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以“巴山背二歌”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152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以“巴山背二歌”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以“巴山背二歌”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以“巴山背二歌”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7COMEDYWORLD文 化 视 野摘要:目前,乡村振兴是解决农村发展难题的最佳方案,一个农村的长期发展前景与其使用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合适性密切相关。重视乡村振兴是所有农村发展规划的首要步骤,也是提高发展潜力的必要条件。作为其振兴的象征,传统民族节日的延续是随着时代的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自然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演变,并经过漫长的积累而逐步塑造的。本文以“巴山背二歌”的传承情况为例,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巴山背二歌”的传承现状,并通过对“巴山背二歌”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状况的研究,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给出相关的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民族文化;“巴山背二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中国必须紧盯农田

2、、农舍以及农民的困境,这些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妥善处理农田、农舍以及农民的困境,已然变成中国未来任务的核心。笔者在网上查找了一些与乡村振兴、文化延续相关的主题,结果显示,相关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时,这一数字达到了最高点,一年内发表了接近24万篇。因此可以看出,社会各阶层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状况以及未来的应用潜力都非常重视,人们对农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贫穷农村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脱贫和对农民这一职业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一、“巴山背二歌”概述(一)“巴山背二歌”的历史渊源在巴陕渝贵的交界处,山峦重重,是川蜀地区最具挑战性的路段。根据历史记载,

3、周边地区的文化和物资交流频繁,其中的核心就是使用专门的木质背架来运输货物。在秦汉时期,米仓古道穿越巴中,他们在这条道路上背着“背架子”,进行物资的运输。米仓古道(从汉中到通江)和汉壁古道(从梁州到巴州)是背二哥必须经过的重要路线。他们仰望苍穹,脚踏古道,攀爬在陡峭的悬崖之间。背负着重担的二哥,在崎岖的山谷和大山中勤勉工作,极其困难。即使遇到鬼蛇相逼,都只能向前行进,不能后退,因为后退可能会跌落到岩石之中。山中的野生动物众多,如果背负者没有成群结队,就可能会遭到它们的攻击和吞噬,因此,他们自然形成了背负的队伍。羊肠小道非常难以通过,米仓古道的木板路是由前人用錾子打造的,只能容纳一只脚。再加上中午

4、饥饿的时候,天气炎热,山上只有知了在鸣叫,没有其他的声响,疲惫不堪的背二哥敲打着杵子,大声唱出几句山歌,以此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或缓解疲劳,这便是“巴山背二歌”的起源。这种歌曲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以“巴山背二歌”为例文/陈琳琳(泰国格乐大学,泰国曼谷 10220)68COMEDYWORLD文 化 视 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调式也逐渐被传承下来。巴州志 风俗篇 中记载,在康熙雍正年代,春天的田地里种植秧苗时,选择两个歌手在陇上敲鼓、唱歌,声音悦耳动听,使得耕作者忘却疲劳,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体力。(二)“巴山背二歌”的表现形式“巴山背二歌”源于长久从事货物搬运的劳动者们的创

5、作,这个庞大的搬运团队在长时间的搬运过程中不断重复演唱,并以口头传递的形式得以保留。背二哥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并无固定的师徒关系,而是自发地进行传承。“巴山背二歌”的旋律优雅,富有趣味性,因此在民众之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巴山背二歌”的素材来源极其丰富,无论是听到的故事还是看到的风景,都能够被创作成歌曲。这种山歌,以其生动的方式,描绘出了背二哥的生活环境、工作情境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主要的表演方式是在背运途中停下来休息时唱歌,通常是一个人领唱,其他人一起合唱。有些歌曲赞美勤劳和勇敢,有些歌颂辛勤劳动,有些歌颂背运工具,有些歌颂周围的环境,还有一些歌曲专门为了消除疲劳而唱的风流歌等等。例如:“巍峨

6、的大巴山,离地仅有三尺三,若想越过巴山顶,唯有背负二哥的铁脚杆。”“背负千斤翻越巴山,铁打腰杆都压弯,赤脚行走难以前进,七十二道脚印不能干。”又如:“拐扒子儿只有二尺小,上坡下坡都离不开它,过河踩水探探浅,亲生儿子也不如它。”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巴山背二歌”的传承情况2006年5月,“巴山背二歌”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转变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和保护。经过长久的历史演进,我们明白,一个拥有语言但没有特定文字标识的民族,其发展历程只能通过艺术的、抽象的方式来传递和进步,因此,“巴山背二歌”的存在和传播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然而,近些年来西方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冲击、社会的

7、发展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等使得“巴山背二歌”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参考现有文献我们发现,“巴山背二歌”的推广和教育是微不足道的,活动的实施更像是一夜之间的昙花一现。许多地方和政府对于“巴山背二歌”的传承只关注表面的效果,导致了“一时之风”的现象。年轻人只关注其外在形式,却对其背后的文化含义一无所知,甚至并不关注。要明白,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创新驱动的进步,更离不开坚守传统美德引发的社会关注。伴随着乡土生活模式向城市转型,那些过去在传统社区里占据核心地位,旨在娱乐、纪念、团结、继承等功能,并且富有民族风情的古老文化,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呈现出各种程度的落后状态。

8、尽管如此,现代社会对于“巴山背二歌”等传统文化的维护和扩展,正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乡村振兴是一个涵盖农村经济、农村政策、农村文化、农村社区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全面策划,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互动和限制,因此,大家普遍认为,农村复苏,首要任务就是文化。乡村复兴战略规划(2018至2020年)等相关资料里,“维护和利用农村的传统文化”被视作是乡村振兴过程的关键部分,应该积极推动农村的卓越戏剧、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继续发展和扩大,同时需要更好地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保护体系,同时也需要快速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的优良民俗文化的继续和扩大,激励和推广大众参与

