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230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4.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 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 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二、新授1、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XX同学的位置。(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

2、先说列后说 行)(3)教学写法: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3、练习: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1/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位置。(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

3、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 对。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3、练习一第6题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五、作业练习一第1、2、5、7、8题。锦后仅思;4堂健,我惚急合利用老幺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鹤,以当幺教恚的席彼喉序出发,让老幺在口述“第几物几个”的栋灯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鱼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槐 念,让名皮乂句枚上楮彖起先说“列”后说“行”的灯救。延后再过去刎用网辂囹

4、未衰而假置,让老金枝得从网档空 标上找刎相应的位置。途客由直4到抽象、由易利难,符 合就3的名司特点。第二单元2/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分数乘法单元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 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 法同样适用。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应用题。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2、分数乘法计算

5、法则的推导。1、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 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3/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2)计算:12 36+6+62.引出课题。

6、3 3 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o 二、新授3 3 31、利用m而教学分数乘法。3(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总)(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3(乘法,X 3)10(3)3 3 3 3333 310+i0+i0那么所以小3=3=9。同学们想想看,X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 把它补充完整。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_入_.I I I I I I I I I I I I 1 _ A )Y Y V2_ 2_ An n ri2(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百”,就是 把

7、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 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4/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百,那么“人跑3 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X3=)11 11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5、教学例23(1)出示三X6,学生独立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三、练习1、完成“做

8、一做”的第一题。“做一做”第3题。(作业练习二第1、2、4题。一个数乘分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 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 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5/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导入1、计算下

9、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ixl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 1、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 5 4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义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7XT5 4(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 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义】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4 5 4 5 4(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义;=击,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3(4)提出问题:二小时粉刷多

10、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4算,自主解决问题。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X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6/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3W2x-3(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1 13 2 3x 2再乘。X=-10 3 K)x S5 115(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三、

11、练习1、练习三第6题 2、练习三第9题四、3、作业练习二第3、7、8、10题。锦后攻思:今数来裳熬、今熬乘裳熬送两堂锦,我都灌唾乂生活 引入,不遹过直观的俵段囹、折欷等方式让老幺理解算理。裸中,我惚改变。例嵬、示范、科解,五的散辔方式,改 变应忆忆法则、机械制称,五的辔句方式,引导辔金被人 割探索与金流的老司活初之中,让学眩变被劭劭,参 导割算理的探前、运算规律的归林中未。(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 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 算。7/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

12、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 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 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 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X2+15(2)5 X6+7 X3(3)15 X(34-27)二、新授1、

13、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7-93-54151-5-4-9X3-52-3X-5-8/(2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 c=aX(bX c)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 X7 X4 0.36X1018/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2)验证:(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

14、果。4、教学例63 1(1)出示:-X-X5,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5 6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2)出示:(2+;)义4,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3)小结:三、练习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练习课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15、复习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9/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 c=aX(bX c)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二、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1题: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练习三第三题:分数混合运算(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如果可以应用韵 律进行计算的题目也可以选择用简便方法计算,如:7 9 7 75 1 2(1-);-X(5-)9 6 33、练习三第2题:4、练习三第8题: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纠错的 同时也巩固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5、

16、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6、练习三第4、5、9题: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 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三、作业练习三第2、4题锦后攻思:埼节薛漳只是一节奸事锦,俚我恭觎应用传疣的饼赧 法未告诉学生,整数乘法的运算同存适用合数,然后按部 就班的散当例敢,极制楹地要求辔生按级老师的效法来解 观。我伏苞送券的教老剃本了学生名司的:劭辘为aI他。在送个逑程中,辔生完全是辔句的W人,而激蹄只是辅助 健的导,包括后面倒眼的秋当都克今体现了送一理念。多 堂锦考2的学句丹趣我老灯自信都急令也得到了激发。2、解决问题10/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

17、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 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 学生思维。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 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3 2 112X-X-4 5 22、列式计算。1 3(1)20的一是多少?(2)6的一是多

18、少?5 4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2(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m”,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 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 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11/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求2500的是多少)(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25 00Xy=1000(平方米)2、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

