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191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4 11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 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刘 涛 高明哲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称文化“双创”)。随着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承领域的广泛应用,文化“双创”的关键是以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为指引,创新文化表达的文本、形式与语言,推动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内容摘要:数字媒介技术通过对场景的激活、配置与再造,使场景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要素,深度参与文本的叙事

2、进程。当场景上升为一种主导性的叙事要素与变量时,场景叙事便成为一种新兴的叙事形式。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场景叙事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叙事方案。AR叙事本质上是一种增强场景叙事,即将AR技术生成的AR图像叠加到真实环境中,形成一种虚实融合的AR景观。传统文化“双创”的增强场景叙事,主要体现为三种“增强”方案:一是基于符号展示场景的增强情景叙事,即AR技术有助于重返文化发生的“现场”,并重构文化存在的“形式”;二是基于文化空间场景的增强位置叙事,具体包含AR地点景观、AR路线景观和AR区域景观的生成;三是基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增强环境叙事,主要体现为情境式

3、AR阅读、环绕式AR滤镜和沉浸式AR娱乐实践。关键词:传统文化;增强现实;AR景观;增强场景叙事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化经典符号谱系整理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编号:23&ZD211)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4.04.002基于数字媒介技术的文化再现与创新实践,本质上对应的是广义的数字叙事(digital narrative)命题。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实践,主体上沿着新文本、新语言、新生态三个维度展开。实际上,在视觉文化时代,无论是文本的“形式”,还是表征的“语言”,抑或是传播的“生态”,都呈现出显著的图像化特征和趋势。相较于经典叙事,数字叙

4、事往往形成一个以数字景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12 MODERN PUBLISHING 现代出版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观为基础的符号世界。传统景观的形式与内涵,以图像的复制与模拟为符号基础,而数字景观则存在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媒介化生产与生成结构。换言之,数字媒介的技术逻辑已经嵌入图像的语言深处,使数字景观不仅呈现出“图像”的属性与面向,更为重要的是使其作为媒介逻辑的一部分,参与社会现实的配置与重构。那么,媒介化生成逻辑究竟赋予数字景观何种属性与内涵?有别于传统的景观形式,数字景观的“身体”里,储存着数字时代的交往密码。如果说景观的核心基质是图像,那么数字景观

5、在视觉性上则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景观的独特内涵。具体而言,传统景观遵循的图像逻辑是复制与模仿,尤其体现为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意义上的机械复制逻辑,当前的数字景观则呈现出W.J.T.米歇尔(W.J.T.Mitchell)所说的生物控制复制逻辑。正如米歇尔所说:“当今技术的中心问题不再是商品的批量生产或同样形象的批量复制,而是生物科学的复制进程以及无限延伸的、数字驱动形象的生产。”今天,想象并构成物质的内容已经不再是原子和量子及其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和质量,而是以数字符码和模拟符码共同构成的赛博格式的混合体。作为数字媒介叙事的“果实”,数字景观不仅携带着图像维度的视觉属性,还携

6、带着媒介与传播维度的内在规定性,其中代表性的数字景观形式便是基于传播场景的虚实融合图像。有别于经典叙事更多地关注文本表征的内容向度,数字叙事则在媒介技术的中介与配置下,实现了文本内容与存在场景的深度融合,从而拓展了“场景”的叙事维度。本文主要关注当前数字人文领域应用较为成熟且仍极具前景的场景开发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以及建立在AR技术基础上的数字景观形式AR景观,探讨传统文化“双创”的AR叙事理念。相较于其他的数字景观形式,AR景观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基于场景的虚实融合图像。AR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生成的内容实时叠加到真实环境中,为用户呈现一种融合了虚拟对象的混

7、合现实景观,从而增强用户的现实体验。当虚拟和现实在真实世界存在,并融合为一种整体性的景观形式时,AR技术便重构了人类的新媒介经验(new media experience)。在数字媒介环境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是利用数字技术重返并重构文化的发生语境,创新文化的表达形态与再现形式,从而在场景维度上创设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基于此,本文聚焦于传统文化“双创”这一现实议题,旨在从数字叙事学的场景叙事理论出发,探讨AR技术在不同传播场景中的“增强”方式与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AR景观生成的场景叙事理念与方案。一、AR技术与增强场景叙事机制任何一种媒介形态都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移动互联网

