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67079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专题三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联系高考 高频考点考情扫描考向前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11新课标全国卷T36;2011四川文综T391。资源问题、自然灾害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以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3。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高考中有所增加。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1北京文综T9;2011全国卷T7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11广东文综T7;2011江苏地理T12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1北京文综T23;2011天津文综T8;2011安徽文综T34(3) 2011江苏地理T910、T1920主

2、干知识 复习目标1掌握地形对农业生产、聚落分布、交通运输的影响,关键要学会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析.2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从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危害和预防措施三方面入手.3掌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从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存在问题、综合利用等方面入手。4掌握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可从灾害的时空分布、产生原因、主要危害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入手。重点研读一地形对农业、聚落和交通的影响1。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如下表所示: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农业类型林业林业牧业种植业种植业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

3、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将会受到制约,如我国的西南地区.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北京、上海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形态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

4、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成都、北方的村落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南方的村落3.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影响原则原因线路走向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小受灾害的影响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自然条件不利

5、,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平原地区密度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点的区位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地区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例1(2011北京高考)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河流形成于距今2 300万年前 B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

6、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及其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精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解读.第(1)题,据图可知,河流底部岩层的地质年龄小于2 300万年,故A项错误;处是在沉积形成各种岩层后,受到冰川及流水等外力侵蚀后形成的,故B项错误;根据岩层的地质年龄并不连续可以判断出C项错误;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该河流自南向北流,在弯曲河道处出现凹岸(左岸)侵蚀、凸岸(右岸)堆积现象,故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建筑物在断裂带上没有分布可知该地聚落出现在断层发生后,故A选项错误

7、;该聚落并非是沿河分布的,故B选项错误;欧洲中部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C选项正确;河滩处于断裂下陷带上,不是聚落分布的最佳位置,居住区不宜向河滩扩展,故D选项错误.答案 (1)D(2)C易错提醒本题组主要会因为不能准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而出现错误;会因为不能确定河流左右岸而错选(河流左右岸确定时注意流向).二气候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气候的影响具体表现对农业耕作制度热带、亚热带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两年三熟,中温带、寒温带一年一熟作物品种热带:天然橡胶、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亚热带:水稻、小麦、油菜、柑橘。暖温带:冬小麦、花生、棉花、苹果.中温带:春小麦、甜菜

8、、大豆等耕地类型南方降水多的地区为水田,北方降水少的地区为旱地农业类型降水较多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降水较少的地区应发展牧业对工业工业区的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者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工业的原料气候影响农作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部门的原料供应。如我国南方多甘蔗制糖厂,而北方多甜菜制糖厂对交通飞机场的选址飞机场宜建在少云、雾、雨、大风的地方,减小气象因素对飞机升降的影响交通线的设计注意沿线的暴雨、冻土、积雪深度,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的高低要考虑当地的暴雨强度对聚落城市的分布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该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9、比较适合人类生存2气候变化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1)原因:自然原因是太阳的异常活动;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的保温效应增强,同时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致使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危害:影响内容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的危险资源条件的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条件的变化,许多地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增大自然灾害加剧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而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近些年干旱频率增加、干旱强度增强

10、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根据有关研究,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世界上将有1/3的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农业生产不稳定高纬国家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农作物增产;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干旱加剧,农作物减产;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危害人体健康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某些疫病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3)对策:例2(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小 C黄赤交

11、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精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所致。第(2)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故A项正确;全球水量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冰川融水增多而增加,B项错误;海洋面积增大,将导致海岸线长度缩短,C项表述错误;全球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和D项中“全球温度下降相矛盾,D项错误

12、.答案 (1)D(2)A易错提醒本题组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第(2)题的四个选项理解不够全面.三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水资源的利用(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 思路分析:(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A. 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人工增雨。B. 节流: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和治理的污染;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节水意识。2我国土地资源

13、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3我国的能源问题(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

14、物减产等。(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例3(2011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

