥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施肥量趋向于越多越好。受传统施肥观念的影响,农民投入化肥时不能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来合理投入,二是尽可能的多投入化肥,这在经济作物上尤其突出。其次是施肥时期重基肥轻追肥。随着施肥量的逐年增加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善,过去以适应中低生产方式的重基肥的施肥方式应该转向以追肥来满足作物生育期养分需求的施肥模式。而在我国现实生产中,受劳动力转移、施肥机械不匹配、化肥产品推广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炮轰”、“重基肥轻追肥”等越来越普遍,由此造成农民施肥效益低、损失大等问题。第三是施肥方法不合理、养分损失严重。在农民施肥中,铵态

24、氮肥表施、施肥后大量灌水、磷肥撒施等施肥方法十分普遍,极易造成肥料养分损失,再加上有机肥施用量与化肥不匹配,养分损失严重,这也是我国作物施肥量很高而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第四是施肥配套技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农业生产已经由过去的男劳动力为主转向妇女和老人等,迫切需要省时省力的肥料投入技术,如机械化施肥、缓控释肥料施用技术等。而目前生产中还是以传统的肥料投入技术为主,施肥配套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十分薄弱,这也是造成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低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提高粮食及其他作物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施肥方法的施肥量、施

25、肥时间、施肥频率、施肥精度、施肥效果已不适应现代种植技术,只有推广高效施肥技术,培肥地力,协调土壤、肥料、作物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土、肥、水、种资源的生产潜力,才能不断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复合肥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生产缓控释复合肥料、硝基复合肥料、水溶性复合肥料等复合肥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应了全球性的低碳经济需求,已成为肥料企业生产技术创新热点和制高点。农资质量直接关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也关系到了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肥料创新是解决中国肥料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中国,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在农产品追求产量与质量并重,以及环境友好的多重目标要求下,复合肥料

26、的创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和有机、生态、高效农业,采用低碳技术生产和应用肥料,是肥料业界的一场革命和科技创新,也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经过20多年探索发展,复合肥料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复合肥料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肥料行业的发展普遍还处在“高碳经济”时代,特别是肥料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高酸耗、高污染排放的问题十分突出。肥料业低碳技术的目标,就是要在肥料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中实现低碳制造、使用和排放。而复合肥料生逢其时,前景光明。复合肥料的出现,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粮食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一次施用就能满足作物的需要,有些新肥料还兼有杀虫和

27、除草等功能,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肥料施用成本,必将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成为未来农业需求的大方向。3、国内外复合肥料技术和市场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分析(1)国内外复合肥料技术和市场发展概况世界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历经3次变革(赵秉强,2004)。20世纪60年代之前,生产的化肥多为单质低浓度肥料;60至80年代,发达国家发展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最近20年来,发达国家开始重点研究缓控释复合肥、硝基复合肥、水溶性复合肥料等,成为复合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缓控释复合肥料国外缓控释肥料的开发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美国ADM公司开发出以热固性树脂(主要组成为二聚环戊二烯和丙三醇酯的共

28、聚物)为包膜材料的包膜肥料,并首先在世界上实现树脂型包膜肥料工业化生产。1972年英国ICI公司也开始生产包膜肥料。随后,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开始包膜肥料的研制生产,尤其是日本发展速度较快。1976年日本三井东亚化学株式会社研制生产出涂硫尿素(SCU)产品。长期以来,美国和日本在控释肥料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较高,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西欧和美国主要用于非农业市场,如高尔夫球场、园艺、温室、草坪和苗圃等,日本由于得到政府补贴政策和专用侧施插秧技术的配合,主要用于农业市场,70%用于水稻种植(可使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1%82%),20%用于蔬菜。我国于2

