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得到充分肯定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得到充分肯定“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人心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人心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人心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人心体育与安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安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安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安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才能整体安康程度的进步为目的才能整体安康程度的进步为目的才能整体安康程度的进步为目的才能整体安康程度的进步为目的.,将增进学生安,将增进学生安,将增进学生安,将增进学生安康贯穿于课程施行的全过程,确保康贯穿于课程施行的全过程,确保康贯穿于课程施行的全过程,确保康贯穿于课程施行的全过程,确保安康第一安康第一安康第一安康第一思想落思想落思想落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安康成长。到实处,使学生安康成长。到实处,使学生安康成长。到实处,使学生安康成长。94.9%94.9%94.9%94.9%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安康,且大部分学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安康,且大部分学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安康,且大部分学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安康,且大部分学生生生生85.5%85.5%85.5%85.5%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安康。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安康。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安康。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安康。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一:误解之一:“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不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分析与澄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分析与澄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在关于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在关于学校体育这一段中阐述的,而且体育与人的安康和生命息学校体育这一段中阐述的,而且体育与人的安康和生命息息相关,以及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息相关,以及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学校体育和课程更应该树立学校体育和课程更应该树立“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二:学生的安康问题是体育课程解决不了的问题。误解之二:学生的安康问题是体育课程解决不了的问题。分析与澄清:确实,学生的安康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分析与澄清:确实,学生的安康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过剩、应试教育严重、家长成才观偏向、学校指导教营养过剩、应试教育严重、家长成才观偏向、学校指导教育观存在问题、学生身体活动时间大大减少和睡眠缺乏、育观存在问题、学生身体活动时间大大减少和睡眠缺乏、落后的体育教育观等,都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安康问题,因落后的体育教育观等,都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安康问题,因此,单靠体育课程是解决不了学生所有的安康问题,但体此,单靠体育课程是解决不了学生所有的安康问题,但体育与安康课程应该为学生的安康承担部分的责任,作出自育与安康课程应该为学生的安康承担部分的责任,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己应有的奉献。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三: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无限放大,认为体育只能误解之三: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无限放大,认为体育只能部分解决体质的问题,心理安康和社会适应不是体育课程部分解决体质的问题,心理安康和社会适应不是体育课程的目的和内容。的目的和内容。分析与澄清:体育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分析与澄清:体育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对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才能都有重要的因此,体育对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才能都有重要的影响,体育在培养全面开展的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影响,体育在培养全面开展的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育人功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育人功能。能。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四:新体育课程强调坚持误解之四:新体育课程强调坚持“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则,为什么课程改革后的几年中,学生的体质安康程度还则,为什么课程改革后的几年中,学生的体质安康程度还在下降呢?在下降呢?分析与澄清:学生的体质安康程度持续下降,不是课程改革分析与澄清:学生的体质安康程度持续下降,不是课程改革后发生的事情,在改革前就早已持续滑坡,况且受多种因后发生的事情,在改革前就早已持续滑坡,况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新体育课程明确提出素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新体育课程明确提出“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体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体育教学紧紧围绕增进学生的安康来进展具有引领性、方向育教学紧紧围绕增进学生的安康来进展具有引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只要坚持性和指导性。只要坚持“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在理论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在理论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体育课程与教学就能为进步学生的安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体育课程与教学就能为进步学生的安康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康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 第一,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学习根底和需要。第一,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学习根底和需要。第一,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学习根底和需要。第一,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学习根底和需要。