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煜大学李煜大学语文文李煜,初名李煜,初名从嘉从嘉,字重光字重光,号,号钟隐,南唐中主钟隐,南唐中主李璟李璟第六子。徐州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年)在金人。宋建隆二年(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作为后
2、主的李煜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薄命君王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着“日夕以泪洗面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作为后主的李煜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薄命君王作为文人的李煜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绝代词人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他精于书画,谙于
3、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人将他与李为五代之冠。后人将他与李璟璟的作品合辑为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靡,还不脱“花间花间”习气。亡国后,在习气。亡国后,在“日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写出了的软禁生涯中,以写出了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正是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正是“国家不幸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这些后期词作,。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豪放放”派打下了派打下了伏笔伏笔,为词史上,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承前启后
4、的大宗师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前期词多表现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生活宫廷生活、男女恋情男女恋情和和离愁别绪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写后期词则多写思乡之情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亡国之恨,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词风疏朗。作为文人的李煜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绝代词人望江南: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
5、正春风!相见欢: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子夜歌:子夜歌: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浪淘沙: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天上人间。破陈子:破陈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出河,凤阁龙楼连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出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
6、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鬃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潘鬃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娥。长相思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作为红颜知己的李煜作为红颜知己的李煜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大大周周后后小小周周后后浪浪淘淘沙沙李李煜煜帘帘外外雨雨潺潺潺潺春春意意阑阑珊珊罗罗衾衾不不耐耐五五更更寒寒梦梦里里不不知知身身是是客客一一晌晌贪贪欢欢独独自自莫莫凭凭阑阑无无限限江江山山别别时时容容易易见见时时难难流流水水落落花花春春去去也也天天上上人人间间虞虞美美人人李李煜煜春春花花秋秋月月何何时时了了往往事
7、事知知多多少少小小楼楼昨昨夜夜又又东东风风故故国国不不堪堪回回首首月月明明中中雕雕栏栏玉玉砌砌应应犹犹在在只只是是朱朱颜颜改改问问君君能能有有几几多多愁愁恰恰似似一一江江春春水水向向东东流流相相见见欢欢李李煜煜无无言言独独上上西西楼楼月月如如钩钩寂寂寞寞梧梧桐桐深深院院锁锁清清秋秋剪剪不不断断 理理还还乱乱是是离离愁愁别别是是一一般般滋滋味味在在心心头头破破破破阵阵阵阵子子子子李李李李煜煜煜煜四四十十年年来来家家国国三三千千里里地地山山河河凤凤阁阁龙龙楼楼连连霄霄汉汉玉玉树树琼琼枝枝作作烟烟萝萝几几曾曾识识干干戈戈一一旦旦归归为为臣臣虏虏沈沈腰腰潘潘鬓鬓消消磨磨最最是是仓仓皇皇辞辞庙庙日日教教
8、坊坊犹犹奏奏离离别别歌歌垂垂泪泪对对宫宫娥娥破陣子 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時空相對並起,氣魄沉雄,故國山河,無限眷戀。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形容宮殿之高聳 形容珍貴物品之多識字充分表現對君臣苟安縱樂的追悔,落得肉袒出降、歸為臣虜的淒涼下場,無限辛酸苦楚。破陣子 李煜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形勢驟轉,今昔對比沈腰為瘦腰的代稱,潘鬢為衰老的代稱。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忽憶當年臨別最慘慟的事,後主哭廟,宮娥哭主,哀樂聲 和悲哭聲一片淒涼。東坡志林譏曰:倉惶辭廟日,不揮淚對宗社,而揮淚對宮 娥,其失業也宜矣。破陣子 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
9、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以幾曾識干戈承上啟下,極寫當年江南的奢華生活。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驟轉入被擄後的憔悴與哀愁。後主北上後追賦當日辭廟情狀之作。以階下囚的身分,對亡國往事痛定思痛。“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是啊,在那样的温柔富贵里,他何曾认识了世道的沧桑和人生的险恶?又何曾知道政治的残酷和无情?他本是温柔而多情的人,本是绝代的才人呢。只是,命运不会为此而放过对他的摧残。一朝城破时,那年青荏弱的皇帝是怎样的张皇无措?是怎样看着这一室锦绣、满园富贵垂泪到天明?“独自莫凭
