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件综述题 目 郊野公园计划设计 (文件综述) 院 (系) 建筑和城市计划学院 专业班级 景观学1012学生姓名 郑子佳 学 号 102208指导老师 刘志强 职 称 副教授职 称 3月29 日郊野公园计划设计文件综述郑子佳 景观学1012 1022081序言鉴于此次我们毕业设计课题是上方山公园计划设计,本文对城市公园中郊野公园计划设计研究进行了文件综述,叙述郊野公园意义,总结郊野公园设计标准,并具体从评定方法、地域性设计方法和生态性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为以后我们毕业设计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我们愈加好找出毕业设计课题发展方向,为进行愈加好创新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课
2、题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经过维普汉字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查阅中国相关文件,比如经过维普汉字科技期刊数据库输入关键词“郊野公园”共搜索到相关论文259篇,经过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输入关键词“郊野公园”共搜索到相关论文3036篇,其中有19篇论文对我们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相关键价值。利用分析比较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得出结论。2郊野公园计划设计相关研究理论2.1郊野公园概念及其意义2.1.1概念“郊野公园”(Country park)概念最早于1929年在英国被提出,用于应对英国休闲浪潮对乡村区域冲击1。现在中国外对郊野公园尚无统一、公认定义2
3、。爱尔兰环境和遗产服务中心(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Service)()将郊野公园作为一个提供郊外休闲便利场所;中国对郊野公园定义通常全部包含了景观、位置、功效等多个要素3。中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郊野公园定义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在城市郊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或经一定时间生态保护、恢复后,含有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经科学保育和适度开发,为大家提供郊外休闲、游憩、自然科普教育公众开放性公园。张玉钧()则经过对郊野公园概念评述、对郊野公园关键指标研究提出,郊野公园是指在城市景观地域中郊区范围内,包含在城市旅游圈中,含有原始或次生良好自然环境和景观,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可
4、供城市居民或外地旅游者开展和自然相关活动,以提供观光、娱乐、科普等活动为主,兼有观光、保护、休憩、科普等功效区域。2.1.2意义(1)边线意义城市发展模式中“摊大饼”模式使得城市边界失去了有效约束和控制,将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引发很多城市诟病。而郊野公园最关键功效之一就是城市边界带,以此避免城市因发展而产生无秩序扩张4。郊野公园出现,大力保护了林地,使城市建设和自然共存,形成城市区域向自然区域过渡绿带边界线,有效预防城市蔓延和扩张5。(2)生态意义郊野公园在城市郊区,物种多样性较高,是生态环境轻易遭受影响区域。所以,郊野公园建设必需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标准出发,以保护优先为标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
5、护自然演替过程7。郊野公园中现有原始状态下自然景观区域必需为其设置保护区,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原始次生林、湿地域域等5。为城市提供生态防护,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和水质量,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调整小气候;为生物迁徙提供生态廊道,为城市无序扩张提供自然屏障6。(3)生产意义郊野公园能够保留城市边缘农村聚落形态,利用农田,可发展城市生产体验型农业,并经过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高效农业优势,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农副产品和城市绿地空间。在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对农村地域土地完善和置换,是以实用为功效目标5。因地域差异,生产内容展现出不一样农业景观,郊野公园则发挥了生产和美学双重功效7。(4)游憩意义郊野公园作为城
6、市公园部分,满足游人游憩功效需求。郊野公园要突出其特色,设置含有野趣活动,设置游憩活动内容,如野餐点、休憩点等服务设施设置,游憩安全设施等,最大程度满足和确保游客享受郊野目标7。2.2郊野公园计划设计标准2.2.1独具吸引景观形象郊野公园目标是生态保护,以后才是娱乐开发。需要突出表现保护物种多样性等,降低人为开发,还原最真实自然8。郊野公园景观是自然环境,要求计划建设景观是自然景观,应充足保持完整原始地形地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9。除自然景观外,郊野公园还应含有人文景观元素。公园吸引游客关键方法是定时举行各类专题活动,如森林音乐会、婚礼、家庭野餐等。另外郊野公园也可为户外探险活动提供最直接场所1
7、0。2.2.2周密安全保护系统安全性是大家活动关键指标,所以郊野公园安全必需表现在各个角落。如视角、监督、道路通畅性、抵达相对安全性,尤其是确保儿童和妇女安全10。公园内道路、建筑、管理设施全部应该符合规范,预防地质灾难发生,预防森林火灾发生,以免危害游人安全9。郊野公园也能够作为城市临时性避难场所。在标识方面,朱祥明,孙琴()认为标识系统应清楚地标出紧急路线。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候,受害者能够用最短时间回到服务中心寻求帮助。2.2.3人性化空间布局曾尚文()认为,公园内各类游览道路、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开辟等项目,均应方便游人利用,而且满足不一样年纪和爱好游人需求,从而设计人性化活动空间。朱祥明,
