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6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591122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6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年产6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年产6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年产6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年产6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1总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研究工作概述21.3研究结论32市场分析92.1市场分析92.2市场预测11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23.1建设规模123.2产品方案124厂址选择134.1厂址概述134.2厂址建设条件134.3地震154.4厂址评述155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65.1技术方案165.2设备方案195.3工程方案226主要原辅材料供应396.1原辅材料品种、质量及年需要量397节能、节水措施40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407.2节能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407.3全年能源消耗417.4设计方案的主要节能措施417.5节能管理438环境影响评价448.1概述44

2、8.2执行标准及排放标准:448.3设计原则448.4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458.5绿化469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479.1劳动安全、工业卫生479.2消防5010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410.1企业组织机构5410.2人力资源配置5510.3人员来源及培训5611项目实施进度5711.1项目建设工期57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712投资估算5912.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5912.2流动资金估算6012.3项目总投资6012.4投资指标6113融资方案6613.1资金来源6613.2项目资本金6613.3融资方案6614财务、经济评价68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说明6814.2营

3、业收入及税金6814.3产品成本估算6814.4利润估算(详见表14-5)。6914.5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详见表14-3)7014.6财务生存能力分析7014.7借款偿还7014.8不确定性分析7015工程招投标8715.1概述8715.2招标投标依据8715.3招标8715.4投标8715.5招标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8815.6开标、评标和中标8815.7招标方案意见表89iii*公司年产60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公司年产000吨涤纶短纤维项目项目承建单位*公司法人代表:管正发企业地址:*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公司1.1.

4、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工业工程设计院编制。*省工业工程设计院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11420070033。1.1.3 研究工作的范围1. 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调研分析,确定60000吨/年涤纶短纤维建设方案;2. 对项目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确定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及主要配套工程的规模。3. 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卫生与消防“三同时”方案;4. 对项目的总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项目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5.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结论。1.1.4 研究工作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轻工业建设项

5、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 5-2005);2. 我公司*公司签订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3. *公司提供的文件、图纸、资料;4. 国家有关工程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1.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明确提出鼓励聚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等高附加价值产品,因此,本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2.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 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废旧的聚酯瓶,聚乙烯片为原料,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4. 本项目建设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6、1.2 研究工作概述1.2.1 重点研究工作概况在接到企业委托我公司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任务后,我公司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调研,根据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研究了年产60000吨涤纶短纤维建设工程技术方案。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又进一步重点研究工程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可靠性,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分析、财务评价等,最终形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结论,以供决策。1.2.2 项目主要建设条件1 建设地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2 建设规模初步拟定建设规模为60000吨/年涤纶短纤维。3 主要建设条件(1)技术条件技术方案先进成熟,工程条件优良。本工程设备先进

7、成熟,技术先进可靠,产品质量有保证。(2)资金条件项目的建设资金部分贷款,其余由企业自筹解决。(3)环境条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源,而且项目按“三同时”的原则,同时对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噪声进行经济有效的保护治理或综合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1.3 研究结论1.3.1 推荐方案1)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技术方案选用废旧的聚酯瓶,聚乙烯片等原料材料,经选材、清洗、干燥、融融、拉丝等一系列严格工艺流程生产而成。 设备方案设备以满足生产需要为第一选择原则,同时兼顾设备性能及价格。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所选设备自动化水平较高,可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设备的能耗、水耗、物

8、耗指标均优于目前本行业的水平。工程方案(含项目组成)新建生产车间,同时建设必要的辅助工程。2)节能节水、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节能节水总图、建筑、工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和法规,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充分考虑能源二次使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以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将节能降耗落实到行动上。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对所有可能产生的机械伤害、有毒有害气体和其它物质以及雷、电、火等分别采用经济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消防本项目的生产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其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