第二,由强迫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第二,由强迫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第二,由强迫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第二,由强迫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第三,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第三,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第三,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第三,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91.9%91.9%91.9%91.9%的体育老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的体育老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的体育老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的体育老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更加融洽更加融洽更加融洽更加融洽或或或或“比较融洽。比较融洽。比较融洽。比较融洽。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一:误解之一:“以学生开展为中心就是无视体育老师的重要以学生开展为中心就是无视体育老师的重要作用。作用。分析与澄清:分析与澄清:“以学生开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不但没有无视以学生开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不但没有无视体育老师的重要作用,而是对老师的作用更高了,因为体育老师的重要作用,而是对老师的作用更高了,因为“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倡导多样化的教学以学生开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这就需要老师方式,特别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这就需要老师知识面更宽,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学生进展交流,学生会知识面更宽,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学生进展交流,学生会随时提出各种问题需要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随时提出各种问题需要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二:误解之二:“以学生开展为中心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学以学生开展为中心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分析与澄清:分析与澄清:“以学生开展为中心要求体育老师充分考虑以学生开展为中心要求体育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教学,使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开展。学生合理的、有利于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开展。学生合理的、有利于他们更好学习和开展的需求,应该充分尊重;反之,体育他们更好学习和开展的需求,应该充分尊重;反之,体育老师应该加以引导。老师应该加以引导。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首先,将体育与安康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首先,将体育与安康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首先,将体育与安康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首先,将体育与安康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安康、心理安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与、运动技能、身体安康、心理安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与、运动技能、身体安康、心理安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与、运动技能、身体安康、心理安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域。域。域。94%94%94%94%的老师认为这种划分方法的老师认为这种划分方法的老师认为这种划分方法的老师认为这种划分方法“很好或很好或很好或很好或“较好。较好。较好。较好。其次,课程标准不是按年级而是按四级程度设置学其次,课程标准不是按年级而是按四级程度设置学其次,课程标准不是按年级而是按四级程度设置学其次,课程标准不是按年级而是按四级程度设置学习目的,这一做法同样得到广泛认同。习目的,这一做法同样得到广泛认同。习目的,这一做法同样得到广泛认同。习目的,这一做法同样得到广泛认同。的人认为有关学习程度目的的设置的人认为有关学习程度目的的设置的人认为有关学习程度目的的设置的人认为有关学习程度目的的设置“合理或合理或合理或合理或“较合理。较合理。较合理。较合理。第三,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标准,但不严第三,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标准,但不严第三,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标准,但不严第三,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标准,但不严格规定全国统一的详细教学内容,详细的教学内容由学校按格规定全国统一的详细教学内容,详细的教学内容由学校按格规定全国统一的详细教学内容,详细的教学内容由学校按格规定全国统一的详细教学内容,详细的教学内容由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安排。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安排。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安排。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安排。94 94 94 94的人认为这一做法的人认为这一做法的人认为这一做法的人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或很好或很好或很好或“较好。而且,较好。而且,较好。而且,较好。而且,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78.1%78.1%78.1%78.1%、学习、学习、学习、学习根底根底根底根底74.4%74.4%74.4%74.4%、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69.9%69.9%69.9%69.9%、现有的教学条件、现有的教学条件、现有的教学条件、现有的教学条件68.3%68.3%68.3%68.3%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二、二、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三维课程目的打破了传统教学以三维课程目的打破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为中心的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传授不再是课程和教学的唯一目的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传授不再是课程和教学的唯一目的和最高目的。和最高目的。83%83%的体育老师重视或比较重视的体育老师重视或比较重视“将情感、态度和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浸透到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浸透到运动技能的教学中。1 1、“三维课程目的普遍得到重视三维课程目的普遍得到重视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一:体育教学就是教运动知识和技能,其他方面都是误解之一:体育教学就是教运动知识和技能,其他方面都是副产品。副产品。分析与澄清:这还是运动技术中心论的反映。把体育教学看分析与澄清:这还是运动技术中心论的反映。