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分析样本.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69625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分析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分析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分析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分析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分析和经济迅猛发展不相当是,在中国含有强大发展潜力民营银行发展却一直没有被正式纳入到金融体制改革制度安排中来。“十一五”计划中指出:“稳步发展多个全部制金融企业,激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设置、重组和改造。”可见,现阶段在中国实现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确实有其必需性。建国以后,中国一直实施是封闭式“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经过制订计划对经济进行统筹计划以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进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对金融领域仍然坚持绝正确控制,国有金融机构至今仍然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统治地位,非国有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和单一金融体制结构之间产生了内在不均衡,伴随改

2、革开放不停深入,这种不均衡现象越来越突出,制度不均衡矛盾正在不停激化,关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多种经济成份对国民经济贡献和能够取得金融支持存在严重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程度不停攀升,非国有经济对贡献已达,对工业增加值贡献已达,而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比率不到,以上银行信贷仍然由国有部门利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也关键是为国有企业服务)。而国有部门现在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只有不到,经济结构和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形成了严重失衡。这种不均衡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连续健康发展:首先国有银行中起源于国有企业坏账相当一部分是由政策性原因造成,其次非国有经济间

3、接融资渠道不畅,缺乏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其二是金融体系结构非均衡。在中国银行业改革中,即使取得了部分成绩,但其改革还停留在一个形式上或外延性改革阶段,部分深层次矛盾虽已暴露但远未得到根本处理。首先,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处于金融垄断地位,信贷投向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无法或不愿满足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使得一边是银行存差日益扩大,一边是民营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体制外民间自筹资金造成地下金融发展快速,大量地下金融脱离国家监管,这将不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健康发展,国家对地下金融监督成本越来越高。中国金融体制结构改变滞后于整个经济市场化进程,经济和金融发展不均衡,这种体制结构上缺点不仅

4、造成了金融领域内部潜在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经济发展。现在首先中国开放民间金融进展缓慢,其次国有金融在局部地域收缩,作为经济增加主体力量地方经济、非国有经济,正面临着日益严重金融短缺。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因为其本身多数是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偏小,肯定也必需首先选择优质中小企业和小区居民作为自己服务对象。因为民营银行规模小、管理层次少、银行运行机制比较灵活且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以后,民营银行贷款愈加灵活,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加上民营金融机构扎根基层,肯定能够更多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和信用水平,易于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交易成本高这一障碍。所以,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对

5、经济和金融非均衡能够起到调整作用,部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有利于整个经济可连续发展。而长久以来,即使是在国有垄断金融制度下,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向亲朋好友进行民间借贷一直也含有极大普遍性。不过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民营经济发展,民间借贷进入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却是对国家金融垄断挑战和突破。民间借贷即使利率较高,却含有手续简便、资金使用自由等优点,作为一个非正式金融制度供给,民间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营经济在生产经营上所需资金,填补了正式金融信贷供给不足,对民营企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起了巨大推进作用。但必需注意到,中国民间借贷活动一直游离于正式金融体制之外,有着极大不规范性,因

6、为缺乏外部监管,含有较大风险隐患。同时因为它隐蔽性也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难度,减弱了国家对国民经济控制能力。许可把部分条件很好民间借贷组织办成民营银行,大量民营资本能够经过正规渠道进入市场,用正当民营金融替换非法民间金融,既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利于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其实,中国发展民营银行呼声并不是由官方提出,它本身就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金融发展出现不均衡肯定需求,不过依据中国历史现实情况,在中国发展民营银行仍然应该由政府主导推进,但一定要立足于市场实际情况。回顾中国二十余年金融改革历程,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是自上而下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政府作为社会中规模最大非市

7、场组织,含有强大强制力和再分配能力,现有财产权利有效保护、契约责任严格推行、市场本身竞争性切实维护等职能,更担负着经过金融制度推行部分财政职能和税收职能、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和增加责任。政府能够克服制度变迁过程中公共选择所固有外部性和协调成本问题。因为政府行政力量权威,政府对制度变革供给能力和意愿将主导金融制度变迁方向、速度、突破口、时间和路径。不过在世纪年代以后,东部沿海地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民营经济也逐步发展起来并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度不停攀升,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融资需求不足矛盾也日益激化,产生了强烈制度变迁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主体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中国金融改革初步显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痕迹。在这种制度变迁框架内,需要政府顺应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制度变迁自发性,利用自己强制力来推进这种制度变迁,走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相结合路径来中国发展民营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金融保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