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382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Vol.45 No.1(215)2024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张冲1,梁晓林2,王学义3(1.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731;2.西华大学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成都 610039;3.西南财经大学 社会发展研究院,成都 611130)【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运用模糊Borda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12202

2、1年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中西”递减的区域分布格局,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西部省份排名波动剧烈,东中部省份排名相对稳定;进一步聚类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一般水平地区分别有4个、10个和12个省份。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应积极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总结和分享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高水平地区应深入挖掘区域特质,关注人口再生

3、产、素质和结构的平衡,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等水平地区要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动力,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般水平地区应借鉴模范地区经验,找到自身优势,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键词】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因子分析法;熵值法;模糊Broda法【DOI】10.15884/ki.issn.1007-0672.2024.01.002【收稿日期】2023-09-22【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24)01-0016-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口转变新格局与人口治理创新研究”(21ARK001)【作者简介

4、】张冲,男,四川眉山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梁晓林,男,广东佛山人,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学义(通信作者),男,四川遂宁人,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引言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首要就是肯定了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客观性和重要性。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可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因素非常重要(宋健等,2023)1。人口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石,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陆杰华、张宇昕,2023)2。

5、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指导,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韩保江、李志斌,2022)3。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重要推手(高文书,2023)4。因此,研究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于理解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162024年第1期 第45卷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Vol.45 No.1(215)2024意义。然而,如何科学评价和测度人口高质量发展,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状况,明确人口

6、政策目标,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末,主要围绕人口现代化展开,代表性的学者有王学义(2006)5、陈友华(2003)6、鲍谦(2003)7、周炎炎(2014)8等。相关研究虽未有明确统一的理论指导,但从中形成了人口现代化的主要框架,主要包括:人口再生产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王学义,2005;陈友华、吴凯,2007)9,10。进入新世纪,伴随人口结构问题的不断凸显,国家开始重视人口均衡发展。2008年3月,当时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了“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并组织专家

7、学者召开了人口均衡发展的相关会议,学界也逐渐重视相关问题的相关研究,其指标体系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张俊良、郭显超,2013;周炎炎,2015;赵智等,2023)11-13。无论是人口现代化还是人口均衡发展,究其内涵,狭义方面都包含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等内部要素,广义方面都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外延内容,同时其历史动态性要求测量指标不能拘束于理论分析框架之内,更要遵循时代背景与国家奋斗目标。人口高质量发展有别于传统人口现代化和人口均衡发展,它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即在保持人口总量适度增长的基础上,优化人

8、口素质和结构,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周学馨,2023;原新,2023;马瑞丽等,2023)14-16。二、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遵循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见表1。伴随持续的超低生育水平,中国人口数量已经进入负增长时代,而且短期内难以逆转。为了回升生育水平和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第一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将人口出生率、少儿抚养比、劳动人口比重均列为正向指标,这和以往相关

9、研究有所不同。2000年左右,传统的人口现代化多将人口出生率列为负向指标,这符合当时的国情和计划生育政策;2010年代的人口均衡发展多将其列为适度指标,是因为人口出生率虽然下跌,但是仍然大于人口死亡率,人口适度增长;而今天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低于人口死亡率,并可能长期保持走低趋势。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第二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在人口再生产条件方面选取了体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城乡收入比。第三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方面选取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社会保险覆盖率、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等指标;精神文明方面选取了公共教

10、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以及文化素质方面的指标。第四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则选择了人口与环境和资源方面的指标。因此,选择以上指标既遵循了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又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同时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色。三、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选择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22021年各省份相关指标的数据来测度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于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 17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Vol.45 No.1(215)2024统计年鉴 以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等,并运用插值法补充部