15、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新加坡地形、气候、河流及淡水资源对其影响等知识。精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从新加坡的位置入手进行分析。新加坡主要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岛上新加坡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纬度低,终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低平,面积较小,河流短小、淡水资源流失严重,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淡水需求

16、量大,因此采用工程措施拦截淡水是其主要的做法.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

17、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易错提醒本题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五种:(1)信息获取解读能力差.如第(1)题,不能从材料中获取“人口约500万”“540平方千米“最长不足16千米”等信息.对气候资料图表示降水量的纵坐标解读错误,误认为降水量300 mm以下是降水不足。(2)表述不全面。如第(1)题,有的只答自然原因,有的只答人文原因。第(2)题,往往只答建坝后“变淡”的原因,而忽略了修坝前“咸”的原因,即便考虑修坝前“咸”的原因,也会忽略“地形单调,水流平缓”的原因。第(3)题,有的考生只答“开源”措施,有的考生只答“节流措施.(3)表述不严密。

18、如第(1)题,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个别考生丢掉“终年关键限制词.(4)“生搬硬套”,要点与实际不符或不科学.如第(1)题,有些考生把“蒸发强”硬套到该区域。该区域因降水多,所以气温高,蒸发强不能是本区域淡水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第(3)题,有些考生把“修水库”硬套到此区域的措施中,而忽略了该地地形单调,河流短缺,不适合建水库的条件。(5)要点逻辑性差.如第(3)题的各项办法中,考生只能答出办法,而理由往往表述混乱。四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我国气象灾害的发生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特点,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特点。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形成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强冷空气入侵形成的冷锋天气连续暴雨

19、或短时大暴雨长时间无雨或异常少雨多发季节夏、秋冬、春、秋都有夏秋为主春、冬多发影响我国主要地区东南沿海多数省区东部、南部华北、西北危害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强烈降温造成冻害洪水冲毁、淹没农田和公共设施等粮食减产、人畜缺水防御气象卫星的监测和预报长期:水利建设、植树短期:发展耐旱作物应急:节水雷达监视减轻灾害采取防寒措施工程措施:水利工程等非工程措施:土地管理等2地质灾害(1)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地质灾害成因分布规律危害地震岩层断裂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能量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破坏建筑、危及生命火山喷发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滑坡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土体沿滑动面

20、下滑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状况较差的山区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泥石流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堵塞江河、摧毁城填、危及生命、财产安全(2)地质灾害多发区成因分析(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我国西南地区是多种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分析其成因时可综合以下几个方面: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原因的综合分析思路(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壳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2)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不均衡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3)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

21、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例4(2011天津高考)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2)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1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及防御。精析第(1)题,从图1中可知图示中的两类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

22、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二是坡度较大;三是有大量的松散地表堆积物。而滑坡是斜坡上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因此,两种地质灾害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主要有坡度较大的地形.第(2)题,从图中可知,四处房屋中a、c位于山谷,易受泥石流威胁;b、d位于山坡处,但d处等高线较b处密集,坡度较大,故b处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小。b处位于阳坡,d处位于阴坡,故b处阳光射入的时间最长。答案(1)B(2)B易错提醒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个:(1)信息解读能力差。如第(1)题,不能从景观图中获取“沟谷”“整体下滑”等信息而导致类型判断失误.(2)知识调动能力差。如第(1)题,不能从两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中筛

23、选总结出共性条件,许多同学误认为“暴雨”是共性条件。第(2)题,不能正确推理出“阳光入射时间最长”“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主要影 响因素。材料1:2011年5月,我国旱情分布图。材料2:2011年4月27日至5月26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湖北西部、江苏南部以及上海等地较常年同期偏高24;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温度偏高、降水异常偏少,气象干旱持续.材料3:2011年以来,处于消落期的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地补水170多亿立方米,目前已释放了约4/5的调节库容,剩余约1/5的调节库容也将在6月10日之前释放殆尽,届时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45米左右。命