9、时间为3小时,根据消防需水量及本项目的特点,确定本项目的消防用水量为室外30l/s,室内15l/s。四周都无对其构成危害的企业存在,另外,公司自备有专门的消防队和消防车,可以扑灭初期火灾。3)环境影响与综合利用评价项目建设本身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源,而且项目按“三同时”的原则,进行经济有效的保护治理和综合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4)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报批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6508+112+1380=8000万元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全额流动资金6508+112+4600=11220万元企业自筹建设资金及建设期利息2620万元;申请银行中长期贷款4000万元

10、。企业自筹铺底流动资金1380万元,申请银行流动资金短期贷款3220万元。5)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涤纶短纤维生产能力60000吨/年,按现行含税出厂价9000元/吨计算,则项目达产期新增营业收入为54000万元;生产期年均营业收入52753.85万元。6)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建设应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周期为12个月(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表 1.3.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单位数 量备 注1生产规模涤纶短纤维吨2全年生产天数天3主要原材料需用量PET吨PE吨4主要动力消耗量水吨电万kwh煤吨5新增人员人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

11、措6.1项目报批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6资金来源自筹资金万元建设资金银行贷款万元流动资金7年总成本费用万元生产期平均值7.1固定成本万元生产期平均值7.2可变成本万元生产期平均值7.3经营成本万元达产年8利润指标8.1年利润总额万元生产期平均值8.2年净利润万元生产期平均值8.3年利税总额万元生产期平均值8.4投资利润率%生产期平均值8.5投资利税率%生产期平均值8.6销售利润率%生产期平均值8.7资本金净利润率%生产期平均值8.8总投资收益率%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生产期平均值10增值税万元生产期平均值11所得税万元生产期平均值12现金流量指标所得税后13财务内部收益

12、率%13.1静态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1年13.2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13.3贷款偿还期年含建设期1年14盈亏平衡点%生产期平均值1.3.2 研究结论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能做到保护环境,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所需燃料、辅料及动力都有可靠的供应渠道。社会效益显著,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2.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深入、细致,资金也已有落实方案,实施的条件十分优越。3.该企业领导班子生产、经营经验丰富,企业有能力、也有条件实施好这个项目。4.项目采用生产工艺设备先进、可靠。 5.项目同步对环保、生产安全卫生和消防进行“三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6.通过经济技术测算

13、,预计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各项直接指标都明显优于社会基准指标和平均指标,并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2 市场分析2.1 市场分析我国衣、食、住、行,人民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化纤,棉布、棉纱、许多产品都用化纤取代,化纤产品的价格从2002-2009年趋上升之势,从5000元/吨上升到15000元/吨。全球对纤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表明,近20年来,世界各种纤维的需求量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000年需求总量超过6300万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纤维消费国,在未来的十年内增长幅度将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加拿大和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纤维消费市场,西欧第三。由于天然纤维发展受耕地条件限制,大力发展化学

14、纤维则是解决纤维总量不足的唯一途径。在众多合成树脂当中,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聚酯家族中应用广泛、产量最大的一类产品,它原料来源丰富,再生资源广泛。具有多种优良特性,特别是聚酯纤维具有极佳的可纺性,能够很好地替代天然纤维,使得以聚酯为原料生产的涤纶纤维的产量快速增长,主导着化学纤维市场。因此,随着世界经济的需求将同步增长,它们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根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统计资料,2002年国内涤纶纤维生产量为570万吨左右,进口达到100万吨,市场缺口160万吨左右。国家纺织局预测我国人均纤维消耗量2005年为7.5,2008年增长到9,按年增长率7左右考虑,到2008年涤纶纤维

15、需求总量为364万吨左右,其中涤纶短纤维的需求量为364万吨,而安徽及周边湖北湖南山东等地区的涤纶短纤维市场缺口在65万吨左右。六安市及其周边地区现有各种棉纺织业企业几十多家,但没有一家涤纶纺织优质纤维生产厂家,所用原料基本靠很远的江苏等地区化纤厂家提供,因此存在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涤纶是以聚酯(PET)为原料,该原料是废弃的聚酯瓶(可乐、雪碧、饮料瓶等)经分检、粉碎、清洗后加工成均匀片,经熔融纺丝及后加工而制得涤纶短纤维纤维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棉纺、无纺、毛纺行业。涤纶纤维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耐光性好。我国涤纶纤维生产起步于60年代,70

