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_李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52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_李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_李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_李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物质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的进步,液化气、天然气等逐渐普及,大量闲置的秸秆被露天焚烧,不仅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基于对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其选择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个体特征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均显著影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或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越倾向于选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废弃或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相较于废弃或其他处理方式,年龄越大的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焚烧

2、秸秆意愿越强烈。(2)村委会指导监督因素方面,村委会具体指定秸秆处理方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村委会具体指定秸秆处理方式后,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秸秆综合化利用的意愿越强烈;村委会禁焚监管力度显著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除秸秆饲料化利用处理方式之外的其他 3 种处理方式,不严格监督会导致其露天焚烧意愿更加强烈。(3)政策环境因素方面,政策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补贴力度越大,其选择能源化利用方式的意愿越强烈。提出注重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宣传推广的科学化,强化村委会的指导监督作用,加强对民企双方补贴政策的细化,加大秸秆回收利用

3、科研投入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Logistic 模型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631(2023)01-0034-06收稿日期:2022-05-0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农户对秸秆利用方式选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202110225274)作者简介:李杉(2000-),女,山东潍坊人,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E-mail:。通讯作者:吕洁华(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研究。E-mail:。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ctors of Straw Com

4、prehensive Utilization among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LI Shan,CHENG Jing-wen,LYE Jie-hu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Straw is an important renewable material resour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

5、al economy and theprogress of production level,liquefied gas and natural gas are gradually popularized.A large number of idlestraw is burned in the open air,which not only causes the waste of resources,but also causes serious pollutionto the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 of farmers and

6、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in HeilongjiangProvince,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selection of different straw treatment methods were analyzed using a random multiple classific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1)In terms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education level and per cap

7、ita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household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selectionof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ethods.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or the larger the per capita cultivatedland area of households,the more likely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were to choose straw comprehensiv

8、e utilization methods.Ag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ffected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choice of wasteor other straw treatment methods.Compared to wasteor other treatment methods,older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had astronger willingness toburn straw.(2)Regarding the guidance

9、and supervisionfactorsofvillagecommittees,thespecificstraw treatment methods designated by village committee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e李杉,程靖雯,吕洁华*(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DOI:10.12148/hbnykx.20230005河北农业科学,2023,27(1):34-39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

10、ciences编辑蔡海燕第 1 期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物质资源。我国秸秆资源利用历史悠久,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的进步,液化气、天然气等逐渐普及,大量闲置的秸秆被露天焚烧,不仅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1。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热点2,3。石祖梁等4,5分析了我国综合利用秸秆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述了政策保障措施及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提出东北地区是推进我国秸秆资源综合化利用的重难点地区;覃诚等6认为,东北三省是秸秆禁焚治理的重点区域;孟雪靖等7提出了提高价值认识、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刘煜杰等8建议对考核监测指标进行调整;高忠坡等9基于 RPR 算法对各地区资源禀赋进行分类,分别

11、构建合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2020 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 提出,以东北地区为重点,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10。黑龙江政府在 2021 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中提出,结合黑龙江省土地状况、自然环境和资源配置等,坚持以秸秆还田肥料化为主,离田产业化为辅,且政府建立完善的政策补贴等,引导农民群众共同促进秸秆资源化进程。针对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及综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11,在了解秸秆处置方式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模型,深入分析了该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村委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等)选择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进程有着深远意义。1材料与方法1.

