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活动专项方案之电力行业培训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69494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专项方案之电力行业培训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活动专项方案之电力行业培训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活动专项方案之电力行业培训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活动专项方案之电力行业培训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活动专项方案之电力行业培训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力行业培训方案【篇一:供电企业新人员培训管理方案】 供电企业新人员培训管理方案 编 制: 审 批: 1.培训目标 1.1提升新人员素质,提升新人员知识和技能,引导新人职员作态 度,提升新人职员作能力,增加新人职员作绩效; 1.2创建学习机制,增强新人员适应和应变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1.3培养新人员对企业忠诚度,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广和传输 企业文化。 2.培训标准 2.1目标一致性标准 新人员培训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新人员培训和新人员任用及发展相 结合,确保全体新人员含有完成本职员作所必需基础技能。 2.2岗前综合培训和关键提升相结合标准 新人员必需参与企业组织岗前综合培训学习。企业依据

2、岗位性质不 同安排不一样培训课题,对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关键岗位新人员进行关键培训,以提升关键岗位新人员工作技能。 2.3按需施教、重视实践标准 培训应依据工作实际需要,讲求实效,学以致用,重视实践,把培训 内容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提升技能,改善工作绩效。 2.4主动参与标准 改变新人员被动应付培训观念,经过部分激励方法,培养新人员主动参与培训意识。 2.5有效性标准 培训课题设置和培训方法、教材、师资安排全部要经过严格审核, 培训效果要进行严格评定,以确保培训有效性。 2.6检验合格者方可上岗标准 全部新人员在各类培训结束后,必需参与对应考试,以检验新人员培 训、学习效

3、果,成绩不合格者必需继续进行培训学习,成绩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培训学习。 3、培训组织体系 构建企业、车间(站所)、班组三级培训体系。 3.1其中企业级培训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安监部、生产部 等部室参与,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价; 3.2各车间(站所)级培训由各车间(站所)具体负责实施,并负 责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价,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其进行监督检验; 3.3班组级培训由各班组长具体负责实施,根据师带徒模式选定师 傅,结合现场实践培训,时间要求在六个月以上;班组长负责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价,车间(站所)负责组织对其进行监督检验。 4、培训工作职责 4.1综合管理部为供电企业新人员培训牵头

4、部室和组织者,负责企业整个培训体系建立、运行和维护;其它各相关部室负责新人员各相关方面培训工作。其职责有: (1)搜集、整理、分析、提炼各车间(站所)培训需求; (2)依据培训需求及其它要求制订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各部室、车间(站所)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3)企业级培训组织和实施,车间(站所)级培训监督检验; (4)多种培训要素(课题、教材、师资等)审核; (5)新人员培训档案建立和维护; (6)培训效果监督和评定; (7) 培训体系控制、改善和维护,培训体系有效性评定。 4.2各车间(站所) (1) 负责搜集、归纳本单位培训需求,提供给综合管理部培训管理人 员并作为本单位新人员培训计划依据

5、; (2)组织实施本单位内部培训,负责组织本单位新人员培训考评, 培训 资料搜集、整理; 4.3各班组 (1) 负责搜集、归纳本班组培训需求,和新人员签署师徒协议,将新 人员带入工作现场强化培训内容,增加新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给车间(站所)培训管理人员并作为本单位新人员培训计划依据; (2)组织实施本单位内部培训,负责组织本单位新人员培训考评, 培训 资料搜集、整理; 5、培训形式 培训关键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种方法。 5.1新人员内部培训 是指培训地点在供电企业内部且受训者均为本企业新人员或其它 单位将新人员委托本企业培训,内部培训分为新人员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5.1.1入职培训

6、 新人员入职培训包含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5.1.1.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分为企业岗前培训和车间(站所)岗前培训。 (1)企业岗前培训 新从业人员,应优异行一周军事化训练,然后再进行为期一周入公 司教育培训,关键内容是了解供电企业建设、发展概况、生产工艺、安全法制纪律等内容,培训时间为35课时,由综合管理部、安监部、生产部负责实施。(2)车间(站所)岗前培训,时间为四面 参与车间(站所)级安全技术培训不少于144课时,由各车间(站所)在新人员经过企业级培训合格并到本单位报道后安排,并指定专员负责。车间(站所)级培训内容包含本车间(站所)概况及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要