16、年代开始先后引进了日本、德国、瑞士、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纤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化纤产量已经达到全球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在主要纤维品种上也占有很大比重。化纤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工业中最主要的原料,化纤及其下游加工产业已是纺织主要创汇的产业。根据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涤纶短纤维做为纺织业的重要原料,2009年9月份增速为20.5%,国内涤纶无纺制品行业发展速度为30%,涤纶制造无纺布在建筑业、医疗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2009年涤纶短纤维市场年销售量达到60万亿吨。涤纶短纤维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907亿美元,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主营业务收有所下降,主

17、营业务收入866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已经上升到1000亿美元,根据目前销售趋势,2011年可望达到1100亿美元。按目前年国内总需求量计算,本项目产品规模只占国内需求量的1%左右,产品的销售市场是不成问题的。同时,近两年来,涤纶短纤维市场需求量还按每年3%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可观。2.2 市场预测我省的几家大型纺织企业,年需涤纶短纤维在80万吨左右,目前,省内只有一家生产涤纶短纤维的企业,且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远远不够本省纺织企业的生产需要。本项目投产后,年涤纶短纤维6万吨,也还不能满足本省市场需求。就本市内也有十几家纺织企业客户,需求量也较大。县内几家羽绒企业也需一定量的涤纶

18、短纤维产品。目前建设单位已与省内几家纺织企业达成产品供求意向性协议,如:六安纺织厂、新运纺织有限公司、芜湖圣湖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安庆市情怡针纺织品有限公司。省外的江浙对涤纶短纤维需求量也较大。据估算在130万吨左右。与省外企业已达成供求意向协议的客户有:浙江锦利达丝织印花有限公司、浙江盛帮化纤有限公司、常熟市龙悦针纺织有限公司等。因此,本项目产品有稳定的市场渠道。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1 建设规模在对本项目产品方案、目标市场和市场需求状况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工艺技术、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协作配套和项目投资条件以及规模效益等因素来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

19、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新建年产60000吨涤纶短纤维及配套的辅助工程、公用工程。3.2 产品方案坚持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以销定产,妥善定位产品,以质量取胜,拟定项目产品为涤纶短纤维产品。4 厂址选择4.1 厂址概述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地处*西部、大别山北麓,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6.7万,辖16个乡镇、130个村、15个社区,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1.5%,生物物种多达6500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

20、电、板栗、森林等自然资源,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4.2 厂址建设条件1、自然地理状况*县位于*西部,大别山北麓,全县总面积204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30个村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36.5万,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东、南、西三方山峦重叠,北部为丘陵,较为平坦,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县内南北宽59公里,东西长63公里,介于东经1155211632,北纬31033133之间,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全年

21、平均太阳总辐射为116.6千卡/平方厘米,日照2084.3小时,平均气温15,城关地区无霜期平均为220天,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毫米,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1.5%,生物物种达65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30多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及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2、自然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1.5%,生物物种多达6500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电、板栗、森林等自然资源,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

22、乡”的美誉。 *县山清水秀,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冷热适中;区域差异小垂直变化大,气候资源丰富。由于县境地处中纬度大别山北坡,北部面向黄淮平原东部靠近离海洋较近的江淮丘陵。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和影响雨量偏少,偏北风多,显的干冷,夏季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环流笼罩下,雨水多而光照充足,显的湿热;季风气候明显,春秋是冬夏的过渡季节,多气旋活动并有小高压盘距, 风向不定,天气多变。3、交通运输*县境内在一、二级公路上无收费站;*县汽车运力结构较为合理,且已组建货物配载中心和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实现货物科学配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合肥至*(工业园):由合六(G312)高速公路和G105