29、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包膜肥料的研究。研发性能可靠的包膜材料,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用钙镁磷肥包裹颗粒碳铵,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1985年浙江龙游化工厂研制生产硫铵包膜肥,1986年以5000t/a投入生产。南化集团永大公司开发的“包膜颗粒肥料”和“包膜复混肥及包膜技术”已申请了专利。20世纪90年代,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研制了废旧塑料为包膜的包囊常规复肥。1995年郑州乐喜施肥料公司开发出以二价金属磷酸铵钾盐包裹尿素,硫酸或磷酸为酸化剂,在专用的造粒机中一步制成,已出口美国和新加坡用于高尔夫球场和景观草坪等。缓控释复合肥料通常是由于肥料的化学成分改变或

30、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而使其中的有效养分缓慢或者控制释放,使之能持久的供给植物需要。缓控释复合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最早的是美国。1961年以硫磺为包膜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标志着控释复合肥研究和应用的开始,随后其他国家也开始展开这一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关于包膜控释复合肥的研究,经过对单一养分肥料或复合肥进行包膜阶段后,目前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作物专用肥包膜的研究上,作物专用肥是将大量元素、中量、微量元素按照作物营养需求比例配置而成,包膜后可使其养分的释放速率与作物需肥规律趋向一致,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养分需求,将养分供给作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应用钙镁磷肥包膜碳铵制成我国最早的包裹肥;80年代

31、末,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有关控释复合肥的研究报告和专利申请日渐增多,控释肥料再度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几年,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缓控释肥技术发展迅速,已经研发出一批具有较大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为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并涌现出一些高速成长、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从事缓控释肥研究的科研机构大约30余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XX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等;从事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70余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首创复合肥料制造公司、中化XX肥业有限公

32、司、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芦阳化肥有限公司、辽宁锦西化工集团,以及XXXX公司等,大部分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和推广模式。其中XXXX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约50%。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对缓控释肥研究和生产不断加大,并有了一定工业基础,但总体投入不够、研发水平不高,技术水平和实力层次不齐,多数缺乏规模化,相当一部分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同时,不少产品还达不到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硝基复合肥料硝基复合肥是当前欧美等地推广的优质高效复肥,由于硝基复肥肥效高,性能优良,国外十分重视。在氮肥施用中硝基肥所占的比例

33、,俄罗斯为39.7%,德国为27.5%,巴西为16.1%,美国为12.6%,而我国仅有3.2%,硝基复合肥用量严重偏低。硝基复合肥是近10年来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化肥新品种,它是以硝酸铵为氮源,添加磷、钾等复肥原料,对肥料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的N+P205+K2040%的高浓度复合肥料。在生产硝基复合肥的原料中,硝酸铵含氮量高、来源广、易得价廉;我国磷矿资源丰富,原料磷可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原料钾国际市场供应充足,而且进口不受配额限制,因此具有各种原料资源的化肥企业可以有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发生产硝基复合肥。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和销售填补了农用硝铵退出化肥市场而形成的硝态氮肥的缺口。适当发展硝基复合肥符合

34、国家当前加快进行化肥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可以预计,随着农民科学施肥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作为农用硝铵的替代产品硝基复合肥的需求量也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看好,这对于化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硝基复合肥的生产企业有20余家,总产能约500万t/a 左右,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陕西、黑龙江、XX等省份。有些硝基复合肥生产企业本身就是复合肥生产企业,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大部分都是由原农用硝铵生产企业改产的,如广西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兴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35、新建或拟建的硝基复合肥生产企业有10 余家,这些在建项目有4个规模达到100万t/a 以上,如都能按期建成投产,年产能将增加到1000万t,国内总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理论上我国有4.67107 hm2(7亿亩)耕地适合施用硝基复合肥,年需求量约3000万t,仍存在近1500万t/a 左右的市场缺口。水溶性复合肥料水溶性复合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可以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钙、镁、硫以及微量元素(添加的微量元素主要有硼,铁,锌,铜,钼,其中以添加螯合态微量元素最优)等全部营养元素,由于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需求特点科学的配方,不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使得其肥料利用