7、求、“两票”实施细则、农村供电所人员上岗培训教材、岗位工作基础知识、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各类标准等内容。培训结束,经综合考试合格后,方可转入班组培训。 5.1.1.2班组现场安全技术培训 班组现场安全技术培训是指熟悉操作步骤、提升新人员操作技能 岗位培训,各车间(站所)、班组应指定专员进行传、帮、带,签署一对一“师徒协议”。然后,每名新从业人员全部要依据“师徒协议”要求,在师傅率领下进行不少于6个月现场安全技术培训。 5.1.2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是指为提升现有新人员知识、技能,改善态度等方面专 题培训。 5.2外部培训 新人员相关技能不足已经成为阻碍企业或车间(站所)工作障 碍,而企业内部又

8、不含有培训条件情况下,可申请聘用外部培训,经企业长同意后实施。 5.2.1外部培训形式 外部培训是指企业新人员到外部培训机构或外单位所接收培训 和考察等,其内容包含进修、学习、参与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外部培训分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5.2.1.1学历教育 新人员参与学历教育,是指新人员经过学习取得国家认可学历。学历培【篇二: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 -01-20 11:35:51 信息起源: 浏览次数:1363次为加紧电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需要,依据相关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

9、目标通知(劳社部发 32 号,以下简称“项目”),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 (一) 成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会领导任主任、首批进入项目实施 14 家企业主管领导或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主任参与 “ 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推进工作委员会 ” (以下简称 “ 委员会 ” )。“委员会”职责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负责组织本项目标整体计划和实施,并对本项目包含行业性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议。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 “委员会”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 1 、项目工作小组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责任人兼任

10、组长,首批进入项目实施 14 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教育培训责任人参与。项目工作小组关键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标实施;针对企业推进本项目所包含各方面问题和工作内容,开展协作性研究和交流;向“委员会”提出行业性重大问题协调和决议议案;推进、协调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判定各项工作实施。 2 、项目研究小组由部分电力企业、电力培训中心、高级技工学校领导组成 。项目研究小组关键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标调查研究和咨询;针对电力培训机构具体实施本项目工作所包含行业标准规范、资格和质量认证等工作开展研究;在“委员会”办公室协调下,为工作小组提出相关议案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并向委员会提出

11、相关议案。 (二)进入 项目实施企业,要 成立企业相关责任人挂帅,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责任人协力配合项目实施领导组织。具体负责本项目在企业内部实施组织领导、统筹计划和协调落实等工作;组织进行高技能人才需求估计分析;研究制订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制订相关政策方法;建立通畅企业内部分级培养工作体系;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培训机构网络;拓宽培训经费投入渠道;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各省电力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省行协”)作为省内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由省行协相关会领导任主任,省内各相关单位参与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领导机构或工作办公室,在省劳动保障部

12、门领导和支持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一布署,充足发挥省行协宣传、组织和协调作用,结合本省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建立省内相关政府、省行协、电力企业、电力培训机构之间开展本项目标工作关系,争取更多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 二、实施范围和职业(工种)领域 (一)实施范围 1 、首 批进入项目实施企业有:国家电网企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企业、中国华能集团企业、中国大唐集团企业、中国华电集团企业、中国国电集团企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企业、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企业、国家开发投资企业、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企业、广东粤电集团企业、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企业、中国葛洲坝集团企业、新力能源开

13、发企业等。 2 、为使 更多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逐步扩大项目标实施范围,各省行协要主动主动地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帮助省内其它电力企业了解本项目标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制订企业对应工作实施方案,并向中电联报送新加入项目实施企业名单,由中电联汇总,统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立案。 (二)实施职业(工种) 三、项目实施内容 本项目包含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在职和后备人员培养,近期工作内容关键为高级工向技师、技师向高级技师在职人员培养。 本项目内容实施,是在“委员会 ” 统筹计划和协调组织下,以企业为主导,发挥省行协地域性协作网络功效,调动各级优质培训资源,在各自工作层面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经过近、远