11、分缺失数据。由于各项指标中的数值、单位及正负性存在差异,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之间量纲差异的影响。针对正向指标、负向指标和适度指标分别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正向指标:xij=xij-xminxmax-xmin(1)负向指标:xij=xmax-xijxmax-xmin(2)适度指标:xij=1-max()xij-a,b-xijmax()xmax-a,b-xmin(3)其中,xij为第i个省份、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xij为第i个省份、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值,xmax和xmin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中各省份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b)为适度区间,若适度指标只有一个适表1人口高质量发

12、展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二级指标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条件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人口结构三级指标出生率()死亡率()流动人口(%)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围产儿死亡率()预期寿命(岁)受教育年限(年)文盲率(%)大专以上人口比例(%)人均专利授权数(项/万人)人口性别比(%)城市化率(%)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劳动人口比(%)四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人均GDP(元/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人均消费支出(元/人)城乡收入比社会保险覆盖率(养老医疗)(%)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公园绿地

13、(平方米/人)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千克/人)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千克/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人)人均播种面积(公顷/人)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同三级指标指标属性正负正正正正负正正正正负负正正负正正负正正适度(适度值100)正负正正 182024年第1期 第45卷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Vol.45 No.1(215)2024度值,可将其看作是上下限重叠的适度区间的特例进行无量纲化。(二)单一评价模型1.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用于研究数据中变量之间的内部结构和依赖关系的相关矩阵,对原始变量进行分解,将多个相

14、关联的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反映复杂现象的基本结构。因子分析法用少数的新指标替代复杂的原始指标,客观确定因子的权重,解决指标间产生的信息重叠问题;同时通过降维减少计算量,并较大程度涵盖原始指标的信息(谭燕芝、彭千芮,2018)17,分析步骤如下:(1)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2)利用标准化数据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运用STATA17.0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结果为0.776,且巴特利球形检验P0.05,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并提取公因子。依据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并使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提取6个公因子(以F1F6为表示),累

15、积方差贡献率为79.79%。旋转后方差分解表见表2。(4)对原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并计算因子得分(见表3)。(5)以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占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得到各省份的综合因子得分,即人口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F,并依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序。F=0.3510F1+0.1138F2+0.1058F3+0.0894F4+0.0802F5+0.0577F60.7979 (4)2.熵值法熵值法利用各指标值信息熵的大小差异程度,决定各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人为因素对权重的干扰,并且确保指标能反映绝大部分的原始信息,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裴玮,2020)18,具体步骤如

16、下:(1)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个省份指标值的影响比重PijPij=xiji=1mxij(5)(2)计算信息熵ejej=-1lnni=1mPijln(Pij)(6)(3)计算各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gj=1-ej(7)(4)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jwj=gji=1mgj(8)(5)依据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第i个省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Ri表2方差分解表因子Factor1Factor2Factor3特征值9.483.072.86贡献率0.350.110.11累计贡献率0.350.460.57因子Factor4Factor5Factor6特征值2.412.161.56贡献率0.090.080.06

17、累计贡献率0.660.740.80 19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Vol.45 No.1(215)2024Ri=j=1mwjxij(9)最终得到各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R,并依据得分进行排序。3.综合评价模型由于不同的评价模型侧重点不一样,产生的排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单一评价模型难以客观反映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采用模糊Borda法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不仅考虑评价结果排序位次的差异,还考虑评价分值的差异(徐林明等,2017)19,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隶属度表3旋转因子载荷系数表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 x11x12x13x14x

18、15x16x17x18x19x20 x21x22x23x24x25x26x27主成分Factor1-0.540.150.870.950.970.970.510.350.520.170.400.17-0.02-0.22-0.090.850.490.410.790.890.87-0.14-0.20-0.53-0.390.920.27Factor20.06-0.21-0.090.00-0.01-0.030.200.20-0.080.190.090.390.76-0.210.590.320.610.580.26-0.160.130.85-0.220.02-0.210.07-0.13Factor30.2

