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594064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南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10 题目: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以回族为例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以回族为例 摘要:回族家庭孝道方法教育研究有助于加强回族孝道教育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适应。弘扬回族孝文化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和基础。在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政治是难以分开的。政治决定着社会发展 方向,道德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在国家建成法制社 会的过程中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法律的有益补充。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既是道德之基础,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回族的孝文化有其特殊性,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回

2、族社会中有 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它将有效地提升回族的整体素质,促进回族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关键词 伊斯兰 回族 家庭孝道 古兰经 圣训National family filial piety education research - take the Hui national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Hui family filial piety education method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socialist e

3、thics to adapt. Carry forward the Hui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s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any society, morality and politics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Politics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mora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political stability. I

4、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egal society to rule by law and rule by virtue, promo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can be. The moral is a useful complement to the law. As the saying goes: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morality,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spirit

5、ual civilization.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has its particularity, has its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s the irreplaceable influence and role in the society, it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Hui Hui,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ntribute to the con

6、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Keywords :Islamic Hui family filial piety Quran, hadith目录一、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2(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家庭孝道的方法以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为本进行家庭孝道教育21.父尽其为父之道以“慈”22. 子尽其为子之道以“孝23.“尽孝”之道,3(二)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本进行家庭孝道教育41以人为本的爱心42.尽孝是中华美德43.孔子的孝道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5(三) 学校孝道教育为本进行家庭孝道教育5 1.学校传道授业解“孝”52.践行孝道教育63.社会引领孝道教育好风尚6 二、民

7、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6(一)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单一61.孝道教育与伊斯兰文化相结合62.孝道教育深受儒家传统影响63.家庭孝道教育途径单一6(二)市场、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71.市场经济对家庭孝道冲击市72.西方价值观对孝道的影响7 (三) 国家对孝道教育不够重视71.孝道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72.国家对孝道教育不够重视7 三、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的成因8(一)传统方法影响。81回族传统孝道的演变82.儒家传统孝道83.历史条件的限制孝道的演变9(二)缺乏外界交流。101.媒体落后,缺乏与外界交流。102.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11(三)家庭、学校、社会孝道

8、教育缺失111.家庭教育薄弱112.应试教育对道德及孝道教育的影响113.“左”的思想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孝道教育114.对社会上不孝道行为缺乏应有的谴责和制裁12 四、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对策12(一)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121.网络进步,推进文化发展。123.新媒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台广,相互交流,共同进步。124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更好地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2 (二)学校教育先进的文化传播知识121.教育改革,贯彻新的教师观教育观学生观。122.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更加注重德育的培养。133.完善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规范青少年的孝道行为13

9、(三)赋予孝道文化新的内涵,坚持与时俱进131.孝道与先进的伊斯兰文化相结合132.伊斯兰孝道文化贯穿新时期教育理念14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4一、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研究(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家庭孝道的方法以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为本进行家庭孝道教育主要途径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本准则,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孝道这方面给了全面的阐述。父子之伦与汉族社会一样,在回族社会中,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具有支柱意义的关系。回族思想家认为,父子是尊卑之本,“父子定,则分而长幼,国而君臣,由是而皆定矣”1。基于此,他们将“父慈子孝”作为调整父子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其具体内容如下:1.父尽其

10、为父之道以“慈” 对后辈的慈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它既是人的自然本能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慈”就是慈爱、关怀、照。父慈即亲代对子代的关怀和爱护,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心、照顾、培养和教育.回族穆斯林的慈幼中,包含着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具体表现为爱中有教、慈中有严。2. 子尽其为子之道以“孝(1)子孝即子代对亲代的敬顺,其基本要求不只是养亲,更要敬亲、爱亲和尊亲。在伊斯兰教的孝道思想中,孝敬父母被视为一大善行。古兰经在多处强调穆斯林要对自己的父母敬孝,并特别强调要对母亲敬孝:“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的母亲,辛苦地怀他,辛苦地生他,他受胎和断乳的时期,共计三十个月。”(古兰经46:

