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互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邹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529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互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邹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互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邹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互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_邹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附表 2 企业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敏感因素及系数权重?!摘要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中的“迭代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协同育人平台进行构建,对培养符合产业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 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23)5-0128-03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 5 月 第 5 期邹 华1,2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

2、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2.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1。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机遇,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因此,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职业教育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题中应有之义。一、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提出新要求。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

3、才提出了迫切的需要,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2.严峻的就业形势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保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高职院校要创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给高职院校教育提供新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催生多种经济产业新业态,大大拓展了就业的渠道。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经过多年的探索,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研究、教育实践与改革中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

4、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2。1.体制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认识不到位或理念上的偏差而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建立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其他激励措施、效果评价等配套制度也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及活动开展比较分散,从而导致育人合力难以形成。2.课程体系不完善。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专业和学科。在课程设置中有的院校将创新创业课设置为选修课,有的没有单独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只是在就业指导课中增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零散性、教学过程不连续等问题。3.师资

5、队伍不专业。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大部分缺乏创新实践和创业经历。因此,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无法将市场的最新趋势、行业的最新标准引入到课堂,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无法给予专业的指导。4.实践平台不坚实。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短板”。有的院校仅停留在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主要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忽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需求,无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有效促进产教研融合。(三)互联网思维概念的提出业界第一位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今后企业家们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3。随后,业界精英分别对

6、“互联网思维”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但尚未形成权威界定。在业界广发讨论的同时学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致力从理论层面揭示和把握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和内涵。刘双胤等从互联网与人、物、经济、政治等社会关系进行总结,提出“互联网思维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特点,改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4。金绪泽等认为,“互联128DOI:10.16227/ki.tycs.2023.0251网思维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来思考,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发挥互联网的精神和价值来思考,思维特质在于颠覆式创新、开放中参与

7、、主体性体验”5。陈华栋认为,“互联网思维,本意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指出“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互联网公司所特有的,它既不是技术思维,也不是工业化思维,而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模式”6。综上所述,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对互联网思维概念的界定没有统一,但对互联网思维认识显然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指向为一种理念、价值和思想。业界的讨论和学界的理论探索使互联网思维从一个技术概念逐渐上升到形而上7,对技术的应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主要借用了赵大伟九大互联

8、网思维中的“迭代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协同育人平台加以构建。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背景,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经验,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专业化、精准化、成果化。(一)构建原理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思维(意识)是存在(物质)的产物”“思维是发展的过程”“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等观点,为“

9、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2.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要进行互动研究,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3.互联网思维理论。“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借鉴应用互联网的“迭代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从而构建开放性、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构建内容1.“3”即“三年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贯彻落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科学制定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

10、普及式、分层次、不断线”的创新创业教育。2.“4”即“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分年级设置四大模块:(1)基础性实验教学模块,主要面向大一全体学生开设与各专业相结合的创业通识教育;(2)创意性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开展讲座论坛、活动竞赛、学生社团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3)社会性实践教学模块,主要是以专业为基础成立项目组,遴选具有较好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参加专业化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项目的研发;(4)合作性实践教学模块,主要面向大三学生开展创业实战训练,遴选好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3.“5”即促进 5 个对接。推进创新创业网络空间建设,通过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等

11、多元模式,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等多种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8。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一)基于“迭代思维”,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三年不断线”“迭代思维”指的是“以人为核心,不断调整,不断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9。“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迭代思维运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通过有效沟通,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考核制度等,在持续的迭代

12、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强化顶层设计。从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双组长”制,由学校党委书记、院长担任,教务、学工、团委、就业等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形成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2.加强“专创融合”建设。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与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深度融合。按照“分层递进学,三年不断线”的原则,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整个过程。3.加强制度保障。学校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第三方评价考核等配套制度

13、。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和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切实保障。(二)基于“用户思维”,优化“四个教学模块”,加大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9。在“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就是用户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1.基础性实验教学模块,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 课程,主要以创新创业项目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为顺序,设立创业素养、项目分析、模式设计等12 个专题,内容涉及到创业思维能力训练、创业心理辅导、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金融等创业知

14、识,重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打下理论基础。2.创意性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开展讲座论坛、活动竞赛、学生社团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学院先后设立了“智能工坊”“社会实践与创业协会”等创新创业社团近 20 个。每年不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和创业路演活动,安排师生参加省教育厅、团省委、长沙创客会等政府部门与企业主办的“创业论坛”“创业有约”“双创成果展”等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129参考文献:1共产党员网.习近平致2013 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 EB/OL.(2013-11-08)2022-12-26.http:/ 6236/s6811/20120

15、9/t20120903_141507.html.9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0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7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16-11-28)2022-12-03.http:/ 5 个,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室 13 个,形成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 1000 余平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校还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和精准扶贫等工作中,利用假期到对口扶持学校和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和电商扶贫志愿活动。4.合作性实践教学模块,主要面向大三学生开展,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校外创业孵化基地等,实施学

16、徒制、订单式等多种培养模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运转方式、企业投资运行模式等,提高学生创业实战水平。(三)基于“平台思维”,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实现人才培养“五个对接”“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9。“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建设,优化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资源,形成多方协同育人机制。1.推进创新创业网络空间建设。学院为了让学生更加便捷的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开展了网络课程建设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通过创客参与空间建设,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团,建立网上创业模拟平台,实现网上指导和创业资源共享,通过加强就创业服务云平台的建设,实现创业就业信息精准推送。2.

17、加强校校协同。学院依靠信息产业职教集团 200余家成员单位的有利资源,与集团内的兄弟院校进行创新创业工作的交流与学习,实现创业项目资源共享等。通过考察调研、教育培训等方式,强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3.加强校企协同。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和校外创新创业基地共建。实施校企双向交流,校每年选派若干名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4.加强校地协同。与地方人社局、科技局、团委等政府部门就创业扶持、创业竞赛及学院师生科技成果转换等进行紧密合作,加强孵化基地的外延建设,构建以区域园区、龙头企业等为主要合作单位的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院校“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8、的实践效果“34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自实施以来,在实践过程充分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不断优化、完善,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教学体系、联动机制、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形成特色,进口旺出口畅培养顺的办学声誉得以形成与巩固。(一)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与实践,不只是开足课程、课时和学分,而是上升为专业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此外,结合湖南省创新创业就业学院相关资源,构建了贴近本校实际的教学、实训、竞赛、孵化“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专业项目工作室(专业实验室)为主体,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辅助得以落实,为大学生创业

19、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运营、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服务10。(二)构建“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工作联动机制学院科学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赛育合一,通过专创融合、赛创融合、文创融合、科创融合,构建校内外联动的创就业生态系统,持续推进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学生在全国、全省“互联网+”“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屡获佳绩,5人入选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三)构建“四化融合”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构建专业化、信息化,常态化、精准化等“四化融合”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启用“互联网+精准就业”云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建立高校之间、校企之间交流联动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和创业大学生进行爱心帮扶,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基金项目:2020 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驱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K20BDY011);2020 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朋辈教育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C37)作者简介:邹华(1982-),女,湖南衡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