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信息项目招标
投标文件
编 号:ZB-14-X-11-00
项目名称:立白中心综合布线及信息系统方案设计项目
投标单位:
地 址:
联 系 人:
联络电话:
目 录
第1章. 技术方案 4
1.1.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1.1.1. 技术规范及依据 5
1.1.2. 设计标准 6
1.1.3. 设计目标 7
1.1.4. 网络产品选型 8
1.1.5. 推荐网络系统产品介绍 8
1.1.5.1. S12708介绍 8
1.1.5.2. S7706介绍 9
1.1.5.3. S5710-28C-EI介绍 9
1.1.5.4. S5700-52C-SI介绍 9
1.1.5.5. S5700-52C-PWR-SI介绍 10
1.1.5.6. AP5030DN介绍 10
1.1.5.7. CE5810-48T4S-EI介绍 10
1.1.6. 华为企业介绍 11
1.1.7. 有线网络系统具体方案 12
1.1.7.1. 园区网总体网络设计标准 12
1.1.7.2. 园区网网络架构整体说明 12
1.1.7.3. 园区网网络架构 三层 13
1.1.7.4. 组网计划 14
1.1.7.4.1. 关键层设计计划 14
1.1.7.4.2. 汇聚层设计计划 14
1.1.7.4.3. 接入层设计计划 15
1.1.8. 无线网络系统具体方案 15
1.1.8.1. 无线网络设计标准 15
1.1.8.2. WLAN覆盖计划 16
1.1.8.2.1. 容量计划 16
1.1.8.2.2. 覆盖计划 17
1.1.8.2.3. 信道计划 18
1.1.8.3. 射频资源管理 19
1.1.8.3.1. 射频调优 19
1.1.8.3.2. 负载均衡 19
1.1.8.3.3. 5G优先接入 20
1.1.8.4. 有线无线深度融合方案 20
1.1.8.5. 无线网络“绿色环境保护”和对人体无辐射伤害进行设计说明 21
1.1.9.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整体说明 22
1.1.10. 网络关键设备参数绍介 23
1.1.10.1. S12708参数介绍 23
1.1.10.2. S7706参数介绍 28
1.1.10.3. S5710-28C-EI参数介绍 33
1.1.10.4. S5700-52C-SI参数介绍 39
1.1.10.5. S5700-52C-PWR-SI参数介绍 43
1.1.10.6. AP5030DN室内型参数介绍 48
1.1.10.7. CE5810-48T4S-EI参数介绍 50
第1章. 技术方案
1.1.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1.1. 技术规范及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3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A/T 75-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79-8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1-)
《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 504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相关图纸及智能化系统设计图纸。
1.1.2. 设计标准
伴随网络及应用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向应用多样化、综合化发展,此次系统网络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现在传输视频、数据为一体、含有较大容量高速传输能力、有可靠稳定服务质量确保信息化综合网络。企业园区网是企业业务信息平台,应本着以下标准进行建设:
l 超前性和实用性结合
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假如设备缺乏优异性,设备可能很快落后甚至被淘汰,但也不能过分超前,以避免造成投资浪费。为此,在网络建设中,需注意超前性和实用性结合,确保投资有效,使之能真正发挥出对应作用。
l 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园区网建设中,安全性是整个网络建设中重中之重,要经过多种技术确保系统应用安全性。同时,要求系统本身含有高度可靠性,这么才能确保网络用户应用。
l 可管理性
网络管理是一个长久投资,在网络建设中对网络可管理是一项关键应用标准,经过选择全网可管理性软件,降低日常维护费用。
l 可扩展性
企业网络不仅需要能够满足目前需要,伴随后续企业规模扩大、技术发展,未来网络需要承载更多业务及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所以,网络可扩展性是网络建设中必需提前计划关键。
1.1.3. 设计目标
此次网络系统项目设计目标以下:
1、 高性能要求
骨干网络性能是整个网络良好运行基础,设计中必需保障网络及设备高吞吐能力,确保多种信息(数据、语音、图象)高质量传输.