24、题视角2011年中国旱涝相连,灾情严重,成为关注的热点,结合材料,可能考查如下内容:1。我国旱灾的地区分布及其原因。2.抵御旱灾的措施。3。旱灾及其次生灾害。(1)读材料1,指出2011年5月我国存在特旱地区有哪些?并思考贵州省局部地区引起特旱的自然原因(气候要素除外)。(2)在林区,通常旱灾可能引发哪种次生灾害?何种信息技术可以进行监测?(3)结合材料3思考三峡水库放水除解决长江中下游农业灌溉用水外,还可能达到那些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4)有人说此次长江中下游干旱属于伏旱天气,不必担心今年的防洪压力,你觉得有道理吗?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文字资料可知特旱区的分布。从地形、地貌、土壤等方面

25、分析。第(2)题,干旱在林区易引发火灾。火灾可用RS技术监测。第(3)题,三峡水库放水积极的影响从航运、养殖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从发电、调节气候、航运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时间上看此时不是伏旱天气。答案(1)地区:西北,西南,长江中下游,东北.原因: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下渗;贵州局部地表崎岖,地表径流不易存留;土层浅薄,储存水的能力差。(2)次生灾害:森林火灾。信息技术:RS。(3)积极作用:改善长江中下游的航运条件:改善淡水湖泊的养殖条件;缓解生活和工业用水困难;下泄流量的提升也可以防控长江口的海水回灌问题;为梅雨季节来临时的防洪腾出库容.消极影响:降低了三峡水库

26、的发电功能,减少了三峡水库对周边的气候调节作用,可能给上游的航运带来负面影响。(4)没有道理,因为伏旱是发生在78月份,目前还是5月份;伏旱是副高控制下形成的,本次长江中下游的干旱是太平洋副高比正常年份偏弱,水汽来源偏少;气候异常,气温比常年偏高等原因引起的.长江流域正常的梅雨期还没来临,不能因为5月干旱就认为不必考虑防洪压力,有可能出现“旱涝急转.训练强化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1南京模拟)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下图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

27、单位:109 m3/a)”.读图回答12题。1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信息表明()A甲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B乙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C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2011南昌十校联考)右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路示意图,该地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34题.3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是()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4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 B寒潮 C泥石流 D干旱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拨最高点为A处。读图回答56题。5图中主要山脉

28、的走向大致是()A东南-西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6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地形 C交通 D气候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图反映了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读图完成78题。7以下有关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 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 D1998年至2000年有西移趋势8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是()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 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9(20

29、11北京高考)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10(2011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2011年9月5日中新网据共同社5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县警方统计,第12号台风“塔拉斯”在县内造成的死亡人数增至25人。至此,日本全国死于此次台风的人数已达37人,另有54人失踪,4 700多人被困。下图为台风路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1

30、1关于此次台风给日本造成重创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此次台风势力较大,摧毁房屋等建筑设施 B台风引发海啸、次生灾害C台风造成河水暴涨冲毁楼房等建筑设施 D台风带来的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2关于此次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次台风对我国东部沿海影响较大 B此次台风对日本西部影响较大C台风中心风力最大 D台风路径的监测主要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20分)(1)我国两大重要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_和_都经过该地区,以上工程对该地区的积极影响有_。(7分)(2)该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尤其在_季;此外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也较充足,原因是_。(2分)(3)

31、B、C两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_;_。(2分)(4)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4分)(5)据图分析甘肃在黄河沿岸工业迅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工业发展给当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_。(5分)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1:下图为坎昆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统计资料图。材料2:2010年10月4日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第四轮气候谈判在我国天津举行。下图为我国建国后东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图.(1)根据材料1中的信息判断,坎昆的气候类型是_,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试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2)从材料2可知,自1951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和降水年际变化的特点是_,说明气候发生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及这种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6分)(3)近年来天津市对全球气候变暖格外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津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4分)(4)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试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说明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分)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