14、期工作内容结合,形成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良好行业环境,并以此推进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一)由“委员会”统筹计划并协调组织,整体推进项目实施关键内容为: 1 、组织开展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课题研究。分期分批立项研究、开发包含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方面政策、评定机制,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培训纲领、教材、手段,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课题,并将课题研究结果应用到项目实施中去。 2 、开展电力行业主干职业(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需求估计和分析。 3 、充足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主导作用,推进企业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有效培养机制和科学薪酬制度。 4 、

15、推进电力培训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本着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标准,依靠电力行业现有骨干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建立起能覆盖全行业地域和关键职业(工种或岗位)分布三级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 5 、面向培训机构,加强培训质量监督和规范工作,开展对应评定、交流;组织进行两年一次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活动,促进行业培训水平整体提升。 6 、开展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培训认证工作。 7 、促进仿真模拟技术和现代培训技术手段开发和应用;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和信息网络平台,共享全行业教育培训优势资源,逐步构建满足电力高技能人才终生学习、多样

16、化学习行业教育培训 信息和管理网络平台及其对应行业政策机制 。 8 、在逐层选拔基础上,推进建立省、大区和全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授库。 9 、在政府授权指导下,加紧推进实施电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和之紧密结合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10 、加大职业技能判定和技师考评工作力度,构筑并通畅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紧密行业培训和考评判定工作,主动探索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培训考评和现场判定相结合高技能人才考评措施。要经过行业政策导向,明确把取得行业高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条件之一。推进全行业职业技能判定、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大赛,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路径。

17、 11 、探索建立起含有电力特色行业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二)企业作为实施本项目标主体,在全行业统筹协调下,其实施工作内容为: 1 、依据企业本身发展战略计划,对高技能人才现实状况和需求进行分析估计,明确提出包含本项目首批实施职业(工种)或扩展到本企业其它生产、建设、经营岗位主干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年度需求计划。 2 、围绕企业市场定位和可连续发展战略,明确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任务;确立集团企业和子(分)企业和基层企业之间分级培养工作体系;推行“使用和培训考评相结合,待遇和业绩贡献相联络”做法,加紧建立职员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使用待遇机制,确

18、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落实。 3 、坚持并 完善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重视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百分比,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4 、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关键,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主动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 创新和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体制和机制, 通畅高 技能人才快速培养和成才通道,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 、加大职员教育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进入本项目实施关键企业应依据国发 16 号文件相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决定精神,将职员教育经费百分比从原占职职

19、员资总额 1.5 提升到 2.5 ,并从中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 6 、要充足发挥下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技能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基地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支持激励这些培训基地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 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建立企业生产技能教授库,经过政策导向,使这些教授能够兼职培训机构教学,充实技能培训老师队伍,使培训质量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一线生产技术要求。要激励基层企业加大同当地优质电力培训机构协作力度,充足利用行业三级培训基地网络资源,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 (三)作为各省实施本项目标牵头单位,省行协关键工作内容为: 1 、依据通知精神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转发中电联相关发挥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作用意见要求,大力开展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标宣传、动职员作,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行业环境。 2 、要主动主动地做好和省劳动保障部门协调工作,争取得到政策支持;团结各电网企业、发电集团企业和地方电力企业本省企业,依靠省内各级各类电力培训机构,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协作和交流等工作。 3 、开展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估计和信息服务。 4 、依据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标准,协商遴选本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备选名单,上报中电联;结合省内培训资源情况,提出培训基地网络布局结构,开展培训协作;配合中电联开展省内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培训

