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72206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4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教学过程、程、组织形式、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价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l涵义: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涵义: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l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l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l要求:要求:l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l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

2、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l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l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l涵义: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涵义: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l该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3、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该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l裴斯泰洛齐重视裴斯泰洛齐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乌申斯基:,乌申斯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l要求:要求:l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l2.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l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加强教

4、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第三次学习”l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l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l涵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涵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l该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该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l荀子说过: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

5、闻之不若见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中世纪捷克教,中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l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l要求:要求:l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l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l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

6、性原则启发性原则l涵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涵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l该原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该原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l孔子提出的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的教学要求,学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达”l

7、第斯多惠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l要求:要求:l1.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l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l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l4.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

8、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l涵义: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涵义: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l该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该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l学记学记要求要求“学不躐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不陵节而施”,提出,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提,

9、朱熹提出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l要求:要求:l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l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l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l4.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l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需要的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

10、能的利用。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l孔子要求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认为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复习是学习之母”。l要求:要求:l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l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l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l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

11、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最佳的发展。l该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该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l加德纳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力地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有力地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l要求:要求:l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

12、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l2.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l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以发挥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l涵义: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涵义: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3、l古代墨子很重视学习上的量力而为。他提出古代墨子很重视学习上的量力而为。他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l该原则也称发展性原则该原则也称发展性原则l要求:要求:l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l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概念: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概念: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

14、活动的方法。l依据指导思想不同,两类:注入式、启发式依据指导思想不同,两类:注入式、启发式l注入式:是一种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观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动性l启发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l讲授法:讲读、讲述、讲解、讲演、讲评讲授法:讲读、讲述、讲解、讲演、讲评l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

15、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l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l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参观教学法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参观教学法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l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l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l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

16、等自然学科的教学。l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l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l以情感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情感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l教学方法: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教学方法: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l教学方法:综合性、灵活性

17、、创造性教学方法: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l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l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l2.课程性质和特点课程性质和特点l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l4.学生年龄特征学生年龄特征l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学时间、设备、条件l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l注:教学方法选择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注:教学方法选择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l概念: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概念: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确定的

18、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l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识活动。l(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盾)l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

19、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普遍性规律。统一的普遍性规律。l(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l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l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l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导的认识)l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l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l(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l教学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教学过程不等

20、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的途径和手段。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基本关系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基本关系l(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l现代教学需要建构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现代教学需要建构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l(二)教与学的关系(二)教与学的关系l(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l(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l(五)动力与操作的关系(五)动力与操作的关系l(六)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六)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l(一)

2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l(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l(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l(四)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四)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l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起来。l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

22、动的主要特点l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l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l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l(1)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l(2)只强调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积累知识)只强调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积累知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l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

23、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l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l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教学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教学中一切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独断专横的做法,都算不上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中一切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独断专横的做法,都算不上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l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l3.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l4.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

24、主体相结合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l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l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l(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l(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l(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l3.要

25、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l(1)传授内容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传授内容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l(2)知识的量要适当)知识的量要适当l(3)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l(4)培养学生良好个性,重视学生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个性,重视学生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l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l(1)只强调学生思维方式,忽视知识传授)只强调学生思维方式,忽视知识传授l(2)只向学生传授对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只向学生传授对生活实际

26、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l注:形式教育论起源希腊,形成于注:形式教育论起源希腊,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和世纪。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形成于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世纪,兴盛于19世纪,世纪,20世纪初衰弱。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世纪初衰弱。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l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l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我想不到任何

27、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l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l3.贯彻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贯彻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l(1)脱离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脱离知识进行思想教育l(2)只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思想教育)只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思想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l(一)心理准备(一)心理准备l(二)领会知识(二)领会知识l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l(三)巩固知识(三)巩固知识l(四)运用知识(四)运用知识l(五)检查效果(五

28、)检查效果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l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l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主要教学形式。l现代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现代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l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9、。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l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l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联合、系统、方法)l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l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在癸卯学

30、制(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在癸卯学制(1903)中以)中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l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l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l特朗普制: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制: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特朗普于20世纪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l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l(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l(2

31、)按课教学。)按课教学。“课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l(3)按时授课。把每一)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l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l(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l(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l(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l(4)有利于

32、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l(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l(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l班级授课制的不足班级授课制的不足l(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l(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l(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l(4)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l(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

33、的交流和启发)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l(6)以)以“课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割裂内容的整体性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割裂内容的整体性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l个别教学的概念: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的概念: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l个别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个别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l现场教学的概念: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现场教学的概念: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现代教学特殊组织形式现代教学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l复式教学的概念:把

34、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复式教学的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其他教学组织形式l(一)导生制(一)导生制l贝尔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是由英国人贝尔和兰喀斯特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是由英国人贝尔和兰喀斯特18世纪末世纪末19世纪初创立的。世纪初创立的。l(二)分组教学(二)分组教学l概念:按年龄编班或取消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概念:

35、按年龄编班或取消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形式。l类型:外部分组、内部分组、能力分组、作业分组类型:外部分组、内部分组、能力分组、作业分组l外部分组: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外部分组: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l内部分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内部分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l分组教学优点分组教学优点l1.更适应学生个人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适应学生个人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l2.便于学生的交流