12、1数据来源2021 年 79 月组织调研组赴哈尔滨、佳木斯、绥化、齐齐哈尔、大庆 5 个地区,每个地区随机选取 2个农业种植村庄,发放调查问卷共计 256 份,回收有效问卷 221 份,有效率为 86.33%。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秸秆处理现状及认知程度、影响因素等。1.2研究方法1.2.1变量选择根据研究的内容确定变量,将秸秆处理方式设为因变量,个体特征、村委会指导监督、政策环境 3 个指标为自变量。其中,个体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秸秆综合利用前景的看法、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村委会指导监督包括禁焚监管力度、是否指定了秸秆综合利用范式;政策环境包括处

13、罚力度、补贴力度(表 1)。1.2.2模型设定无序多分类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主要适用于分析因变量是定类变量的情况,是用因变量的各个水平与参照水平比值的自然对数来建立模型方程。考虑到模型因变量为无序多分类变量,因此,选取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公式如下所示:lnp(y=jx)p(y=Jx)()j+ki=1jiXi(1)其中,pj:秸秆处理方式选择意愿的概率(j1,2,5);j:截距;Xi:自变量(i1,2,8);ji: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J:参考类型。OR 值即优势比,为实验组的事件发生几率与对照组的事件发生几率之比,于度量各自变量对不同秸秆处置方式选择的影响程

14、度。公式如下所示:OR=exp(ji)(2)其中,ji: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2结果与分析2.1研究区域概况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9%,是我国重要的粮lection of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ethods by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After the specificstraw treatment methods were designated by village committees,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15、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to choose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was stronger.The intensity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s ban oninciner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choice of three treatment methods otherthan straw feed utilization.Lack of strict supervision

16、 will lead to a stronger willingness to burn in the open air.(3)In terms of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policy subsidie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armersand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choice of straw energy utilization methods.The greater the subsidies,the strongertheir willingness t

17、o choose energy utilization methods.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focus on the scientific promotion of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olicies,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role of village committees,strengthen the refinement of subsidy policies for both private e

18、nterprises,andincrease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in straw recycling.Key words:Heilongjiang Provinc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Logistic model李杉等: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35河北农业科学2023 年食产区。2020 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 1 491 万 hm2,粮食产量为 7 540.78 万 t,秸秆总产量为 9 100.9 万 t,居全国第 2 位,综合利用率为 83.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2.2样本描述性分析调研结果(表 2)显示,受访者的男女比例为1.03 1,年龄主要集中在 3060 岁,44.80%的受访者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0.52 hm2/人。调研数据符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与可参考性。2.3拟合 Logistic 模型拟合结果(表 3)显示,似然比检验的 p0.000,说明模型拟合优度效果良好,研究结果有现实意义。2.4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2.4.1个体特征因素分析模型回归结果(表 4)显示,年龄(X1)显著负向影响废弃或其他结果处理方式,而对另外 3 种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均不显著;受教育程度(X2

20、)对废弃或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不显著,而显著正向影响另外 3 种秸秆处理方式;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前景的看法(X3)对 4 种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均不显著;家庭人均耕地面积(X4)对废弃或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不显著,而显著正向影响另外 3 种秸秆处理方式。2.4.1.1年龄因素。1830 岁、3145 岁、4660 岁的系数分别为-53.793、-46.404、-41.420,说明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越大,对废弃或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的选择意愿越低。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更加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减少浪费,相较于将秸秆作为废弃物更倾向于采用露天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2.4.1.

21、2学历因素。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中专)的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饲料化利用方式处理秸秆的系数分别为 2.110 和 1.661,其选择意愿分别是参照组的 8.252 和 5.265 倍;选择秸秆还田方式处理秸秆的系数分别为 2.783 和 2.084,其选择意愿分别是参照组的 16.168 和 8.034 倍;选择能源化利用方式处理秸秆的系数分别为 1.923 和 2.007,其选择意愿分别是参照组的 6.839 和 7.440 倍。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表 1指标体系构建Table 1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定义或赋值露天焚烧1;饲料化利用2;秸秆还田3;能

22、源化利用4;废弃或其他51830 岁1;3145 岁2;4660 岁3;61 岁4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专)3;大专及以上4不看好1;一般2;看好3家庭人均耕地面积(hm2/人)家庭耕地面积(hm2)家庭成员数量(人)不监管禁焚行为1;不严格监管禁焚行为2;严格监管禁焚行为3不具体指定秸秆综合利用方式1;具体指定秸秆综合利用范式2较轻1;一般2;较重3较小1;一般2;较大3年龄(X1)受教育程度(X2)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前景的看法(X3)家庭人均耕地面积(X4)监管力度(X5)指定力度(X6)处罚力度(X7)补贴力度(X8)秸秆处理方式(Y)个体特征(A)村委会指导与监督(B)政策环境(