2、 高可靠性要求
网络系统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关键确保,在网络设计中选择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网络备份策略,确保网络含有故障自愈能力,最大程度地支持各业务系统正常运行。
3、 高密度要求
在网络建成后,伴随应用和用户增加,关键骨干网络设备交换能力和容量必需能作出线性增加。设备应能提供高端口密度、模块化设计和多个类接口、技术选择,以方便未来。
4、 高灵活性和扩展性要求
依据未来业务增加和改变,网络能够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降低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调整。最大程度保护前期投资。
5、 可管理性要求:
网络中设备能够经过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控制,网络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全部能够经过网管平台进行监控,经过网络管理平台简化管理工作,提升网络管理效率。对网络实施集中监测、分权管理,选择优异网络管理平台,含有对设备、端口、用户等管理。
6、 标准开放要求:
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网络协议(如TCP/IP)、国际标准大型动态路由协议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以确保和其它网络或其它厂商设备之间平滑连接互通,和未来网络扩展。
1.1.4. 网络产品选型
园区网络
无线网络
关键交换( 2 台)
华为S12708(2台)
汇聚交换机(6 台)
S7706总装机箱(4台,办公AB区)
S5710-28C-EI(2台,分支企业)
接入层交换机(17 台)
S5700-52C-PWR-SI(17台)
无线接入
无线控制器(2 台)
S12708板随AC(2)
无线 AP(170 台)
AP5030DN室内型(170台)
网管软件(1 套)
eSight (1)
光纤模块(80 个)
光纤模块40G(20)
光纤模块10G(124)
光纤模块 GE (62)利旧设备接入
原标书计划不够
数据中心
接入层交换机(8 台)
CE5810-48T4S-EI(8)
数据中心关键模块(2块)
N7K-F248XP-25E
WEB 应用防火墙(1 台)
XXX请外购补充
1.1.5. 推荐网络系统产品介绍
1.1.5.1. S12708介绍
S12700系列交换机是华为企业面向下一代园区网关键而专门设计开发灵敏交换机。该产品采取全可编程架构,灵活快速满足用户定制需求,助力用户平滑演进至SDN网络。该产品基于华为企业首款以太网络处理器ENP,内置随板WLAN AC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实现有线无线真正融合;支持iPCA网络包守恒算法,可对任意业务流随时随地逐点检测,助力用户对业务正确管理。该产品基于华为企业自主研发通用路由平台VRP,在提供高性能L2/L3层交换服务基础上,深入融合了MPLS VPN、硬件IPv6、桌面云、视频会议等多个网络业务,提供不间断升级、不间断转发、CSS2交换网硬件集群主控1+N备份、硬件Eth-OAM/BFD、环网保护等多个高可靠技术,在提升用户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了网络最大正常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用户总拥有成本(TCO)。
1.1.5.2. S7706介绍
S7700系列是华为企业面向下一代企业网络架构而推出新一代高端智能路由交换机。该产品基于华为企业智能多层交换技术理念,在提供稳定、可靠、安全高性能L2~L4层交换服务基础上,深入提供MPLS VPN、业务流分析、完善H-QoS策略、可控组播、资源负载均衡、一体化安全等智能业务优化手段,同时含有超强扩展性和可靠性。 S7700系列广泛适适用于园区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可对无线、话音、视频和数据融合网络进行优异控制,帮助企业构建交换路由一体化端到端融合网络。经过布署内置华为首款以太网络处理器ENPX1E单板,同时将系统软件升级到V2R5C00及以上版本,S7700能够升级为灵敏交换机,用户能够享受灵敏交换机带来创新体验。
1.1.5.3. S5710-28C-EI介绍