把体育教学看成了仅仅是技术的教学,就是只重视体育教学的工具性,成了仅仅是技术的教学,就是只重视体育教学的工具性,而无视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只看到体育教学的表象,而未而无视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只看到体育教学的表象,而未看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实际上,体育教学既教学生掌看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实际上,体育教学既教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也教学生如何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也教学生如何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以及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以及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情感和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价值观;既促进学生身体强体育情感和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价值观;既促进学生身体强健,也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意志。因此,运动知识和技能、健,也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意志。因此,运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的同等重要。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的同等重要。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二:强调误解之二:强调“三维课程目的有可能导致老师无视运动三维课程目的有可能导致老师无视运动技能教学的问题,技能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澄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担忧可以消除。分析与澄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担忧可以消除。调查说明,调查说明,83.3%的体育老师比较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的体育老师比较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且且79%的体育老师比较重视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来促进学的体育老师比较重视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实现课程的多种目的。由此可见,大多数体育老师没有生实现课程的多种目的。由此可见,大多数体育老师没有无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更加关注无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更加关注“教什么运动技能、教什么运动技能、如何有效地教运动技能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教运动技能的问题。第一,从总体上讲,教学内容由过去的单一竞技运开工程向多第一,从总体上讲,教学内容由过去的单一竞技运开工程向多样化的运开工程转变。样化的运开工程转变。竞技运开工程一统体育教学内容天下的格局被打破,许多简便竞技运开工程一统体育教学内容天下的格局被打破,许多简便易学、兴趣性和锻炼性强等民族民间体育工程和新兴运开工程作为正易学、兴趣性和锻炼性强等民族民间体育工程和新兴运开工程作为正规的教学内容进入体育课堂。规的教学内容进入体育课堂。第二,教学内容由学非所用向学以致用转变。第二,教学内容由学非所用向学以致用转变。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和校外应该可以用得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和校外应该可以用得上、用得好,并能主动运用,让学生终身受益。上、用得好,并能主动运用,让学生终身受益。第三,教学内容由统一性向选择性转变。第三,教学内容由统一性向选择性转变。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根底、场地设施、老师状况等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根底、场地设施、老师状况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适宜的教学内容。第四,教学内容由越教越多向越教越精转变。第四,教学内容由越教越多向越教越精转变。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根底选择教学内容,保证在有限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根底选择教学内容,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想学、乐学,并可以的教学时间内教给学生更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想学、乐学,并可以学会和掌握。学会和掌握。2 2、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教学内容应该分为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并规定每一内误解:教学内容应该分为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并规定每一内容的课时。容的课时。分析与澄清:第一,我国各地各校差异很大,规定的必修内分析与澄清:第一,我国各地各校差异很大,规定的必修内容很难合适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会导致有些内容在有些容很难合适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会导致有些内容在有些学校教得了,而在另一些学校却教不了;第二,运开工程学校教得了,而在另一些学校却教不了;第二,运开工程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却具有可替代性的特征;第三,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却具有可替代性的特征;第三,每一个运开工程都有其锻炼价值,只要学生喜欢并认真学每一个运开工程都有其锻炼价值,只要学生喜欢并认真学习和参与,就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第四,每一教学内习和参与,就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第四,每一教学内容的时数,应该根据各校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才能进容的时数,应该根据各校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步教学的有效性。第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第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83.5%83.5%的体育老师的体育老师“重视或重视或“比较重视在课堂上运用比较重视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法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8.9%78.9%的体育老师的体育老师“注注重或重或“比较注重创造性地施行体育教学。比较注重创造性地施行体育教学。第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敏、有效。第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敏、有效。80%80%的体育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有了的体育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或明显改善或“较较大改善,大改善,70.1%70.1%的体育老师认为教学效果与过去相比的体育老师认为教学效果与过去相比“明显明显进步或进步或“进步较大。进步较大。3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本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本形成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一:新体育课程重视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新型学习方法,就是无视示误解之一:新体育课程重视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新型学习方法,就是无视示范讲解等传授式教学方法。范讲解等传授式教学方法。分析与澄清:新体育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新分析与澄清:新体育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新型学习方法。