23、C)因变量自变量变量男女1830 岁3145 岁4660 岁60 岁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不看好一般看好露天焚烧饲料化利用秸秆还田能源化利用废弃或其他人数(人)11210953817710264551992138162326365529比例(%)50.6849.3224.0036.7034.804.5011.8020.4023.1044.809.5017.2073.3014.4828.5129.4123.534.07表 2样本的描述性统计Table 2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amples性别年龄(岁)受教育程度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前景秸秆处理方式项目-2

24、 对数似然卡方自由度p数值464.278175.59640.000表 3Logistic 模型拟合结果Table 3Fitting results of Logistic model模型拟合条件似然比检验指标36第 1 期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采取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意愿越高。这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愿意在满足家庭消费需要的同时,选择更加环保、科学的方式,因此,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意愿也更强烈。2.4.1.3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因素。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在饲料化利用、秸秆还田、能源化利用模型中的系数分别为 0.074、0.075、0.077,说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及农业从业

25、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处理秸秆。这可能是因为种植面积越大,露天焚烧秸秆所承担的风险越大,而采用综合利用方式则更加安全和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2.4.2村委会指导监督因素分析村委会不严格监督对饲料化利用方式处理秸秆的影响不显著,而显著负向影响显著负向影响另外 3 种秸秆处理方式;村委会不指定具体秸秆处理方式对废弃或其他方式处理秸秆的影响不显著,而显著负向影响另外 3 种秸秆处理方式。2.4.2.1监管力度。监管力度在秸秆还田、能源化利用、废弃及其他模型中的系数分别为-1.665、-1.569、-17.995,说明监管不严格会导致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露天焚烧秸秆的意愿增强。2.4

26、.2.2指导力度。村委会不具体指定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饲料化利用方式处理秸秆的系数是-3.243,其选择意愿是参照组的 0.039倍;选择秸秆还田方式处理秸秆的系数是-1.907,其选择意愿是参照组的 0.149 倍;选择能源化利用方式处理秸秆的系数是-2.064,其选择意愿是参照组的0.127 倍。即村委会不具体指定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处理秸秆时,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露天焚烧秸秆的意愿更加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不够,秸秆处理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委会的指导与监督带来的主观规范作用。2.4.3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处罚力度对 4 种模型中均

27、不显著,补贴力度显著显著正向影响能源化利用方式,而对另外 3 种方式不显著。政策补贴力度为“一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选择的影响系数为 1.506,即随着政策补贴力度的提高,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能源化利用方式处理秸秆的意愿也会提高。这是因为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引起农户的风险意识,导致其产生规避心理,打击了其积极性,故而采取能源化利用方式的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对政策补贴力度有更大的需求。3主要结论与建议3.1主要结论基于调研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模表 4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结果Table 4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f disorder

28、ed multiple classificationsB20.995-18.985-21.879-19.9150.9562.1101.661-0.540-0.7380.074-19.206-1.194-3.2431.393-1.013-0.1990.848p0.0990.1360.0850.1170.4000.0210.0420.6420.4050.0030.9980.1030.0020.1840.1210.7930.243Exp(B)-0.0000.0000.0002.6018.2525.2650.5830.4781.0770.0000.3030.0394.0270.3630.8202.33

29、6B20.648-18.223-22.050-20.2971.5832.7832.084-1.636-1.2750.075-1.221-1.665-1.9072.071-0.111-0.1910.402p0.1050.1520.0820.1100.1610.0030.0110.1700.1660.0030.5580.0230.0280.0530.8670.7990.584Exp(B)-0.0000.0000.0004.86716.1688.0340.1950.2791.0780.2950.1890.1497.9350.8950.8261.495B19.246-18.141-20.642-19.