21、合格证书颁发监督、检验和评定工作。 5 、依靠省内各电力培训机构,协调优质教育培训资源,面向企业需求,具体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校企之间、校际之间信息沟通和协作。 6 、本着资源共享标准,制订对应管理措施,建立起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授库。 7 、主动支持、帮助、联合省电力职业技能判定中心和各电网企业、发电集团企业和地方电力企业本省企业,共同做好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判定工作,经过共同努力,立即将地方电力企业纳入实施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判定轨道;组织开展省电力行业技能竞赛 和优异表彰 ,促进企业技能练兵和培训活动, 形成电力高技能人才逐层选拔路径。 8 、组织开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相关政策研究

22、,并向相关政府部门及中电联提出提议。 (四)主动推进电力行业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建设。 1 、企业或基层企业培训基地,要 充足发挥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优势,建立校企结合、专兼结合培训师资队伍,依据本企业需求,根据行业培训规范标准,实施部分工种岗位高级工、技师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相关培训合格证书。 2 、 30 所左右电 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行业培训基地”),将依据地域和职业(工种)优势资源分布情况相结合标准,根据行业基地建设和遴选标准,在各省行业协会推荐基础上,由中电联组织教授分批、滚动遴选,经“委员会”审定后确定。“行业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依据电力高技能人

23、才培训项目要求,面向大区或全行业服务。 3 、 5 10 个国家级(电力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培训基地”),将在行业基地范围内,依据遴选标准和地域、职业(工种)资源优势分布情况,由中电联组织相关 教授,并经“委员会”同意,提出备选名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公布。“国家级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依据电力和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具体要求,面向全行业乃至全国范围服务。 4 、“国家级培训基地”和“行业培训基地”,面向电力行业实施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需实施行业培训规范标准,严格进行基地和教学质量等管理,接收 “委员会”质量监控和相关认证。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行业培训合格证

24、书。“国家级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实施国家相关标准,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国家相关培训合格证书。 5 、加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资源建设和共享工作力度。争取经过 1 2 年努力,建立全行业共享主干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授库及其管理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实施全行业培训、认证和动态管理。 四、项目近期实施计划 (一) 年 2 月至 6 月 1 、分别召开首批进入项目实施关键企业、省行协座谈会,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定位;分别成立“委员会”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讨论确定两个小组工作内容总体框架和工作计划;召开电力 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大会,成立“电力高技

25、能人才培训项目推进工作委员会”,开启并布署项目实施工作。 2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意,由中电联印发电力 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相关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中工作意见。 3 、首批进入项目实施 14 家企业要 依据电力 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于 6 月底前, 成立高技能人才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制订对应实施方案( 包含:任务目标、实施内容、组织形式、推进方法、配套方法、阶段计划等内容),并 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抄送中电联。各省行协要结合电力 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和 相关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中工作意见,主动和省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并报送

26、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领导机构或工作办公室人员方案和项目实施方【篇三: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 案 为加紧电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需要,依据相关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标通知(劳社部发 32 号,以下简称“项目”),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 (一) 成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会领导任主任、首批进入项目实施 14 家企业主管领导或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主任参与 “ 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推进工作委员会 ” (以下简称 “ 委员会 ” )。“

27、委员会”职责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负责组织本项目标整体计划和实施,并对本项目包含行业性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议。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委员会”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 1 、项目工作小组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责任人兼任组长,首批进入项目实施 14 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教育培训责任人参与。项目工作小组关键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标实施;针对企业推进本项目所包含各方面问题和工作内容,开展协作性研究和交流;向“委员会”提出行业性重大问题协调和决议议案;推进、协调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判定各项工作实施。 2 、项目研究小组由部分电力企业、电力

28、培训中心、高级技工学校领导组成 。项目研究小组关键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标调查研究和咨询;针对电力培训机构具体实施本项目工作所包含行业标准规范、资格和质量认证等工作开展研究;在“委员会”办公室协调下,为工作小组提出相关议案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并向委员会提出相关议案。 (二)进入 项目实施企业,要 成立企业相关责任人挂帅,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责任人协力配合项目实施领导组织。具体负责本项目在企业内部实施组织领导、统筹计划和协调落实等工作;组织进行高技能人才需求估计分析;研究制订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制订相关政策方法;建立通畅企业内部分级培养工作体系;优化配置、合理