11、15“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俩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么,你不要对:呸!不要呵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古兰经17:2324)先知穆罕默德也一再语重心长地告诫:“不能孝敬二老者,不得进乐园”6(257);“乐园在母亲脚下,其门是孝顺,欲进此门,必听母亲之言。”6(258)穆罕默德还曾说“有人来见圣人,说他想参加圣战,圣人问他有无父母,他说有双亲。于是圣人说:倘若是这样,你应当很好地侍奉你的双亲。”回族宗教学者根据经、训的述教诲,对为人子者孝敬父母提出

12、了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明末清初著名回族宗教学者王岱舆(约15801660)在其所著正教真诠至孝中,专门论述了为人子者孝敬父母的伦理道德问题。他认为,拜主之次,便是孝亲。如他所言:“经云:尔等拜主,尔等孝亲。是故事主以下,莫大乎事亲。孝也者,其为人之本欤。道德所以事主,仁义所以事亲,真忠者必孝,行孝者必忠,忠孝两全,方成正教。”主张子女孝敬父母,不但要在日常生活方面关心、体贴,而且要在宗教生活方面尽力为父母敬主、拜主创造条件,以“奉亲于无过之地,使不堕于违逆之中,脱离还报之苦,更享无量之福”。因此,子女理应报德、尽孝。在马注看来,所谓“孝”,就是“养则尽其敬,令则愿其命,劳则代其力,忧则赆其心,

13、惠则加其爱,食则慰其余,功则赞其成,过则匡其失”。为人子者,要尊敬地供养双亲,顺从地照双亲的心愿做事,替父母出力而让他们劳累,双亲有忧要安慰,对父母的恩慈要用加倍的爱报答,父母成就功业要给予赞扬,父母有过失要设法纠正。他还认为,“顺主”与“孝亲”二者不可废。在他看来,顺主与孝亲不可脱节,不孝者,即使拜功殷勤,也无济于事,因为“真主喜,在人子能顺父母。父母不喜,虽办工殷慎,真主之怒必加之。能顺主命,能悦亲心,此之谓全孝”9。基于上述认识,马注向为人子者提出:“亲在可远离,一行一动,须宜禀命父母,勿使皓首穷年倚闾叹望,不惟有伤亲心,亦且有犯律。即父母身归黄壤,心盼亦然。”作为子女,不但要在父母生前

14、“竭力尽孝”,尽心侍奉双亲,而且应在父母去世后,“尝思父母如何生我,如何恩我,如何念我。须要日日于礼拜之后为彼求祈”9。他还对当时社会上子女不孝顺父母的八种不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要求为人子者应当“戒之”。值得注意的是,马注还根据伊斯兰教“信主独一”的基本宗教信条,把“孝”分为身孝、心孝和命孝三等。如他所言:“身孝者,全其养;心孝者,成其善;命孝者,赎其罪。”他进而认为,有此“一念之诚,春风膏雨;一毫之善,冻解冰消,即有诸恶,真主能之,其能轻之矣”9。在这里,“真主独一”的信仰成为其孝道思想的基础,而“全其养”、“成其善”、“赎其罪”,则充分反映了其孝道思想的伊斯兰信仰主义特征。儒家标榜“百善孝

15、为先”。他把孝亲与学习、品行修养相提并论,反复强调, 显示出其宗教伦理思想的伊斯兰特色。回族的孝道思想在一些家规庭训中也有反映。湖南邵阳马氏族谱之彬公庭训孝亲篇指出:“夫孝为百行之先,人一不孝,百行俱无可言,人一不孝,五刑无出其上,岂不可惧乎?夫父母生养鞠育之恩,昊天罔极。”因此,“父母在时,宜及时尽孝,承欢菽水,问视寝膳,不可始勤终怠,面奉心违,当效斑衣戏彩,以娱亲心。 及父母亡时,宜哀尽其诚,遵遗言,毫莫违悖;治丧事,竭尽全力。”12四川蔡氏家立功显名无不从此做起。若根本有亏,即使特立富贵、名满乡国亦何足重?”123.“尽孝”之道,回族思想家认为,应从以下十方面尽孝:“一要财帛敬父母,二要