8、助推大众传播进入移动时代,并产生了相应的文化传播方式。实际上,“移动”的意义在于其激活了位置与场景,从而将传播的空间问题推向了一个重要的认识维度。罗伯特斯考伯(Robert Scoble)和谢尔伊斯雷尔(Shel Israel)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Age of Context:Mobile,Sensors,Data and the Future of Privacy)中,将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五大技2024.4 13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术称为“场景五力”。在数字技术的综合作用下,场景的内涵超越了传统的

9、物理空间范畴,具有了感知维度的“在场感”意义,场景被赋予“感觉”的虚拟意义。而本文所关注的场景叙事,主要聚焦于“空间转向”(spatial turn)所关注的空间形式物理空间,以探讨基于现实场景的意义组织系统。相较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更加注重用户在现实空间中的体验,其特点是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virtual space)与人们生活的物理空间进行融合,“场景”一词便具有了“虚实融合”的含义。建立在“移动”基础上的传播实践,赋予场景一种生产性的内涵和本质传播研究不仅要关注“传播什么”的文本信息问题,还要关注“何处传播”的发生场景问题。长期以来,传播更多地围绕文本维度的表

10、征和信息问题展开,而传播的发生场所未能得到充分的关注。移动传播则复活了空间向度,将传播发生的地点、位置、场所推向了一个重要的意义位置。有别于其他的信息服务逻辑,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场景由此成为数字传播的关键概念和核心要素。具体而言,场景不仅是传播行为得以存在和发生的外部环境,而且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传播组织与配置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文本维度的表征和内容。场景之所以被推向一个重要的传播位置,是因为基于移动传播的“信息方式”使场景与内容的关系,超越了简单的背景信息关系,而上升为一种阐释关系和生成关系前者强调的是场景之于意义阐释的限定方式,后者则指向场景之于意义生成的叙事方式。具体而言,场景与

11、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认识:一方面,场景作为一种语境元语言,影响并限定了文本的释义系统,使文本阐释获得了一个来自空间维度的规约条件。例如,图像阐释除了关注文本内部的语义系统,还要回到图像传播的发生场景及设定的阐释规则,如此才能完整地勾勒图像阐释学的释义系统。再如,同一个物品在废品站和博物馆的“命运”截然不同,并非其本体属性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场景本身所携带的元语言,限定了意义存在和阐释的方向与框架。另一方面,在数字媒介技术的深度赋能下,场景作为一种叙事变量,深刻地影响着文本内部的语义结构,亦影响着文本与公众的“相遇”方式。例如,融合新闻叙事越来越多地转向现实场景,通过重组现实空间中人

12、、环境、文本之间的关系,将故事搬到现实空间,从而创设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叙事实践。再如,在环境传播实践中,融合新闻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场景的构造与创新,使生态话语生产逐渐从文本空间延伸到现实空间,由此形成了一种基于场景的数字叙事体系。由此可见,场景作为一种叙事要素参与数字文本的生成与传播,离不开数字媒介对现实环境中场景的激活、配置、重构与再造。正是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场景超越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与场所功能,而在空间维度重构了叙事的语言、结构与形式。当叙事在场景维度中展开,并形成一种经由场景驱动的意义系统时,场景叙事便成为一种新兴的叙事形式。必须承认,场景叙事本质上依然属于空间叙事的范畴,只不过场景维度

13、的空间内涵,更多地指向物质维度的现实空间。有别于其他的叙事形式,场景叙事往往指向具体的现实议题,并且具有明确的功能结构和实践取向,即通过对场景进行数字化配置,重组传播场景中人、物、环境之间的空间14 MODERN PUBLISHING 现代出版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秩序及其意义实践,以实现既定的实践功能和传播目的,这也是场景叙事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营销、公关等领域的原因所在。如果说传统的场景叙事更多地停留在场景化传播这一维度,即将文本置于特定的场景中加以考察,以探讨既定场景中的文本意义生产,那么数字媒介技术驱动的场景叙事则不再满足于场景本身的物理属性,而是转

