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38867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23卷第3期2023年09月Vol.23 No.3Sep.2023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余 好(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摘 要: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有效载体,是政行企校合力汇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破解校企联而不合、校际合作不深难题,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机制。建设市域产教

2、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充分认识两者的联系区别,明确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的典型特征,厘清建设思路发挥长效功能,对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产教融合;联合体;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23)03-0001-07Consortium and Community:Innovative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Governm

3、ent,Industry,Enterprise,and SchoolYU Hao(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 325003,China)Abstract:The municipal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nsortium and the industrial community of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education are effective carriers for coordinating the innovation of vocati

4、on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and between technologyn andeducation,optimizing the type positio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y are innovative mechanisms for the joint efforts

5、 of govermentindustry,enterprises and schools to gather policies,funds,technology,and talent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nflicts betweenschools and enterprises,and the lack of deep inter-school cooperation,serv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the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

6、e economy and societ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nicipal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nsortium and theindustrial community of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more high-quality technicaland skilled talents,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We shoul

7、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difference and typicalcharacteristics of them,and clarify the construction ideas to play a long-term role.Keywords: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consortium;community;collabo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industry,enterprises and schools收稿日期:2023-06-20基金项目:中国

8、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23ZYJ0222)作者简介:余 好(1980),女,汉族,浙江乐清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部署。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作为战略任务,“联合体”“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

9、中央、国务院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机制,也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2023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创建工作,明确了20232025年全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目标,“2023年底前建设50Doi:10.3969/j.issn.1672-0105.2023.03.00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9月家左右,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3。与此同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也在全国多地扎实推进,但目前尚处于建设探索时期,有必要厘清概念阐述及其

10、作为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的典型特征,以期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参考。一、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联系与区别(一)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共性1.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意见制定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三大战略任务,即“一体两翼”。“一体”是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两翼”分别指向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二者作为改革的抓手,都是促进教育链供给侧和产业链需求侧相匹配,实现教育和产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2.高度一致的建设原则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一个根本原则,与产业、企业、应用

11、保持同频共振,知产业所需、想企业所想、解应用所困,核心理念在于坚持通过教育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助推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3.多方参与的组织形式政府为主导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企业、学校、行业产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只有充分发挥组织能动性,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制度建设来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主动作为、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确保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体化运作长期高效。(二)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区别1.“联合体”和“共同体”概念溯源关于“联合体”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在经济

12、与社会一书中指出“一种社会关系内部的社会行动取向是基于理性动机下的利益平衡,或者类似动机下的同意,它就可以叫做联合体(Vergesellschaftung)关系,不论这种理性动机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4132。韦伯强调最纯粹的联合体关系有三种:一是理性的自由市场交换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对立而互补的利益间的妥协;二是自我利益基础上的纯自愿的目的性联合体(Zweckverein),不论目的还是手段,都反映了其成员对物质、经济或其他利益的追求;三是以遵奉一套共同的绝对价值观为动机的观念性联合体(Geisnnungsverein),只求报效于一项“事业”4133。韦伯指出“市场”参与鼓励交流各方形成

13、联合体关系,鼓励个体参与者之间的行动必定互为取向的一种社会关系,尤其是竞争关系。只有在某些参与者达成一致去改善竞争环境,或者所有参与者都同意遵守规则以调整交易和保障对人人都有利的一般条件时,才能发展出各种联合体模式4135。关于“共同体”,韦伯认为“只要社会行动是基于各方同属的主观感情,这种社会关系就可以叫做共同体(Vergemeinschaftung)关系,不管他们的感情是情绪型的还是传统型的”4132。按照韦伯的观点,“共同体”和“联合体”的区别在于前者更重情感因素,成员间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情感基础,其外在表现更突出成员彼此间的认同感。其实早在韦伯之前,“共同体”的概念在德国社会学家斐

14、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的共同体与社会 一书中有所阐述,他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用体”“精神共同体”三类,分别指向“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友谊”。滕尼斯认为“精神共同体”中成员是朝着相同的方向、在追求具有共识的意义中互相影响、彼此协调好关系587,他指出友谊的“精神共同体”其前提条件和最终结果都是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成员所从事的职业或拥有的技能越相近越相像,就越容易产生友谊关系。“精神共同体”就像由技能以及职业身份结成的伙伴关系一样,相互熟知的成员同时也是有着共同精神追求的伙伴,共同体成员完全依靠无形的精神纽带或从事同一个事业走到一起58