36、率差不多是常规复合化学肥料的23倍。相对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非全水溶肥料和缓释品种, 由于其具有速溶、吸收率高、见效快、无残渣、施用方便等显著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迅猛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对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滴灌系统、喷施喷灌等具有显著节水功能的新型施肥方式开始得到重视和推广,水溶性肥料得到广泛关注。水溶性肥料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肥料品种,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以色列等比较缺水的国家更是将滴灌等节水施肥系统发挥到了极致。从长远来看,水溶肥属于更加符合环保理念、更有发展潜力的的新一代肥料发展方向。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由于

37、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对水溶肥的研究比较早,其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而且随着滴灌等节水性农业的迅猛发展,国际上的水溶性肥料产品生产及推广应用均已经相当成熟,比较有知名度的一些水溶肥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全球最大的水溶性肥料-智利化学矿业公司(SQM),以及挪威的雅冉(YARA)公司,英国的欧麦思(Omex)公司,以色列的海法(Haifa)公司,德国的圃朗特(Planta)公司,美国的施可得(Scotts)公司,美国的果茂(Grow More)公司,美国的Greencare 公司,美国的Plant-marvel公司,(株)韩国现代特产(Hyundai Tuksan)公司,加拿大的植物产品(Plant-pr

38、od)公司等等,这些企业在生产水溶性肥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世界淡水缺乏的地区,如以色列、南非和埃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德国、法国、荷兰等,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比例较高,滴灌、喷灌技术也较发达,水溶性肥料的发展已比较完善。与国外相比,国内水溶性肥料的发展较晚,直到近几年,国内的一些肥料企业开始关注国际上已经普遍使用的水溶性肥料,也开始了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和登记批准。据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登记的水溶肥总计3433个,其中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有433个,中量元素水溶肥有50个,微量元素水溶肥有1195个,含氨基酸类水溶肥有1010个,含腐殖酸类水溶肥有745个。目前

39、国内生产水溶性肥料的厂家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真正做得好的厂家却不多,规模较大的有上海芳甸公司、北京新禾丰、上海永通公司、青岛苏贝尔公司、新都化工等。随着中国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以及大型农场不断涌现,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推广、农业从业者已经认识到水溶性肥料和水溶性肥料产业的重要性,发展水溶性复合肥料是实现水肥一体化和节水农业的关键一环。高效、节水的水溶性复合肥料是符合环保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肥料,是近期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中国和世界肥料工业和产业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2)复合肥料的

40、发展趋势分析近些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化肥产业结构也向着复合化、高浓度方向调整。据统计,我国化肥施用量年平均递增速度约为9%,而复合肥平均递增速度约为12%。由于国产磷复肥总量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高浓度磷复肥。近十余年,进口磷复肥数量平均占磷复肥消费量的 25%,尤其是高浓度复合肥,每年要进口200多万吨。目前,世界平均施肥复合化率为 35%,发达国家平均施肥复合化率达40%,我国只有25%,且质量差、技术含量低;发达国家高浓度复合肥占磷肥总产量的 30%以上,而我国只有 18%。高浓度复合肥市场需求有相当大的空间。复合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

41、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只有加快复合肥料的发展速度,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低耗和高效的方向发展。高效化: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复合肥料的养分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浓度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而且还可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复合化:农业生产要求复合肥料要具有多种功效,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目前,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以及含有农药、激素、除草剂等复合肥料在市场上日趋增多。长效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肥料的效能和有效时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肥料要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的不同需求来提供持续的养分。专用化:测土配方、肥料专用化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

42、业的要求。专用肥料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增产增收。随着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推进,针对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作物生长时期的专用复合肥料将不断增加。缓控释复合肥料降低成本,面向大田作物。目前影响缓控释肥料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是肥料价格高,主要原因包括缓控释材料价位高、工艺成本高、设备生产规模小等。大田作物是农业生产和肥料消费的主体,因此未来缓控释肥料发展的主攻方向是面向大田作物。开发新型高效缓控释材料技术,是缓控释肥料研究的前沿技术。聚合物包膜缓控释材料的技术发展重点是可降解,养分释放控制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实现“智能”控制释放;包膜材料溶剂要求廉价高效无毒。研究缓控释新工艺、配套

