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目标为了保持生态平衡,降低废弃物对周围生态环境污染,对企业所排放、废弃多种废弃物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要求,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适用于本企业在办公、生产、运输、库存等运行活动中所产生废弃物分类和处理。3 定义3.1废弃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污染环境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也包含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气态废物。3.2危险废弃物生产、试验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包含:废药品、废有机溶剂废物、涂料废物、爆炸性废物、废酸碱、含有害重金属废物及上述物质包装物等。4 职责4.1生产部负责车间、原料仓产生危险废弃物分类搜集、存放及日常清运,并负责帮助各试验室危险
2、废弃物清运,负责危险废弃物堆场日常管理。4.2行政部安全环境保护办负责日常办公产生生活废弃物及少许电池、灯管、墨盒、硒鼓、色带等危险废弃物分类搜集、存放及日常清理,负责全部废弃物最终委外处理,对外来废弃物处理单位资质审核,并和其签定相关处理协议。4.3维修部负责本部门产生废弃物搜集、存放及日常清理,监督在企业施工单位产生废弃物规范处理。4.4服务部负责成品仓、旧漆堆放区废弃物分类搜集、存放、及日常清理、清运。4.5技术部负责试验室产生危险废弃物搜集、存放、并集中清理至生产部指定区域。4.6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废弃物分类搜集并依据本制度进行处理。4.7安全环境保护办负责对废弃物管理监督。5 工作内容
3、5.1废弃物分类说明:5.1.1危险废弃物:a)废包装物、b)防毒面具废配件(滤棉、滤盒)、c)除尘装置搜集粉尘、d)废清洗溶剂、e)报废涂料、f)其它沾有油漆废弃物、g)废试样试剂罐、h)酸碱废液、i)废电池、j)废硒鼓、色带、k)废灯管、l)废机油、m)废水处理污泥。5.1.2可回收废弃物:a)废弃金属、b)塑料零部件、c)废纸张、d)无害废包装物。5.1.3通常废弃物:a)泔脚、b)其它生活垃圾。5.2废弃物分类搜集5.2.1各部门依据分类在本部门现场放置废弃物搜集点,并作好明确标识;并依据废弃物种类、数量,配置三种颜色搜集桶(绿色标识:可回收废弃物;黄色标识:通常废弃物;红色标识:危险
4、废弃物);行政部负责确定最终废弃物全企业集中存放位置,作好明确标识.5.2.2企业全体职员应按分类,将废弃物分别放置在要求搜集容器内;各部门依据废弃物种类、性质,要求对应搜集桶和存放位置,并负责搜集、搬运集中至指定地点;在废弃物搬运过程中要预防废弃物散落、污水滴漏,如有散落滴漏等现象,应即时处理洁净。 5.2.3危险废弃物堆场一样分为三大类标识,各废弃物产生部门按要求将已分好类废弃物清运至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由生产部负责管理。5.3废弃物处理5.3.1各废弃物产生部门(生产部、服务部等)将本部门各岗位设置废物存放区,分三类标识,投放时按“5.1.1-5.1.3”分类正确投放,并定时清运至堆场。
5、5.3.2堆场责任人将各部门移交已分类好废弃物按要求投放到堆场三大类投放区中,确保投放正确无误。5.4废弃物堆放点管理5.4.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废弃物存放点日常检验、清理。5.4.2废弃物存放点必需作好预防污水外流、暴雨时异常污水外流防护方法;5.4.3废弃物投入搜集桶后必需将桶盖盖好,应预防桶内废弃物过满、漫溢.5.4.4危险废弃物堆场周围20米范围内必需放置消防器材,预防意外火灾;5.4.5各废弃物堆放点全部需有清楚标识,标明废弃物类别。5.5废弃物处理5.5.1安全环境保护办负责废弃物委外最终处理,并向危险废弃物处理商提供相关MSDS资料。5.5.2可回收废弃物可由废品回收企业回收或内部
6、回收利用,以达成降低资源消耗目标。5.5.3危险废弃物应由环境保护局认可废弃物处理相关方处理,必需时由安全环境保护办组织人员跟踪了解其处理过程,评定其处理能力。5.6对于危险废弃物清运、处理应作好统计,统计由生产部填写和保留。每个月统计全厂废弃物产生量,统计保留。安全环境保护办填写并留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5.7异常处理5.7.1发生废弃化学品外泄时可根据参考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进行处理。5.7.2对于废弃物散落、漫溢等应立即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影响。5.7.3定时检验发觉不符要求事项,根据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中要求进行整改。5.7.4遇雨季、台风等情况应加强检验,增加废弃物清运频率。6 相关文件6.1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6.2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7 相关统计7.1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