14、向对现实空间的数字再造,尤其是通过对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形成一种基于数字场景的公共参与模式及文本书写体系。当场景叙事成为数字媒介时代不容忽视的一种实践方案时,如何以场景为叙事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无疑是场景叙事需要回应的一个现实问题。杰拉德戈金(Gerard Goggin)曾指出,学界对移动传播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产业、制度领域,移动传播对文化领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只有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问题置于移动传播的背景下进行讨论,才能为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数字实践方案。具体而言,唯有创新文化的数字形式和表征方式,传统文化才有机会汇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

15、新秩序,从而适应场景化的传播特征与趋势。如果说传统媒介叙事更多地注重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与形式设计,而场景仅仅发挥着叙事背景的功能和作用,那么,数字媒介叙事则扩展了文化传播的场景维度,场景成为涵盖主体、文本、界面、背景、环境等多重要素的集合体。当叙事的关注点从文本延伸到场景时,传统文化传播的“场景转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叙事包含了故事和话语两个构成维度,前者关注的是文本的呈现内容,后者则主要指文本的表现方式。因此可以从故事和话语两个维度切入,思考由数字技术主导的有别于经典叙事的场景叙事的文本表征及意义生产方式,并进一步把握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场景叙事原理。由于数字技术实现了用户所处场景的可见性,场景

16、便不再是静态的叙事背景,而是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同时参与故事和话语的建构,如基于界面装置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将用户参与带入叙事之中,不仅改写了故事的展开动力和结构,而且改写了话语的表征形式。当场景上升为一种叙事变量时,用户的感知模式便从“观看”结构延展为“体验”结构,由此形成了“人内容环境”的场景叙事结构。数字叙事与数字媒介的技术属性(properties)密切相关。在数字技术驱动的场景叙事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形式是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如果说VR技术更多地意味着对现实进行彻底的虚拟化处理,即以虚拟代替现实,形成一种沉浸式的感知体验,那么,AR技术在对现实的处理上则

17、是节制的、有限的,其并未改写现实本身的原始面貌,而是以现实为数字操作的基模,在保持现实景象的基础上,对真实环境进行视觉化的“加法”处理,从而完成对现实景象的“增强”操作。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技术与信息系统实验室尝试使用AR技术对圆明园遗址进行数字重建,利用AR技术,便可以在原有遗址上“复原”昔日景象。而后,AR技术愈发广泛地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实践。2023年,文旅部公布了一批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其中,AR技术已然成为一种技术“新宠”,在以“永定土楼天涯明月刀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项目”为代表的数字叙事实践中,扮演着对现实空间进行“改头换面”的积极角色。2024.4 15现实

18、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我们唯有厘清AR的技术原理和景观生成机制,才能真正把握基于AR技术的场景叙事原理,并进一步思考文化数字化的AR叙事方案。就技术原理而言,AR技术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以“融合虚拟与现实”为核心理念的技术系统。创作者利用数字采集技术将现实环境的信息输入系统,在技术终端将现实环境和数字影像进行融合,最后通过显示技术将影像输出到智能终端或现实环境。相较于其他形式的虚拟景观,AR景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数字景观形式其超越了以往数字景观的虚拟形式,并通过数字景观与现实环境的深度融合,构造了一种虚实互嵌的数字图像形式。具体而言,基于AR技术的数字景观具有两

19、层含义:一是AR技术叠加、投射在现实环境之上的数字景象,即AR图像,其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或景观进行“增强”处理,以形成一种需要借助特定技术进行“阅读”和“显现”的数字图像形式;二是AR图像与现实景象在既定场景中“相遇”,最终“混合”成一种虚实互嵌的感知景象,即对现实进行“增强”处理之后的混合景观形式。如果说前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影像形式,后者则指向虚拟与现实融合而成的混合空间(hybrid space)及其对应的景观形式。实际上,虚拟图像与现实图像的融合,本质上意味着一种互文关系的生成。正是在这一互文结构中,一种极具想象力的叙事景观由此生成现实因虚拟图像的出场而得以“增强”,其亦幻亦真,亦实亦虚