10、栏”啊,那会勾起他内心最痛的伤疤吧?终于,他为了一国百姓决定投降时,是忍受着怎样的屈辱肉袒出城?那屈辱又怎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南唐皇帝可以忍受的痛?!结构上前四句极力铺陈故国河山、宫殿楼阁的壮丽辉煌,至结构上前四句极力铺陈故国河山、宫殿楼阁的壮丽辉煌,至歇陡转,结构的裂变反映出词人命运的剧烈变化,文情相得歇陡转,结构的裂变反映出词人命运的剧烈变化,文情相得益彰。下片转写归为臣虏之后的处境。他不便直说生活的困益彰。下片转写归为臣虏之后的处境。他不便直说生活的困窘、心情的恶劣,只以外貌的变化来含蓄表现。据窘、心情的恶劣,只以外貌的变化来含蓄表现。据宋史宋史 南唐世家南唐世家记载,李煜被俘入宋后曾向宋太
11、宗诉说生活贫困,记载,李煜被俘入宋后曾向宋太宗诉说生活贫困,太宗知道后增加了他的月俸。可见当时李煜被俘后不仅行动太宗知道后增加了他的月俸。可见当时李煜被俘后不仅行动上受监视,精神折磨,物质生活也不宽裕。发白腰瘦,既是上受监视,精神折磨,物质生活也不宽裕。发白腰瘦,既是精神的折磨所致,也未尝不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精神的折磨所致,也未尝不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营养不营养不良良”。最后三句,又由眼前折回过去,临别南唐时的情景仍。最后三句,又由眼前折回过去,临别南唐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初拥有时觉得平平常常,现在一旦被人夺去,历历在目。当初拥有时觉得平平常常,现在一旦被人夺去,内心的屈辱伤可想而知。他
12、忘不了内心的屈辱伤可想而知。他忘不了“仓皇仓皇”离开金陵时的惨离开金陵时的惨痛情景,那是他从天堂掉进地狱的关口。苏轼曾责怪李煜离痛情景,那是他从天堂掉进地狱的关口。苏轼曾责怪李煜离开金陵时本应该向其国民谢罪,而不应该开金陵时本应该向其国民谢罪,而不应该“垂泪对宫娥垂泪对宫娥”。对宫娥垂泪,是李煜当时真情实事的写照,也符合他懦弱的对宫娥垂泪,是李煜当时真情实事的写照,也符合他懦弱的性格。如果在词的末尾来一番政治说教或忏悔,那既不符合性格。如果在词的末尾来一番政治说教或忏悔,那既不符合李煜的性格,艺术上也索然无味。李煜的性格,艺术上也索然无味。乌乌夜夜啼啼李李煜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
13、风胭脂泪 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间的鲜花凋谢去了,逝去了春天的林间的鲜花凋谢去了,逝去了春天的红艳,未免过于匆匆。让人无奈的是,红艳,未免过于匆匆。让人无奈的是,摧残她的有早晨的寒雨和晚上的风。摧残她的有早晨的寒雨和晚上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流着泪,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流着泪,让人留恋凄迷如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留恋凄迷如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再度相会?从此以后,人生将永远和你再度相会?从此以后,人生将永远充满愁恨,就像那河水永远向东流去一充满愁恨,就像那河水永远向东流去一样。样。反复朗读反复朗读 疏通词意疏通词意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分析分析“林花谢了春林花谢了
14、春红,太匆匆红,太匆匆”的效果的效果讨论明确:讨论明确:起句起句“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即托出作者的的伤春惜花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太匆匆”,则使这种,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太匆匆”的感慨,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也糅合了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也糅合了人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
15、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程的理性思考。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分析分析“无奈朝来寒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雨晚来风”的效果。的效果。讨论明确:讨论明确:本诗中的风可不是洒雨露的东风,而是冰冷本诗中的风可不是洒雨露的东风,而是冰冷无情的寒雨冷风,风雨袭来,不知有多少明无情的寒雨冷风,风雨袭来,不知有多少明艳的花朵会从枝头陨落,娇柔的春花怎堪风艳的花朵会从枝头陨落,娇柔的春花怎堪风雨的吹打呀!又著一雨的吹打呀!又著一“无奈无奈”,显然,显然作者对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消融亦觉痛心美好事物的消融亦觉痛心,人力有限,不能,人力有限,不能阻止朝雨晚风对春花的摧残,也不能时时护阻止朝雨晚风对春花的摧残,也不能时时护
16、花,使花朵免遭凋零,是多么的花,使花朵免遭凋零,是多么的无可奈何无可奈何 ,多么的,多么的痛苦自责痛苦自责。探究问题:探究问题:赏析赏析“胭脂泪,相胭脂泪,相留醉,留醉,几时重?几时重?”讨论明确:讨论明确:“胭脂泪胭脂泪”三句,转以三句,转以拟人化拟人化的笔墨,表现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胜缱绻。对,胜缱绻。“胭脂泪胭脂泪”,但花本无泪,实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际上是惯于“
17、以我观物以我观物”的作者的作者移情于彼,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使之人格化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不亦色若胭脂?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分析分析“自是人生长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水长东”中中“恨恨”是是“遗憾遗憾”还还是是“怨恨怨恨”?讨论明确:讨论明确:“遗憾遗憾”好。好。人生充满了遗憾,比如,亲人分人生充满了遗憾,比如,亲人分离,年华流逝,美好事物消失,等等。就像林离,年华流逝,美好事物消失,等等。就像林花悄然凋谢,江水日夜默默东流一样,是无法花悄然凋谢,江水日夜默默东流一样,是无法改变的规律。改变的规律。“怨恨怨恨”好。好。好景短暂,就像林花匆匆凋谢;好景短暂,就像林花匆匆凋谢;相见无期;国家灭亡,沦为阶下囚,失去昔日相见无期;国家灭亡,沦为阶下囚,失去昔日的地位、富有、享受,失去了自由,能不怨恨的地位、富有、享受,失去了自由,能不怨恨吗?吗?Thank You世界触手可及世界触手可及携手共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