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26987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附答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1.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能提供劳动,从而能创造价值,但这并不触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参考答案: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

2、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得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劳动过程。乍一看来,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同其他社会的劳动过程,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也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也有明显特点,即由于劳动力是资本家从市场上买来的,在劳动过程中属于资本家所有,因而劳动是在资本家监督下进行的,

3、劳动成果也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强制性的过程。劳动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他之所以要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只是因为这种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至于生产出来的商品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用,资本家是不关心的。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与剩余价值理论有关的,主要是后一个过程。我们以棉纱生产为例来说明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

4、价值增殖过程,我们要研究的是,第一,棉纱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第二,在棉纱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剩余价值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假定纱厂资本家雇用纺纱工人一天,需要支付劳动力价值5元,工人用6小时的劳动就可以创造出来。再假定工人纺纱6小时要耗费棉花10斤,加上纱锭等设备的磨损,共计12元。经过工人6小时的劳动,10斤棉花纺成10斤棉纱。我们来计算一下,这10斤棉纱的价值是多少。在劳动过程结束时,棉花、纱锭的自然形态改变了,变成了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一一棉纱,但它们的价值却没有消失掉,而是在棉纱的形态上保留了下来。这一点,只要我们把生产棉花、纱锭的劳动和纺纱的劳动看做是整个棉纱生产的三个连续的阶段,就可以明白。

5、前两个阶段的劳动虽然进行得比较早,但因为它们都是整个棉纱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因而由它们形成的价值也就和后一个阶段即纺纱劳动形成的价值一样,成为棉纱价值的构成部分。纺纱工人用他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在把棉花、纱锭变成棉纱的同时,把棉花、纱锭的价值保存了下来,并转移到棉纱上去。经过生产过程,棉花、纱锭的价值原来是多少,在棉纱上面保存下来的也还是多少,既不会多,也不会少。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12元。我们再来看一看资本家在劳动力购买上所支付的这一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是不能转移到棉纱上去的,因为工人已经把它用来购买各种生活资料,并由他和他的家庭成员消费掉了。但是,工人并不是白白取得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价

6、值的,他在生产过程中耗费了自己的脑力、体力,支出了抽象劳动,因此他又为资本家重新生产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我们的例子中,资本家为购买一天劳动力支出了5元,这5元虽然被工人消费掉了,但工人却在把10斤棉花纺成10斤棉纱的过程中支出了6个小时的劳动,这6个小时的劳动可以创造出5元价值,所以,就有5元的新价值加到10斤棉纱上面。这样,由10斤棉花纺成的10斤棉纱,价值总共17元,其中12元是从棉花、纱锭转移过来的,5元是工人新创造的。这个数字正好同资本家原来为购买棉花、纱锭和劳动力所支付的一样多。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资本家就白干了。问题在于,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在这一天内他要充分行

7、使他的权力。尽管工人用6个小时就能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但资本家决不会允许工人仅仅劳动6个小时。他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比方说10小时、12小时,甚至更多。这样,生产过程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假定工人的工作日是12小时。工人劳动12小时,可以生产出20斤棉纱。生产20斤棉纱,需要比过去多耗费一倍的棉花和纱锭,资本家支付在购买棉花、纱锭上面的价值相应地也增加一倍,即由12元增加到24元。但他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仍然是5元。这样,资本家在这20斤棉纱生产上的花费,一共29元。经过工人12小时的劳动,24元的棉花和纱锭照旧不增不减地转移到棉纱上面,可是,纺纱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已经不

8、是5元,而是10元了。这样,生产过程结束时,在20斤棉纱当中就总共包含了34元的价值。这个数字比资本家所花费的29元多出了5元。剩余价值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资本生了个金蛋。如果我们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劳动力的价值,而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内(即剩余劳动时间内)则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可见,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9、、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发生在资本流通公式的第二阶段,即商品出售阶段,因为出售商品只能引起价值形态的变化(由商品形态变为货币形态),而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同样,价值的增殖即剩余价值的产生,也不能发生在第一阶段的作为资本的货币身上,因为在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它只代表一个既定的价值量,这个价值量是不会变化的。因此,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只能发生在资本流通的第一阶段的资本家购买的商品身上。,可是,它又不可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资本家购买商品必须按照它的价值支付(等价交换),不会多也不会少。所以,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只能发生在这种商

10、品的使用价值上,即发生在对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上。资本家必须在市场上发现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它所创造的价值可以大于自身的价值。他买到了这种商品,就有可能实现价值的增殖,获得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学说,是解决剩余价值来源问题的关键。可以说,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应该注意,不要把剩余价值混同于一般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概念,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当劳动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生产的产品超过了劳动者维持生命需要的时候,都会出现剩余产品。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由于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买卖的对象,这时剩余产品才表现为剩余价值。马克思在使用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时,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透过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一切假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阐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真实关系,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上的伟大革命。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离开了它,就无法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也无法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上暂时的社会形态,它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