20、,具有了“数字重生”的潜能;虚拟图像亦因现实的“在场”而进入“现实”,其如同一种从天而降的“灵韵”,修饰、再造乃至篡改了现实的“模样”。相应地,基于AR技术的场景叙事,本质上是围绕场景的“增强”语言和方式展开的场景以何种方式增强,形成何种增强景观,并产生何种增强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AR叙事的本质是增强场景叙事。现实何以增强,取决于AR技术在场景维度上的关注对象和操作语言,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场景增强逻辑。罗伊希尔克罗特(Roy Shilkrot)将AR技术主导的增强现实叙事分为三类,即情景增强叙事(situated augmented narratives)、基于位置叙事(location

21、-based narratives)和增强世界叙事(world-level augmented narratives)。可见,增强现实叙事所关注的场景“增强”方式,实际上围绕三个具体的场景对象情景、位置和环境展开,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场景“增强”方案及其对应的数字景观形式。基于此,本文聚焦于上述三种场景增强方案,探讨传统文化“双创”的增强场景叙事语言和机制。情景、位置、环境实际上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三种传播场景及其可能的“增强”逻辑,即以文博展馆为代表的符号展示场景,以文化景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场景,以及以现实空间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场景。正因如此,本文聚焦于传统文化存在的三种主题场景,即符号展示场景、

22、历史文化场景和日常生活场景,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中AR技术提供的增强场景叙事语言和方案,探讨AR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双创”的场景叙事机制及数字景观生成语言。二、符号展示与增强情景叙事在所有的文化符号形式中,文物作为实证文明存续的“物符号”双联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其具有超越物质功能的精神内16 MODERN PUBLISHING 现代出版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涵。文物往往居于文博展馆等特定场景中,按照一定的空间叙事逻辑和语言陈列在相应的展示装置中,彼此之间或互不相关,或相互关联,等待着游客发掘“身后”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首都博物馆时指出:“让历史说话

23、,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其实,“让文物说话”的关键是回到文博展馆的观赏情景,回到游客面对文物的展示场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接触与感知的具身情景,创新文化符号的展示方式及叙事语言。当文物进入文博展馆这一人造空间并加以展示时,便远离了原有的存在空间,也离开了最初的意义语境,因此不得不孤独地面对现代人不解的目光。换言之,从历史深处走来,文物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它们在文博展馆中被展示,实际上是以一种“去语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的方式出场的。面对古老的文物,人们的经验系统难以对其直接加以同化,因此需要诉诸一定的解释语言,方可理解文物的世界。索尼娅K.福斯(S

24、onja K.Foss)指出,人们对于视觉物品的反应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审美反应(aesthetic response),即对物品的色彩、形式、质地进行判断;第二步是修辞反应(rhetorical response),即进一步对视觉物品背后的意涵进行阐释和反馈。岁月流逝,文物的“容颜”不再,其审美内涵大打折扣。而美学距离的产生,也势必会影响文物的内涵呈现与挖掘。因此,增强情景叙事的关键是聚焦于文物在文博展馆中的展示场景和存在情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情景的“增强”,以复原文物的原始语境和昔日“容颜”,从而重构人们在游览情景中的感知体验。因此,文博展馆中的场景叙事,客观上需要复原文化存在的初始语境

25、,即在展示设计上,对文物进行“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处理。“再语境化”的意义在于其能发挥语境在符号解释中的元语言功能,即将文物符号重新置于特定的语境关系中,赋予人们一种共享的认知框架和领悟模式。具体来说,文物展示场景中的语境生成,强调以文物展品为叙事中心,通过构造一定的辅助符号和线索,复活文物的“周边”世界,以搭建一个关联性的意义网络。在以往的文物展示场景中,文博展馆通常通过三种手段“补充”文物的语境信息:一是设置文物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二是通过语音讲述文物故事,三是规划设计文物展览的空间布局。语境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具体包括互文语境(intertextu

26、al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文物符号的“再语境化”展示,致力于实现情景维度的语境再造,即通过展现文物的多元样貌、多种可能,以复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丢失”的信息和线索。相较于传统的展示设计思路,AR技术主导的增强情景叙事在情景构建方面具有独特的呈现效果。具体而言,AR图像及其与文物融合生成的AR景观,在文物展示场景中生成了全新的情景语境。情景语境不仅在美学维度上辅助文物符号的展示,而且为文物解释提供可能的阐释线索和感知框架。利用文物相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多媒体元素融合生成的AR图像,为文物打造了一个环

