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汇报管理制度一、确诊法定传染病应填写传报卡,发觉淋病,梅毒等,及结核(肺内、外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需分别选择性病、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汇报卡,依据要求认真填写。二、发觉可疑肝炎、伤寒、副伤寒等疾病,应在传染病汇报卡疾病名称后方格内划“?”符号,但在第二次复诊时要作出确定或否定汇报,猩红热、菌痢、麻疹等疑似病例可无须填写疑似传报卡,但在第二次复诊时要作出确定或否定诊疗,肝炎要填写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或戊型病原学诊疗。三、原已汇报病名需作更正汇报时,在更正病名栏内填写更正病名,同时在汇报病名后小方格内作“”符号表示。四、发觉鼠疫、霍乱、副霍乱、禽流感、非经典肺炎、天花、白喉、流
2、脑、乙脑、炭疽病、脊髓灰质炎,出血热等传染病,和肝炎住院病例应先向洪山区疾控中心或病员户口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电话汇报后,再填写传报卡立即发出,如未确诊应作疑似传染病汇报。五、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急性、慢性迁延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均应作传染病汇报。并在备注栏内要注明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疑似或输血后肝炎,如做病原学检验,应在传染病卡注明阳性或阴性,对肝炎疑似病例经确诊或否定后应在30天内更正汇报,对迁延性、慢性肝炎发作一次,要汇报一次,如慢性迁延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发作后还未痊愈病例,每隔十二月汇报一次。六、在临床特征一项内,要填写阳性化验结果。找寄生虫结果和肥达氏反应等诊疗依据
3、。七、凡外院诊疗传染病,在我院就诊时认为依据不足可作疑似诊疗,在病史卡中要写明外院诊治情况,在病史封面诊疗项内可写疑似病名。八、凡疑似法定传染病所开大便培养,沉淀孵化血培养,肝功效等化验申请单,必需要写明病员家庭地址,预防错报。发病地点是指疾病症状开始出现地点,发病日期是指疾病开始出现日期。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诊疗可分别圈划“发病”、“死亡”,对已填报过“发病”传染病人在订正诊疗,出院或死亡发生时,必需再填写传染病汇报卡一次,填写时分别圈划“订正”、“出院”或“死亡”栏目,如同时属于其中一个以上栏目,可同时圈划,如死亡、出院时要同时圈划“出院”和“死亡”两项。九、传染病汇报卡一律填写实足年纪,婴
4、儿用周月,年纪不足周月者,可将“月”字划掉改为“日”字。十、填写传染病汇报卡,必需具体逐项填写、字迹清楚,必需时应查对门诊病史卡地址,预防错报、迟报、漏报、便于立即做好疫点调查处理工作;在门诊发觉法定传染病,就诊医生应将传染病诊疗写在病史封面上,注明“传染病已报”并签诊治医生全名。在住院期间发觉法定传染病,除填写传染病汇报卡外,在临时医嘱内要注明传染病已报,并在病史封面上再要加盖“传染病已报”图章。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1、中心配置一台专用计算机,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2、传防科配置2名工作人员:邱经建医师负责网络直报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并负责网络直报系统硬件
5、和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凌琍负责传染病疫情汇报卡搜集、录入及初审工作,预防错报、漏报。 二、责任汇报人填卡要求 责任汇报人在首次诊疗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合格传染病纸质汇报卡。包含首次汇报、订正汇报(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问询病人具体现住地址,得到病人正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1、邱经建医师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网络直报及电话汇报工作。2、凌琍负责每日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6、。3、将“现住址国家标准”下拉框逐层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出现;如碰到现住地址不详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感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家标准”栏逐层选中“不详”,并在“现住具体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取得内容。系统会自动将这类卡片统计在当地流感人口发病数内。 4、若病人为学生,必需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5、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汇报卡副卡。6、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运行状态。7、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关键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1、门诊日志 (1)门诊日志包含就诊日期、姓名、性别、
7、年纪、住址、初诊和复诊、处理、报卡九项基础内容,必需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替换诊疗; (2)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于次月5号前汇总交院办公室; (3)挂号和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含姓名、性别、年纪、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疗、出院日期、出院诊疗、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留。性病规范化门诊工作制度一、接待患者,耐心解答问题,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文明行医。二、仔细问询发病经过,了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注意为患者保密。三、认真填写门诊病历,按规范要求注意内容完整性,提升首诊符合率和立即率。四、采集标本操作应规范化,使用正规检验方法和试剂。五、男医生给
8、女病人检验和取材时,必需有女医护人员在场。六、采取卫生部推荐规范化诊疗方案,科学合理用药,降低病人负担。七、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安全套使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联络卡。八、保持诊室清洁,改善就诊条件,发明轻松良好“一对一”就诊环境。性病疫情汇报管理制度一、科室人员必需按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相关要求认真实施。二、门诊医生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发觉首次诊疗性病(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认真填写传染病汇报卡,同时填写相关信息附卡,并具体登记、统计。三、严格实施性病汇报制度,必需在二十四小时内将相关“传染病汇报卡”汇报至性病疫情管理科室,进行网上直报。
9、四、科室设置性病登记簿,由专员保管,门诊医生认真做好登记薄各项内容填写工作,不得漏报、迟报。五、门诊日志、性病登记簿及化验室登记统计必需相符,不得漏填。六、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对门诊工作日志和性病汇报卡填写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各项目填写真实、完整、正确,若发觉汇报卡有漏项应立即核实填补,并负责搜集当日性病汇报卡,进行网上直报。每个月进行一次性病门诊量、性病病例统计工作。七、发觉漏报现象将根据医院要求和科室医疗质量考评挂钩,具体处罚以下:性病漏报1例扣考评分1分,同时扣罚接诊医生50元;迟报1例扣考评分0.5分,同时扣罚接诊医生20元。八、主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性病防治管理部门监督检验和考评工作。性病
10、规范化门诊污物处理制度一、严格根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开展消毒工作。二、凡对性病患者进行处理所用一次性物品均视为感染性垃圾.三、用过一次性帽子、口罩、床单、臀垫等感染性用具按医疗垃圾放入黄色防渗漏污物袋内,由专员搜集焚烧处理。四、用过一次性器具用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毁形后放入黄色防渗漏污物袋内,按医疗垃圾由专员搜集,统一处理。五、采血注射器、患者检验使用载玻片应置入锐器盒内,由专员搜集,统一处理。 六、使用后棉签、棉拭子等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置黄色防渗漏医疗垃圾袋内由专员搜集,统一处理。门诊日志填写、登记、保管制度一、临床医生认真落实中国传染病防治法,认真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工作,不
11、得漏登、漏报。二、临床医生认真填写性病门诊日志,做到字迹清楚,填写内容正确。三、临床医生认真正确填写好患者性病名称,使用规范化疾病名称。四、临床医生认真正确做好初诊、复诊门诊日志登记统计。五、临床医生必需推行性病患者隐私权,做好保密工作。六、临床医生认真做好性病门诊日志保管工作,性病门诊日志必需放在有锁文件柜中。七、临床医生要收性病门诊日志最少保留三年。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和咨询保密制度一、咨询员对咨询活动任何步骤及交谈内容、检测结果均要保密。二、咨询资料(病历、记录表、化验单等)均应存放在加锁柜子内,专员保管。三、不得将求询者姓名、检测结果、感染情况及全部相关信息透露给外界。四、未经求询者同意,不得统计和求询者个人识别特征相关信息。五、对求询者陪同人员任何信息也要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