19、6-0.30-0.090.040.060.04-0.010.060.550.340.500.020.17-0.070.62-0.070.12-0.23-0.31-0.200.050.09-0.100.70-0.36-0.21-0.84Factor4-0.38-0.75-0.100.030.030.000.020.610.16-0.030.15-0.040.180.200.090.070.260.080.060.08-0.01-0.080.75-0.13-0.68-0.01-0.27Factor5-0.51-0.260.05-0.11-0.04-0.010.49-0.250.270.23-0.0

20、5-0.080.000.770.050.280.220.490.29-0.03-0.17-0.260.04-0.30-0.290.230.11Factor60.100.090.13-0.06-0.08-0.07-0.410.260.180.65-0.53-0.59-0.130.220.06-0.140.100.190.100.07-0.11-0.080.030.080.140.050.00 202024年第1期 第45卷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Vol.45 No.1(215)2024ik=Xik-XminXmax-Xmin(10)ik为第i个省份在第k个评价模型下属于“优”的隶属度,

21、Xik为第i个省份在第k个评价模型下的得分,Xmax和Xmin分别为第k个评价模型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计算模糊频率模糊频率反映各评价模型的得分差异。由隶属度计算第i个省份排在第h位的模糊频数fih。fih=k=1mkihik(11)其中,kih为第i个省份在第k个评价模型下排在第h位。jih=1,第k个评价模型下第i个省份排在第h位0,其他(12)模糊频率Wih:Wih=fihhfih(13)(3)将评价模型的排序结果转化为位序得分QhQh=12(m-h)(m-h+1)(14)(4)计算第i个省份的模糊Borda得分Bi=hmWihQh(15)最后,依据模糊Borda得分Bi的大小进行排

22、序。四、评价结果及分析(一)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组合评价结果因子分析法与熵值法两种评价模型的结果总体一致,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运用模糊Borda法进行组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上述评价结果显示,20122021年,北京的得分一直位列榜首,这充分表明北京在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西藏的得分则一直垫底,这意味着西藏在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一直面临挑战。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教育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省份,产业相对完善,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生活居住条件,越能够吸引和培养高质量的人口;而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省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23、,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二)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为了进一步比较各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计算各省份历年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的平均值,依据均值重新排名,并将2012年与2021年的排名进行纵向比较(见表5)。横向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天津、重庆、福建和安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得分均值排在前十位;内蒙古、湖北、河南、江西、河北、辽宁、四川、湖南、宁夏、陕西和黑龙江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得分均值排在中等位置;海南、吉林、广西、山西、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青海和西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得分均值排在末十位。从区域分布来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有8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而排名

24、在末十位的省份中,有7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组合评价的均值为294.01,中部地区为113.61,西部地区为72.16。可见,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 21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Vol.45 No.1(215)2024大,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升高的趋势,东部最高,西部最低。这也进一步显示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从十年变化趋势来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云南、西藏和甘肃等省份的排名变化较为稳定,波动在-2到2之间。在这些省份中,北京、上海、广东、

25、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福建和安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长期保持在靠前水平,而吉林、山西、甘肃、云南和西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处于靠后水平,其余省份均处于中等水平。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表4基于模糊Borda法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组合评价结果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012465.00311.50120.0023.82117.60191.6865.1489.08406.00351.00352.89193.48253.00155.12287.09142.40159.5178.00407.6822.9

26、269.48371.8280.967.807.570.0041.713.9810.93188.3127.822013465.00311.58179.8221.00113.34186.8639.6492.73407.53337.58421.36178.99263.33156.68286.99141.91158.7583.31380.0222.9275.67328.46115.0112.167.490.0069.687.802.52106.2033.702014465.00298.63178.7318.77169.93172.0444.8391.79407.54337.29421.08176.92

27、263.56152.14300.00147.34141.09102.67392.2431.1182.79313.20106.4613.374.030.0050.047.924.6679.4039.672015465.00287.35146.0028.30169.39164.5641.5339.01408.06325.00421.47198.39263.87150.28351.00146.73158.93133.81392.9821.0051.82280.4499.3813.304.140.0081.337.825.02106.1541.362016465.00287.27253.0025.32