23、线六安至*公路(沥青路面,宽12m)连接。里程为120KM。南京至*(工业园):由合宁高速、合六高速公路及G105六霍连接。里程为310KM。上海至*(工业园):由沪宁高速、合宁高速、合六高速公路G105线六霍线连接,里程为694KM,交通条件优越。4.3 地震国家规定*县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4.4 厂址评述1、该厂址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满足工厂总体平面布局。2、满足工厂对厂区周围环境无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的要求。3、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符合生产需要。4、动力电源、电力负荷和电压有充分的保证。5、交通运输十分便利。5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5.1

24、 技术方案5.1.1 概述本项目属于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选用废旧的聚酯瓶,聚乙烯片为原材料,经筛选、清洗、干燥、熔融、拉丝等一系列严格工艺生产而成。产品可用于一般的玩具,被服,家纺等行业。目前随着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资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许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在不断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可替代能源和资源。“垃圾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观念已被世界各国民众所接受。聚酯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科技进步和舒适享受的同时,各类废弃聚酯产品以及聚酯废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大,它们对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带

25、来的破坏和损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国外发达地区已在上世纪60 年代对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引起高度重视,到现在废弃物再回收利用率已高达70%80%,国际市场上废PET(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及再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从上世纪70 年代初开始的,随着PET 纤维及其它包装制品在发达国家的普及,使PET 回收及再加工的技术出现,发展至今PET 回收主要用途有:再生纤维,再生瓶用,化学法回收制原料,工程塑料,塑钢带,薄膜,板材等。而其中纤维又分再生PET 无纺布,纺织用的涤纶长丝,差异化高质量的涤纶短纤维,复合纤维,芯为再生PET,皮为PP 或低熔点PET。而本项目产品即为差异化高质量的涤纶短

26、纤维,技术方案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已非常成熟。本项目产品质量按下列标准执行:1) GB/T 8960-2001 涤纶牵伸丝2) GB/T 14460-2001 涤纶低弹丝3) GB/T 14462-1993 维纶短纤维4) GB/T 14463-1993 粘胶短纤维5) GB/T 14464-1993 涤纶短纤维6) GB/T 16604-1996 涤纶工业长丝7) FZ/T 52004-1998 充填用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短纤维8) FZ/T 53003-1991 涤纶毛条9) FZ/T 54003-1993 涤纶预取向丝10) FZ/T 54005-1994 有色涤纶低弹丝11) FZ/T 540

27、06-1994 有色涤纶牵伸丝12) FZ/T 66001-1995 特种工业用锦纶丝5.1.2 生产工艺流程5.1.2.1 确定生产方案的原则1、先进性:选用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2、科学合理性:优先采用自动化程度高、能连续生产的生产线,力求精简,方便快捷;3、综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4、节能性: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及电,在重点工段采用节能效果好的生产工艺;5、“三废”效果处理好:选用产生“三废”少,或经过治理容易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废”排放标准的最新生产工艺;6、注重经济效益:尽量选用投资少消耗低,成本低,产品收益率高的生产工艺。5.1.2.2 推荐的技

28、术方案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所示:原料片洗涤干燥挤压机混合器纺丝箱过滤器喷丝导丝机浸油槽牵伸机叠丝机松弛定型机切断机包装。所用的主要原料瓶片是回收的废弃聚酯饮料瓶及包装材料等,经简单清洗后再粉碎、精洗、烘干而成。因采购的部分涤纶再生料PET瓶片主要为可乐瓶碎片,此类原料含有PVC包装薄膜、灰尘、砂粒等杂质,若直接应用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需要进行清洗处理。PET废料先用滤网装好后水中浸2小时左右,经充分沥干后倒入清洗机中去除杂质,再经漂洗、装袋、甩干后送至转鼓车间进行干燥处理,大量的洗涤水可循环使用。挤出熔融后进入纺丝箱体,均匀地送到装有过滤网的纺丝组件中,滤去杂质后从喷丝板中喷出,形成初生纤维