S5700-EI增强型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以下简称S5700-EI),是华为企业自主研发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灵活全千兆接入和万兆上行端口。该系列交换机基于新一代高性能硬件和华为企业统一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软件平台, 含有智能iStack堆叠,杰出网流分析,灵活以太组网,完善VPN隧道,多样安全控制,成熟IPv6特征,轻松运行维护,更多端口组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园区接入、汇聚,数据中心千兆接入等多个应用场景。
1.1.5.4. S5700-52C-PWR-SI介绍
S5700-SI标准型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以下简称S5700-SI),是华为企业自主研发二层/三层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灵活全千兆接入和万兆上行端口。该系列交换机基于新一代高性能硬件和华为企业统一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软件平台,含有智能iStack堆叠,灵活以太组网,多样安全控制,成熟IPv6特征,轻松运行维护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园区接入和汇聚、数据中心接入等多个应用场景。
1.1.5.5. AP5030DN介绍
AP5030DN&AP51 30DN是支持Fit/Fat模式WLAN( 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 经济适用级1 1 ac接入点设备。 含有完善业务支持能力, 高可靠性, 高安全性, 网络布署简单, 自 动上线和配置, 实时管理和维护等特点, 满足网络布署要求。 因为对802.1 1 ac标准支持, 可使无线网络带宽轻松突破千兆, 极大地增强用户对无线网络地使用体验。
1.1.5.6. CE5810-48T4S-EI介绍
CloudEngine 5800(以下简称CE5800)系列是华为企业面向数据中心和高端园区推出新一代高密度千兆以太网交换机。CE5800采取优异硬件结构设计,提供业界最高密度千兆端口接入,是业界第一款支持40GE上行接口千兆接入交换机,软件平台基于华为新一代VRP8操作系统,支持路由型以太桥接(TRILL),首创业界最高性能16台堆叠,风道方向能够灵活选择。CE5800系列交换机定在数据中心高密千兆接入,帮助企业和运行商构建面向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网络平台,也能够用于园区网汇聚或接入。
1.1.6. 华为企业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信息和通信处理方案供给商。我们围绕用户需求连续创新,和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处理方案优势。现在,华为产品和处理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人口。
依靠强大研发和综合技术能力,华为在企业市场坚持“被集成”战略,了解用户需求,提供ICT基础设施,包含企业网络、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统一通信和协作、企业无线、网络能源等,和合作伙伴开放合作,为全球政府和公共事业、企业提供有竞争力ICT处理方案和服务。
展望未来,我们致力于成为企业信息化最好创新合作伙伴,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期望能和全球企业用户、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迎接ICT转型挑战,协力打造良性产业生态链,推进ICT产业健康发展,推进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
1.1.7. 有线网络系统具体方案
1.1.7.1. 园区网总体网络设计标准
园区网通常是一个用户高密度非运行网络,在有限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终端和用户。同时对于园区网而言,重视是网络简单可靠、易布署、易维护。所以在园区网中,拓扑结构通常以星型结构为主,较少使用环网结构(环网结构较多利用在运行商城域网络和骨干网络中,能够节省光纤资源)。
