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9076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肾盂移行细胞癌CT诊断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搜集自2001年9月至2007年2月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例资料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最小年龄63岁,最大7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6例,镜下血尿9例;尿频尿急3例,腰酸背痛8例;体检发现1例。使用GE Hispeed CT/DX i螺旋CT机,以膈顶为基线向下作上腹部或全腹部扫描。常规平扫加动脉期、门脉期及肾盂期扫描。扫描条件:140KV,180mA,1.0s/r,层厚、间距310mm,Pitch 1,床进速度10mm/s。全部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以程控高压注射器于肘前静脉注入,速率为2.02.5ml/s,总量100ml。三期扫

2、描时间分别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5s、60s,5min。二、结果二、结果 本组9例中,右侧4例,左侧5例;9例均做过B超,其中7例诊断肾盂肿瘤,4例诊断输尿管肿瘤,3例诊断膀胱肿瘤,8例诊断肾输尿管积水;3例做过IVP造影;CT扫描中6例发现肾盂肿块,4例发现输尿管肿块,3例发现膀胱肿块;1例肾盂无明显肿块;3例侵及肾窦脂肪;2例累及肾实质;2例肾脏体积明显增大;2例伴有同侧输尿管、膀胱肿块;4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发生肾上腺转移。三、讨论三、讨论 一般认为,类同于输尿管、膀胱癌,与工业致癌因子有关。泌尿系结石、慢性炎症等长期刺激肾盂上皮是造成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重要因素。肾盂癌是指发生于肾盂

3、和肾盏上皮的癌肿,约占全部肾脏恶性肿瘤的8%。在肾盂肿瘤的病理学上,可以分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来源于尿道上皮的移行细胞癌占绝大数,约8595%,也是最常见的肾盂肿瘤。病因与病理病因与病理:多数发生于单侧,单发;亦可双侧,多发,两侧同时发病占24%。肿瘤形态有乳头状、菜花状或广基型,周围粘膜可有浸润。85%移行上皮细胞癌为乳头型,低度恶性,缓慢浸润,很晚才有转移。非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恶性程度大,早期即可有直接侵犯和转移。如果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附近时,可继发肾积水。移行细胞癌病理图片移行细胞癌病理图片好发于40岁以后,以5070岁为男性常见,男女比例约为23:1。典型临床症

4、状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也可有腰痛、尿路刺激症和腹部包块等。本组病例中肉眼血尿6例,9例全部都有镜下血尿。临床表现CT表现表现1、平扫:肾盂内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高于尿液,等于、低于或高于肾实质。平扫时CT值约830Hu。早期局限于肾盂内呈小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或不规则,肾盂形态正常。肿块增大呈分叶状,受累肾盏或肾盏组扩大呈球状,即所谓“肿瘤肾盂肿瘤肾盂”。如肿瘤分化良好,生长慢,瘤性肾盏可中至重度扩大,形成所谓的“瘤性积水瘤性积水如图,平扫左侧肾盂肿块密度明显高于尿液,亦略高于肾实质。肿瘤向内呈向心性生长,填塞、压迫肾盂、肾盏和肾窦脂肪。左侧肾盏组扩大呈球状,左侧肾盏组扩大呈球状

5、,形成所谓形成所谓“肿瘤肾盂肿瘤肾盂肿瘤肾盂肿瘤肾盂”。平扫示右侧肾盂肾盏中重度扩大,呈“瘤性积水”,肾盂肿块显示不清。患者,女性。左侧肾盂瘤性积水。2、增强: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血供少于肾癌,注射对比剂后仅轻、中度增强,而正常肾实质增强明显,形成鲜明对比,可清晰显示肿瘤呈低密度的范围和轮廓。患者,女性。CT示左侧肾盂内结节状突起,呈略低密度灶,呈轻度强化。3、肿瘤内可有坏死、钙化和出血,本组病例中未曾发现。4、肿瘤向内呈向心性生长可填塞、压迫肾盂、肾盏和肾窦脂肪,阻塞收集系统;也可向外生长直接侵犯肾窦脂肪及肾实质(如图);大多数肾脏外形不发生改变,此为其特点。本组病例中2例发生肾脏外形明显增大,

6、2例侵犯肾实质,3例肾窦脂肪显示混浊。肿瘤向内呈向心性生长填塞、压迫肾盂、肾盏和肾窦脂肪。肿瘤侵犯肾实质及肾窦脂肪。5、转移转移:播散性转移:肾盂移行细胞癌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癌细胞随尿液同时向输尿管、膀胱发生播散性转移时,可引起严重的尿路梗阻症状,继发常见的肾积水,导致肾功能减退、显影延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引起纵隔、主动脉旁、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可发生血行转移至肺、肝、骨、肾上腺、胰、脾以及对侧肾脏等。本组病例中发生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2例伴有同侧输尿管、膀胱转移,其中1例同侧输尿管发生多节段肿瘤播散;向膀胱内播散病例中引起

