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0愚公移山练习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6525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愚公移山练习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愚公移山练习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愚公移山练习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愚公移山练习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愚公移山练习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本文选自 列子 一书,该书相传为 战国 时期 列子(列御寇) 所著,他是 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课文 两小儿辩日 也是出于此书。本则神话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像愚公那样,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地苦干,才能获得成功。故事的结局富有神话色彩,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借助天力改善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望,愚公精神感天动地,最终理想实现,深化了中心。方

3、 ;万仞 ;本 ;年 ;且 ;面 ;居 ;惩 ;塞 ;迂 ;聚室而谋;汝毕力平险 ;指 ;汉阴 ;杂然 ;许 ;献疑 ;以 ;曾 ;损 ;丘 ;如何 ;且 ;焉 ;置 ;土石 ;投 ;诸 ;尾 ;遂 ;率 ;子孙 ;荷 ;担 ;叩石垦壤 ;箕畚 ;孀妻 ;遗男 ;始 ;龀 ;易 ;节 ;始 ;反 ;叟 ;止 ;甚矣 ;惠 ;以 ;残年余力 ;曾 ;毛 ;其 ;长息 ;心 ;固 ;彻 ;虽 ;存 ;穷匮 ;苦 ;亡以应 ;操 ;已 ;感其诚 ;命 ;负 ;厝 ;阴 ;陇断 ;(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形容极高 、原来,本来 、年龄 、年龄 、将 、 向着,对着 居住、戒,这里是“苦于”的

4、意思、阻塞、曲折,绕远、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 直 、汉水的南岸 、纷纷的样子、赞同、提出疑问、凭、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连都、削减、土堆、把怎么样、况且 、哪里、安放、泥土和石头、扔 、就是“之于”、边上、于是,就、带领、儿子和孙子、负荷、挑、担子、敲打石头,开垦土壤、用箕畚装土石、寡妇、遗孤,孤儿、刚刚、换牙、交换、季节、才 、同“返”、老头、阻止、太过分了、同“慧”,聪明、凭、残余的年岁和力、气、连都 、草木、加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长叹、思想、顽固、通、即使 、生存、穷尽、愁、没有话来回答。亡:同“无”、持,拿、停

5、止、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命令、背 、同“措”,放置、南岸、即垄断,山冈高地阻隔。)1、用原文的语言回答。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目标是: ;方式是: ;愚公自信能够成功的理由是: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2、用自己的话概括。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四个方面: ; ; ; ;3、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可以梳理为:聚室而谋 全家移山 驳斥智叟 帝感其诚 二神负山(二山高大 、愚公年迈 、工具简陋 、运土石路长,耗时多)4、下列对愚公移山一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

6、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B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叩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于他对人和自然关系上的正确认识。C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远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但有一定的迷信色彩。D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名之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名之为“智”,这样不仅增加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荷担者三夫()始龀()无穷匮也()一厝雍南()()2、 翻译。(1) 何苦而不平?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甚矣,汝之不

7、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 写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古今词义:(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 何苦而不平。4、 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1) 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3) 河曲智臾亡以应() (4)一厝朔东()5、 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作者 ,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二、文言文阅读。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2、 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_;智叟的态度是:_。3、 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的人物描

8、写方法。4、 “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5、 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6、 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A 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7、 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而言的。8、 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9、 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10、 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11、 表明愚公

9、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_。12、 你是如何评价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主要人物的?13、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什么是愚公精神。你认为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rn;chng;s;y;h;chn;ku;shu;yng。2、(1)还愁什么挖不平呢?(2)冬夏换季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3)你太不聪明了!(4)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到不可改变的程度。3、(1)古义:方圆 今义:方形(2)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3)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4、(1)“反”同“返”,往返。(2)“惠”同“慧”,聪明。(3)“亡”同“无”,没有。(4)“

10、厝”同“措”放置。5、列子寓言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列子寇道二、文言文阅读。1、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出入绕远。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语言描写4、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D7、河曲智叟亡以应8、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9、天帝是被

11、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10、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1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2、A、愚公:不怕困难,坚持斗争,敢于斗争,相信人定胜天,可敬可颂。但他不正视客观实际、不运用科学的方法、不讲求工作效率、一味地盲目蛮干,这些是不可取的。B、智叟:害怕困难不敢变革,看不到人的力量无穷无尽,对别人正义之举不赞成、不支持,采取讥笑、阻挠的态度,是一个保守、落后、怕苦畏难的典型。但他正视困难,实事求是的看法也是值得提倡的。同时,他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不盲目附和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13、“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