15、9。由此可见,联合体强调的是互相合作、借力使力,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不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联合体都是可以应用的合作机制。而共同体则以情感为基础,突出共同体成员对某个事业或某个行业所特有的情感联系,从而形成相互认同、互融共生的机制。就像费林(Phillip2第23卷 第3期余 好: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Fellin)所说,令人满意的共同体应当是一个“能够广泛回应成员的需要,解决他们日常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共同体”6。2.“市域”“行业”表明不同侧重点市域产教联合体,“市域”两字突出区域性,重点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7。关于“市域产教联合体”,意见提出要

16、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功能,成立实体化运作的理事会,由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就“市域产教联合体”展开讨论。如在组织社会学视角下,认为产教联合体需要在组织载体上不断创新,在组织构建、机制优化、评价与激励等方面进行提升和优化8。市域产教联合体由地方政府负责牵头发挥主导作用,基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园区,“联合”强调的是不同性质的主体成员有组织地形成合作关系,所有参与者都同意遵守联合体约定的宗旨即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联合体对参与各方提供有利的保障条件。“市域”既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也是

17、一个基本的功能单位9。值得注意的是,“市域”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一城市,而是取决于产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如泸州、永川、江津三地政府牵头成立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产教联合体”,正是体现了通知中所强调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可以一个园区名义进行申报”。关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意见指出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牵头单位是龙头企业、高水平高校和职业学校,参与单位包括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通过跨区域组建更具指向性汇聚某行业、某领域的产教资源。显然,具有跨区域性、重点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发挥行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根本区别

18、。分行业领域组建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显著特点,基于某一行业的跨区域联合,集聚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点企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资源,产教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供需匹配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成为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引擎。3.差异化发展相互配合构成“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两翼”,在建设主体、服务面向和改革重点上各有侧重7(见表)使两者分别融入“区域”“产业链”,形成差异化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相互配合两翼齐飞。市域产教联合体将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融合为一体,通过政行企校携手跨界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绘制促进

19、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图谱。通知明确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具备“产教资源相对集聚、组织治理机制完备、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有效服务产业发展、保障条件切实到位”五方面的条件要求。市域产教联合体不仅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功能,也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发挥巨大作用,其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制造强国、技能型社会、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等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议题分类施策,形成自下而上、层次分明、富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新格局。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彼此形成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深度融合关系。行业主管部门在其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研制支持政策明确运

20、行机制和重点任务,发挥组织协调推进等功能;行业的龙头企业、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好管理制度,吸纳行业发展相关领域的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集中产教优质资源,多元主体借助共同体提供的信息交互畅通平台,通过对接一系列产教深度融合项目实现协同创新培养行业急需人才和联合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补链强链功能。二、“联合体”和“共同体”作为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的典型特征(一)逻辑旨归:统筹“三教”“三融”,优化类型定位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背景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应运而生,蕴含着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21、“三教”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虽然类型不同,但终极目标都是育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在功能定位上由传统的“谋业”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在以往相对独立发展的状态下,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存在较大障碍10,市域产3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9月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基本区别组织性质建设主体服务面向运行机制改革重点关键作用市域产教联合体区域性的、跨界的、突出多元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产业园区所在地政府(管委会)、牵头学校、牵头企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由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成立理事会,实体化运作推进教学改革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

22、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跨区域的、突出行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产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成立实体化运作机构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研制推广教学装备;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化了职业教育、高等

23、教育、继续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分别以“区域”“行业”为抓手跨越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原有屏障,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体合作机制提供师资、培训、技术等优质教育资源深层联通,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在合作中发挥优势并获得共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三融”是增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交流互鉴、产业发展和教育发展齐头并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汇聚合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条件。职普融通旨在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交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是围绕产业需求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载体创新,搭建层次分明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梯度技能培训体系,探索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畅通对接的