9、的民俗和民风的节庆活动。我们鼓励更多的文化志愿者投身于乡土,探索其中的深厚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增添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生活气息。虽然这些通过政策激励人们保持传统美德的行为是有效的,但它们仍然缺乏创新的手段。只有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宣传方法,才能使像“巴山背二歌”这样的传统文化被大众所接触,甚至被广泛学习。虽然许多创新行动的初衷是友善的,但实施过程总是充满了困难:农村的传统节日开始迎合市场的产业化趋势,变成了形式化和公式化的旅游项目;本地的节日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标志,形成了千篇一律的“特色村”。这让人们不禁自我反思,我们常常无法避免地陷入这样一个困境。我们越是热衷于参与乡村振兴,乡村就越

10、容易被功利主义所操控、被经济资本所蒙蔽。我们对一个节日的重视、开发、塑造和包装越多,就越是与原本的改革初衷相悖。虽然公式化和形式化的变革确实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进步,但是民众却逐渐从这个节日中被遗忘,节日的神圣性也随之逐渐淡化,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因此,我们不应该模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应该利用政策优势来塑造自己的发展模式。最后仍需重新审视最初的主题,借鉴刘舒曼教授的著述,在她眼中,当地居民是他们所处地域乡土文化的载体和创新者,唯有将民间节日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让这个民族的文化历久弥新。民族信仰、民间节日等传统美好的短暂出现,仅仅是当前乡土文化传统问题的一个缩影,然而,传统文化急需得

11、到解放和发展,“巴山背二歌”的延续和发扬仍需要各方面的付出。不仅要尊重“巴山背二歌”的形式,还要关注以及发扬传承它背后的信仰和意义,尤其是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乡民和作为文化生长土壤的乡土。只有赋予村民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给予地区及文化最大的尊重,才能使本来就扎69COMEDYWORLD文 化 视 野根并成长在当地沃土、拥有民众生活实践的“巴山背二歌”真正生动、多样、长久。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巴山背二歌”的传承策略分析(一)以村民为主体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利益共享机制以农村为基础,根据其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应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尊重并维护农民的主人翁精神的同时,也

12、要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接纳他们的合理意见,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激发农村青少年参与传统节日传承的热情,对离乡务工的青年实行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村级机构需要尽可能地发挥其领导作用,激发普通村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传承活动中。因此,要始终关注村民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最大程度地提高村民的利益分享,尽可能减少他们的贫富差距,确保村民的利益得到稳定保障,避免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影响传承决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劳动力,对于防止乡村劳动力流失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二)以政府为主导引领多方参与建设对于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保留、维护和发展,是一项全面的任务。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需要从村民

13、的视角出发,考虑到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计划。此外,政府有能力通过提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推广力度,尽全力吸引投资,为“巴山背二歌”争取最大的经济援助,为他们提供稳固的资金支持,在保证“巴山背二歌”能够正常传承的同时,也能展现其独特的吸引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乡村产业要多模式推进为了解决乡村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多种模式的解决策略。乡村想要真正实现发展,仅依赖传统的节庆活动“巴山背二歌”是无法长久维持的。所以,不仅要确保“巴山背二歌”的正常传承,也要利用少数民族的独特性来开发一些特色产业,应该以农业为基础,借助自然资源来尝试发展旅游业,从而实现农业旅

14、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积极主动地推广来连接农业产业链,深入挖掘乡村的本土文化含义。在旅游业发展稳定后,可以尝试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有效的产业价值扩展计划。这样,就能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使得乡村的发展功能更加多元化,并实现各个参与者的共同受益。通过产业的整合,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过于单调的问题。(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关键在于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内涵是这些活动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尽管节日文化需要跟随现代化的脚步,但不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丧失其最根本的文化特性。在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中

15、,我们应该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可以进行创新,但绝不能舍弃。(五)坚守自身特色,结合多方面创新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民族传统节日往往过时,容易受到充满新奇元素的外来节日文化的冲击,甚至可能被替换。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需要紧跟当前的发展潮流,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对传统的“巴山背二歌”进行创新,以便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更好地推广和发扬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六)整合传承理念,建设传承队伍在“巴山背二歌”的延续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整合其古老观念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的节日文化得以贯穿始终,保证“巴山背二歌”的思想能够明确地呈现。以“巴山背二歌”为核心,增加其基础内容,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项目进行宣传

16、,通过这样的方法增强节庆活动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传承者的心理认同感。确保“巴山背二歌”的理念在每一个传承者的内心深处得到真正地体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构建一支协同合作的推广团队,以保证“巴山背二歌”的广泛传播。通过这样的推广团队,可以更全方位、更大范围地展示其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在持续研究民族文化和“巴山背二歌”的融合过程中,可以增强推广团队对民族的自豪感,并在推广工作中始终保持热忱,进一步深度挖掘其背后的相关文化精髓。结语总体来说,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文化审美的期待也在不断改变。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巴山背二歌”已经开始转向非传统的音乐竞赛形式。“巴山背二歌”的表演方式在持续发展,实质上实现了乡土文化的复兴与革新。参考文献1 黄钰琀.非遗视野下巴山背二歌的传承与保护J.艺术评鉴,2023(16):80-85.2 刘珊珊,杨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巴山背二歌的保护 J.四川戏剧,2021(05):122-124.3 肖珺.文化自信背景下探索“巴山背二歌”传承方式研究 J.黄河之声,2021(08):28-30.4 褚会文.从巴山背二歌的改编看中国传统民歌的传承 J.明日风尚,2016(15):81+77.5 姜元明.论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的起源与发展 J.戏剧之家,2015(15):7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