27、绕式的“异质时空”,即在文物、游客、AR技术、数字界面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系统。概括而言,增强情景叙事的情景设计思路主要沿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以AR图像模拟文物存在的原始情景,重返文化发生2024.4 17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的“现场”;二是以AR图像复活文化存在的可能景观,重构文化存在的“形式”。(一)重返文化发生的“现场”作为“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文物必然与曾经的某种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唯有将文物置于其所处的历史场景和知识脉络中,才能深刻地把握其价值和意义。增强情景叙事能够通过AR技术复原文物曾经存在

28、的历史场景,帮助观者意识到文物“言说”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内涵。苏珊M.皮尔斯(Susan M.Pearce)指出,文物的语境由微观语境(micro context)和宏观语境(macro context)共同构成,微观语境指的是文物曾经所处的具体空间场景,如埋藏位置、生产作坊、交易场所等,而宏观语境指的是文物曾经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前,AR技术对文化发生“现场”的模拟,主要聚焦于微观语境的复活与再现,同时也尝试通过故事化的AR图像演绎和解释,抵达文物背后的宏观语境。增强情景叙事的常见思路是借助AR景观还原文物曾经的历史情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实体存在,文物不仅具有工具属性和对象属性,还在符号

29、与象征的维度上打开了一个丰富的感知世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和尤金霍尔顿(Eugene Halton)指出,“物拥有目标,使得技能得以显现,并形塑使用者的认同体系”,因此,“要理解人是什么以及未来会成为什么,人们必须理解人和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什么物值得珍惜,以及为何要珍惜,都应该成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文物是历史事实的信息片段,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内容。AR技术则能够在文物之外,创设一个扩展性的数字界面,用以承载文物解释所需的语境线索和外部信息。因此,依托文物搭建的数字化的情景故事,能帮助人们回到过去,回到文物的发生场景,见证历

30、史演进留下的点滴痕迹。国家博物馆“远古时期”陈列馆使用AR技术对新石器时期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进行数字复原,再现了大地湾文化时期一只陶罐的生产流程。该项目将静态的文物展品置于全息投影技术复原的历史场景之中,让原本简陋的陶罐重新焕发“光彩”。除了对单一文物进行情景化的设计与再造,增强情景叙事还通过再现文物的故事,营造出整体性的历史情景。一方面,AR技术不仅想象并再现文物的多元形态,还能将与文物有关的资料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呈现,这无疑有助于还原真实的故事情节,拓展文化认知的信息维度。另一方面,基于AR技术的灯光、声音、视频、动画等多模态内容输出,为文物展示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得以在“移步换景”

31、中体验流动的历史和过程。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上的舟楫”沉浸式主题展馆中,有一艘按照原比例复原的清朝康熙时期的沙飞船模型,其内部设有运河饮宴互动投影、民间曲艺互动媒体、运河地图互动卷轴、平衡舵操作杆等AR装置,以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船外侧甲板周围则布局有360环幕,用以投影经由三维动画再现的古画中运河沿岸城市的名胜建筑、人文风貌等场景。沙飞船模型的展示设计充分体现了增强现实的设计理念,设计者从一艘船的展示出发,通过将实体游览和虚拟游船体验相结合,对古代大运河的“图景”18 MODERN PUBLISHING 现代出版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进行系统性还原,为

32、参观者提供了一种连续的游览体验。(二)重构文化存在的“形式”传统的场景设计往往以文物为叙事主体,借助文字、图像等媒介符号延伸展品意义。增强情景叙事则强调以文物为主题,生成相应的AR图像,最终由文物与AR图像融合生成的AR景观进行叙事。本质上讲,AR图像既是文化的侧影,又是文化的变奏,其在符号学意义上赋予文化一种崭新的存在形式。AR图像的叙事内容来源于文物的相关信息,因此,AR图像本质上是对文物的一种互文性再现。在AR景观中,AR图像与文物并置于文物展示场景之中,文物为数字景观的出场提供了合法性的事实依据,而数字景观则补充和拓展了文物的意义语境,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互文叙事模式。而互文关系的形成