24、落地路径,形成职业教育内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纵向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横向融通体系。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分区域、分行业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培育高能级产业集群,提升全链条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集中整合产教优质资源,以此放大集聚效应,使职业教育内嵌于区域、行业的发展系统,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提供精准匹配。科教融汇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职业教育植根于区域、行业两大沃土的现实需求。一方面,主动加入技术

25、创新攻关队伍,携手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在新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领域深入探索,并将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投入应用;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科教相互赋能显现新优势,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新的增长极。(二)发展基石:政行企校多方协同共建,产教深度融合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是关键之举,创新突破在于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办学格局的转变7。政行企校多方协同合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搭建了四梁八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将各自的优质资源聚集到

26、同一载体。在其建设过程中,政府和行业起到主导作用,负责宏观施策和把握发展的战略方向,企业和学校发挥主体作用,肩负制度落实和磋商实体化运作的战术问题,政企行校多方之间形成以系统观念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机制,从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融入区域、行业的发展。产教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衔接是否足够顺畅、紧密,是否能够形成稳定长效的协同合作关系。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正引领职业院校高度关注产业发展动态需求,面向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强化与地方政府、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此4第23卷 第3期外,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都

27、是广泛吸纳的成员,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工艺缺陷、材料短板、设备瓶颈等困境携手攻坚克难,研发战略支柱产业、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关键工程技术、核心生产工艺等,促成“产学研用创”集一身、实体化运作的创新生态,打开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涉及政行企校多方利益主体,确保多方合作联动基于充分重视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形成产权清晰、分工明确、利益共享、责任同担的协同发展机制。在多方协同提供各类资源要素聚集的过程中,政府和行业通过政策支持并指导联合体、共同体建设,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及时提供充足的保障条件;学校和企业则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项

28、目合作找准双方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共赢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中持续增强联合体、共同体的凝聚力,基于区域、行业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要素,以保持一致的目标和方向为根本原则,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三)复合功能:产教资源集聚,服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育人”“促产”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兼具的双重功能。市域产教联合体有效服务学生发展和产业发展,服务发展要有新贡献11。在“育人”功能方面,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资源富集,涵盖从中等职业学校到职教本科学校,而且普通本科学校也是其成员,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

29、体系面向人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机会。在“促产”功能方面,市域产教联合体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大势所趋中产生,促进产业发展是其与生俱来的显性基因,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员工制定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规划,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等举措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全方位地促进产业发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功能多处彰显,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以产助教,系统性实施布局规划,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除了推动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以外,联合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也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要任务之一。在引领职业教育发展上主要表现为:一是优化专业布局。基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洞察

30、业内人才需求走向,发布就业及相关预测报告,为各类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前调整加以支持。二是赋能培养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导向谋划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制度、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方案,在适合长学制培养的行业领域探索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梯度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教本科学生、专业硕士。三是助力师资队伍建设。分行业建设技能型拔尖人才库,提供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形成教师与企业人员畅通交流合作机制,打造凸显行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即围绕行业发展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促产”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四个维

31、度:一是促进企业资源整合。通过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不仅能够提供实践教学和社会培训的教育功能,还具备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产业功能。二是促进企业员工发展。根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需求,为企业员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给予持续的保障。三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四是促进企业走出国门,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四)利益平衡:实现“11114”效果,促成参与主体共赢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主体,要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利

32、益平衡、多方共赢是根本保障,不仅要满足各方的合理需求,而且要充分考虑政行企校不同利益立场的协同发展。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指导落实,提供政策支持目的在于推进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行业既是产业的代表又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负责组织协调和提供市场预测,其参与支持旨在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要素汇聚、资源共享、产教良性互动促进发展的产业生态;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创新者,负责提供实践平台和市场需求反馈,余 好: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5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9月其利益诉求在于产品创新、销量提高、利润

33、上升;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学校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由其服务社会能力决定的社会认可度。基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点,要实现“11114”效果,达到多方共赢局面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从管理模式、信息沟通、利益共享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谋划12,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政府搭台、行业撑台、校企同台、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机制,从不同利益视角考虑价值适切的优化之道,找准“适时、适势、适事”的共同价值交汇点,有效激发各方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合作共赢。三、政行企校协同推进“联合