基于星型结构园区网设计,通常遵照以下标准:
l 层次化
将园区网络划分为关键层、汇聚层、接入层。每层功效清楚,架构稳定,易于扩展和维护。
l 模块化
将园区网络中每个部门或每个功效区划分为一个模块,模块内部调整包含范围小,易于进行问题定位。
l 冗余性
关键设备采取双节点冗余设计;关键链路采取Trunk方法冗余备份或负载分担;关键设备电源、主控板等关键部件冗余备份。提升了整个网络可靠性。
l 安全隔离
园区网络应含有有效安全控制。按业务、按权限进行分区逻辑隔离,对尤其关键业务采取物理隔离。
l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网络应该含有良好可管理性。为了便于维护,应尽可能选择集成度高、模块可通用产品。
1.1.7.2. 园区网网络架构整体说明
1. 关键交换机承载全网全部流量,提议采取S12700灵敏交换机双机集群模式来增加稳定性。
2. 园区关键交换机采取4条40GE链路对接数据中心,S12700上40GE端口能够拆分成4个10GE端口和对端N7010设备万兆接口对接,确保园区和数据中心大量数据无阻塞交互和带宽链路平滑升级。
3. 分楼层布署汇聚交换机,将众多接入设备和大量用户经过一次汇聚后再接入到关键层,扩展关键层接入用户数量。此汇聚层设备还负责将多分支单位数据接入关键。A、B区汇聚交换机选择华为新一代高性能交换机S7706采取40GE链路上联至关键,外联区域汇聚采取高级盒式设备S5710EI采取10GE链路上联关键。
4. 接入层由接入交换机和AP组成,提供园区用户有线和无线各类终端实现网络接入。接入层布署POE交换机,完成AP接入。
5. 无线控制器AC为关键交换机内置,真正实现有线无线融合管理,从而对AP统一管控范围覆盖至全网。无线使用用户能够在办公区内任意漫游,无线网络无中止。
6. 采取eSight统一管理现网多厂家设备,实现全网有线无线统一管理。
1.1.7.3. 园区网网络架构 三层
采取关键-汇聚-接入三层网络设计架构:
1. 管理配置方便;便于网段划分,将外联企业采取单独汇聚节点进行汇聚而不是直接接到关键设备上。解放了关键设备压力,对网络进行了一定程度隔离,调整关键设备在带宽、网络流量处理能力位置结构,使全网含有良好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2. 提升了整体网络性能和安全性;可灵活依据接入层用户情况,进行安全机制,IP地址转换、流量整形、组播管理等管理,可显著提升抑制广播风暴QoS优先级管理能力,可显著提升网络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3. 以预防一些网段问题蔓延和影响到关键层;提升网络对突发事故自动容错能力,最小化网络失效时间。
4. 保护投资提升性价比,三层架构网络在灵活可扩容能力上显著优于二层网络,伴随业务发展方便用户进行扩容,不进行二次建设 ,大量万兆端口汇聚终止在性价比较高汇聚交换机上,关键设备高密万兆端口价格高,节省成本。
1.1.7.4. 组网计划
1.1.7.4.1. 关键层设计计划
关键层布署园区关键设备,连接全部汇聚交换机,转发各个部门之间流量。关键层对三个以上部门规模企业来说是必需,除了降低连线、路由Peer之外,让扩展和日常策略调整也变得简单。
通常情况下,关键层需要采取全连接结构,保持关键层设备配置尽可能简单,而且和业务部门无关。
关键层设备需要含有高带宽、高转发性能,不然将无法支撑企业内外部业务流量。
为建设一个稳定、可靠、高性能40GE骨干网,我们提议采取高可靠性、高性能华为企业S12708交换机两台;经过使用CSS等手段深入提升可靠性。
1.1.7.4.2. 汇聚层设计计划
汇聚层是部门关键,转发部门用户间“横向”流量。同时提供到关键层“纵向”流量。对接入层隐藏关键层,作为园区网配线架,将大量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络中,扩展关键层设备接入用户数量。
汇聚层需要双归到关键层并支持接入层双归接入。通常汇聚层负担着L2/L3边缘角色,需要含有高带宽、高端口密度、高转发性能等特点,用于支撑该汇聚层下各业务部门之间流量。
推荐使用10/100/1000M自适应交换机,即华为S7706/ S5710-28C-EI(分支机构汇聚)。使用堆叠,双上行等深入提升可靠性,40GE上行到关键。
1.1.7.4.3. 接入层设计计划
接入层是最靠近用户网络,为用户提供多种接入方法,是终端接入网络第一层,通常布署二层设备,双归属到汇聚层两个不一样交换机。接入层除了需要布署丰富二层特征外,还需要布署安全、可靠性等相关功效。
接入层需要含有高端口密度,以支持更多终端接入园区网络。