16、奉养父母亲,三要听顺父母话,四要父母愉快心,五与父母说话和气,六父母站着儿不坐,七与父母同行有礼,八不伤害父母之心,九不随意叫父母名,十在拜中求父母安康。”13(134)上述十方面内容,又可概括为如下几项具体规定: 第一,父母在世时,要亲自侍奉父母。 第二,对父母说话要温和,不可高声大气,粗暴严厉;对父母要谦虚,不可傲慢无礼。 第三,要顺从父母的合理意志,听父母的话。 第四,敬奉父母的生活费用要宽裕,不能以任何理由克扣父母的生活费用。 第五,不要做让父母焦虑、操心和受辱的事。 第六,做事要禀告父母,征求父母的意见,不得无视父母,独断专行。 第七,要早晚向父母请安,或经常看望父母。 第八,不要随

17、意直呼父母的名字,也不要辱骂别人的父母,以免别人辱骂自己的父母。 第九,举凡饮食坐卧,不得先于父母。 第十,要在礼拜中为父母求安康。 (二)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本进行家庭孝道教育1以人为本的爱心从古至今,孝道的内涵一直沿用。传统看法认为,孝是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或长辈,即孔子所谓的“能养”,但是,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以看出,仅在物质上赡养父母,还不能说是尽了孝道,更重要的是子女有一种孝敬之心,没有孝敬之心,那么物质上的赡养就会和动物之间的“能养”一样,根本无法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孝养不只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关键是令父母身志愉悦,那些不顾父母之

18、养的不孝行为是令人唾弃的,因为这些人不可能在身心方面真正孝养父母。孝道要求主体在心理上有恭敬之心,要尽可能地顺从长辈的意志,满足他们的需求,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按照礼的要求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即无违于礼。在任何时候对父母都要侍之以礼,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孝必须贯穿于行为的始终,否则不能称其为孝。孟子在其言论中对舜十分尊敬,认为舜是真正的大孝者,如“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二是要继承父母的遗志,“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

19、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即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在孔子看来,孝道所要求的“事之以礼”是易于做到的,而继承父母的遗志有些难度,特别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杨伯峻先生指的是“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2.尽孝是中华美德“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任何年代里,老人的赡养不仅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而且还受到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赡养观念的制约历史上,我国的老年赡养是以孝为核心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孝道”思想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同时,“

20、孝字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有人子扶老之义。”所以,孝的道德观最初是调解长者与晚辈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与孝道紧密相连的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老人们最喜欢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四世同堂是幸福祥和的象征。在以“孝道”为核心的中国家庭中,亲子双方表现出一种老人毫不保留地为子奉献,子女毫不自私地为父尽孝的美德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的再生,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和未来,因此,他们十分关心子女的生活和成长在他们看来,子女的孝顺是自己一生辛苦的报酬,是产业和技能传授应有的代价,所以,子女有责任全心全意地尊重他们,服从他们,奉养他们而作为子女来说,无论从感

21、情上,还是从道德上.法律上都必须尽赡养老人的责任,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将会不齿于人群,不容于天地。3.孔子的孝道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对父母进行规劝的时候,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最终即使父母错了仍要敬顺父母,不能违背父母而遂己愿。子女对父母的孝是无条件的,但父母不能持此权利向子女要求漫无止境的义务,父母应该具有慈爱的品质。孔子孝道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其丰富的内涵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在家国一体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文化十分崇尚家庭道德,把家庭关系的和睦看成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认为修身到位了,才能“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22、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认为,如果把建立一个和谐家庭的伦理应用到国家中去,就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国家,因而视家庭和谐为社会及国家和谐的基础。 (三) 学校孝道教育为本进行家庭孝道教育 1.学校传道授业解“孝” 学校是每个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必经地,也是现代孝道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师要对学校的每一个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做人成才教育,其中也必须包括孝道教育在内的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城市里,学校大多重视应试教育,而不注重学生的孝道及道德教育,推广孝道教育,学校自然首当其任学校是传播文化和文明的摇篮,若学校不重视孝道教育,学生没有孝心,社会道德也会随之下降,故学校一定不能忽视对