34、体”“共同体”建设的思路2023年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 方案),明确指出行动目标是“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接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完善落实组合式激励赋能政策体系,将产教融合进一步引向深入”,并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其中第4方面第13点“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中再次强调打造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重要性13。方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上要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各

35、尽所能、各司其职,形成政行校企融通、产学研用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畅通的格局,协同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两大新型载体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政府研究创新激励扶持举措,打好政策组合拳对于政府来说,除了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工作中发挥顶层设计、审核筛选、协同管理、监督评价、宣传推广等职能,还要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成果转化、监督与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需要建立常态化机制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政府打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政策组合拳,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明确金融、财政、税费、土地

36、、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政府要补足相关保障政策措施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政策对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保障参与各方的权益,有效激发企业和学校作为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按照建设指标有序落实。指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建设公共、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重点任务,突出实习实训、供需对接、评价认证、成果展示交流等多项功能,针对新旧动能转换实训项目,政府要出台专项政策予以支持,在项目动态管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绩效评价等方面做好实施方案。(二)行业发挥协调推动和服务职能,搭好沟通平台行业利用组织自身优势,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

37、同体的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实施制度,协助学校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分工,解决产教融合中以往存在的校企沟通不畅、联而不合、合而不融、缺少动态监管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优化合作流程。在服务学校方面,行业组织应主动为学校招生规划的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提供需求反馈,支持学校快速、精准调整专业布局,对于符合产业规划、就业率高、贡献力强的专业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时淘汰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不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在服务企业方面,行业应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或联合建设企业大学、产业学院,通过组织协调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上攻坚克难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通行业全产

38、业链条带领上下游企业共发展。行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既要在区域内引导产教资源紧密对接推进校地协同,又要跨区域对接优势产业集群,将学校与行业的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保持双向联动、协同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持。通过行业协会发挥纽带作用,深入调查研究企业与学校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的实际需求与困难,协助建立6第23卷 第3期校企量化合作的考评标准。(三)企业形成头雁效应,带好产教融合型企业队伍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牵头企业,优先考虑行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可以是政府主动选择,也可以是企业自荐。龙头企业领衔作为建设主体能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联合行业专精特新

39、“小巨人”企业形成产教融合型企业队伍的中坚力量,为产业体系发展强基搭梁、为地方招商引资打造“金字招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不论是市域产教联合体还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企业在其建设中都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协同学校共同谋划共同推进,除了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上提供支持以外,还要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将企业需求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同时为校企合作研发的科技成果提供中试基地、应用场景和内部市场。产教融合型企业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互联互通,不仅能在多方面获得显著效益,包括风险分担、资源共享

40、、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还可以通过资本投入、技术上或管理上的支持等要素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四)学校精准专业设置,下好产教融合“先手棋”提升职业院校关键能力,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基础。学校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主体,要快速回应新兴产业及新技术发展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无缝对接,与企业共同研制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大学等,与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动机制,汇聚产教资源全方位融合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教师、

41、教材、教法改革紧密联系产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专科院校、职业本科院校要在专业设置上形成人才梯度,深化中高职系统化培养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多路径。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区域内、行业内优质产教资源,架构起培养从产业工人到技术人员到现场工程师乃至卓越工程师的技能人才梯队,使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类型教育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42、报告EB/OL(2022-10-25)2023-04-27 https:/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EB/OL(2022-12-21)2023-04-27https:/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EB/OL(2023-04-22)2023-04-27 https:/ 马克斯 韦伯 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 阎克文,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 斐迪南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 张巍卓,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6 Phillip Fell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Social

43、 WorkerM 3,revised edition Itasca,IL:F E Peacock Publishers,2001:707 本刊编辑部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01)8-138 陆俊杰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产学研创协同发展中的创新载体构建兼论产教联合体的未来发展J 职教通讯,2023(04)29-399 王新波 把握三个关键词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N 中国教育报,2023-05-09(05)10 石伟平 以协同创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N 光明日报,2023-03-07(16)11 吴甚其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五“新”并举N 光明日报,2023-05-16(14)12 许本洲,温贻芳,张慧波,等 产教融合联合体与共同体建设:路径选择与院校作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08):5-111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的通知EB/OL(2023-06-13)2023-06-13 https:/ 好:联合体与共同体: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