43、新设备。高聚物包膜工艺要求是溶剂低毒或无毒且廉价,回收率要高,设备生产要连续性。研究开发包裹、基质复合、胶结缓控释肥的新工艺,力争能在常温条件,运用普通设备生产质优价廉的缓控释肥料。缓控释复合肥料使用技术与评价。开展缓控释肥使用技术研究,建立质量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体系。硝基复合肥料近年来国内外生产硝态氮肥产量与氮肥总产量的比例关系为:世界约14,欧盟约40,而我国仅占2,而消费结构比例与产量比例相近。这种应用现状与技术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硝态氮在肥料中主要以硝酸铵的形式存在,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添加硝酸铵的形式来生产硝基复合肥,国内多数厂家也正是基于此原理来生产硝基复合肥,而欧洲主要采用硝酸

44、分解磷矿工艺来生产。对比两种工艺,硝酸分解磷矿优势明显,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硝酸化学能;二是生产的硝基复合肥含有大量中微量元素,养分更全面。但是由于中国磷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等问题,使得硝酸分解磷矿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国内仅有天脊化工采用此工艺(早期引进挪威技术)生产硝基肥,同样由于磷矿杂质的问题使得流程变长、投资增大,而副产碳酸钙产品也没能体现其价值。另外,发达国家习惯于施用硝铵尿素溶液、硝酸铵钙和硝酸钙等,这是与规模化的农场和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相适应的,可以达到技术经济上的最佳。在我国农业高度分散经营的条件下,液体运输显然极不方便,硝酸铵钙和硝酸钙吸湿性极强,养分含量低,不便于拆装和分散至最终用

45、户的手中。另外我国幅员辽阔,耕地状况复杂,对硝态氮的需求各地区也不同,因此,我国的硝态氮的生产现阶段更适合与复合肥生产相结合。水溶性复合肥料水溶性肥料是现在发展较快的新型肥料之一,具有使用方法简单、肥料利用率高的优点,虽然由于它的高价位影响了中国农民对它的接受程度,但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深化,一些大型种植基地的形成、大型温室果蔬花卉基地的建成,伴随着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等现代化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种植和管理模式与技术的发展,水溶性肥料是符合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肥料,达到水肥一体化、改善作物肥水供应的协调、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水肥资源,水溶性肥料一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

46、场空间。降低成本,面向大田作物。目前影响水溶性肥料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是肥料价格高,其原因是由于所用原材料的高价位,水不溶物为水溶性肥料的重要指标,为达到这一指标就要选用高品质原料,最终使的成本增加。大田作物是农业生产和肥料消费的主体,因此未来水溶性肥料发展的主攻方向是面向大田作物。更为关键的是水溶性肥料还可以应用于喷滴灌等设施农业,实现水肥一体化,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开发多元素水溶性复配技术。水溶性肥料并不是几种基础肥料通过简单的物理混配就可以生产,而是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因为水溶性肥料除含有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钙和硫,还含有微量元素硼、锌等,要充分发挥各

47、元素的功效,就要特别注意各元素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要避免形成复盐。4、复合肥料产业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缓控释肥、环境友好型有机肥、高效复混肥料等复合肥料研制与产业的发展,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化肥工业产业政策明确指出,推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浓度基础肥料和高效复合肥,鼓励开发缓释、控释肥;-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要“优化肥料结构,加快发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点的专用肥、缓控释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环保型肥料、生态农业”作为优先主题,指出

48、“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与相关设备”;-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把缓控释肥、有机肥等列为重点发展和推广的复合肥料;-2008年2月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达关于做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开展缓控释肥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目标中指出到2011年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2009)指出重点发展高效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高端产品,提高钾肥供应能力和高浓度化肥的比例,争取到2015年,高浓度化肥比例提高到85%,施肥复合率达到40

展开阅读全文
收益排行: 01、路***(¥15400+),
02、曲****(¥15300+),
03、wei****016(¥13200+),
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
06、h****i(¥4100+),
07、Q**(¥3400+),
08、自******点(¥2400+),
09、h*****x(¥1400+),
10、c****e(¥1100+),
11、be*****ha(¥800+),
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