无线侧推荐使用10/100/1000M自适应交换机, 即华为S5700-52C-PWR-SI。使用双上行; 10GE上行到汇聚。
1.1.8. 无线网络系统具体方案
1.1.8.1. 无线网络设计标准
移动办公网络设计应该重视简单可靠、易布署、易维护,通常遵照以下标准:
l 安全性标准:WLAN网络作为开放性无线接入网络,在网络建设计划时需重视对用户安全性及网络安全性考虑。
l 可靠性标准: WLAN网络需确保网络信号质量、设备稳定运行、避免单点故障,为用户提供可靠WLAN无线接入业务。
l 易维护性标准:WLAN网络系统设备应方便管理,易于维护,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可统一监控设备参数、数据流量、系统性能等,并能够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疗。
l 可扩展性标准:WLAN系统设备不仅要满足目前需要,而且网络扩展性方面要满足可预见未来需求,如带宽和设备扩展,应用扩展和办公地点扩展等。确保建设完成后系统在向新技术升级时,能保护已经有投资。
1.1.8.2. WLAN覆盖计划
1.1.8.2.1. 容量计划
移动办公网络覆盖园区内全部功效区域,包含办公区、会议室、休息接待区和室外公共区域等。依据用户分布密集程度,可划分为用户密集区域和用户稀疏区域。
用户密集区域容量计划
经典用户密集区域如开放办公区、会议室、多功效厅等,用户对信号质量和用户带宽要求较高,应首先从满足容量需求出发,确定AP数量。容量计划步骤以下:
l 明确移动终端用户数量及用户并发率,在移动办公场景,用户并发率根据100%考虑;
l 依据业务带宽需求和终端类型,选择AP类型,明确单个AP可提供并发用户接入数;
l AP数量=用户数×用户并发率/单AP并发接入用户数。
华为WLAN AP采取第三代Wi-Fi芯片和业界领先智能多用户调度算法,提供高性能多用户接入能力。
用户稀疏区域容量计划
对于用户分布密度不高场所如大厅、走道、休息室、独立隔断小办公室和室外公共区域等,接入用户数不多,关键以满足信号覆盖为主,需依据现场无线传输环境、空间布局和面积等信息,额外考虑AP数量。
1.1.8.2.2. 覆盖计划
WLAN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取决于AP和终端之间链路预算。链路预算计算公式以下:
终端接收信号强度=AP发射功率+AP发射天线增益-空间传输距离衰减-障碍物损耗+终端接收天线增益。其中,空间距离对信号衰减以下:
频段
不一样空间传输距离下无线信号衰减
1m
5m
10m
20m
40m
100m
200m
320m
2.4G
46dB
64.2dB
72dB
79.8dB
87.6dB
98dB
105.8dB
113.6dB
5G
56dB
74.2dB
82dB
89.8dB
97.6dB
108dB
115.8dB
123.6m
为满足移动办公场景下不一样类型终端(便携笔记本、智能手机、PAD、哑终端等)接入,在关键覆盖区域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应大于-65dBm,一般覆盖区域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应大于-75dBm。考虑用户接入体验,依据空间开阔程度和用户分布不一样,提议AP覆盖半径以下:
l 空间开阔且用户较少时,提议AP覆盖半径<20米;
l 空间开阔且用户密集时,尽可能降低单AP覆盖半径,以覆盖半径5~8米为宜,即单AP覆盖面积80~200 m2;
l 存在少许障碍物遮挡且用户数分布适中时,提议AP覆盖半径以8~12米为宜,即AP覆盖面积200~400 m2;
l 存在大量障碍物遮挡时,关键考虑障碍物对信号衰减,提议对小空间单独AP覆盖;
l 室外公共区域覆盖,提议AP覆盖半径<200米。
链路预算示例:
l 室内:室内AP发射功率20dBm,AP天线增益3dBi,障碍物衰减0dB,终端(智能手机)发射功率12dBm,终端天线增益0dBi。终端在距离AP 20米处2.4G下行接收电平Pr=20dBm+3dBi-79.8dB+0dBi=-56.8dBm。考虑到室内环境复杂,无线信号需要穿越墙体等障碍物,通常提议覆盖半径为10m~20m左右。
l 室外:室外AP发射功率27dBm,AP天线增益12dBi,障碍物衰减0dB,终端(智能手机)发射功率12dBm,终端天线增益0dBi。终端在距离AP 200米处2.4G下行接收电平Pr=27dBm+12dBi-105.8dB+0dBi=-66.8dBm。通常提议室外AP覆盖范围为200m~300m。
1.1.8.2.3. 信道计划