30、2701.6961.9232.007-0.6140.2010.077-0.407-1.569-2.0640.287-1.2720.6961.506p0.1310.1540.1050.1290.1120.0390.0180.5880.8140.0020.8230.0360.0170.8020.0570.3830.048Exp(B)-0.0000.0000.0005.4536.8397.4400.5411.2231.0800.6660.2080.1271.3320.2802.0054.509B58.616-53.793-46.404-41.4206.4435.4845.1529.029-7.370

31、-2.390-1.504-17.995-32.666-11.442-6.176-12.7030.977p0.0000.0000.0000.0000.3040.3150.3250.0870.1690.1181.0000.0490.9910.9950.2750.1080.633Exp(B)-0.0000.0000.000628.541240.819172.7518 339.2920.0010.0920.2220.0000.0000.0000.0020.0002.6571830 岁3145 岁4660 岁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不看好一般不监管不严格监管否较轻一般较小一般jX1X2X3X4X5X6

32、X7X8变量模型 1:饲料化利用方式模型 2:秸秆还田方式模型 3:能源化利用方式模型 4:废弃或其他方式*参照组:露天焚烧。显著性水平取值=0.5。李杉等: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37河北农业科学2023 年型,对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个体特征因素,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均显著影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或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越倾向于选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废弃或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相较于废弃或其他处理方式,年龄越大的农户及农业从

33、业人员选择焚烧秸秆意愿越强烈。(2)村委会指导监督因素方面,村委会具体指定秸秆处理方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村委会具体指定秸秆处理方式后,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选择秸秆综合化利用越强烈;村委会禁焚监管力度显著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除秸秆饲料化利用以外另外 3 种处理方式,不严格监督会导致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露天焚烧意愿更加强烈。(3)政策环境因素方面,政策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能源化秸秆利用方式,补贴力度越大,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能源化利用方式的意愿越强烈。3.2对策建议3.2.1注重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宣传推广的科学化,提高农户及农业从业

34、人员认同度在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可以邀请学者、权威人士、技术人员为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科普秸秆露天焚烧所产生的一系列恶劣影响,介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优势及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令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真正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破除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思想陈旧的问题,提高其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同度和主动性25。3.2.2强化村委会的指导监督作用,加速实现政策落地宣传禁焚及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同时,为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统一指定具有较强可行性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使政策真正实现落地;通过整合零散土地,统一进行秸秆废料的打包、运输等环节,以提升农户及农业从业人

35、员对于资源化利用方式的选择意愿。3.2.3加强对民企双方补贴政策的细化,促进产业链发展在对秸秆资源再生企业进行政策补贴的同时,还应注重对采取能源化的秸秆利用方式的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政策补贴,将补贴分别细化到秸秆还田作业、秸秆离田利用、秸秆离田机械购置等各个环节,尤其加大对秸秆收取搬运时的产生的人工费用的补贴。同时,也要对综合利用秸秆的相关企业进行税收减免,打通秸秆资源化渠道。从农户与企业两方面入手,切实帮助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规避风险,提高其积极性26,27。3.2.4加大对秸秆回收利用相关研究的科研投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小面积耕地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相关研究。充分利用

36、秸秆“五化”利用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适用于小面积耕地的秸秆处理方式28;引进技术人才,对已有的处理方式进行完善与补充,使当前效率最大化,减少秸秆资源的浪费,减轻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的负担。参考文献:1 贺敏雯.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初探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S1):171-173+202.2 殷世平,刘丹,郭立峰,朱海霞.基于决策树的黑龙江省旱耕地分类 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92-96.3 徐志宇,薛颖昊,张军,孙仁华,石祖梁,赫天一,王久臣.基于文献计量的秸秆综合利用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J.生态环境学报,2021,30(6):1310-1320.4 石祖梁