23、学生的孝道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在课程教育中学校要使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教育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要爱父母,关心体贴父母,理解父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提出“要爱你的妈妈”,这是苏联巴甫雷什中学长期悬挂的一条醒目的标语。有人问该校校长、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悬挂:“爱祖、!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这类更响亮的标语这位教育家答道: “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具体知识入手,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吗?“爱祖国,爱人民是一种崇高的爱,但不从爱父母做起,是没有根基的要一点一滴培育感恩之心,感恩孝为先。2.践行孝道教育学校

24、里的学生的父母很多都在外面打工,学生很少能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学校要建立学生和父母沟通的平台以方便他们与父母联系沟通,诸如可以设立亲情电话,方便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这样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同时,老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与父母沟通的说话语气,问候方式等,用孝心通话,让学生和父母关系更加融洽学校要树立好榜样,可以通过开会、广播和刊物等大力宣传在孝敬活动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风尚,达到以身边榜样的事迹教育、感化学生,树立典型,号召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把孝道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践孝行,扬孝道,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3.社会引领孝道教育好风尚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

25、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孝道文化是社会重要的黏合剂。在城市,社区是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要立足社区,广泛开展敬老助老道德教育,并与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树立敬老、养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社区应广泛开展孝道文化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诸如板报、宣传资料和讲座,宣传和树立尊老敬老、孝德高尚的先进典型,鼓励人们学习先进,使孝文化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践行。广泛宣传孝文化,广泛宣传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使遵守孝道崇尚孝文化日益深入人心。

26、二、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单一1.孝道教育与伊斯兰文化相结合回族传统家庭伦理思想是深受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别是儒家纲常伦理学说双重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和“敬”为主要道德规范的夫妇之伦,以“慈”与“孝”为主要内容的父子之伦,以“宽”与“忍”为核心的兄弟之伦。作为调整回族家庭关系 和封建孝道思想则有其明显的消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在家庭成员中,伦理关系既是界定各成员关系的重要因素,又是体现各成员身份、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关系

27、。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状况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成员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2.孝道教育深受儒家传统影响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把孝与仁联系起来,对孝观念作了哲理提升。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就是爱人。在孔子看来,仁不是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而是分别亲疏远近,爱有差等而以“亲亲为大,即要把爱父母、孝敬父母放在首位。由此,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孝的地位,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孟子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

28、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但是这时的“孝”略带有封建色彩,有一定的枷锁,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也有创伤。 3.家庭孝道教育途径单一 家庭孝道教育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有一定的局限性。家长长时间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每个阶段及时更新学生的错误观念,加以积极引导。倡导弘扬优秀文化,短时间内树立不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样有很大的局限性。(二)市场、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1.市场经济对家庭孝道冲击市 市场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冲击了传统的孝道观!在封建社会,子女奉行的是父母至上的原则,为了赡养和报答自己的父母,子女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可言。市场经济的发

29、展使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在经济利益的主导下,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长,利益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子女在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甚至可以不惜牺牲。道德原则为代价.有些人连对父母的回报也要以能否获取利益来衡量!另外,我们曾一度过度专注经济建设,忽视对良好传统道德观念的维护和发扬。2.西方价值观对孝道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西方的一些文化价值观念也渗透到青年人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多元化的特点。西方社会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某些模式和我国传统孝道文化精神是相悖的!某些

30、中学生对于西方的价值理念全盘接受,否定了中华民族原有的孝道文化,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趋向日益突出。(三)国家对孝道教育不够重视1.孝道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对广大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孝道教育宣传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这一些青少年受到社会不良文化的熏陶,由不尊敬老人到虐待遗弃老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于社会的转型,我国的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冲击和干扰,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定型,尤其在思想上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叛逆心理严重,而且自控能力较弱!