所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然包括示范讲解传授教学方法,但传授式型学习方法。所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当然包括示范讲解传授教学方法,但传授式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该赋予示范讲解教学方法新的内涵。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该赋予示范讲解教学方法新的内涵。澄清误解澄清误解误解之二:新型的学习方法容易导致误解之二:新型的学习方法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分析与澄清:新型学习方法与分析与澄清:新型学习方法与“放羊式教学是风马牛不相放羊式教学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此外,新型学习方法的运用也决定了课堂教学干的事情。此外,新型学习方法的运用也决定了课堂教学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要求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在整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要求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在整个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的学生在整个的个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的学生在整个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必须按照老师的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课堂教学时间内都必须按照老师的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完成。新型的学习方法所呈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新型的学习方法所呈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泼等行散而神不散的情景,不能将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泼等行散而神不散的情景,不能将这样的情景看成是课堂纪律不好,因此,应对新课程下的这样的情景看成是课堂纪律不好,因此,应对新课程下的课堂纪律赋予新的内涵。课堂纪律赋予新的内涵。对于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实效性上,对于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实效性上,96.1%96.1%的体育老师的体育老师认为可以认为可以“好或好或“较好地引导老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较好地引导老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程,93.9%93.9%的体育老师认为可以的体育老师认为可以“好或好或“较好地促进学生较好地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学习,88.9%88.9%的体育老师认为可以的体育老师认为可以“好或好或“较较好地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好地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91.3%91.3%的体育老师认为的体育老师认为可以可以“好或好或“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78.5%78.5%的体育老师认为有利于使评价具有操作性。的体育老师认为有利于使评价具有操作性。4 4、开展性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开展性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疑虑说明疑虑说明疑虑:一些体育老师也认为,新的评价方法理念是正确的,疑虑:一些体育老师也认为,新的评价方法理念是正确的,但难于操作,例如,如何进展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怎么但难于操作,例如,如何进展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怎么进展,学生评价的可信度有多大等。进展,学生评价的可信度有多大等。分析和说明:实际上,对这些问题有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主分析和说明:实际上,对这些问题有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主要还是这些老师对开展性评价的含义和意义认识缺乏所造要还是这些老师对开展性评价的含义和意义认识缺乏所造成的,长期以来又一直采用的是通过评价将学生分出三、成的,长期以来又一直采用的是通过评价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的形式。假如我们真正理解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功六、九的形式。假如我们真正理解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反响和鼓励,而不是甄别和选拔,上述问题就可以迎能是反响和鼓励,而不是甄别和选拔,上述问题就可以迎人而解。人而解。对于各类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老师都已进展了不同程度的对于各类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老师都已进展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大部分体育老师比较注重体育设施资源开发。大部分体育老师比较注重体育设施资源79.8%79.8%、课、课程内容资源程内容资源60.2%60.2%、人力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人力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54.5%54.5%、自然地理资源、自然地理资源53.6%53.6%的利用和开发,只有的利用和开发,只有5%5%的体育老师的体育老师“没有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没有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5 5、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问题说明问题说明问题:一些体育老师对这一概念缺乏全面和深化的问题:一些体育老师对这一概念缺乏全面和深化的问题:一些体育老师对这一概念缺乏全面和深化的问题:一些体育老师对这一概念缺乏全面和深化的理解,在课程改革的初期,将一些非身体练习的理解,在课程改革的初期,将一些非身体练习的理解,在课程改革的初期,将一些非身体练习的理解,在课程改革的初期,将一些非身体练习的游戏活动或智力活动引进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或智力活动引进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或智力活动引进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或智力活动引进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说明:这是改革过程,特别是初期,出现的一些问说明:这是改革过程,特别是初期,出现的一些问说明:这是改革过程,特别是初期,出现的一些问说明:这是改革过程,特别是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课程改革题,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课程改革题,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课程改革题,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这样的现象得以消除。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这样的现象得以消除。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这样的现象得以消除。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这样的现象得以消除。