为确保信道之间不相互干扰,大型移动办公必需对WLAN信道进行统一计划并实施。WLAN系统关键应用两个频段:2.4GHz和5.0GHz。2.4G频段具体频率范围为2.4~2.4835GHz连续频谱,信道编号1~14,非重合信道共有三个,通常选择1、6、11这三个非重合信道。5.0G频段分配频谱并不连续,关键分为三个频段:5.1~5.3GHz、5.4~5.7GHz、5.7GHz~5.8GHz。遵从国家当地法规,选择对应非重合信道。WLAN信道计划需遵照两个标准:蜂窝覆盖、交叉复用,以下图所表示。
2.4G蜂窝覆盖 5G蜂窝覆盖 双频蜂窝覆盖
1.1.8.3. 射频资源管理
1.1.8.3.1. 射频调优
WLAN网络中,AP工作状态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比如,当相邻AP工作信道存在重合频段时,某个AP功率过大会对相邻AP造成信号干扰。经过射频调优功效,动态调整AP信道和功率,能够使各AP(同一AC管理AP)信道和功率保持相对平衡,确保AP工作在一个最好状态。依据射频调优作用对象,射频调优方法包含:
l 全局射频调优:AC域内全部AP动态分配合理信道和功率,通常见于新布署WLAN网络或WLAN网络出现大面积环境恶化情况。
l 局部射频调优:对指定区域内AP动态分配合理信道和功率,通常见于新增AP或AC域内出现局部信号干扰情况。
1.1.8.3.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功效能够实现在WLAN网络中平衡AP负载,充足地确保每个STA带宽。负载均衡适适用于高密度无线网络环境中,用来有效确保STA合理接入。使能负载均衡后,当有新STA(图1中STA6)想经过某AP接入Internet时,AC依据负载均衡算法判定是否许可该STA接入此AP。经过负载均衡,限制新关联用户接入到重负荷AP,从而减轻其负担。
如下图所表示,AP1和AP2和AC关联,AP1下有4个在线用户(STA1~STA4),AP2上有1个在线用户(STA5)。AP1覆盖范围内无线用户过多,且全部经过AP1连接Internet,这么就会造成AP1上负载过重,AP2上资源空闲。
1.1.8.3.3. 5G优先接入
5G优先接入是指对于双频AP(AP同时支持2.4G和5G射频),假如STA也同时支持5G和2.4G功效,则AP控制STA优先接入5G。
现网应用中,大多数STA同时支持5G和2.4G功效,STA经过AP接入Internet时,通常默认选择2.4G接入。假如用户想要接入5G,需要手工选择。在高密度用户或2.4G频段干扰较为严重环境中,5G频段能够提供愈加好接入能力,降低干扰对用户上网影响。经过5G优先接入功效,AP能够控制STA优先接入5G。
1.1.8.4. 有线无线深度融合方案
因为传统有线无线园区网络存在上述管理困难、排障困难、无线转发性能出现瓶颈等问题,华为提出了有线无线深度融合处理方案。
在灵敏交换机插入ENP单板,即可实现AC功效。在灵敏交换机上融合AC功效后,有线和无线能够统一在灵敏交换机进行管理、认证和策略控制,实现了真正有线无线深度融合。
灵敏交换机ENP单板能够识别无线报文,并对无线报文进行CAPWAP隧道加封装和解封装,这么有线无线报文转发行为一致,全部流量全部直接在交换机处理,处理了无线流量集中转发情况下还要经过AC再绕回有线交换机转发问题,同时也消除了无线流量转发瓶颈限制。
灵敏交换机多块ENP板卡组合情况下,整机能够看做一个AC,转发能力能达成Tbit数量级,用户不需要单独购置AC设备或插卡,既节省了投资又降低了故障点。这么,在园区网络中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独立AC设备或AC插卡,只需要一台灵敏交换机,即可融合实现AC能力,转发、控制、管理层面全部融为一体。这种网元层面融合很有效处理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独立控制和转发现实状况,交换机交换能力和可扩展性也完全消除了AC设备或AC插卡集中转发流量瓶颈。
1.1.8.5. 无线网络“绿色环境保护”和对人体无辐射伤害进行设计说明
1、低辐射