29、。初生纤维经环型次风冷却,通过纺丝通道进入卷绕面板,经上油轮上油后集束进入喂入轮,铺入盛丝桶内。初生纤维丝束通过导丝机引导,进入浸油槽,浸油后第一牵伸机和第二牵伸机之间进行第一次牵伸,完成总牵伸倍数的80%。在第二牵伸机和第三牵伸机之间进行第二次牵伸,完成总牵伸倍数的20%,通过两次牵伸后,纤维获得了充分的取向结构。牵伸后的纤维经过叠丝、预热、卷曲、切断后进入松弛定型机。定型后的纤维,进行质检抽样分析,不合格品直接送到废丝盛接装置,合格产品分配到打包机,打包后分级入库。所用专业油剂主要成分为抗静电剂、分散剂、硅油等组成,极少量挥发的专业油剂通过引风机集中排出室外。项目主要原材料、辅料、动力消耗

30、指标见下表所示:表 5.1.21 生产车间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全年消耗量单位产品消耗备注1PET片58000 t966.67kg/t2聚乙烯5000 t83.33kg/t3增白剂10 t0.16kg/t4油剂100 t1.67kg/t5水40000 t666.7kg/t6电326.4万kwh54.4kwh/t7煤3600 t60kg/t5.2 设备方案5.2.1 设备选择的指导思想1) 实现工艺要求为准则,对生产设备进行定位。2) 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 在遵守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固定资产设备部分的资金投入。5.2.2 主要设备的选择为达到“技术先进,

31、工艺合理,节约投资,便于管理”等因素,以保证成品的质量,本项目从原料选择,辅料配比,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及生产工艺技术参数的确定上都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项目所有新增生产设备大部分考虑采用国产设备,选用国内一些有经验的生产设备厂家所生产的设备。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在设备定货前要考察同类型厂同类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所定购的设备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5.2.3 主要设备配置方案本项目主要设备配置详见下表。表 5.2.31 生产车间主要设备表序号名 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转鼓VC35820台国产2水环真空泵7套国产3湿料仓20台国产4干料仓3台国产5螺杆挤出机175303台国产6溶体过滤器3台国产7

32、纺丝机24位3台国产8纺丝箱3台国产9卷绕机1台国产10油轮传动装置3套国产11油剂循环泵1套国产12九辊牵引机1台国产13喂入机1台国产14盛丝筒往复机1台国产15往复机控制系统1套国产16导热油加热循环系统1套国产17联合机控制系统1套国产18计量泵1台国产19油泵2台国产20不锈钢盛丝桶100台国产21导丝机1台国产22冷油浴槽1台国产23第一牵伸机1台国产24热油浴牵伸箱1台国产25第二牵伸机1台国产26第三牵伸机1台国产27蒸汽箱1台国产28紧涨热定型机1台国产29牵引机1台国产30叠丝机1台国产31卷曲机1台国产32切断机1台国产33松驰热定型机1台国产34包装系统1套国产35锅炉

33、10T45台国产36变压器1600KVA42台国产37叉车3T10台国产38工具车20台国产5.3 工程方案5.3.1 项目组成 本项目组成见表5.3.1-1:表 5.3.11 项目组成表序号工程类别工程车间名称总面积(m2)备 注1主要生产工程1.1生产车间10440轻钢洗料车间1110轻钢2辅助生产工程2.11#原料仓库870轻钢2.22#成品仓库2835轻钢2.33#成品仓库2888轻钢3公用工程3.1锅炉房270砼3.2配电房180砼循环水池180砼4服务性工程4.1办公楼2160砼(四层)4.2食堂、宿舍2244砼(三层)5厂外工程6其他工程5.3.2 总平面布置与运输一、 总平面布

34、置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在已征用的工业用地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设计。布置原则是:在建项目必须符合该项目生产的行业要求,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符合消防规范。生产区与办公、经营开发分离,物流与人流分离,供电、供水线路简捷,土地利用及投资合理,建筑物平面布局美观、大方,突出与环境协调。利于树立企业形象,便于企业进一步发展。1、标准规范本工程总图运输设计现状均遵守并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标准规范,主要标准规范如下: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2、布置现状1)工厂美观,具有现代气息,结合企业远

