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66520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梁屯中心小学的教师王红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昆虫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内容】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学情分析】 小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三年级学完《蜜蜂》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孩子阅读。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方法】 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作者及作品。 1、大家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2、有个人也很喜欢昆虫,他小时候可有意思了,常常捉很多的昆虫,装在衣袋里,每天衣袋都是鼓鼓的。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介绍作者及作品。 以谈话方式导入,迅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一石激起浪千层,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巧妙渗透了“读书之前‘思’先行”的读书习惯,让学生不断地产生阅读期待,满怀兴趣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指导看书的各组成部分:(实物投影) 1.瞧,我们拿到书首先会看到什么?(板书:封面) 通过看封面,能了解到什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 2、介绍扉页。(板书:扉页) 3、看,这本书才出版没多久,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这充分说明这本书非常——(“受欢迎!”)。 这么受人欢迎的一本书,就更加说明书中的故事非常精彩,非常引人。那讲了哪些故事?(出示课件)要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可以先阅读这本书的“前言、序言、内容提要”等等。接下来翻到目录,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A、看,一个数字代表一个故事,书中一共22个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B、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出示课件) 你能猜出它可能是书里的什么昆虫吗?生回答。 此环节有意识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三、读《蝉》,了解更多的读书方法,学制昆虫名片。 1.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位勤劳的歌唱家——蝉。【出示图片】 在《蝉》这一章节里,老师最感兴趣的是“金蝉脱壳”这部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并快速找到“金蝉脱壳”这部分文字,用括号括起来,好好读一读。 (引导学生通过目录、借助插图、用括号圈画等方法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老师对这部分文字和插图都非常感兴趣,于是又上网搜到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出示课件) 2.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读一读第三章勤劳的歌唱家。(提示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对于已经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不读,如:“金蝉脱壳”的内容等。我们也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读后同桌交流,并把了解到的内容填到昆虫名片中去。(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利用刚才学到的阅读方法找到所需内容并用抓中心句的方法将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填写到昆虫名片中,不断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巩固、训练。 四、将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 其实,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出示课件)红蚂蚁是一种打架非常厉害的蚂蚁,但是它们不会寻找食物,衣食住行都要靠别人来替它们完成。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把别人的蛹运到自己的窝里。不久后,抢来的蛹蜕皮了,就成为了家中积极干活的佣人。 螳螂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大家以为它是一种善良的昆虫,恰恰相反,螳螂是昆虫世界里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主要是吃蚱蜢、黄蜂、蟋蟀等等。它们还自相残杀,幼虫也有一个悲惨的童年。 别看犀金归一副厉害的样子,他可是个胆小鬼,一但发现危险,马上四脚朝天,宣布:我死了!我死了! 松毛虫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正等着我们去认识它,了解它呢。请同学们课下好好读一读这本《昆虫记》,相信你一定会为它着迷。2个月后,我班将举行《昆虫记》读书交流会! 此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课内延伸到课外,也就是使深入探究不断延续。为学生今后的阅读作为做铺垫。 附: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昆虫记》 作者 封面 扉页 目录 “昆虫的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