伴随大家生活质量提升,大家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越来越多人关注使用手机,pad是否功率过大,办公室布署WLAN、2G/3G/4G基站是否带来了过量辐射。电磁辐射干扰是否会给人体带来影响?已经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电磁辐射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电磁场发生异常,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长久接收高剂量辐射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发育。相对于2G/3G/4G基站高达几十瓦发射功率,WLAN基站(AP)只有几百毫瓦发射功率,所以低辐射功率WLAN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大家青睐。权威研究结果也表明,电视、收音机这些设备工作时产生辐射大约是1μW/ cm2,而一个WLAN AP设备辐射大约是2μW/ cm2,远低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无线网络设备辐射在1000μW/cm2内安全要求。所以,WLAN产品能够在家庭及商业中使用,对人体来说是安全。
为了降低对人体辐射和对其它通信系统干扰,国家无线电主管机构和标准组织全部对WLAN设备射频发射功率做了严格要求。比如中国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要求,室内使用AP工作在2.4G频段发射功率必需小于100mW。无线网卡和智能手机WiFi模块发射功率更小,其输出功率通常只有10mW至50mW。2G/3G/4G手机发射功率在通话时能够超出1W,而基站有数十瓦发射功率,可见WLAN辐射远小于手机辐射。
同时,大家在使用WLAN时,通常全部会离辐射源,如AP或手机一定距离,所以辐射信号需要经过一点距离传输才能抵达人体,传输过程中会产生数十dB衰减(每3dB衰减二分之一),大家实际接收到信号强度要远小于设备发射功率。
华为WLAN产品全部满足无委和CE等相关机构认证标准,严格遵摄影关机构相关AP发射功率规格要求。
2、绿色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提倡低耗高能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性共识。作为有责任感全球企业公民,华为遵守全部相关绿色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从版本立项中设置绿色环境保护指标规格,进行节能环境保护设计开发;到采购中严禁使用欧盟RoHS指令中严禁使用6类有毒有害物质;从采取绿色制造,绿色认证;到包装中以“ 6 R 1 D ”为关键绿色包装设计;从仓储到物流。WLAN绿色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具体到产品设计来说,华为WLAN在设计中在硬件和软件特征两个领域全部进行了绿色环境保护设计。
1)硬件设计
(1)提升设备集成度和设备利用率:采取低功耗节能芯片,功耗降低60%;业界能效最高WLAN设备,可节省50%能源费用;
(2)采取颗粒化、小功率模块化设计思绪,提升电源系统转换效率,电源按需配置,保护用户投资;
(3)AP免强制风冷散热设计,经过散热齿实现自然散热,防尘防水,环境适应性强,节省散热能耗,无噪音污染;
(4)经过采取智能天线技术,增加单个AP覆盖距离,从而降低布署AP数量,从网络层面降低能耗;另外,智能天线能够深入智能控制AP覆盖范围,降低功率浪费,深入降低单个AP功耗。
2)软件设计
(1) AP自动关断技术
在很多WLAN 覆盖场所存在显著潮汐效应,比如大家通常在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这个关键工作时间出现在办公室,而下班后又大量大量迁徙回居民区。在这种情况下,朝九晚五时间段里AP工作是有意义,而其它时间段是没有意义。又比如,在球迷提供WLAN覆盖体育场馆,在比赛日比赛时间里提供WLAN信号覆盖是有意义,而非比赛日和非比赛时间提供WLAN覆盖是无意义。针对这种场景,华为WLAN系统能够提供灵活射频管理策略,在要求时间内自动关闭指定AP射频口,既能够节省设备能耗,又降低了AP射频辐射。粗略计算,该该特征能够降低50%以上功耗。
(2) 逐包功控技术
大家在使用WLAN上网时,可能离AP距离很近,也可能离AP比较远。当终端离AP很近时,通常AP仍然使用最大发射功率发射,但实际上这这时候AP对该用户使用较小发射功率就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过多发射功率首先带来了干扰,另外也增加了AP功耗,增加了对人体辐射。华为逐包功率控制技术,能够依据用户远近,自动调整AP发射功率,当终端离用户较近时候,AP对该用户使用较小功率发包,而当终端离用户较远时候,AP对该用户使用较大功率发包。
(3) 自动调优