8、孙琴()则对于人本空间标准具体化:(1)设置不一样类型步行道,激励老人开展慢行运动;(2)保留郊野气息荒野风貌,使人进行野外拓展活动;(3)庆典专题开展,在交通便利且景色优美位置设置活动空间。2.3郊野公园计划设计方法2.3.1计划设计评定方法(1)生态性评定刘洋()在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结合最小生存种群理论、岛屿生物学理论、异质种群理论、系统胁迫理论等,提出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关键城市郊野公园评定指标体系(见表1)。表1 城市郊野公园评定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值备注生物多样性指标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11以当地经典自然生境生物多样性为标准值生物量指标初级生
9、产量次级生产量11以当地经典自然生境为标准值,依据(种群)群落类型计算乡土物种指标本土物种百分比面积形状(边缘面积指数)100%越大越好1包含动物和植物依据群落关键种确定最小动态面积SL=边缘/(等面积圆)边缘景观指标干扰度行走路径人工设施设置000定性评价行走路径面积百分比,路径类型、路宽设施类型、数量对于上述评价体系,学者普遍接收见解是生物多样性越高越好,多样性指数常被作为依据,来评价一个群落情况,从而采取对应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群落多样性指数越高,该群落意义越大11。刘洋()对表格中干扰度一项进行解释:在生态学中,中等干扰能够增加群落多样性,但对于城市区域这种高度干扰区域而言,干扰越少越好
10、(本指标将干扰度和人工设施标准值定为0)。笔者认为,上述评定体系尚不完整,指标值作为理想值参考意义不大。另外,郊野公园作为城市公园一个类型,有一定人群参与度,即干扰度为0对于郊野公园而言并非含有主动意义。所以还需要经过深入研究,得出参考阈值范围,参考范围价值较指标值而言更有评定意义。(2)游憩性评定借鉴前人相关森林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风景区旅游评价和城市公园游憩评价等方面研究结果,从自然、人文、设施三方面考虑。其中,游憩活动特点从生态空间和游憩空间评价,公园组成要素则包含人文景观、水体、地形、植被和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12。由此,汤雨琴,郭健康,靳思佳,等()选择了6个因子作为准则层、18个因子
11、作为指标层(其中每一项指标层范围均为0-100分),并给出权重,建立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见表2)。在确定评价指标和指标评分标准后,采取delphi调查程序,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各个因子权重。表2 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目标层标准层权重值指标层权重值游憩度A生态空间B10.3393生态空间类型多样性C1生态空间空气清洁度C2生态空间面积适宜度C30.06870.14990.1207游憩空间B20.2131游憩空间类型多样性C4游憩空间活动类型多样性C5游憩空间可游面积适宜度C60.08260.08760.0429人文景观B30.0312人文景观多样性C7人文景观关键性C80.01350.0177地
12、形B40.0577地形形态多样性C9地形地貌景观关键度C100.02350.0342水体B50.1049水体清洁度C11水体可亲近性C12水体景观丰富度C130.06950.02140.014植被B60.1759植被多样度C14植被自然度C15植被美景度C160.07450.06970.0317设施B70.0779设施齐全度C17设施维护情况C180.04750.03042.3.2地域计划设计方法(1)文化资源部分郊野公园内部有丰富人文资源,如宗教建筑、陵墓等。这些人文景源在郊野公园里面分布零碎,向游客展示不一样历史和地方文化13。从遗址角度对文化资源保护,方小山,黎英健,黄杰()认为:郊野公
13、园中古民居保护和利用,关键在于能否在保护历史遗址同时义将其转化为主感人文景观。第一,居民应树立保护意识。伴随经济发展,留在村落人越来越少,所以需要妥善处理土地和建筑产权问题,对私宅而言,全部者应树立文保意识,严禁破坏和改造。其次,在保护基础上合适改造,加以利用。郊野公园人文资源不仅需要保护,而且更要将这些遗产转化为体验空间。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功效置换或更新(如民居艺术坊、民俗博物馆等),设置教育展示设施。这些全部能为古民居人文资源保护和利用起到良好促进作用13。从非物质文化精神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李杰,黄彪()认为,郊野公园是地域文化表示载体,地域文化表示是有利于提升郊野公园形象和特色。郊
14、野公园和地域文化融合是无形文化对于物质基础文化表示。建筑、构筑、铺装等全部是地域文化表示载体,物质层面设计首先应该是对非物质层面文化元素抽象和提取14。(2)乡土植被乡土植被在郊野公园中利用必需符合本土化,即所用植被有别于其它地域;或乡土化,即所用植被有别于城市区域。王建炜()认为,充足利用乡土植物特色,应结合园林生态效益基础上合理配置,形成稳定植物群落,营造丰富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本土性决定其是否含有浓郁地方特色,表现该地域文化内涵。园林植物可记载历史和传输文化。其一,市花、市树是受到当地居民广泛喜爱品种,也适应该地气候。利用市花、市树象征意义,能够表现深厚文化气息。其二,古树是历史见证、活标
15、本,它们含有很高文化价值历史遗产,同时也含有节点功效15。王大芳,辛转霞,韩宏()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乡土”植物除了成为浓郁地域景观外,还应成为精神寄托。所以应选择大量乡土树种,尤其是保留原有野花、野草和野树资源,在营造田园野趣同时,也表现乡土景观设计手法节省性16。对于郊野公园乡土植被选择,王建炜()认为表现植物中地域性种类选择和配置方面,其三个基础标准是:因地制宜;种群丰富和生态功效显著。2.3.3生态计划设计方法(1)滨水区域胡俊勇()认为,水体在中国园林景观中作为视觉审美客体对象,是和人对美物景经过感官进行审美活动,水体在空间内提供了一个深度,同时也是一个供大家体验和思索范围。现在,