三、三、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84.9%84.9%的体育老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的体育老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72.7%72.7%的体育老的体育老师逐渐形成学习习惯、师逐渐形成学习习惯、70.1%70.1%的体育老师教学思路开阔、的体育老师教学思路开阔、63%63%的体育老师业务才能进步、的体育老师业务才能进步、79.6%79.6%的体育老师主动考虑的体育老师主动考虑和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59.4%59.4%的体育老师教学的体育老师教学态度改善、态度改善、74.9%74.9%的体育老师经常与同事交流课程改革的有的体育老师经常与同事交流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关问题、82.7%82.7%的体育老师重视对自己的教学进展反思。的体育老师重视对自己的教学进展反思。1 1、体育老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体育老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仍然还有一些体育老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更新需要加强:仍然还有一些体育老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更新需要加强:第一,我国的体育老师以前承受的几乎都是传统教育思想,第一,我国的体育老师以前承受的几乎都是传统教育思想,且根深蒂固,加之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开展很不平衡,真正且根深蒂固,加之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开展很不平衡,真正承受和深化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承受和深化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部分体育老师还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精神,有第二,部分体育老师还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些体育老师甚至都没有读过课程标准,并受到道听途说的影响,些体育老师甚至都没有读过课程标准,并受到道听途说的影响,进而对课程改革产生严重误解。进而对课程改革产生严重误解。第三,有些体育老师对新的教育思想还比较排斥。第三,有些体育老师对新的教育思想还比较排斥。第四,一些体育老师由于习惯了按照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第四,一些体育老师由于习惯了按照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所以不太适应课程标准,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内上课,所以不太适应课程标准,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甚至感到体育课也不会上了。容,甚至感到体育课也不会上了。第五,各地对新体育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差异较大,体育老第五,各地对新体育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差异较大,体育老师的专业化开展不平衡。师的专业化开展不平衡。2 2、学生的体育与安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学生的体育与安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第一,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得以改变。第一,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得以改变。的体育老师和教研员均认为学生与过去相比,变得的体育老师和教研员均认为学生与过去相比,变得“非非常喜欢或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体育与安康课程的学习。比较喜欢体育与安康课程的学习。第二,被动体育学习向主动体育学习转变。第二,被动体育学习向主动体育学习转变。94.12%94.12%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有所进步;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有所进步;80.26%80.26%的学生的学生表示对当前新体育课程感兴趣;表示对当前新体育课程感兴趣;81.18%81.18%的老师认为学生参加课的老师认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普遍增加。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普遍增加。有关考虑与分析有关考虑与分析 从从2001年开场进入标准实验以后,虽然国家通过各种年开场进入标准实验以后,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进展与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但仍然还是有一半以方式不断进展与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但仍然还是有一半以上的体育老师未能承受新课程培训,许多体育老师甚至在上的体育老师未能承受新课程培训,许多体育老师甚至在课程改革十年来都没有阅读过标准实验稿。因此,如何让课程改革十年来都没有阅读过标准实验稿。因此,如何让一线老师更多地承受新课程培训,理解并施行新课程,仍一线老师更多地承受新课程培训,理解并施行新课程,仍然是今后课程改革深化时期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然是今后课程改革深化时期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目前各地的老师培训主要采用教材培训的方式进展,由各家教材出目前各地的老师培训主要采用教材培训的方式进展,由各家教材出目前各地的老师培训主要采用教材培训的方式进展,由各家教材出目前各地的老师培训主要采用教材培训的方式进展,由各家教材出版社负责开展,从而在培训内容、形式和专家的选择上出现很大问题。一方版社负责开展,从而在培训内容、形式和专家的选择上出现很大问题。一方版社负责开展,从而在培训内容、形式和专家的选择上出现很大问题。一方版社负责开展,从而在培训内容、形式和专家的选择上出现很大问题。一方面,培训的内容、形式陈旧,不利于体育新课程的推广与施行;另一方面,面,培训的内容、形式陈旧,不利于体育新课程的推广与施行;另一方面,面,培训的内容、形式陈旧,不利于体育新课程的推广与施行;另一方面,面,培训的内容、形式陈旧,不利于体育新课程的推广与施行;另一方面,有些培训专家自己就没有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标准实验稿,更多地是根据自己有些培训专家自己就没有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标准实验稿,更多地是根据自己有些培训专家自己就没有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标准实验稿,更多地是根据自己有些培训专家自己就没有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标准实验稿,更多地是根据自己对体育新课程的理解进展讲授,从而出现对体育新课程的理解进展讲授,从而出现对体育新课程的理解进展讲授,从而出现对体育新课程的理解进展讲授,从而出现“念歪经的现象。因此,建议对念歪经的现象。因此,建议对念歪经的现象。因此,建议对念歪经的现象。因此,建议对于一线老师的培训内容和专家选择方面,国家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和限制。于一线老师的培训内容和专家选择方面,国家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和限制。于一线老师的培训内容和专家选择方面,国家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和限制。于一线老师的培训内容和专家选择方面,国家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和限制。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在全国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仍然没有建立出对一线老绝大多数省市,仍然没有建立出对一线老师更具指导作用的新课程地方施行方案,师更具指导作用的新课程地方施行方案,只是一味地让一线老师直接面对和理解比只是一味地让一线老师直接面对和理解比较宏观的课程标准,从而出现三级课程管较宏观的课程标准,从而出现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下的理政策下的“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不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施行。建议在施行正不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施行。建议在施行正式稿时,注意要求各省市制订地方标准施式稿时,注意要求各省市制订地方标准施行方案或者方案。行方案或者方案。谢 谢!教学资料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