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805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UANDONGMAN教坛回声 184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安晔天水市实验小学 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织碰撞,以及信息全球化等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不仅对被欺凌者自身以及家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而且损伤了学校的名誉,有些甚至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普遍性问题之一。特别对于判断和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而言,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更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文从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对被欺凌者、其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着手,分析了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特点,并基于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机制

2、。关键词: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预防机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传统观念认知中,校园应是一片教书育人、助人成才的净土,更是寄托着家庭、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之地。然而,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在数量上突破了之前统计所得的数据,而且在恶劣程度上也超出大众想象。部分校园欺凌事件的场面甚至越来越血腥,因而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最大潜在因素和常态化问题。特别对于年龄相对较小、判断能力不足、生活阅历有限的小学生而言,其更容易受到潜在的欺凌者的欺凌而不自知,更因缺乏一定的防欺凌意识和方法,而长期身心皆陷于被欺凌的泥淖中难以走出,对其一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真实的事件,触目惊心的场面,欺凌者的所

3、作所为,不仅使得社会各界瞬间将目光,聚焦于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上,而且还间接揭露出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性、复杂性和低龄化。同时,由于缺乏更为完善的系统化的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管理机制,故意实施欺凌行为的欺凌者并未得到应有的惩戒,也是导致近年来校园欺凌多发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群体中,且无法得到根本遏制的关键所在。但不可否认,校园欺凌事件是在校园范围内发生,因此来讲是具有可控性。而只有全面地认知校园欺凌事件,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的长远的危害,并精准把握校园欺凌事件的特点,才能据此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改善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助力。一、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特点(一)具有隐蔽性校园

4、欺凌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两大主体,及其实施欺凌的相关场所和时间等基本要素。因此,要发生欺凌他人的行为,欺凌者就要保证在实施欺凌的时候,不被他人发现,被欺凌者无法反抗或求助,且能达到预期目的。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因而其也会出于本能选择在隐蔽的场所,如操场较为偏僻的角落、暗夜中的校园拐角、校园内人迹罕至处等。由于欺凌事件发生的场所较为隐蔽,很少有其他同学或教师知道,被欺凌者又因为无法得到外界助力而反抗,欺凌事件便随之发生。(二)具有持续性欺凌事件的发生,需是欺凌者作为主动的故意的一方预先谋划,主动实施,而被欺凌者则处于被动接受欺凌的困境。因此,欺凌者在实施欺

5、凌时,往往会选择性格相对懦弱、势力相对孤立无助的学生作为欺凌对象。而被欺凌者虽然在遭受欺凌中受到了侮辱或伤害,却也会因性格软弱而产生顺从的行为,还会因为害怕自己反抗后遭到欺凌者的报复,多数选择沉默。加之实施欺凌的地点较为隐蔽,教师无法掌握真实的情况,而导致其无法主动施救,这就使得欺凌者的行为,长期得不到阻止或惩戒,被欺凌者一直遭受欺凌的现象发生。(三)具有多发性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因而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其身边有欺凌者是自己的朋友,他便很容易受其影响而不知不觉地与之同流合污。同时,性格强势、行为粗暴的学生,经常私下拉帮结派,其在类似的环境中,产生欺凌心理,出现欺凌行

6、为的频率也更高。而对被欺凌者而言,面对几人共同实炫动漫教坛回声 185 施的欺凌,其知道反抗无用,便选择保持沉默或顺从地接受欺凌,这就致使小学校园的欺凌事件的低龄化和多发性的特点更为明显。此外,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监管不力,及其相关教育缺失存在缺失或缺位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根本不知道欺凌事件的严重性。他们只为满足自己的情绪释放或一己私欲而事实欺凌行为,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引导,也成为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的因素之一。(四)具有反复性校园欺凌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而是在中小学校园中广泛存在。特别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外出务工的人员日益增多,导致留守儿童数量激增的现实

7、情况下,部分儿童因长期得不到家长管束,而多发极端自私或挑衅他人、危害社会等行径与日俱增。久而久之,进入学校的他们就会将因原生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各种恶劣行径带入校园,通过欺凌他人得到快感、成就感,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欺凌他人未得到制止或接受的惩戒不够严重,不足以让其惧怕,其便会反复出现欺凌他人的行为,或反复欺凌同一个人,或反复欺凌多个人,直至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持续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止。因此,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也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二、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机制(一)从心关注,积极补位,家庭着力构建学生良性发展“原生态”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反复且持续发生,一方面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法律意识淡薄的

8、实际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原生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侧重点有关。同时,部分学生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位,是造成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的罪魁祸首。基于此,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预防机制,需先从家庭教育着手,充分发挥家校共育作用,潜移默化地助推家长从心关注、积极补位,以着力构建助力学生良性发展的“原生态”,达到未雨绸缪的教育目标。从心关注,积极补位,家长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主动营造和谐的、温情的家庭成长氛围。如,在常态化的一言一行中,父母要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行动,给孩子以正确的价值指引,助力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步自主而独立地思考问