35、景规划,因地制宜地用地。2)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使生产作业线通顺短捷,避免主要生产线交叉返复。3)考虑工厂的安全、卫生、厂内建构筑物的间距必须满足防火、卫生、安全等要求,即符合上述设计标准规范。4)将厂区进行功能划分统一管理,方便生产。5)满足了厂内外交通运输的要求,避免了人流与货流的交叉。3、布置方案根据场地现状以及工艺流程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布置,详细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综上所述,整个布置工艺流程顺畅、管线短捷、物流通畅、方便生产及管理。4、竖向布置考虑建设场地上的高程关系,充分利用地形,使之满足各建、构筑之间的生产运输要求,并合理地组织场地排水。5、厂区绿化为改善生产环境减少污染,以利于职工

36、的身心健康和文明生产,采用适当加强绿化,在厂区道路两侧与车间周围空地均适当加以绿化,以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陶冶心情的目的。6、交通运输(1)本项目充分利用土地,保证了全厂道路环通,以满足运输和消防的需要。(2)厂内原料的运进以及成品运出皆以公路运输为主、人、货流无交叉返复。(3)运输能力由公司及社会运输车辆共同承担。(4)全年运输量为132710吨,详见下表所示。表 5.3.21 全年运输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运入1PET片吨580002聚乙烯吨50003增白剂吨105油剂吨1006煤吨3600二运出1产品吨600002副产品及废渣吨6000三合计吨1327105.3.3 土建工程1、

37、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业建筑防腐蚀规范(GB50046-95)2、设计原则(1)建、构筑物土建必须满足工艺生产要求,流程合理、方便操作、便于管理、利于设备安装维修。同时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定。(2)建、构筑物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还应考虑本项目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特殊要求,如防火、防腐、防爆、防震等安全要求。3、建筑设计认真贯彻适用、经济

38、、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在满足生产要求和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并尽可能地满足建筑艺术和城市建设的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妥善解决新建建筑物防火、防爆、防腐及通风采光和空气净化等劳动生产安全要求。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建筑耐火等级,对建筑物进行建筑防火分区。本项目主要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对于所有建筑内部装修均应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选择装修材料应达到防火要求。防腐设计则依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规范GB50046-95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材料、做法对建筑物基础、梁、柱、楼板各个部分进行防腐处理,

39、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4、结构设计(1)地基处理现有地质资料表明厂区地质状况良好,在严格遵守有关设计规范前提下,建筑尽量采用天然地基。本项目中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2)结构选型根据工艺生产条件与办公生活要求并结合我国现行规范,建筑采用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六、主要建(构)筑物本项目新建建(构)筑物见下表。表 5.3.31 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单体名称长(m)宽(m)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1锅炉房18151270270砼2配电房12151180180砼3循环水池12151180180砼4洗料车间7415111101110轻钢51#原料仓库58151870870轻钢6生

40、产车间1208711044010440轻钢72#成品仓库8135128352835轻钢83#成品仓库7638128882888轻钢9办公楼361545402160砼10食堂、宿舍441737482244砼5.3.4 给排水工程5.3.4.1 给水工程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它国家相应规范、规定以及公安部门的一般规定;其它有关规范、规程

41、、本设计院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二、设计范围1、给水系统2、消防系统3、污水系统4、雨水系统三、工程用水量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生产用水量较少,生活用水主要为员工的生活洗浴用水。具体用水量见下表:表 5.3.41 工程用水量表序号用水部门用水量(t/d)备 注1生产用水702生活用水303其他用水134合 计20185室内消防 15L/s消防历时2小时6室外消防30L/s四、水质、水压要求表 5.3.42 水质、水压要求表 用水种类项目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水质要求 根据工艺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水温()常 温水压(MPa)0.30.30.3五、给水系统厂区用水由*县自来水厂管网供给。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同一管网的给水系统,厂区给水管网成环。给水流程表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