36、与合作便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l3.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l4.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l分组教学局限分组教学局限l1.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l2.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l3.产生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产生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当前教学组织形

37、式改革的重点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l(一)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一)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l(二)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二)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l(三)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三)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l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l(四)探索个别化教学(四)探索个别化教学教学评价教学评价l教学评价概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教学评价概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一定的标准和手段,

38、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l教学评价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学评价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可以划分为学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可以划分为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l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l(一)诊断教学问题(一)诊断教学问题l(二)提供反馈信息(二)提供反馈信息l(三)调控教学方向(三)调控教学方向l(四)检验教学效果(四)检验教学效果l意义: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

39、量的意义: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的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学管理。l教学评价原则教学评价原则l(一)客观性原则(一)客观性原则l(二)发展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l(三)整体性原则(三)整体性原则l(四)指导性原则(四)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基本类型教学评价基本类型l(一)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一)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l诊断性评价: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诊断性评价: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

40、底考试l形成性评价: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形成性评价: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l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l(二)评价采用的标准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二)评价采用的标准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l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依据l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缺点是不

41、适用于甄选人才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l(三)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内部评价(也称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三)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内部评价(也称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教学模式教学模式l内涵: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内涵: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序。l探究式教学: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探究式教学: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动的开展l基本程序:问题基本程序:

42、问题假设假设推理推理验证验证总结提高总结提高l抛锚式教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l基本程序:创设情境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确定问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效果评价l范例教学模式: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范例教学模式: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特点有:根舍因提出来。特点有:l1.体现基本性体现基本性l2.体现基础性体现基础性l3.体现范例性体现范例性l4.体现四个统一体现四个统一l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l1.自学自学-指导式指导式l2.目标目标-导控式导控式l3.传递传递-接受性接受性l传递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

43、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接受式教学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l基本程序:复习旧课基本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检查评价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间隔性复习l4.问题问题-探究式探究式l5.情境情境-陶冶教学模式陶冶教学模式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l讲授的教育性应突出三个字:讲授的教育性应突出三个字:“新新”、“实实”、“活活”l评价性说课形式: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评价性说课形式: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l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是教学设计工作的一种书面化表述,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是教学设计工作的一种书面

44、化表述,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个“系统化系统化”过程过程l教案设计的要求教案设计的要求l1.端正态度,高度重视端正态度,高度重视l2.切合实际,坚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五性”l3.优选教法,精设课型优选教法,精设课型l4.重视重视“正本正本”,关注,关注“附件附件”l5.认真备课,纠正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背课”l6.内容全面,及时调整内容全面,及时调整l教学智慧五基本特征教学智慧五基本特征l1.实践性:是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实践性:是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l2.个性化个性化l3.集成性集成性l4.高效性高效性l5.创新性创新性教学智慧教学智慧l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l(一)教学经验(

45、一)教学经验l教学经验由教学直接经验和教学间接经验两教学经验由教学直接经验和教学间接经验两个方面构成。个方面构成。l(二)教学思维力(二)教学思维力l主要有教学感知力(洞察力)、教学逻辑思主要有教学感知力(洞察力)、教学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维、非逻辑思维、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成便捷有效的教学,寻求智教学活动中为达成便捷有效的教学,寻求智慧的执教行为的思维活动能力。慧的执教行为的思维活动能力。l(三)教学执行力(三)教学执行力l主要包括教学具体化能力与教学创新实践能主要包括教学具体化能力与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力l教学智慧的培养教学智慧的培养l教师应教师应l1.

46、理解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涵理解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涵l2.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知识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知识l3.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l具体:具体:l加强教育理论修养,不仅是知识,更重要加强教育理论修养,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是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l注重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注重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恰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恰当行为模式当行为模式l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的并教育情境中,自

47、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的并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课堂教学基本技能l一、导入技能一、导入技能l二、提问技能二、提问技能l三、讲授技能三、讲授技能l四、板书技能四、板书技能l板书的定义板书的定义l板书的功能板书的功能l板书的内容板书的内容l板书的主要格式板书的主要格式l板书的基本要求板书的基本要求l五、结课技能五、结课技能l六、六、“三笔字三笔字”技能技能l七、简笔画技能七、简笔画技能说课说课l说课: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说课: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

48、,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类型说课类型l说课类型说课类型l(一)研讨性说课(一)研讨性说课l(二)评价性说课(二)评价性说课l此说课形式能更好地体现说课的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此说课形式能更好地体现说课的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l(三)检查性说课(三)检查性说课l(四)主题性说课(四)主题性说课l(五)示范性说课(五)示范性说课说课的基本内容说课的基本内容l说教材说教材l说学情说学情l说教法及依据说教法及依据l说学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l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l说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l说教学反思说教学反思教案的基本内容教案的基本内容l课题名称课题名称l课型、课时课型、课时l教学目标教学目标l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l教具教具l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教学过程教学过程l作业设计作业设计l板书设计板书设计l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