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1384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关试题及答案1、 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2、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答: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 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

2、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阅读训练及答案】 (1)首句用_和两个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独 异) (2)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倍) (3)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的具体内容了。 (遥知 忆 佳节) 解释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

3、的客人。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y):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译文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便加倍思亲。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亲人。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文章标签: 重阳节 思乡 孤独 思亲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