33、,主要沿着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展开,即视觉维度的景观再造和听觉维度的声音构景。视觉维度的景观再造强调借助AR图像对展出文物进行情景扩展,以激活观看者的审美体验。当AR技术生成的动态AR图像与文物结合在一起时,增强情景叙事所构造的AR景观便会呈现出一种动静融合的展示效果。在AR技术的介入下,动态的数字影像弥补了静态文物在文化传播上的不足。文物与AR图像的互文叙事,不仅在美学意义上丰富了文物的存在形式,而且极大地延伸了故事呈现的空间和潜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该数字作品以原画描绘的生活百态为基础,通过巧妙的光影设计与空间布置,最终借助AR技术生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宋代生活

34、画卷,将北宋都城汴梁百姓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生活状态,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日出而作,纤夫弓腰拉纤;日落而息,夫人关上柴门。借助AR动画手段,原作中的场景和细节拥有了一种新颖的呈现形式。不难发现,AR图像成为经典画作实物叙事的补充与拓展,而经典画作则为动态的AR图像提供了实物佐证。实际上,文物展示从静到动的转换,不仅在形式维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美学空间,而且在内容维度再造了一种可能的故事空间。如果说视觉化的AR景观倾向于丰富和拓展文化的表现形式,那么听觉化的AR符号则更倾向于情感维度的声音“构景”以及认知维度的“现场”营造,即利用声音拓展观者的审美体验,以打开声音感知的想象空间,从而创设一种视听

35、一体化的AR景观。相较于图像再现而言,声音具有更为逼真的场景模拟能力,能够将观看者迅速带入某一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因而具有情景创设的先天优势。由中央美术学院出品的数字作品孤鸣与回响:听琴闻心有效地诠释了声音“构景”的AR叙事理念。该作品以宋徽宗赵佶的名作听琴图为AR图像的再现内容,将历代中国古琴名曲作为AR图像的背景音乐。在全息影像覆盖的空间内,光色随时间的流逝产生微妙的冷暖变化,抚琴者独坐松下,古琴之音于林中萦绕。当观者位于空间中的交互装置之上时,其身影便会被投射到画面之中,成为画面中的听琴者,在松林环绕的庭院中,体验古琴悠扬的休闲时光,感知古代文人“松下听琴”的雅趣,感受古琴艺术的魅力和古人

36、的生活志趣。必须承认,在文化2024.4 19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艺术传播方面,AR技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美学空间,拉近了现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审美距离(aesthetic distance)。三、文化空间与增强位置叙事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的特定功能区,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地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历史文化空间作为特定历史场景的“现场”,承载着丰富的文

37、化内涵,如传统建筑既是人们曾经的交往实践场所,也是一个时期建筑文化的载体与表达。凯文林奇(Kevin Lynch)指出,文化空间是保存群体历史和思想的记忆系统,人们身处这些文化空间之中,能够重温历史叙事内容。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文化载体,历史文化空间是传统文化故事的发生地点,而历史记忆与思想便蕴含在那些曾经发生于此的事件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空间的文化传承功能,就需要让空间及其中的符号元素再次进入叙事进程之中,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文化空间的历史底蕴。换言之,基于历史文化空间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重点在于探究如何在特定的空间中讲述与之相对应的故事内容。相应地,场景叙事的关键便是将故事从文本延伸到

38、历史文化空间,在历史“现场”讲述文化故事。从叙事的角度而言,空间是故事发生的载体,任何形式的叙事都具备空间维度。实际上,叙事作品的形式结构具有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所说的“时空体”(chronotopic)的特点,即时间和空间统摄在总体性的叙事进程中。然而,以往的历史呈现更多地关注时间维度基于语言文字的历史叙事更是被简化为线性情节,而忽略了空间维度上的历史叙事。基于历史文化空间的场景叙事,本质上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思维定式,重返历史故事的发生场景,在现实空间对历史故事进行编排和再现,赋予历史故事一种空间化的呈现结构,以更直观的方式增进人们对历史的理解。至于如何构建场景叙事