28、194.17141.1657.9536.00407.49325.00392.63105.00251.95139.40325.69143.84136.00108.19421.3923.7734.01300.67178.9411.885.780.0064.227.784.76110.6532.852017465.00316.06192.7383.48221.9564.7420.2744.07421.28378.60352.2789.54276.16179.53312.20200.77208.74127.16408.7383.6418.85226.77129.084.3621.960.0036.21

29、20.147.5464.7617.672018465.00287.02135.2742.13176.26128.9651.9523.31409.46351.00392.05231.00287.05157.07304.23169.40157.17101.98421.4946.6928.70255.45182.6629.305.520.0082.825.317.9551.8228.532019465.00286.51110.3244.59183.07119.6135.8616.70422.30380.04378.00231.00286.19165.87305.15175.77128.82148.2

30、4396.2855.6125.32253.14184.6132.8510.140.0070.065.418.4871.3925.682020465.00286.81115.2045.82183.6197.3638.9430.35408.79406.00351.00202.84286.27163.99304.27193.54231.0091.00409.9435.8033.75256.04143.1828.313.860.0078.808.685.2391.8617.982021465.00311.68105.0036.85205.51123.6546.5736.00421.42391.8635

31、1.00197.30274.33156.01276.00171.91217.6491.00410.0540.3222.96276.56142.5524.828.580.0097.548.682.6484.4321.60 222024年第1期 第45卷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Vol.45 No.1(215)2024提升较为明显(排名上升3名及以上)的省份有:内蒙古、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和陕西,其中内蒙古、湖北和四川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其人口高质量发展进入到中上行列,而广西、贵州和陕西虽然得到提升但仍然处于中后水平。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下降较为明显(排名退步3名及以上)的省份有:辽宁

32、、黑龙江、海南、重庆、青海、宁夏和新疆。辽宁、黑龙江、海南、宁夏等地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退步;重庆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虽然仍相对靠前,但是近年来有被其他省份赶超的趋势,青海与新疆在较低水平状况下同样有所下滑,可能与其地理位置和产业滞后有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从区域排名变化来看,西部省份排名波动剧烈,排名变化在6名及以上的省份有2个;排名变化在35名的省份有7个;东部与中部的大多数省份排名变化相对稳定。从区域的均值变化来看,十年间东部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从292.30到286.63,总体保持在高水平状态,中部从113.32到119.16,西部从

33、73.45到76.10。可见,中西部和东部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在过去的十年中,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东部的差距。(三)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和比较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和深层意义,通过SPSS软件对各省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均值进行系统聚类,得到四类地区(见表6)。第一类是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该类省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处于最高水平,并且在长期发展中不断优化、调整结构,综合得分稳居全国前列,是其他省份的标杆,为其他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和借鉴。第二类

34、是人口高质量表520122021年各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平均得分及排名变化情况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历年组合评价得分均值465.00298.44153.6137.01173.48139.0644.2749.91411.99358.34383.38180.45270.57157.61305.26163.36历年得分均值排名1715251116232125410914613排名变化01-126-51-6120-20002地区东部东部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中部东部东部东部中部东部中部东部中部省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35、历年组合评价得分均值169.77106.54404.0838.3844.33286.26136.2817.827.910.0067.248.355.9795.5028.69历年得分均值排名1218324228172729312028301926排名变化31-14-5-3430052-3-8-3地区中部中部东部西部东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西部注:采用 中国统计年鉴2006 对中国大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西北地区包

36、括内蒙古、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12省(市、区)。23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Vol.45 No.1(215)2024发展高水平地区。该类省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起点较高,处于中上水平,但在长期发展中受限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等问题,与模范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第三类是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等水平地区,该类省份的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一部分省份早期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但在发展过程中未能适时调整和优化,逐渐落后了,如辽宁、黑龙江和海南;另一部分省份则是因为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呈现上