7、膀胱输尿管入口严重的梗阻,酷似膀胱癌(如下图)。例一、患者,女性。左侧肾盂移行细胞癌向同侧输尿管及膀胱播散。同一病人,左侧输尿管多节段播散。同一病人,向左侧输尿管下段及膀胱播散。同上一病人,左侧肾上腺转移。例二、患者,女性。右侧肾盂移行细胞癌,向输尿管、膀胱播散,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肾周脂肪浸润。平扫肾盂内未见明显结节灶(等密度)。增强后,肾盂内见轻度强化结节灶。同一病人,向肾周围脂肪浸润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同一病人,病灶向膀胱内播散,酷似膀胱癌。同一病人,MPVR重建轨迹。经MPVR轨迹重建后的图像。显示肾盂细胞癌向右侧输尿管及膀胱内播散。例三、患者,男性。左侧肾盂移行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8、。例四、患者,男性。IVP显示右侧肾盂充盈缺损,左侧肾盏明显受压变形。CT扫描示双侧肾盂略低密度充盈缺损影。同上一病人CT分期分期 早期肾盂癌的疗效甚佳,因此,准确的CT分期对临床处理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根据Rubenstein分期:期 肿瘤局限于肾盂内。期 肿瘤侵至肾盂肌层或肾实质,但尚未穿破肾被膜。期 肿瘤穿破包膜,侵至肾周围脂肪。期 肿瘤已有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CT对期肾盂癌易识别,表现为肾盂内肿块,周围有肾窦脂肪包绕,肿瘤轮廓清晰;对期、期难以区分,因为CT图像上不能明确分清受压和/或受侵的肾实质,也不能确定肾包膜有无侵犯;对期、期则易区分。鉴别诊断1、肾结石:特别是阴性结石。尿

9、路造影示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圆形或卵圆形。CT平扫密度仍高于肿瘤组织,CT值常在50120Hu,甚至更高;增强后结石未见强化反应。数周后复查,结石位置可有移动或因结石排出而阴影消失。2、肾盂内血凝块:平扫CT值高于肿瘤组织,一般为5065Hu,增强扫描无强化反应;改变体位有位置变化。数周后复查,血凝块位置、大小、密度、形态随时间而吸收、变化或排出。3、肾积水、肾盏憩室与瘤样肾盏鉴别:偶而肾积水和肾盏憩室表现为密度不均,似充盈缺损,而延迟或俯卧位扫描密度均匀一致,则容易鉴别。4、肾盂旁囊肿:尿路造影也可表现为肾盂内的充盈缺损,且引起尿路积水。CT上可见肾盂旁囊肿位于肾窦内,肾盂是被推压,而不是扩

10、大,囊肿CT值低于肿瘤组织,为020Hu左右。增强后无强化。5、肥大的肾乳头或突出的肾柱:平扫为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均随肾实质增强而增强,肾盂形态改变不大。患者,女性。IVP后CT扫描示:双侧肾盂积水。左侧肾盂造影剂外漏至肾周间隙。患者,男性。左肾盂旁囊肿。囊肿内未见造影剂进入,同侧输尿管未见积水。患者,女性,60岁。左侧肾乳头肥大。动脉期、静脉期与肾实质强化一致。延迟期与肾实质呈等密度。左侧肾盂受压变形。6、肾细胞癌:起源于外周肾实质,呈偏心性、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常见坏死区;肾细胞癌强化程度均于正常肾实质,但由于肿瘤血供丰富,却比肾盂癌强化明显;易发生肾脏外形、轮廓的改变;易侵犯肾静脉和

11、下腔静脉;引起肾盂、肾盏积水几率较少;晚期当肾细胞癌和肾盂癌长到一定大小时,均可向肾盂和肾实质方向相互侵犯,则鉴别较难。患者,男性。右肾细胞癌同一病人,动脉期扫描,肿瘤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内见低密度坏死区。同一病人,静脉期扫描。肿瘤呈低密度改变。肾盂期显示肾盂明显受压、侵犯 肾盂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除了了解肾盂肿瘤本身对肾实质的侵犯情况以外,还可了解有无肾脏周围淋巴结的肿大,有无邻近器官和结构的转移等表现。CT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明显优于IVP、B超,并且对判断肿瘤的发展范围,肿瘤分期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输尿管、膀胱内多发性转移灶的发现。当肾盂发现肿瘤时应检查全程输尿管和膀胱,以免漏掉多发病变。必要时局部加薄层扫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松年等.现代全身CT诊断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835839.2曹丹庆,蔡祖龙等.全身CT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538540.3陈星荣沈天真等.全身CT和MRI.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651652.4周康荣.腹部CT.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171173.5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23-524.资料整理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