19、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三、练习1、练习四第2题:2、练习四第3题:四、总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 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锦后以恩:洋堂森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台之瓜是多夕”的同敢,数老中,我犍紧扣令熬来台数的意义遂行复灯,并事先复 句的“宓的!是夕7”的文庄殿,为解决马此相他的应用观做略派备。由 4洋节锦是合熟应用嵬辔灯的初胎,因而散辔中,我除了 蹄助老生今折、理解敦意之外,更唾要的迷在于教给学幺 台折、解舂台熬应用敢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假“7”送个关底点上,更是先了就,的时间,俚我伏,送是十台

20、 处要的。(2)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第六课时12/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3 2(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3 1(3)一条路,已修了而。(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五。(5)甲数比乙数少2、口头列式:(1)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

21、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J,降低了多少分贝?O(2)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7剩下原来的石,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O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二二、新授1、教学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4)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

22、并列式计算。解法一:80-80X-=80-10=7 0(分贝)8(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1 7解法二:80X(1-)=80X=70(分贝)8 8(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 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 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 量。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14/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3、教学例34(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弓”表示什 么意思?(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

23、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4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4解法一:7 5+7 5 X=7 5+60=135(次)4 9解法二:75X(1+-)=7 5 X-=135(次)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三、练习1、练习五第2、3题:2、练习五第3、4题:四、布置作业练习五第7、8、9、10题。穗启反思:例2狗例M都是在理解府你报了求一个裁的几台之瓜 是多的冏敦的思路布方法的基砒上,老酎解决我要点的 求一个叔的几台之几是多少的向敦。散

24、当中,我像强像媚 教老的7时敖给学眩的解答步骤还行今折解客,我出单依“,并编出俵段囹希助理解。俚埼堂锦,老师饼解的部 令他手,了一些,留给学生树卷、体灯的耐同箱名稀薛。4、倒数的认识5、第七课时15/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 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

25、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3 2 7 5 1 1(1)-X-X-6X-X408 3 15 7 3 80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 认识二、新授1、教学倒数的意义。(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 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3(1)写出m的倒数:35 5 3(2)写出6的倒数:16/90

26、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X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 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 有倒数)3、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三、练习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3、开放性训练。3 45 X()=()X7=()X()四、总结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偏后仅思:倒数的

27、伏第一锦,散学由客较为简单,#幺遹址披司、自老,党会可工自行理解存健的砌容。斜对洋偏的特点,数学中我敢多给老,让考生逋逑自学、树卷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送其中,唏一些概念点花苞关徒,的“呈名”,因此我也途名的如何梃冏点被。对才求倒熬的方法,我同 曲给老幺自:的安间,自当例敢,按自己的理斛、用自己 17/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的话槐括比求一个熟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七,/的倒 然送种特例,我畀没忽视它,而是电令发挥散帅“导”的作用,聚胁当眩加褛伏的。3、整理和复习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2、使学生

28、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 进行简便计算。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1、学生独立计算P2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2、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乘分

29、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练习:练习七第1题。18/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6、观察P26第2题,说说这三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学生 独立完成。7、练习:练习七第4题。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

30、单位“1”。(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2、P26第3题(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3、练习:练习七第6题。四、复习倒数1、复习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3、复习写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原来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注意强调如 果是整数要先把它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4、练习:练习七第7题。五、练习练习七第2、3、5题。19/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目标:1、理解并掌握

31、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单元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单元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1、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 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 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32、、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20/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一、复习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 X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2、口算下面各题1 c 3 2 3 85 4 3 8 3二、新授1、教学例1(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X3=300(克)(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

33、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 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3、教学例24(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 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4(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 的I。(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4 44-2 2 1A、4-2=,每份就是2个耳。4 4 1 2.,八出口 4 AAiB、2=X,母份

34、就是不的5。J J 乙 J J 乙三、练习21/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66115559-4-3-4-34-20-4-5-4-1072168313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 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 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5、。教学难点: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式,说清数量关系小明2小时走了 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时间)2、计算下面,直接写出得数2 18 3-X4-X3-4-4-4-39 7 9 7二、新授2 5 51、默读例3,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4-22/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2(1)2+: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2(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1小时走了 2 km这个2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彳小时走的路程)31

