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616921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作者: 日期:13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课题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主备授课上课时间219编号01教学重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3)基因别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C:理解)。(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C:理解。(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C:理解)。()基因的别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D: 应用。能力目标()通过从别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别离定律的认识,训

2、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别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情感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媒体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个人札记一、基因的别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三教学目标稳固四布置作业三)对别离现象的解释四)性状别离比的模拟实验(五对别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六)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七)基因型和表现型 第一课时导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表达了一种什么现象?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3、。提示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展?在学生阅读、讨论

4、的根底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防止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展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设疑:什么是杂交法?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学生观

5、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场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答复: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P4。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展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学生答复:(略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6、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学生答复: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教师讲述: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别离。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展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请问学们注意这个比例。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教师出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投影。学生观察、比拟,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别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

7、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三教学目标稳固1孟德尔杂交试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2.什么是相对性状?拟人为例举例子。以下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答案:.略 2略 D四布置作业.P8练习题第一题。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非甜是显性性状D相互选择分析: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之间相互授粉,甜玉米的果穗上全表现为非甜,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非甜籽粒也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8、。答案:C3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1植株是 )高矮之比是1 B.全是矮秆 C.高矮之比是1 D.全是高秆分析:生长素作用于植物,促使细胞体积的增大引起植株快速生长,但不影响内部基因组成,因此,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的高秆玉米仍然受隐性基因控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别离。答案:总结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别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别离。-第二课时一教学程序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别离。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

9、出现性状别离且别离比都接近。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三)对别离现象的解释提问: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答复:基因。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答复:D或d,通过减数分裂。教师讲述:由于基因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

10、F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提问:F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答复:和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教师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由于D对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1。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教师讲述:由一样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四稳固训练(投影显示)某水稻的基

11、因型为Aa,让它连续自交,(从理论上讲F2的基因型纯合体占总数的( )A.1/2 B.1/4 C./4 D.1分析:Aal:/4AA;/4a;1/4aa,F2中只有/2Aa自交产生/1/2a,其余全部为纯合体。答案:C(四)性状别离比的模拟实验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塑料小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并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0个,代表雌配子)。向乙桶里分别放人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0个,代表雄配子)。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学生活动: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从乙桶中取出d,结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第三次组合为D

12、,第四次,第1次为Dd。提问:随机抓取1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出现三种基因组合,且基因组合比是否为1?答复:不是。提问: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屡次,情况又会怎样呢?学生答复: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教师讲述: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别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如果只统计l0株是得不出这一结论的。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五)对别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别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1的基因组成

13、。学生活动:上黑板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提问:如何由测交来判断F1的基因组成?学生答复:测交后代如果出现两种基因组合,即F为杂合子,假设后代只有一种基因组合,即1为纯合子。教师讲述: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别离,别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别离现象。(六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学生活动:看多媒体课件-减数分裂过程。教师讲述:先掌握等位基因的概念。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样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14、叫做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别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那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学生活动:集体归纳。别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展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七)基因型和表现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明确什么是基因型,什么是表现型,它们的关系怎样?教师讲述: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DD、Dd、d。

15、思考:基因型一样,表现型是否就一定一样,表现型一样,基因型又如何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且七嘴八舌地答复,教师给予鼓励并讲述: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水毛莨叶在空气中和水中就呈现两种不同的形态。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八)基因别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通过阅读应明确“基因的别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根本的规律,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而且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问:什么叫杂交育种?学生争先恐后答复:就是人们按照育种目标,选配

16、亲本杂交,对杂交后代再进展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品种。教师投影显示如下问题:小麦抗锈病的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在F2中,表现为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能否在生产中应用?假设不能,怎么办?学生思考、讨论、推演、最后得出结论:基因型有显性纯合和显性杂合两种情况,显性杂合在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不能在生产中应用,必须让抗锈病的小麦植株继续自交,经过选择,淘汰由于性状别离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获得稳定的抗病类型才行。设疑:你是否知道哪些病属于人类遗传病吗?学生答复: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并指、色盲教师讲述:白化病是大家较熟悉的一种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属于隐性遗传病。思考