29、布局培训机构网络;拓宽培训经费投入渠道;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各省电力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省行协”)作为省内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由省行协相关会领导任主任,省内各相关单位参与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领导机构或工作办公室,在省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和支持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一布署,充足发挥省行协宣传、组织和协调作用,结合本省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建立省内相关政府、省行协、电力企业、电力培训机构之间开展本项目标工作关系,争取更多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 二、实施范围和职业(工种)领域 (一)实施范围 1 、首 批进入项目实施企业有:国家电网企业、

3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企业、中国华能集团企业、中国大唐集团企业、中国华电集团企业、中国国电集团企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企业、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企业、国家开发投资企业、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企业、广东粤电集团企业、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企业、中国葛洲坝集团企业、新力能源开发企业等。 2 、为使 更多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逐步扩大项目标实施范围,各省行协要主动主动地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帮助省内其它电力企业了解本项目标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制订企业对应工作实施方案,并向中电联报送新加入项目实施企业名单,由中电联汇总,统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立案。 (二)实施职业(工种)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判定规范

31、为依据,结合电力生产技术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坚持 “ 先主后辅,先易后难 ” 标准,从现在电力行业特有工种中,确定变电站值班员、变压器检修工、配电线路工、集控值班员、汽轮机本体检修工、继电保护工、水工浇筑工、水工建筑测量工等为首批实施职业(工种)。争取用 2 年时间,进行这些职业(工种)岗位能力(尤其是复合性岗位能力)和结构层次分析,提出并实施这些职业(工种)培训行业规范标准,该规范标准包含:岗位能力要求、培养方案、质量评价等;并提出这些职业岗位高技能人才岗位设置结构层次百分比指导性意见。在取得上述经验基础上,再经过 1 2 年时间,完成电力行业其它主干职业(工种)行业规范标准等工作。 三、项

32、目实施内容 本项目包含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在职和后备人员培养,近期工作内容关键为高级工向技师、技师向高级技师在职人员培养。 本项目内容实施,是在“委员会 ” 统筹计划和协调组织下,以企业为主导,发挥省行协地域性协作网络功效,调动各级优质培训资源,在各自工作层面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经过近、远期工作内容结合,形成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良好行业环境,并以此推进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一)由“委员会”统筹计划并协调组织,整体推进项目实施关键内容为:1 、组织开展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课题研究。分期分批立项研究、开发包含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方面政策、评定机制,

33、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培训纲领、教材、手段,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课题,并将课题研究结果应用到项目实施中去。2 、开展电力行业主干职业(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需求估计和分析。 3 、充足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主导作用,推进企业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有效培养机制和科学薪酬制度。 4 、推进电力培训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本着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标准,依靠电力行业现有骨干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建立起能覆盖全行业地域和关键职业(工种或岗位)分布三级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 5 、面向培训机构,加强培训质量监督和规范工作,开展对应评定、交流;组织进行

34、两年一次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活动,促进行业培训水平整体提升。 6 、开展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培训认证工作。 7 、促进仿真模拟技术和现代培训技术手段开发和应用;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和信息网络平台,共享全行业教育培训优势资源,逐步构建满足电力高技能人才终生学习、多样化学习行业教育培训 信息和管理网络平台及其对应行业政策机制 。 8 、在逐层选拔基础上,推进建立省、大区和全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授库。9 、在政府授权指导下,加紧推进实施电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和之紧密结合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10 、加大职业技能判定和技师考评工作力度,构筑并通畅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紧密行业培

35、训和考评判定工作,主动探索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培训考评和现场判定相结合高技能人才考评措施。要经过行业政策导向,明确把取得行业高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条件之一。推进全行业职业技能判定、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大赛,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路径。 11 、探索建立起含有电力特色行业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二)企业作为实施本项目标主体,在全行业统筹协调下,其实施工作内容为:1 、依据企业本身发展战略计划,对高技能人才现实状况和需求进行分析估计,明确提出包含本项目首批实施职业(工种)或扩展到本企业其它生产、建设、经营岗位主干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年度需求计划

