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现代教学 2024/12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初探文/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 沈 娟【摘 要】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必须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之中,将劳动知识、劳动情感、劳动实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这一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劳动教育 加强落实劳动教育不能仅关注单一路径,需多管齐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劳育渗透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路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发挥语文学科的感染熏陶作用以及学科特有的文以载道功能,既可以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功能与意义,也能从情感层面对学生
2、进行陶冶。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融合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一、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让观念和实践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是教育实践的思想来源,只有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才能在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中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然而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受教育功利主义和工具性价值的导向,学校教育实践中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或是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劳动锻炼,导致有劳动而无教育,或是在劳动教育中单纯重视技术的训练,却缺少思维培养以及劳动价值观养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劳动教育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
3、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良好的劳动素养具体指的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以及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具体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首先应该要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让学生学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人民的成果。除了明晰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我们还需要正确认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育渗透的重要价值意蕴。一方面,学科渗透式的劳动教育是对劳动课程的补充,扩大了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重要价值,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能更好地落实其他四育的目
4、标,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求新”,进而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此外,“劳动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脑力劳动的比重在日益增加,新形态的劳动方式也在不断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劳育渗透时,教师需要更多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劳动,体验新的劳动形态,让观念和实践都与时俱进。二、教学过程:深挖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以多元形式渗透劳动教育1.内容方面:深挖教材中劳动教育资源,实现劳育在教学中的有机融合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和重要依据。语文学科作为劳动教育的强关联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因此,教师深挖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
5、源,对劳动教育要素进行系统梳理,能为在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挖掘语文教材中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劳动教育渗透,可以有两条实施路径。第一,教师可以整理和分析与劳动教育有关的课文,提炼其中的劳动教育要素,设定相应的劳动教育目标,进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对应的劳动素养培育。如二年级语文教材中 田家四季歌 邓小平爷爷植树 等课文内容就蕴涵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目标。第二,教师还可以将语文学科内容整合为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单元或模块,从而形成劳动主题单元,开展劳动主题式教学。如 朱德的扁担 邓小平爷爷植树 和 吃水不忘挖教师实践学科教学922024/12 现代教学
6、井人 这几篇文章的劳动教育内容都与“领导者的劳动事迹”有关,教师就可以组织形成“领导者劳动事迹”的劳动教育主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领导者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劳动精神。2.实施方式:设计灵活多元的形式,让劳动教育更富生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还要关注课程实施方式的设计。要基于学段学科、课文内容等特点,设计形式灵活多元的实施方式,如可以通过项目化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学习等形式,让劳动教育更富情趣和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融合。以项目化学习活动渗透劳动教育为例,由于劳动教育本身是一门操作性、体验性都较强的科目,而
7、项目化学习强调动手实践,与劳动实践相近,因此项目化学习是连接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桥梁之一。就具体的实施路径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大隐藏在“课本里的劳动”,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劳动主题作为拓展学习的项目。教师可以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使学生通过设计学习实践,来体验劳动的乐趣,并在强化语文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以二年级 中国美食 一文为例,这一篇课文介绍了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烤鸭等多种菜肴,每一种菜肴背后都有一种烹饪方法。学生在学习课文后,不仅知晓了中国美食的各种烹饪方法,更产生了了解美食、制作美食、介绍美食的浓厚兴趣。教师进而组织“美好 食 光”项目化学习活动。首先,
8、创设驱动性问题:如何以“中国美食代言人”的身份,向身边的人介绍中国美食?再结合年段和学科特点,进一步具体安排以下四个活动项目。(1)找美食。学习了解中华八大菜系和家乡美食,让学生制作美食小报予以展示。(2)说美食。寻找一个有关中国美食的故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美食故事会上做分享。(3)画美食。设计一份美食菜谱,说说设计理念,以图文形式来展示。(4)做美食。向长辈学习制作一道中国美食,亲身体验选材、准备和制作的过程,尝试有条理地将制作过程和同学分享。类似这样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将劳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和劳动实践相结合,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美食的文化魅
9、力,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爱上劳动。三、教学评价:关注劳动素养的增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1.评价标准:重视增值评价,关注学生劳动素养的成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进一步指出当前的教育评价改革强调的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评价要强化过程评价,重视增值评价。增值评价是过程性和结果性的统一,是劳动教育评价不容忽视的方面。所谓增值,就是在施以一定的教育或管理活动后,评价对象在各评价指标上的现有水平和原有水平之差。简单来说,就是基于过程的结果和起点之差。在语文教学进行劳育渗透,教学评价应该重视学生劳动素养培养要求,客观地反
10、映真实情境中学生劳动素养的表现程度,从行为表现中分析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等各方面素养的增值情况。以“美好 食 光”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评价为例,我们可以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等指标来设计评价量表。在开始项目化学习前,让学生自主进行“劳动前测”,并在项目化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劳动后测”,以了解学生劳动素养的成长情况。2.评价主体:重视多元主体参与,彰显学生本位就评价主体而言,可选择多元的评价主体,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此外,开展基于劳动素养的增值评价还要加强学生“不比结果,比自己的进步”“不跟他人比,跟自己比”的观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其作用不只是体现在自评和互评中,同时也体现在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的制订中。在制订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时,在教师制订内容后,学生还可以自主补充,这样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自身学习的起点和所需到达的终点,从而增强劳动管理的意识,来实现个人的进步和成长。参考文献:1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 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2 蒋雄超.增值评价: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的实践探索 J.中国教师,2023(10).3 高巍,高艳.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实施的创新路径 J.教师教育学报,2022(02).(本文编辑:沈妍)教师实践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