31、他们知道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知道孝顺父母的意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很难有毅力和决心将之付诸实践。2.国家对孝道教育不够重视国家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孝道教育的投入相对科学文化体育等学科的资较少,导致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德育课教师非常缺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专职的德育课教师也没有,而把全校的德育课分配给兼职老师,认为德育课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德育课在学生中的声誉因而每况愈下。据调查显示,2006学年度重庆市九龙坡区年任思品课教师 300名左右,全部是兼课教师,有的是学校领导兼课,有的是班主任兼课,有的是其它学科教师兼课,最多的

32、一人兼四个学科的教学!教师们还分不清活动化教学的内涵是什么,也处理不好每一个活动环节的重难点,有的甚至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专职于德育工作的老师也因为工资待遇和职位升迁等原因不能全身自地投入德育教学科研和日常德育工作中,从而影响了德育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德育实际效果。 三、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的成因(一)传统方法影响。1回族传统孝道的演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饱含着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的创造和无数先哲的思考与智慧。回回民族和各民族一道为缔造祖国的历史、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作出了贡献。回族孝文化既是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中华孝文化的组成部分。要在回族群

33、众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的积极因素,就应关心和重视对回族孝文化的研究。自古以来有了儒家的孝道以及与社会相结合的时代孝道,每个阶段孝道都是不变的,是尊亲。回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以伊斯兰文化为底蕴的。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至今回族群体的绝大多数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十分丰富,积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因素,尊老敬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伊斯兰教的伦理观认为,善待父母、孝敬双亲应是每个穆斯林必有的道德修养内容之一。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就把孝敬父母提高到天命的高度来对待,甚至与拜主相提并论,“你们

34、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当孝敬父母”1(P9)。伊斯兰教十分强调对父母要有礼貌,要柔顺温和,不得傲慢无礼,出言不逊,“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1(P227)。穆罕默德也说:“你们不要嫌弃你们的父母,谁嫌弃自己的父母,谁就是忘恩负义者。”2“取父母的欢欣,必蒙主喜;惹父母的恼恨,必触主怒。”2伊斯兰文化中丰富的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敬老思想,在广大回族群众的思想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并支配他们的言行,起着显著的教化作用。回族文化又深爱中华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巨大的包容性、亲和力、渗透力,从一开始就对回族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

35、远的影响。回族文化是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流结合的结果。尤其是明清以来,不少伊斯兰学者开始尝试用儒学的语言和观点来诠释伊斯兰经籍,进行“以儒诠经”活动,使伊斯兰文化适应中国本土的人文环境。他们为了适应中国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为主要内容。2.儒家传统孝道封建道德伦理关系,通过“以儒诠经”的汉文译著活动,用儒家的孝道对伊斯兰教的尊老敬老思想予以补充、丰富和改造,阐发和传扬“人道五典”的回族孝道观。他们认为,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之诚为核心内容的“五典”学说是“天理当然之则,一定不移之理”的“常经”,并把它与伊斯兰教的“五功”并列,认为伊斯兰教立“五功”是为了尽天

36、道,立“五典”是为了尽人道。二者互为表里,相互补充。他们认为“五典”是人伦之礼的体现,而人伦之礼的“本”则是“亲”,一些“儒”、“伊”皆通的教内学者,以中国传统思想阐发伊斯兰教经典,使伊斯兰文化中涉及人伦道德的部分与中国儒家传统的三纲五常说教达到了最深度的结合。明末清初回族著名教义学家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指出,“经(指古兰经作者注)云:尔等拜主,尔等孝亲。是故事主以下莫大乎事亲。孝也者,其为人之本欤。道德所以事主,仁义所以事亲。真忠者必孝,行孝者必忠,忠孝两全,方成正教。”3(P229)“真主之喜,寄于人子父母所喜之间。”3(P229)孝敬父母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他们的生活温饱,而且要“奉亲于

