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深入完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提升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1、 深入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有一名校长全方面负责德育工作,健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和德育管理制度。德育领导小组定时分析学生政治思想和品德情况,制订德育实施计划,协调学校各部门德育工作。
2、 依靠办学各方面力量,充足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家校合作和社会相互配合教育网络。
3、 班主任是实施德育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指导和培训,组织她们学习德育理论,总结交流经验,发展科学研究。
4、 全体教职员全部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应健全落实实施教育纲要岗位责任制,对教职员提出明确要求,并以此作为考评教职职员作成绩关键标准。
5、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有检验和评定管理体系。
6、 加强德育科学研究工作,重视调查研究,开展德育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二、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本校学生一日常规”,实施德育管理,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1、 制订学生一日生活常规,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安排并督促老师做好课堂、课余引导工作。
2、 指导少先队开展生动形象教育活动,活跃校园生活。
3、 按课程计划、教学纲领和上级、学校相关要求,管理好“三会一课”(校会、早会、班队会、品德课)。
4、 指导、调控学生课余生活、校外生活(包含寒暑假生活)指导总教导员组织春、秋游活动。
5、 抓好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
6、 指导、督促年级组长、班主任按要求制订年级、班级教育计划,写好教育工作笔记。
7、 指导、督促各科老师做好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工作并完成学校各阶段德育管理工作任务。
8、 定时召开小型学生座谈会或经过调查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搜集反馈各班教育信息,定时总结汇报。
三、指导德育研究
定时召开班主任、教导员会议,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四、创设校园德育宣传气氛。
指导总教导员和相关老师协同后勤人员管理好下列各项德育宣传阵地:升旗台、板报、宣传画廊、宣传版地、口号、横幅及年级、班级板报、学习园地、评选专栏等。
五、开辟联络校外德育基地,发挥校外教育力量作用,共建文明学校。
有计划地开展参观、访问、远足、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德育空间,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能。
六、按学校档案管理要求,认真搜集完善德育资料存档工作。
寿塔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升旗制度
1、升国旗仪式在每七天一早7:40分举行(恶劣天气除外),全校师生按《国旗法》要求参与升旗仪式。
2、天天放学后由旗手和护旗手按《国旗法》要求降旗,降旗时国旗不得落地。第二天学生入校前由旗手和护旗手将国旗升起。
3、重大节日、学校大型活动全部要升挂国旗。
4、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升旗队伍。实施升旗班轮换制。
5、升旗仪式程序
(1)旗手、升旗班事迹介绍
(2)出旗(旗手持旗,护旗手在旗手两侧,正步走向旗杆,全场师生肃立,凡经过现场职员待国旗升毕,方可自由行动。)
(3)升旗(升国旗、奏国歌,脱帽向国旗敬礼)
(4)全校师生唱国歌。
(5)国旗下讲话。
(6)不挂破损、污损、褪色等不合规格国旗。
班(队)会制度
1、每班每七天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召开一次班(队)会。
2、班(队)会要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以培养学生自治和自立能力。 3、每学期每班必需做一次公开专题班(队)会汇报。
4、大队部要对每学期召开队会有总计划和总结。
5、每学期每班要有两次班队会上交班队会材料,大队部要将材料积累、保留。
6、大队教导员和主管德育领导定时检验各班开展班(队)会情况,作为老师考评依据之一。
少先队室管理制度
1、少先队室管理由大队教导员负责
2、少先队室部署既要严厉庄重,又要活泼新奇,应表现少先队特点,对少先队员含有教育性和吸引力,具体部署内容应按上级相关要求实施,并应表现学校特色。
3、队室内物品摆放要整齐、有条理。环境要整齐,要安排大队干部分组值日, 负责清理大队室环境卫生。
4、借用队室物品,必需经大队教导员同意,并登记,推行借取手续,用后须按期归还。
5、大队干部值日,要立即填写《大队日志》。
学生珍惜公物制度
1、珍惜花草树木,不采摘、不践踏,发觉破坏行为能主动阻止。
2、珍惜学校建筑设施,不乱涂乱画;珍惜教学生活用具和教学器材。
3、班级卫生用具及用于班级教室建设多种开支由班级自行处理。
4、班级桌椅管理责任到人,损坏或遗失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5、损坏公物赔偿措施以下:不慎损坏,主动认可者,照价赔偿。 有意损坏者除照价赔偿外,学校将依据情况给通报批评。
学生集会制度
1、进场时要秩序井然,按指定地点和要求整齐入座。集队、入场做到静、快、齐。
2、保持会场秩序, 不议论,不吃零食,不随便走动,不中途退场。
3、如中途停电或有其它危险,应按老师指挥,机智、灵敏地用平时所学逃生方法进行自救,千万不要慌张和无目标地喊叫、乱跑。
4、会议结束时各班应按次序列队依次出场,不得拥挤,出场后立即整理队伍,清点人数。
5、按学校要求,老师率领学生统一返校,返校队伍要求整齐,注意交通安全。
班主任工作制度
1、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建立平等、民主、友好师生关系,要面向全体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随时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
2、主动参与德育教研活动,定时向学校领导汇报班级工作。遇特殊情况,必需立即向领导汇报,必需时写出书面材料。