39、,关键在于寻找叙事内容在现实环境中的具体呈现方式,即解决叙事内容与现实环境以何种方式结合的问题。文化记忆研究学者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指出:“地点可以超越集体遗忘的时段证明和保存记忆,不但地点把回忆重新激活,回忆也使地点重获新生。”位置作为地点的重要标识属性和关系性的空间概念,成为场景叙事设计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数字媒介技术对位置信息越发深入地挖掘与利用,尤其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在场景应用和实践中的广泛嵌入,越来越多的平台与机构转向基于用户的位置信息来提供相应内容或服务的技术。这使位置日渐成为数字叙事体系中的关键概念,相

40、应地,“位置叙事”(narratology on location)的理念与实践便出现了。“位置叙事”是一种“将位置当成亮点、重点,甚至是主题”的叙事形态,具体包括自然位置叙事、心理位置叙事和社会位置叙事。自然位置叙事主要强调的是基于现实空间或数字地图展开的叙事。在数字叙事体系中,位置叙事实际上为数字内容与现实环境的连接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实现方20 MODERN PUBLISHING 现代出版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式现实环境的相关信息经由位置服务技术被浓缩进位置坐标之中,并进入数字叙事进程。相应地,在基于历史文化空间的场景叙事设计中,位置成为人们利用数字技术对历

41、史文化空间进行赋能和改造的切入点。AR技术与位置服务技术的结合,使基于位置的数字叙事形态得到进一步拓展。如果说位置服务技术为数字内容与现实环境的结合提供了可能,AR技术则使数字内容直接叠加于现实场景之上成为可能,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增强位置叙事。这是一种以位置为中心进行AR景观生成和AR场景打造的新叙事形态。增强位置叙事的原理是,设计者通过数字技术将特定的信息内容“嵌入”特定地点的位置坐标中,用户途经该地点时能够通过智能定位系统触发“叙事开关”相应的AR信息内容会被推送到用户正在使用的移动终端上,或被直接输出到现实环境中。如此一来,用户便可以在现实环境中观看叠加于其上的数字内容并与之进行互动。事

42、实上,增强位置叙事不仅打开了另一种位置叙事景观,还为基于地点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了新的方式,这一方面的应用实践越发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就历史文化空间的场景叙事而言,增强位置叙事实现了基于现实空间的历史故事数字化呈现,打造了全新形式的历史场景故事,创新了基于历史文化空间的传统文化传播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城市空间的文化记忆保护工作作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指示。然而,历史场景注定是转瞬即逝的,那些见证着历史变迁的历史文化空间也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亡,而要留住人们的文化记忆谈何容易。无论是用影像记录还是将其移入展馆中展示,都意味着原生场景的缺席。相比之下,增强位置叙事能够让文化

43、记忆在原来的地点“复活”,实现基于原址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人们只要走过这些地点,便可以透过数字文本了解这里曾发生过的事件、曾有过的风光。数字媒体艺术家布莱恩奥格斯特(Brian August)利用AR技术开发了以纽约双子座大厦为主题的应用软件“110个故事”(110 stories)。使用者只需用手机对准双子塔大厦美国世贸中心曾经存在的位置,屏幕上便会出现双子塔大厦的数字影像。用户可以在数字程序中查看曾经在这座大厦中工作过的人们对这座建筑物的记忆,亦可留下自己关于大厦的个体记忆。通过增强位置叙事,设计者在“911”事件这一象征暴力和恐怖的记忆符号之外,建造了一座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数字纪念碑”

44、。那么,如何借助增强位置叙事,在历史文化空间中展开传统文化传播实践呢?我们不妨从增强位置叙事的嵌入逻辑入手,探讨如何将数字化再现的历史故事嵌入历史文化空间的位置属性之中,建构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AR文化景观。增强位置叙事的核心机制是基于位置的内容嵌入,而不同的嵌入逻辑会形成不同的叙事关系。嵌入一般发生在地点、路线、区域三个维度,相应地便形成了三种增强位置叙事机制,即地点嵌入、路线嵌入和区域嵌入。地点嵌入是将数字内容与单一的地点位置相关联,用户需要到达特定地点才能触发并查看故事内容;路线嵌入是将数字内容与特定路线中的多个地点位置相关联,用户可以沿着规划的路径行进并“经历”故事情节;区域嵌入是将数