17、:如果双亲表现正常(均为杂合子),那么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学生积极推算得出结果:1/4。教师再介绍:人类遗传病并指其患病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属于显性遗传病。思考:如果双亲均患并指(均为杂合子),那么后代患并指的概率是多少?学生推算得出答案:3/4。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利用别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可以做出科学的推断。提问: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哪些血型?学生不加思考答复:A型、B型、型、O型。教师讲解:人类的AB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它们是A、B、i。但是对每个人来说,只可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IB都对i为显性,而IA和B之间无显性

18、关系(共显性)。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而且遵循别离定律。思考:母亲为型,父亲为AB型,其子女可能是B型吗?学生动手推演得出结论:否。教师讲述:依据别离定律推算,后代只可能是A型或B型,不可能出现AB型,所以目前常用血型鉴定法来进展亲子鉴定。三 知识稳固投影显示如下题目)1.小李患白化病,但小李的父母及妹妹的表现型正常,问:(1小李的妹妹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小李的妹妹与一位白化病患者婚配,出生病孩的概率是多少?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做,教师对学生答案做出判断。也可由其他学生进展补充,最后由教师对该题进展分析,让学生掌握分析这类题的方法。分析:由于小李患白化病,所以小李的父亲和母亲均

19、为携带者,小李的妹妹可能是正常纯合子,也可能是携带者,但已经知道她是表现型正常,所以小李妹妹携带隐性基因的概率为23。 小李的妹妹与白化病患者婚配,只有当小李妹妹是携带者时,生出1/2有病的孩子,又由于小李妹妹携带隐性基因的概率为2/3,所以出生病孩的几率是13。2.一株基因型为Bb的玉米做母本,授以玉米植株的花粉,所结种子的种皮、胚、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并答复,教师鼓励。分析:复习关于植物个体发育一节,可知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基因型一样,即b。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基因型是b或b。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所以基因型是Bb或bbb。(九)基因别离

20、定律的解题方法-棋盘法教师讲解:计算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时,通常用棋盘法,即将每一个亲本的配子放在一侧,注上各自的概率,然后,在棋盘的每一格中写出合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格中合子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银屏显示题目:番茄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现有基因型为Hh和Hh的两个亲本杂交,问它们的后代可以产生哪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这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率各是多少?学生活动:根据棋盘式解题法积极推算,最后得出结果,见P2。(注:也可用雌雄配子穿插线图解进展) 。联系日常生活激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

21、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培养学生阅读收集信息的能力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使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解释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理解遗传因子别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理解模拟实验是进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体验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使学生在习作中稳固绘制遗传图解的根本方法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课堂稳固1般人对苯硫脲感觉苦味是由基因B控制的,对其无味觉是由控制的,称为味盲。有三对夫

22、妇,他们子女中味盲的比例各是5%、50%、10%,那么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BBBB b BBbb BbBb Bbb b. B. C. .答案:C2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表达,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A.表现型一样,基因型不一定一样.基因型一样,表现型不一定一样C.在一样生活环境中,基因型一样,表现型一定一样D.在一样生活环境中,表现型一样,基因型不一定一样答案:3.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为单眼皮的几率是 .100 B.50% C.2% 75%答案:C作 业.玉米幼苗的绿色(G)对白色(g为显性,以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实验,其中00粒播在有

23、光处,另400粒播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在黑暗处长出98株幼苗,全部白色;而在有光处长出396株幼苗中有298株绿色和98株白色幼苗,请分析出实验结果,并答复:(l)从理论上推断: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2)所得幼苗从理论上讲表现型及比例是 。(3实验结果为什么不符合上述理论值? 。(从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受 控制,同时又受 的影响。答案:(GGggg= 2绿色白色=313)无光条件下,幼苗不能形成叶绿素而呈白色 )基因 环境条件2苯丙酮尿症(KU)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使得人体不能产生将苯丙酮转化为酪氨酸的酶,这种情况下苯丙酮在人体内含量较高,尿中可检出,可导

24、致智力低下和易发生癫痫病。如果两个正常男女婚配,却生下一个有此病的男孩。请分析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2)男孩的基因型是 。3)假设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 ,是有病男孩的可能性是 。(4)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婚配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新婚姻法规定: 血亲,制止结婚。答案:1)Aa a (2) 3)3/8 l8 (4)近亲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板书设计: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五)对别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六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三对别离现象的解释六)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 (七)基因型和表现型(四)性状别离比的模拟实验 课后笔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承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