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A卷) 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倘若今天还没有定为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就可以消失在铲车之下,将来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寄托浓厚的乡愁。这是因为(
2、)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A. B. C. D.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下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及痛悼。这体现了( )A.民族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 B.人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C.文化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4.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 )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文化影响人们
3、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A. B. C. D.5.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告诉我们(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A. B. C. D.6.人之初,西方认为性本恶,中国认为性本善。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影响着文化的根本构造,所以中西方国家的制度有很大不同。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B.不同民族社会交往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对人有潜移
4、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7.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8.“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并继续影响着我们,这表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塑造人生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A. B. C. D.9.古罗马诗人、
5、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率先提出“寓教于乐”的概念,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同寓教于乐的方式最容易为儿童接受、最适用于儿童教育。寓教于乐方式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A. B. C. D.10.菜根谭有云:“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不仅要成为与丝绸之
6、路沿线国家交流的纽带,更要全方位地融入“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布局,特别是要发挥文化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表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各国政治分歧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B. C. D.12.现如今公交车成了公民道德的见证,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文化”的,什么样的人是没“文化”的。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B.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C.人们的形体语言美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13.文化修养往往产生于良好的内心修养之中,这说明( )A.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B.文化修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
7、来培养的C.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就能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D.人们的文化修养完全取决于人们的自我反思14.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高富帅”“纠结体”“杜甫很忙”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热点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15.专家指出,南京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等,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 )A.南京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南京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精神产品具有经济性D.精神产品离不
8、开物质载体16.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体现了(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B.C.D.17.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作家、大诗人、大书画家。这说明( )先进的文化源于发达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
9、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B.C.D.18.“六一”儿童节本应是天真快乐、烂漫无瑕的日子,然而在某些地方,儿童节却在成人的世界里遭遇“变味”的尴尬。有些幼儿园用形形色色的方式向家长索捐,总逃不开一个“钱”字,给儿童节的“纯净天空”蒙上了一层阴影。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B.必须坚决反对不良文化的影响C.“拜金主义”主导了社会的发展 D.反对向儿童进行与金钱有关的教育19.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
10、及亲和力。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 B. C. D.20.中国人的名字绝不和父母或长辈相同,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敬重。而非洲有的部族为表示对自己先人的尊重和纪念,则把逝世的先人的名字继承下来,以至于有的人的名字长且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风俗习惯的差异C.文化程度的差异 D.交往方式的差异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 21.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思路。主要包括培育核心
11、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10分)22.时代前进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材料一:全国道德模范是当代中国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彰
12、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全社会,温暖了全中国。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的原因。(9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中涉及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推动社会良好风气形成。(9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生活中
13、的一系列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少女、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草根平民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体现了草根身上的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材料二: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班级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1)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的意义。(6分)(2)请以材料二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6分)参考答
14、案1.D解析:墨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人性如素丝,被青色沾染就变成青色,被黄色沾染就变成黄色,沾染的色彩变了,它的颜色也随着变化,被五色所沾染,它也就变成了五色,所以说沾染不可以不谨慎。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引文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D项强调要以人为镜,见人长者取之,见人短者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符合题意要求。A、B、C均不符合题意。2.A解析:表述错误,优秀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所有的文化,而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表述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排除。3.D解析:题中的国家公祭鼎是记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物质载体,因此本题应
15、选D项;其他各项与题意不符,均不能入选。4.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材料中关于人类对“叉子”的使用和改进过程,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故应选;叉子的使用,改变了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表明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故应选;不符合题意,均不能入选。5.D解析:题干中与善人居,与善人化矣;与不善人居,亦与不善人化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本身说法对,但与材料不符。人们接受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不正确。故选D。6.C解析:对人的本性认识不同导致中西方国家的制度有很大不同,说明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
16、着人们的实践活动,C项符合题意。7.C解析:材料反映了文化的作用,C项正确。8.D解析: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说明 。继续影响我们,体现 。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9.A解析:寓教于乐,通俗来说,就是教育者通过创设特定的文化环境,让受教育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符合题意。不是寓教于乐所体现的。10.C解析:文化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不同,B、D两项观点错误;“渐”“潜”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故答案舍A项而选C项。11.D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舍去。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
17、形态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政治分歧,故排除。符合题意。12.A解析: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漫画中乘客行为是文化素养的表现,题干中“文化”主要指文化素养,故选A。13.B解析:良好的内心修养要通过对社会的体验逐步培养,故B项正确,A项错误。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文化修养,但二者不是必然的关系,C项错误;D项否认了学习、环境等的重要性,观点错误。14.C解析:这些词语作为文化是一定社会实践的反映,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创造文化,同时这些文化也会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本身说法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15.D解
18、析:材料表明精神产品与物质载体的关系,D项表述正确。A、B两项与材料结合不紧密。C项说法片面,精神产品是否具有经济性要看具体情况。16.B解析:题干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故选B。17.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材料说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只有发达的经济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正确,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18.B解析:向家长索捐属于“拜金主义”不良文化的体现,必须反对,B正确。A与题意不符;C与事实不符;与金钱有关的教育并不都是错误的,D观点错误。19.B解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融
19、为一体,不可分割,故项错误。先进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项错误。排除。故选B。20.B解析:中国与非洲人的姓名各有特色,原因在于各地的文化不同。A、C、D三项未体现;B项正确。21.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文化政治影响力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
20、社会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文化的作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因为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2.(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能够营造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社会氛围。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开展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能够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进一步提升人们的道德自觉。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能够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激发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提升人们道德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发挥先进文化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 23.答案:(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发着社会向善的力量,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宣传这些“最美”人物,
22、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宣传这些“最美”人物,能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理论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爱国志士先进事迹报告会。理论依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分要求:设计的活动主题要能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理论依据要符合主题。)解析:第(1)问,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角度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的意义,可从优秀文
23、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要求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第(2)问,认真审题,结合材料二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如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用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解释,主题与理论依据要对应。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
24、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
25、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2、培训要求1)保安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4) 工作技能培训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