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1832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完整版)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十一五”规划指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学、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据此回答110题。1、“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

2、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2、下列有关分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进行按劳分配,公有制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B按资金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只是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C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3、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 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 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 股票分红 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 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 A B C D4、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

3、: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A B C D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6、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加大对西部

4、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A、 B、 C、 D、7、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企业效益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A B C D8“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 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 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

5、人民” A B C D9、“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分配制度的有A尽量利用行业垄断或某些特殊政策为本单位职工谋取实际利益,改善职工生活B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支持力度,努力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10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同步富裕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A B C D11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二者同属生产

6、关系范畴,都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A B C D12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7月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这项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体现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维护社会稳定A B C D13近年来,在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上,有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为此,党和国家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两极分化,落实共同富裕原则.下列政府行为中,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是A采取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的办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B对高收入行业的工资性

7、收入进行控制C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D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振兴科技教育14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说明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行只有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才能实现劳动者收入均等地获取报酬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15、贫富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已经成为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直接构成了对社会和谐的重大威胁。这是因为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加剧了贫困问题,恶化

8、了贫困者的社会处境 悬殊的贫富差距限制了内需的扩大,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 悬殊的贫富差距容易造成社会失序,最终会危及所有人的利益 贫富差距的存在,必然形成两极分化 A B c D16材料一:我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单位) 1978 2005 城市 农村 城乡居民综合0.160。18 0.21一O24 0。45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4属于合理区间,04O5表明收人差距过大,超过050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 材料二:2005年东中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东部

9、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10366 7235 4160 4160 2407 1921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2)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3)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当前部分社会成员

10、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公平与效率,必须实现双赢。”请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参考答案:BDBDC;BDDCA;ABADA;16、(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这说明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国,在一定时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适当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效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

11、。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人、整顿不合理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3)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与效率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坚持效率优先,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又要注重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