3、主动协调科任老师做好班级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情况,采取合适方法,全力做好班级教育工作。
4、认真制订班队会计划,切实组织好班队活动。教给小干部工作方法,培养和发挥小干部组织、管理能力。
5、定时召开家长会,介绍班级情况。要主动常常地进行家访,征求家长意见,努力做好学困生工作。
6、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主动支持学生参与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爱好专长。
7、每学期末班主任要针对学生认真进行操行评定,操行评定应表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励为主,充足肯定成绩,合适指出不足,并中肯提出期望。不停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1、家长学校实施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做到:有牌子、有领导班子、有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有教材。
2、激励家长以自愿为标准参与家长学校学习,参与者必需遵守纪律,主动主动学习,不停提升本身素质。
3、家长学校正常运转所需教育经费,由学校在办学经费中按百分比支出。
4、经过学习使家长明确自己义务和责任,形成良好认知结构,提升家长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家长学校每学期讲座2—3次。
5、充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搞好课内教学。
6、家长学校日常事务由教导处、少先大队协调,具体负责操作。
联络家长制度
为了愈加好地争取家长紧密配合,形成协力,发挥学校,家庭整体教育功效,特制订学校和家长联络制度:
1、班主任每年对任教学生普访一次,做到家长和学校统一要求,协同教育,寻求有效教育方法和方法。
2、对学习态度差、纪律性不强,问题较多学生,老师要立即和家长联络,共同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处理和克服存在问题。
3、家长对教育学生有不一样意见或提议,除找班主任外,还能够向学校反应,也可直接向各级主管行政部门反应情况。
4、学校每学期统一举行一次学生家长会。另外,学校、班级从实际出发,不定时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和部分学生家长会。
5、老师和学校应听取学生家长合理意见和主动提议,努力改善工作,为学生和家长服务,令其满意。
德育工作例会制度
1、学校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德育工作会议。
2、做到学习有组织、有内容、有纪实。
3、相关领导和老师确保每次参与会议并确保落实。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建集体制度
1、班主任在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时全部要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和班级工作总结,到时要咨询任课老师意见和提议,为以后工作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2、树立任课老师威信。在每个学期开始时,班主任要经过班会向学生介绍每一位任课老师,要着重强调任课老师优点、特点,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先接收每一个任课老师。
3、立即向任课老师反馈学生信息,方便使其能发觉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立即调整自己教学方法。
4、正确处理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耐心地听取任课老师陈说和意见,要设身处地了解任课老师,在共同教育学生上求得一致,尤其要教育学生知道尊敬老师。
5、培养学生对任课老师情感,树立任课老师威信,肯定任课老师对班级所做贡献。
6、对班级工作及各项管理出现失误、差错应主动负担责任,吸收教训,不要相互推诿。
7、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常常进行沟通,立即了解学生对任课老师意见,了解学生在各科教学中表现,愈加好地教育指导学生端正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
特殊困难学生帮助制度
1、班主任要正确掌握本班有特殊困难学生(包含智障、身体残疾、肥胖症、家庭生活困难等)名单,并上报学校大队部,每年报一次。
2、班主任对本班特殊困难学生要多关注、多关心,常常和家长联络,沟通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3、班主任每学期最少对本班有特殊困难学生进行两次家访。
4、班主任有责任教育本班学生帮助有特殊困难学生,不轻视、挖苦有特殊困难学生,并在大型活动,座位编排等方面对身体残疾学生提供合适方便。对临时行为不便学生(外伤、术后恢复、骨折等)要给合适照料。
5、全部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讽刺、挖苦有特殊困难学生。
6、学校要对生活特殊困难学生给一定经济上补助或生活学习用具资助。实施师生“手牵手”,对极特殊情况学校能够号召全校师生捐款。
学生家长会制度
1、学期初召开家长会由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向家长讲清本学期工作任务、缴费情况等,听取家长意见,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2、各班每学期应召开1-2次全体或部分家长会。
3、家长会意在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者间相会了解:让家长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儿女在校情况;使学校掌握学生家庭现实状况和学生在家活动情况,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意见和要求。
4、由班主任拟好家长会提要并主持会议。
5、全体科任老师全部有责任认真准备和主动参与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和要求。
6、由班主任负责做好家长会会议记载,并将相关内容整理上报学校或年级立案。
7、学期末,由班主任向家长汇报学生思想学习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班主任工作评价及改善意见。
8、相关主任或相关领导要深入到班级参与家长会。
9、要发明生动、活泼、具体家长会形式,要求全方面、真实地反应学校和班级。达成宣传学校、扩大影响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