37、无过之地,使不堕于违逆之中”3(P229),尽力为父母敬主、拜主创造条件,使父母“更享无量之福”。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交融和磨合,“孝于亲”的道德规范在回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受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回族有着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倡导和恪守孝道。过去回族家庭的规模都比较大,老人与儿孙共同生活的多。在家庭经济和日常生活中老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有很高的权威,后辈们对老人都比较孝顺甚至敬畏。伊斯兰教“以西为贵”,因而老年人通常住在西房,西墙是老年人在家礼拜时面对的地方。在回族家中,炕上靠西墙是上首、上座,是老人和客人坐的地方。在清真寺做礼拜时,老人都受到礼遇,位列前排。他们

38、的生产、生活经验和丰富的阅历,常常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回族社区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也常常由宗教职业者和老人们共同商量决定。回族的孝文化渗透到回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回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历史条件的限制孝道的演变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结合而形成的回族孝化在维系并推动回族家庭、社区、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回族的孝道是与“认主独一”的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宣扬神权、父权、夫权的绝对权威,极易形成唯上独尊、唯上是从和家长独断专行的情况,压制并打击年轻人尤其是妇女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甚至包办子女的婚姻,酿成

39、一些不应出现的悲剧。建国以后,随着废除宗教名义下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制度,回族的孝道观的负面效应虽然有所减弱,但是它与现实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仍时有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结合而形成的回族孝文化在维系并推动回族家庭、社区、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回族的孝道是与“认主独一”的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宣扬神权、父权、夫权的绝对权威,极易形成唯上独尊、唯上是从和家长独断专行的情况,压制并打击年轻人尤其是妇女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甚至包办子女的婚姻,酿成一些不应出现的悲剧。(二)缺乏外界交流。1.媒体落后,缺乏与外界交流

40、。 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思想意识未成型,可塑性强,是人生道德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孝道文化,使爱心、孝心、宽容、上进等美德扎根于青少年心中。然而,目前对青少年的公民道德教育却是我国教育的软肋。在我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有许多尊老爱幼的先进典型和模范,如“全国孝老爱亲模范”谢延信他32年演绎了人间真爱的事迹,感人至深。但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确很不够,这些典型和模范的高尚道德情操并没有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落后的农村,更令人担忧。从许多青少年由不孝敬老人到遗弃、虐待、打骂老人,对老人和长辈施暴以致走向犯罪的大量材料看,他们受社会不良文化的

41、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青少年犯罪纯粹是对一些影视镜头的刻意模仿,有的甚至认为尊敬老人、善待老人是政府的事、社会的事,过上舒适快乐的生活才是自己的追求。现在能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的书籍实在太少了。宣传力度不够,不良文化时刻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那种宣扬色情、暴力、淫秽、偷盗、虐待老人的丑恶现象无孔不入地挤进各种文化市场。一些青少年则被那些混杂着精神垃圾的霉烂品所毒害。这也是造成青少年道德水准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广大的穆斯林青年在时间充裕和宗教气氛十分浓烈的家庭里,无论是从长辈言传身教有意识的引导还是耳濡目染的宗教活动中,都可以丰富对自己所信仰宗教的了解。因此,事实上,家庭教育是未成年穆斯林接受宗

42、教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从明代中叶开始的经堂教育在传播伊斯兰教知识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家庭作为表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实施宗教活动的场所,其特殊地位决定了家庭教育在信仰上能够对庭内部的每一位成员起到督导和强化作用。时至今日,这种作用依然存在。2.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回族文化观念随着回民族的形成而确立,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家庭教育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已逐渐地显露出来,由于回民居住环境的相对闭塞,以及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那些早先对于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起到过积极作用的因素变得消极了。家庭教育传统性、保守性、消息的闭