37、,刘璐璐,王飞,李想,常志州.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6):16-22.5 石祖梁,贾涛,王亚静,王久臣,孙仁华,王飞,李想,毕于运.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9):32-37.6 覃诚,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周珂,王莹.中国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7):181-189.7 孟雪靖,杨永健,周诗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J.农业经济,2018(3):38-40.8 刘煜杰,张惠远,李依,于泉洲.关于秸秆露天禁烧管控与综合

38、利用的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 J.环境保护,2018,46(22):53-55.9 高忠坡,高子清,李宁宁.基于资源禀赋的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构建 J.农机化研究,2022,44(6):261-268.10 孔令梅.农业农村部 2020 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 解读 J.农村实用技术,2020,(3):1-3.11 刘煜杰,张惠远,李依,于泉洲.关于秸秆露天禁烧管控与综合利用的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 J.环境保护,2018,46(22):53-55.12 蒋磊.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13 李莉莉,王琨,姜珺秋,刘帆,普轶浩,刘威,齐虹,于

39、航.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 J.中国环境科学,2018,38(9):3280-3287.14 王舒娟.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38第 1 期补偿长效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生态经济,2016,32(9):162-166.7 陈明星.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J.区域经济评论,2018(3):119-121.8 刘玉邦,眭海霞.绿色发展视域下我国城乡生态融合共生研究 J.农村经济,2020(8):19-27.9 武小龙,谭清美.城乡生态融合发展:从“策略式治理”到“法治化治理”J.经济体制改革,2018(5):67-72.1

40、0 劳蕾蕾.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结合部公共空间生态治理研究以宁波为例 J.农业经济,2019(2):29-31.11 毛渲,王芳.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重建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3):190-196.12 李双成.浅析以“双碳”为目标的生态协同治理 J.当代贵州,2021(21):78.13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EB/OL.(2014-04-24)2022-03-11 .http:/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 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20

41、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EB/OL.(2021-09-10)2022-03-15.https:/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0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9-10)2022-03-15.http:/ 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18 李宁,李增元.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生态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4):42-48.19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EB/OL.(2019-05-05)2022-05-11.http:/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42、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EB/OL.(2021-09-12)2022-03-13 .http:/ 范和生,唐惠敏.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变迁与城乡生态共同体的构建 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4):149-155.22 李宁.城乡生态共同体: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的现代转型 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23(3):61-69.(上接第 17 页)15 王舒娟.小麦秸秆还田的农户支付意愿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数据 J.中国农村经济,2014(5):74-85.16 吴雪莲,张俊飚,何可,张露.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及其驱动路径分析 J.资

43、源科学,2016,38(11):2117-2126.17 檀勤良,邓艳明,张兴平,张充,杨海平.农业秸秆综合利用中农户意愿和行为研究 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5):105-111.18 尹昌斌,黄显雷,赵俊伟,程磊磊,常志州,钱小平.玉米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分析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87-95.19 田波,王雅鹏.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与长沙市为例 J.农村经济,2014(9):102-107.20 朱大威,常志州,杨四军,顾克军,黄克良.基于 Logit模型的农户禁烧秸秆意愿分析以江苏省扬

44、中市油坊镇为例 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497-499.21 钟晓兰,李江涛,冯艳芬,李景刚,刘吼海.农户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研究 J.资源科学,2013,35(10):2082-2093.22 关江华,黄朝禧,胡银根.基于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以微观福利为视角 J.经济地理,2013,33(8):128-133.23 何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24 黄宁阳,龚梦.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 Logit 回归模型 J.中国农村观察,

45、2010(2):27-33+62.25 郑纪刚,张日新.认知冲突、政策工具与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决策基于山东省 892 个农户样本的分析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65-69.26 苏柳方,冯晓龙,张祎彤,仇焕广.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成本收益与补贴政策优化 J.农业经济问题,2021(6):100-110.27 郝展宏,沙野,米国华.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覆盖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 J.玉米科学,2021,29(3):100-110.28 钱玉婷,张应鹏,杜静,孔祥平,常志州,叶小梅.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2):154-160.李杉等: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