45、字内容与特定区域的多个地点位置相关联,用户可以在限定的区2024.4 21现实何以“增强”:传统文化“双创”的AR景观生成及其场景叙事域内自由探索故事内容。三种不同的嵌入方式,形成了不同的AR景观,分别是AR地点景观、AR路线景观和AR区域景观。具体而言,一是基于位置坐标,在现实场景之上呈现相关数字内容,此即为AR地点景观;二是按照一定的叙事顺序将AR地点景观串联成为路线,并辅以游览引导,此即为AR路线景观;三是在特定区域内设置多个AR地点景观,允许用户在其中自由探寻分散的叙事线索,进而拼凑出完整的故事图景,此即为AR区域景观。在实际应用中,AR地点景观、AR路线景观和AR区域景观可以同时出现

46、,组成一个具有层次感的文化景观体系。第一,AR地点景观是增强位置叙事中最为基础的叙事形态,其在历史文化空间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位置的信息呈现,另一种是基于地点的历史重现。在此基础上,虚拟数字人(virtual human)技术等新兴数字技术还可以为AR地点景观增加交互性的叙事体验。基于位置的信息呈现是以某一位置为中心,用AR图像的形式呈现与这一位置相关的信息内容。在移动终端,信息往往会借助色彩、标识、图案等虚拟视觉元素呈现在真实景物之上。观者可以在游览历史文化空间的过程中实时查看与当前位置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地理信息和历史简介等。在融合了AR技术与虚拟数字人技术的智能

47、导览系统中,观者还可以在特定位置召唤出虚拟数字人,以获得实时讲解的陪伴式导航服务。以福建泉州真武庙景区的AR游览系统为例,当游客行经真武庙景区中的任何一个景点时,系统都会在现实场景之上呈现五大信息模块,自下而上分别是“动态路线指引”“当前景点位置”“当前景点介绍”“下一景点距离”和“整体景区地图”,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特定模块,获取相应的数字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当游客点击“动态路线指引”模块时,一个身着明式道袍的真武庙道士数字人便会出现在界面上向游客问好,一路引领游客参观并介绍真武庙内的各个历史景点。基于地点的历史重现,则是以地点为中心,用AR图像呈现曾经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凭借这

48、一增强位置叙事形态,游客在途经某一地点时,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观看这一地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的场景,而故事的讲述形式通常是由叠加在现实场景之上的虚拟人物展开的3D实景演绎。历史文化空间往往容纳着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难以在现实环境中得到动态的演绎和直观的再现。增强位置叙事利用AR图像将历史事件放回现实场景中进行生动而逼真的“重演”,使游客能够在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直观地感受历史故事及其文化底蕴。以“数字圆明园”AR游览项目为例,游客身处圆明园景区中,通过智能终端的“圆明园导游”应用软件对各个文化遗址进行扫描,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出文化遗址的“身份”,在手机屏幕上建造同等比例的3D遗址复原模型,再现“

49、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景象。此外,游客还可以点击观看曾在遗址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例如,扫描大水法遗址后,游客可以在界面上选择观看雍正皇帝率领群臣观赏大水法、英法联军火烧大水法等多个在该遗址发生的历史故事的场景。AR地点景观以“地点”作为整合不同时期历史故事的结构图式,让游客得以在不同的时空之间穿梭,深入了解地点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第二,AR路线景观建立在AR地点景观的基础22 MODERN PUBLISHING 现代出版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专题研究:数字景观与视觉文化上,用于再现涉及多个地点的历史故事。创作团队首先按照发生地点将历史故事进行拆分,并以AR图像的形式对叙事情节加以还原,再将这

50、些AR图像嵌入相应的地点,以构建AR地点景观,最后按照叙事顺序对各个地点进行连接,设置路线指引,由此形成AR路线景观。AR路线景观通过故事情节驱动游客在历史文化空间中进行探索,引导游客沉浸到叙事空间中,将历史故事内化为叙事体验。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蒂文费恩纳(Steven Feiner)研究小组基于大学校园设计了一个名为“情境纪录片”(situated documentaries)的数字叙事项目,该项目被认为是早期增强位置叙事的代表作。用户按照既定路线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行走,行至指定位置,便可以利用智能终端了解以音频、视频、图像、网页、实景投影等形式呈现的数字内容。穿行完整条路线,用户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