36、小时走了?千米?(3)小时走2 km3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大小时走了 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3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先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算式:2x1再求3个2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x1x33 22 1 3(2)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2*一义3=2又一3 2 22、小结出计算法则:3、计算2+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5 5 5 12 c 八、4-=X=2(km)6 12 6 5(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4、总结计

37、算法则:三、练习1、P31“做一做”的第1、2题。四、作业23/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1练习八第2、4题。锦后以恩:在今缴除司盘懿的敖老上,我杷辔句的五劭叔拿给当幺,让他们劭手操作、集思广盘,根据标作奸事方法。于是辔 女们的模仿令熬乘盘数的方法,合专屈变,杷合3除。釐龈;哧的根据敢意及直4猱作,得出除应2也就是不的 台戚两修,每修就是原末的二合之一,出而除必2就是乘 上2的例照。对于学生的怨法,我都宓合手以噌炙,不遹 过栋司让学生比较,这比他们伏名适用范国更广的方式。由于当或理解透彻了,所。后面合懿除。今懿狗鑫懿除。今数的放当上,老幺较而易己也就咨握了计算

38、方法。(3)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 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 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24/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

39、执教者:吴龙兴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428+634-9-17 X5(2)1.8+1.5 4-4-3X0.4(3)3.24-(1.6+0.7)X2.5 (4)7+(5.7 83.12)X(41.2-39)二、新授1、教学例4(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2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

40、长8m,每朵花用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 朵花。(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三、练习1、练习九第1题:前三题提倡学生选择统一成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2、练习九第2-4题(1)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6楼楼板到

41、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2)第3题可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思路:A、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B、先求8小时是325/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小时的几倍,再求8小时录入几分之几。(3)第4题同样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43 3 3 1义;B、可以先求装完的有多少千克,综合算式是240义=+:。4 4 4 4四、布置作业练习九第5-9题。数学追忆:洋堂锦蚤是应用嵬形式的例验,便实,今数混合运事 的料算锦,因而在锦初般,我便乂复灯整熬及小数的运算 喉停人手,变点让老幺回忆、教恚运算喉

42、本,然启春应例 敦为载体,秋4 2或现今熬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不叔的运 算顺格相同,健而配合偏后株司加穆耕算的制称。2、解决问题(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 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26/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根据测

43、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 么。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4小明的体重X y=体内水分的重量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二、新授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4水分占体重的17 水分28千克,体重?千克(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 系式。小明的体重X1=体内水分的重量(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

44、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 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 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X,列方程来解决问 题)4(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义不4=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27/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7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力,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3)指名说说

45、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千克爸爸:I_I_I_I_I_I_I_I_I_I_I_I_I_I_I_I7 爸爸体重的土;_人/小明:I-1-/735千克 爸爸的体重义正=小明的体重7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千克。算术解:35+尚=75(千克)X=75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 意、评讲)三、练习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 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 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

46、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四、总结28/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 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埼堂锦我微奸了“嵬目俵段囹等量关系式一 一解决向墓”送书四个环手未教学例题的第(1)个向题,本是很循新的一个数考思路,意在引导老2解决冏敢的同 时数给他的此类冏观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我对残 段画环节的教歌引导系足,没喳克今发祥残段囹的作用,市也流于形式,因此辔幺在等量关系的难导上就未惚加教 师颓奸般顺利。下次的黑春唏类他的秋学,我招灌堂思

47、索 如何将敢目、依段囹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哧机地秸合越耒。(2)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 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 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29/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1、指定一学生口述

48、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2、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 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 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二、新授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 多少千克?(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千克_人-剩下15皮克11111fl I 吃了 98_-,X-a,(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一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

49、列出方程。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5X =1582、教学例2(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4“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1430/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解:设航模小组有X人。X+1x=254(1+-)X=2545X=25 4-4X=20三、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 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

50、“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 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四、练习练习十第4、12、14题。散老遑忆:4堂偏,我唳取上节落对依段画展被q视导致学幺解 敢出难的敖制,在基域了解嵬意之后,就我舍班辔幺一起 国*相关的残段囹,引导学生看相残段囹,我此基砒上森 列出数量关系或。由于唏了上节锦的模式,再加上洋节健 我对俵段囹比较唾视,因而辔些在列照量关系式对顺利多 了。3、比和比的应用31/902010-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执教者:吴龙兴(1)比的意义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