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法1目标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连续、稳定发展,实现企业所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订本方法。2 适用范围企业所属各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实施本措施。3 防治方针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各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发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方法保障劳动者取得职业卫生保护。4 职业病危害种类依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确定本企业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搬运使用、
2、石材加工。建筑物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矿物性粉尘,长久吸入这么粉尘可发生矽肺病。2、辐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因为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尤其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造成燃烧不充足,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3、有毒物品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个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浓度能够达成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4、焊接作业产生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
3、时可产生多个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能够产生锰尘外,还能够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久吸入可造成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部分动力机械全部能够产生较强噪声和局部震动,长久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员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久接触震动能损害手功效,严重时可造成局部震动病。6、高温作业危害;长久高温作业可引发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5 防护方法(一)作业场所防护方法1、各项目部应依据企业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订对应防治方法。2、
4、在确定职业危害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置有效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4、在地下室等封闭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方法,配置行之有效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员进行巡视。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抢救方法。(二)防护方法1、企业为有效预防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企业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岗位职责。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时组织培训教育,提升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了解其危害,掌
5、握职业病防治方法。3、施工现场做封闭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围挡将现场四面围起来。4、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散材成堆,型材成垛)。5、现场临时仓库内多种袋(桶、箱)装材料码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6、接触粉尘作业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可能降低粉尘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停喷水方法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7、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施工人员应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验作业场所通风是否通畅,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密闭空间内进行防水、喷漆作业轻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如防护用具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必需立即撤离现场至通风处,并通知施工现场其它
6、人员在确保本身安全前提下对该场所进行通风;若已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汇报项目部进行处理;慢性中毒症状比较不易被发觉,企业对从事这类作业施工人员每六个月组织一次体检,发觉职业病症状将立即通知本人并调离岗位,采取必需诊疗方法。8、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需佩带有效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电气焊作业易引发职业病和第7条所列基础相同,参考第7条实施。9、进行噪声较大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降低噪声作业时间。如因进行强噪音作业造成头晕、耳鸣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
7、业并通知其它人员进行诊疗,症状严重者报企业应抢救援小组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体检。10、施工中所使用加工设备要设置除尘装置,清运垃圾必需使用喷洒后方可用提升机或封闭专用垃圾道运输,严禁从窗口倾倒垃圾。细散颗粒材料装卸运输必需要遮盖,现场专用道路要常常喷洒水,把粉尘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长久在高密度粉尘环境作业施工人员必需佩戴防护口罩、发帽及其它必需个人防护用具,预防吸入有毒灰尘。11、长久从事高温作业施工人员应降低工作时间,注意休息,确保充足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具。12、从事职业危害作业职员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定时进行身体健康检验,企业将检验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汇报存入档案
8、。6 安全检验方法1、企业施工部除进行常常检验外,每十二个月还定时组织其它部门进行联合检验,这种检验包含普遍检验、专业检验和季节性检验,这多个检验能够结合进行。2、开展安全生产检验,必需有明确目标、要求和具体计划,而且必需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相关人员参与安全生产检验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3、安全生产检验应该一直落实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标准,依靠群众,边检验,边改善,而且立即地总结和推广优异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初不能处理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处理。b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措施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依靠科技进步
9、,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健康保障群策群力,录用防范方法,消除和阻止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和健康一切不良条件和行为。依据中国尘肺病防治条件和国家相关劳动保护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本措施。第一条 企业安全组织机构及工会组织应该加强对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督促、检验。第二条 必需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严格实施国家预防粉尘危害相关要求,录用工艺改革,湿开式作业,密闭尘源,合理抽风等防尘方法,推广使用无尘或低尘技术、设备,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严禁在没有防尘设施作业环境中进行敞开式干式粉尘作业。第三条 安排防尘经费,专款专用,进行技术改造,改主设备必需编入设备台
10、帐,列入维修计划,保持正常运转。第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工程项目,防尘设施必需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第五条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又没有进行治理,严重影响职员安全健康职员有权拒绝操作。第六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粉尘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察,负责职员健康监护,尘肺病诊疗、诊疗、疗养监督第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粉尘作业场全部关预防和治理粉尘危害工程技术,组织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改善进行监察。第八条 工会组织负责尘肺病防治工作群众性监督帮助单位开展防尘工作,教育职员遵守防尘规章制度。第九条 按国家相关要求定时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和防尘工程技术及效
11、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要求向主管部门和劳动、卫生和工会组织汇报,并向职员公布。第十条 对从事粉尘作业职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时健康检验,并建立健康档案。从事电焊作业、工程施工接尘职员每两年体检一次,已经确诊为尘肺病或经体检发觉为可疑尘肺病接尘职员,每十二个月负责一次。第十一条 患有下列职业禁忌病人员不得从事粉尘作业(一) 活动性肺结核病。(二) 慢性肺部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和支气管疾病。(三) 显著影响肺功效胸膜、胸廓疾病。(四) 较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五)医学上认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疾病。第十二条 尘肺病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尘肺病诊疗判定组集体诊疗。确诊为尘肺病,根据国家相关职职员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判定标准,提出劳动能力判定意见,记入职业病诊疗证实书,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依据尘肺病期和病情给诊疗和疗养。第十三条 认真实施本措施,在尘肺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单位和个人,给表彰奖励。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视情节轻重,给警告,扣发资金处罚。(一) 未对粉尘作业职员进行定时健康检验。(二) 安排职业禁忌症人员从事粉尘作业。(三) 强令尘肺病患者继续从事粉尘作业(四) 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粉尘作业。(五) 私自挪用防尘设施经费。(六) 任意拆毁防尘设施,致使粉尘危害加重。第十五条 本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