9、题、明辨是非,懂得善与恶;在因为家庭琐事进行沟通时,始终遵循平等、友爱和尊重的原则,良性沟通、坦诚相待,让孩子能在更健康平和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树立信心,积蓄能量。其次,家长要真正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和心理变化。如,尽可能地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内在困惑和需求期待等,以更好地和孩子打成一片,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及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科学的引导,从而“防患于未然”。再者,家长还要做到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状况,并挑选合适的时机,将“防欺凌”教育渗透于常态化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过程中,以使孩子能在有爱的生态的家庭教

10、育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获得更多积极的正向的情绪体验,为其实现自身的良性、长远发展建好生态之网。(二)强化认知,多措并举,学校主导筑造学生心理健康“免疫墙”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机制的设立和构建,仅仅依靠家庭的力量,难免势单力孤,无法取得实效。而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的教育作用,以学校为主导,持续强化学生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恶劣性、严重性和不可逆性的深度认知,并多措并举地从法律知识的普及、预防机制的构建和欺凌事件的处理等多维度发力,才能使欺凌者因完善的预防机制的设立、系统的预防管治体系的功用,而主动放弃欺凌想法和行为,使被欺凌者能得到有效保护,遇到欺凌时能有相应的对策反抗或减少伤害,

11、才能以此为学生构建起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免疫墙”。强化认知,需要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校园欺凌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校园欺凌的行为界定、特点和危害等有精准的全面的认知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群体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欺凌事件知识普及大讲堂”,尽快尽早且全面地助力学生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内容、特点,校园欺凌易发、频发且持续发生的原因,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作为欺凌者可能受到的相关惩戒,作为被欺凌者可以采取的反抗措施等,以提高全体学生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敏感度、辨识度和反应能力。其次,可在普及校园欺凌事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的科学的一体化预防机制。如,学校可构建以校长为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机制的“第一责任人”

12、,以校领导和教务主任为预防机制的“第二责任人”,以各个班级的班主任为预XUANDONGMAN教坛回声 186 防机制的“第三责任人”,以家委会家长代表为预防机制的“第四责任人”的四级联动的预防机制,分别从校园欺凌事件管理制度,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时间节点把控,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因素调查,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管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认定、处理、惩戒与善后措施等方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进行分层缕析,责任到人,以使之形成完整的闭环链条,一旦欺凌事件发生,立刻能得到遏制。其次,学校还可与社会公益法律机构联合,结合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特点和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开展“校园欺凌与

13、法律知识”相关的讲座、实践活动等,以提前在学生心中埋设“欺凌法律一条线”的警戒意识,使学生警钟长鸣、望而却步。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及时发现特殊家庭的学生在心理、情绪上与其他学生的差异点,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援助,以从源头上更好地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三)法治开路,凝聚众力,社会协同开好学生健康成长“大课堂”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法律意识多数比较模糊,基于法律而对自我的约束意识也相对不足。鉴于此,要构建家校社联动的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机制,一定要动用社会的力量,法治开路、凝聚重力,以不断小学生强化的法治意识,让其在社会这个精彩纷呈的“大讲

14、堂”中,心有所向,行有所止。法治开路,强化对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是关键。除了与社会公益法律机构、法律组织,联合开设普及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课堂”,学校还可以与政府沟通,定期派遣公安、民警等入校宣传校园欺凌预防和惩戒等相关法律知识,以使所有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悟校园欺凌事件的“不可为”。同时,使受到欺凌的学生能基于法律知识的学习,逐步树立法律意识,持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以此助力其在受到欺凌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还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利用人流密集的广场、户外公共区域的电子屏幕等场地和设施,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教育活动,并借助其他地区已经发生的典型校园欺凌案件,强化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再

15、者,政府还应整合社会协同力量,及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快速处理,极大对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惩治力度,以使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因受到惩罚而不再轻举妄动,使受到欺凌的学生因得到保护而尽快从阴影和伤害中走出。(四)德育为先,提升素养,谨言慎行化解矛盾争做时代“新青年”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机制的构建,不仅要发挥其未雨绸缪的作用,而且要释放其警示和化解的积极功能。而对于小学生自身而言,其他力量并不能做到时时监管、寸步不离。因此,要真正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还需要学生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不断培养自己的品德,在遇到矛盾时积极化解,在遇到被欺凌时勇敢面对、机智解决,以彻底向校园欺凌说“不”。德

16、育为先,作为学生,就要培养从心而生的道德感,要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助力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并以努力学习为阶梯,做更好的自己。提升素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要有清晰的明确的方向或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要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持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做一个综合素养高的时代新青年。在面对学生之间的矛盾时,应以积极的心态、睿智的方法去化解,去消除,并努力做到谨言慎行,以减少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矛盾。同时,远离性格或行为较为极端,处事缺少原则的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就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于自己身上的概率。总而言之,只有把握小学校

17、园欺凌事件的特点,从多维视角认知其危害,才能以此为基础构建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而将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扼杀于摇篮之中,还学生以风清气正、和谐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参考文献1 唐 荣 明.校 园 欺 凌 预 防 机 制 研 究 J.大学,2021(01):135-136.2 张寒玉,雷珺,余芳.校园欺凌的防控对策研 究 基 于 K 市 的 调 查 J.预 防 青 少 年 犯 罪 研究,2020(05):12-18.3 李一帆,刘会英.数字化时代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03):68-74.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学校安全稳定与应急工作专题课题,课题名称生命教育视角下校园欺凌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课题立项号GS2002GHBZX2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