16、郊野公园水体环境含有以下问题:污染源不明、人类活动频繁、水体形态破坏严重。水体生态设计从水体本身和驳岸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水景设计应遵照以人为本、可连续发展理念,在保障景观水质前提下,最大程度节省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兼顾景观和生态,满足郊野公园对水源、水景和水境整体要求17。水体驳岸设计应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整体上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结构,充足考虑动植物生存生境空间和水体景观美感,尽可能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生态驳岸,使得城市水充足发挥出其效益18。(2)山体区域山体坡度不仅影响建设成本,而且还是影响水土流失关键原因。随坡度增大,成本也随之增大。另外坡度较大,轻易引发坍毁、
17、侵蚀、径流量增加等不良后果19。在山地环境中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难常常出现,其原因全部是因为水文引发。为了避免水文对郊野公园不利影响,需要对基地内排水方法和设施进行合理组织和计划19。山地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计划,关键是对范围内植被,从景观角度因地制宜提出各区植物景观计划方法19。侯科龙()将郊野公园山体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和休闲游憩区三个区域,并分别提出计划要求。生态保育区是山地郊野公园关键,该区植物应以保持原有植被风貌为主,以营建密林私密空间为主。生态恢复区植物景观计划应该兼顾生态性,该区域植被景观特色以乡土植物群落组成,而且生态恢复,满足多生境要求,达成恢复自然生态目标。休闲游憩区是旅
18、游开发关键,通常人为干扰严重,通常植被景观树种单一,季相单调,整体观赏性和生态性较差,景观营造和生态保护是该区域面正确首要问题。要使景观和游人形成一定互动,就应该充足利用现实状况植被,合适恢复植被,经过科学和艺术改造,使该区成为含有生态保护、生态教育、景观游憩、科学研究等多项功效理想空间19。3.总结城市郊野公园是限制城市向郊区蔓延良好屏障,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一个关键场所,同时也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山地城市郊野公园对于城市而言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空间形态,更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关键空间场所。现代人群受工作等很多压力生活条件下,就愈加渴求这么一片自然、生态、健康休闲场所。郊野公
19、园在中国尚属于一个新兴公园类型,对于郊野公园设计方法也需要不停地探索。经过对郊野公园地域性表示和生态性设计,营造出符合动物栖息、植物生存、文化保护、人群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公园绿地,使之成为城市最出色边界线。参考文件1David Lambert.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Park,1966-:Towards a RenaissanceJ.Landscape Research,(1):43-62.2张玉钧,张力圆,张玏.郊野公园概念演变和发展J.风景园林,(5):80-863王晶慧,丁绍刚,舒应萍.郊野公园研究浅析J.河北林果研究,24(3):339-3424田园,
20、王树栋.郊野公园基础特征和功效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38(2):46-495丛艳国,魏立华,周素红.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生长作用机理研究J.计划师,(9):88-916吴桂萍,孟伟庆,马春,等.城市生态公园及其评定J.环境科学和管理,(8):134-1377吴颖.郊野公园计划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8张珺.城市郊野公园可连续景观计划设计思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8):95-979曾尚文.郊野公园计划设计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10朱祥明,孙琴.英国郊野公园特点和设计要则J.中国园林,(6):1-511刘扬,郭建斌,左小珊,等.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3
21、7(9):4029-403012汤雨琴,郭健康,靳思佳,等.郊野公园游憩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31(5):79-8813方小山,黎英健,黄杰.浅议香港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特色和保护利用J.南方建筑,(3):27-3214李杰,黄彪.基于地域特色郊野公园计划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3)15王建炜.植物种植设计本土化表示J.中国园艺文摘,(4):63-6516王大芳,辛转霞,韩宏.郊野公园绿地乡土景观营造手法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5(6):181-18517彭建明.绿色生态人工水景设计要素J.环境工程设计,(5):18-2018胡俊勇.水体在南方郊野公园中优化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19侯科龙.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计划设计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