37、升趋势,且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如内蒙古和四川。第四类是人口高质量发展一般水平地区,其中一部分省份因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省份差距巨大;另一部分省份虽然目前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但是依靠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政策吸引,呈现上升趋势,如陕西、广西和贵州。五、结论与政策启示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少子化、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问题,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动适应并调整人口现状,抓住新的人口机会,使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基于传统人口现代化和人口均衡的指标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与理论框架下,

38、构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21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比较了地区差异,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横向来看,东部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2.纵向来看,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西部省份排名波动剧烈,东中部省份排名相对稳定。3.进一步聚类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排名在前五名,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地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启示:1.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应积极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结合自身的区域文化、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因素,总结和分享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39、,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2.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与模范地区仍有一定的差距,应深入挖掘区域特质,关注人口再生产、素质和结构的平衡,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3.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处于上升势头的省份,应保持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动力;而其他省份则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避免短板进一步扩大,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继续下滑。4.人口高质量发展一般水平地区受限于自身发展条件,与模范地区和高水平地区差距较大,因此应借它们的经验,找出自身优势以弥补不足,同时也要注重人口高质量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参考文献:1 宋

40、健,姜春云,杨旭宇.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社会发展研究,2023(1):1-17+242.2 陆杰华,张宇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再思考J.青年探索,2023(4):5-14.3 韩保江,李志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J.管理世界,2022(11):29-43.4 高文书.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J.红旗文稿,2023(11):37-39.表6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聚类结果类型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等水平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一般水平地区省份数量541012省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天津、重庆、福建安徽

41、、内蒙古、湖北、河南、江西、河北、四川、辽宁、湖南、宁夏陕西、黑龙江、海南、吉林、广西、山西、新疆、贵州、甘肃、云南、青海、西藏 242024年第1期 第45卷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Vol.45 No.1(215)20245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04):46-51.6 陈友华.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03):64-70.7 鲍谦.湖北人口现代化的进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3(11):83-84.8 周炎炎.人口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08):99-102.9

42、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框架的确立及其意义、依据与相关范畴界定J.天府新论,2005(02):89-94.10 陈友华,吴凯.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J.人口学刊,2007(2):3-8.11 张俊良,郭显超.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证模型研究J.人口研究,2013,37(05):16-29.12 周炎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模型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24):39-42.13 赵智,余川江,阳盼盼.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水平测度、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J.西北人口,2023(0):102-115.14 周学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与进路J.探索,2

43、023(4):29-40+2.15 原新.全面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厚植人口综合竞争力J.中国人口科学,2023(4):3-8.16 马瑞丽,于长永,李孜,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条件:机遇与挑战J.人口与发展,2023(1):104-111.17 谭燕芝,彭千芮.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当代财经,2018(3):56-67.18 裴玮.基于熵值法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0(16):119-122.19 徐林明,林志炳,李美娟,等.基于模糊Borda法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2):165-173.Constructi

44、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ZHANG Chong1,LIANG Xiao-lin2,WANG Xue-yi3(1.School of Marxism,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Sichuan,611731,China;2.School of Law and Sociology,Xihua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

45、039,China;3.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Sichuan,611130,China)【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dicator system for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

46、dernization.Comb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population qual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Based on the ev

47、aluation results of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entropy method,the fuzzy Borda method i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31 provinc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12 to 2021.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lev

48、el of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showing a decreasi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East Central West”,and the eastern region has obviou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There is a trend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eastern regions,but the ranking of weste

49、rn provinces fluctuates sharply,while the ranking of eastern and central provinces is relatively stable.Further clustering analysis shows that Beijing,Shanghai,Guangdong,Zhejiang,and Jiangsu have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ountry in terms of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making them model area

50、s for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There are 4,10,and 12 provinces in high-level,medium,and gener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reas,respectively.Based on this,the following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proposed.Model areas for 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hould actively play their leading a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