36、。 2 、围绕企业市场定位和可连续发展战略,明确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任务;确立集团企业和子(分)企业和基层企业之间分级培养工作体系;推行“使用和培训考评相结合,待遇和业绩贡献相联络”做法,加紧建立职员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使用待遇机制,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落实。3 、坚持并 完善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重视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百分比,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4 、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关键,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主动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 创新和完善企

37、业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体制和机制, 通畅高 技能人才快速培养和成才通道,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 、加大职员教育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进入本项目实施关键企业应依据国发 16 号文件相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决定精神,将职员教育经费百分比从原占职职员资总额 1.5 提升到 2.5 ,并从中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 6 、要充足发挥下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技能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基地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支持激励这些培训基地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 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建立企业生产技能教授库,经过政策导向,使这些教授能够兼职培训

38、机构教学,充实技能培训老师队伍,使培训质量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一线生产技术要求。要激励基层企业加大同当地优质电力培训机构协作力度,充足利用行业三级培训基地网络资源,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 (三)作为各省实施本项目标牵头单位,省行协关键工作内容为: 1 、依据通知精神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转发中电联相关发挥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作用意见要求,大力开展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标宣传、动职员作,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行业环境。 2 、要主动主动地做好和省劳动保障部门协调工作,争取得到政策支持;团结各电网企业、发电集团企业和地方电力企业本省企业,依靠省内各级各类电力培训机构,开展高技

39、能人才培养协作和交流等工作。 3 、开展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估计和信息服务。 4 、依据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标准,协商遴选本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备选名单,上报中电联;结合省内培训资源情况,提出培训基地网络布局结构,开展培训协作;配合中电联开展省内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监督、检验和评定工作。 5 、依靠省内各电力培训机构,协调优质教育培训资源,面向企业需求,具体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校企之间、校际之间信息沟通和协作。 6 、本着资源共享标准,制订对应管理措施,建立起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授库。 7 、主动支持、帮助、联合省电力职业技能判定中心和各电网企业、发电集团企业和地

40、方电力企业本省企业,共同做好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判定工作,经过共同努力,立即将地方电力企业纳入实施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判定轨道;组织开展省电力行业技能竞赛 和优异表彰 ,促进企业技能练兵和培训活动, 形成电力高技能人才逐层选拔路径。 8 、组织开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相关政策研究,并向相关政府部门及中电联提出提议。 (四)主动推进电力行业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建设。 1 、企业或基层企业培训基地,要 充足发挥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优势,建立校企结合、专兼结合培训师资队伍,依据本企业需求,根据行业培训规范标准,实施部分工种岗位高级工、技师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相关培训合格证书。 2 、 30

41、 所左右电 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行业培训基地”),将依据地域和职业(工种)优势资源分布情况相结合标准,根据行业基地建设和遴选标准,在各省行业协会推荐基础上,由中电联组织教授分批、滚动遴选,经“委员会”审定后确定。“行业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依据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要求,面向大区或全行业服务。 3 、 5 10 个国家级(电力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培训基地”),将在行业基地范围内,依据遴选标准和地域、职业(工种)资源优势分布情况,由中电联组织相关 教授,并经“委员会”同意,提出备选名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公布。“国家级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

42、还要依据电力和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具体要求,面向全行业乃至全国范围服务。 4 、“国家级培训基地”和“行业培训基地”,面向电力行业实施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需实施行业培训规范标准,严格进行基地和教学质量等管理,接收“委员会”质量监控和相关认证。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行业培训合格证书。“国家级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实施国家相关标准,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国家相关培训合格证书。 5 、加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资源建设和共享工作力度。争取经过 1 2 年努力,建立全行业共享主干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授库及其管理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实施全行业培训、认证和动态管理。 四、项目近期实施计划 (一) 年 2 月至 6 月 1 、分别召开首批进入项目实施关键企业、省行协座谈会,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定位;分别成立“委员会”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讨论确定两个小组工作内容总体框架和工作计划;召开电力 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大会,成立“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推进工作委员会”,开启并布署项目实施工作。 2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意,由中电联印发电力 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