在WLAN网络计划设计时,考虑无线环境复杂性,为了取得愈加好覆盖效果,通常会设置较大发射功率。但这种设置可能会过分使用了功率,带来干扰同时也增加了功耗。华为自动调优特征能够依据AP布放密度自动调整AP发射功率,在确保覆盖前提下,降低每个AP发射功率。在高密布放场景下,使用较低发射功率,在低密度布放场景下使用较高发射功率。既降低了网内干扰,提升了网络性能,又降低了功耗,减小电磁辐射。
另外,802.11协议中定义了用户端节电模式。用户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自动休眠,并通知AP设备。当AP收到发送给该用户端数据报文时,会先缓存起来,并经过Beacon广播帧通知用户端。用户端休眠后仍会定时监听AP发送Beacon报文,经过报文中终端标志位判定是否有送给自己数据,假如有则立即停止休眠并通知AP;假如没有,则继续睡眠,以节省能耗。而推出802.11v对标准节能机制进行了改善,愈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理念实施。
3、面向未来
WLAN正在向各行各业扩展和延伸只是全球ICT向各行各业延展一个缩影。未来ICT这种延展会实现更大规模化增加,所以ICT设备将带来连续排放压力。服务商、设备厂商和其它相关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将连续探索减排降成本方案。
华为承诺,我们将连续作出以下努力:
1、不停提升产品能效,帮助用户在降低碳排放同时降低TCO;
2、在供给链步骤实现闭环管理,控制设备制造、运输等步骤对环境影响;
3、配适用户,推出更多方便使用ICT业务,为社会降低无须要差旅、物流,同时主动推进清洁能源使用,降低社会碳排放。
1.1.9.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整体说明
1. 接入层:每排机柜采取两台CE5810-48T4S-EI虚拟化成一台逻辑交换机作为EOR,下行提供GE高速接口和上行采取双10GE链路上联关键。
2. 上行: 每台CE5810采取2条10GE链路上连关键N7K ,确保接入层到关键层低收敛比上行, 并作Eth-Trunk实现负载分担,提升带宽利用率。
3. 下行: 服务器经过两条GE链路双上行到CE5810,可依据实际需要配置为主备或双活模式。
4. 现网变更,根据目前机柜计划,S12700上40GE端口拆分成4个10GE端口和N7010设备万兆接口对接,原N7K单台需要扩展最少16个10GE端口,满足EOR上联需求和和园区关键S12700进行对接。
1.1.10. 网络关键设备参数绍介
1.1.10.1. S12708参数介绍
项目
S12708
交换容量
12.32Tbps /27.04Tbps
包转发率
6240Mpps /9120Mpps
主控板槽位数
2
交换网板槽位数
4
业务板槽位数
8
架构
CLOS架构
冗余设计
主控、交换网板、电源、风扇
虚拟化
支持CSS2交换网硬件集群,集群主控1+N备份,1.92T集群带宽,4us跨框时延
支持1:N虚拟化能力
无线管理
支持随板AC
支持AP接入控制、AP域管理和AP配置模板管理
支持射频模板管理、统一静态配置和集中动态管理
支持WLAN基础业务、QoS、安全和用户管理
支持AC功效分层布署
用户管理
支持统一用户管理功效
支持PPPoE、802.1X、MAC、Portal认证方法
支持基于流量和时长计费方法
支持分组分域分时授权方法
VLAN
支持Access、Trunk、Hybrid方法,支持LNP链路类型自协商
支持default VLAN
支持VLAN 交换
支持QinQ、增强型灵活QinQ
支持基于MAC动态VLAN分配
ARP
支持256K ARP表项
MAC地址功效
支持1M MAC地址表项
支持MAC地址自动学习和老化
支持静态、动态、黑洞MAC表项
支持源MAC地址过滤
支持基于端口和VLANMAC地址学习限制
环网保护技术
支持STP(IEEE 802.1d),RSTP(IEEE 802.1w)和MSTP(IEEE 802.1s)
支持SEP智能以太保护协议
支持BPDU保护、Root保护、环路保护
支持BPDU Tunnel
支持ERPS以太环境保护护协议(G.8032)
IP路由
支持3M IPv4路由表项
支持512K IPv6路由表项
支持RIP、OSPF、ISIS、BGP等IPv4动态路由协议
支持RIPng、OSPFv3、ISISv6、BGP4+等IPv6动态路由协议
组播
支持128K 组播路由表项
支持IGMPv1/v2/v3、IGMP v1/v2/v3 Snooping
支持 PIM DM、PIM SM、PIM SSM
支持MSDP、MBGP
支持用户快速离开机制
支持组播流量控制
支持组播查询器
支持组播协议报文抑制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