43、塞性、导致教育本身走不出以往的旧圈子,从而又延缓和制约了回族文化的发展。(三)家庭、学校、社会孝道教育缺失1.家庭教育薄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少儿时期亲近父母家人,家庭成员的言行对青少年发挥着耳濡目染的作用有的家长整天沉湎在麻将桌或生意场,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致使一些青少年道德发育畸形。但调查也发现,有3分 之二的家长走进了溺爱孩子的误区。如今,独生子女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孩子过分娇惯、过分保护、过分关爱,百依百顺。也有的父母对孩子粗暴体罚,使孩子精神上很受压抑。孩子在家中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所以,他们或从歌星、影星、球星等公

44、众人物身上寻一种个人张扬,寻找一种内心解放,或在同龄人中寻找理解、支持,出现不良的交友情况,有的因此出现心理障碍,寻找发泄机会,在父母身上做出不孝道的傻事来。调查显示,9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因家教不当而造成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影响青少年孝道品质形成的诱因很多。因此,优化家庭教育无疑是预防道德败坏和孝道缺失的第一道防线。2.应试教育对道德及孝道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严重冲击着我国的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教师的做法,屡禁不止。只重视学生智力教育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忽视孝道教育,德 (智(体(美不能全面发展,结果智力没

45、能真正得到开发,却造成了高分低能和道德下滑。调查发现,中学生面临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功课负担。有学生编出歌词:“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最晚。挨打挨骂的人是我,还是我。”这歌词反映了青少年对学业负担压力过大的不满和宣泄,也是部分青少年变态心理的曲折反映。这种变态心理,最容易引起青少年抑郁、焦虑、敌视家庭父母和学校老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等诸多不良情绪。3.“左”的思想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孝道教育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仁爱”、“孝道”都是封建道德,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倡导孝道思想,弘扬孝道文化是“复古”,“不合时宜”。也有人认为对父母和长辈孝与不孝是个人的私事,别人无权干

46、涉。在农村,不少老人一生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为孩子能娶妻生子,老人倾其全部家当,甚至债台高筑,虽然给孩子盖了新房,娶了新娘,结果自己却沦落到身无居所,生十分窘迫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孝道教育的悲剧。4.对社会上不孝道行为缺乏应有的谴责和制裁 宁陵县有位老教师,提前退休让二儿子接班,引起其他孩子的不满。后来,这位老教师身体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几个孩子互相推托,不尽赡养义务。接班的二儿子孝敬老人理应义不容辞,可他非但不赡养老人,还不让老人进自己的家门。对这件事很多村民都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都认为这是人家的私事干涉不着。村委会不问,乡政府不管,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不孝敬老人。遗弃老人的不孝行为通过

47、这一事例,我们看到这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孝道教育缺失的一个缩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不和谐、子女不孝,将老人推向社会,社会将不堪重负,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加强孝道教育已迫在眉睫,也是实现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四、民族地区家庭孝道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对策(一)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1.网络进步,推进文化发展。 央视的公益广告“为母亲洗脚”,让多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歌曲常回家看看唤醒了许多人的孝心。在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中,应注重新闻媒介的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树立敬老、尊老、爱老的孝道典型,以谢延信等道德模范为榜样,深入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宣传活动。出版界要发行通俗易懂的孝道内容的书籍。广播、电视、报刊等要加强孝道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的宣传,加强对未成年人有吸引力的电子动漫故事的制作和传播等,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第一、报刊(报纸和刊物)。设置弘扬孝道文化活动宣传专栏,在重要版面(醒目位置,对孝道典型事迹进行深度报道。第二,电视台对孝道典型进行跟踪采访专题报道;举行电视台周末会客厅孝星专访;邀请学者、专家开展弘扬孝道文化电视讲座;制作、拍摄和播放以尊老、爱老、敬老、孝老为题材的宣传片。第三,网络开辟弘扬孝道文化网页或专栏,登载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