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90410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春节民间习俗调查报告实践目:为响应我院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详细规定,变化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于1月26日至2月17日期间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契机,依托自己所学知识及走访长者顺利地完毕了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调查老式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咱们市区乡村饮食文化习俗、乡村文娱及老式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文化习俗时,采用先农村后都市办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发现咱们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

2、;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过年要祭灶但愿“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春节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佳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当前也

3、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因此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余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因此每年春节都要买几种;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礼物等等。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横木上;“春条”依照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普通是在二十九或

4、者三十早上。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但烘托了喜庆节日氛围,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国内是一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爱慕,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因此也被称其为“窗花”。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达“福倒(到)了”。 民间尚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说法,写就是“福”字。“福”字此前多为手写。当前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请财神 每家为

5、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是送上门,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祭神祭祖 春节时,祭神祭祖普通用糕点,尚有除夕夜吃鱼习俗。鱼必要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录,日后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有传下家谱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普通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容许看丈母娘家家谱。守岁与“年夜饭” 民间在除夕有守岁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人家始终要吃到深夜。菜必要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她随自己喜欢定。在这“一夜连双岁,

6、五更分二年”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说道诸多,最佳是猪肉芹菜,要选两个饺子一种放硬币,一种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愿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愿较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种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诸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当前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美食。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普通要放两次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

7、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尚有逢五日子。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动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愿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朋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诸多天。普通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破五”“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寓意。清晨起,家家

8、户户放鞭炮,特别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送穷”正月初六“送穷”,是国内自古就有一种很有特色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称普遍。宋后来,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典礼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地方尚有“以芭蕉船送穷”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送穷习俗,反映了国内人民普遍但愿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老式心理。元宵节 元宵节,家家户户买元宵。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灸人口民间小吃。“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轻圆绝胜鸡头肉,

9、涌腻偏宜蟹眼汤”。古诗人如此描摩元宵圆,难怪此物历经千年,风行不衰。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一种形式。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采五颜六色,将整个都市装扮富丽辉煌。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届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国若狂”。从十四到十六,持续三天各县区都组织大大小小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有民间艺术,有当代艺术展示,有老式文艺,

10、有古老乐曲,有八音会,有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办大型灯展。各单位都想声,光色俱全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有代表幸福,有代表古老传说,有带有启迪意义。 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某些共同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地区色彩。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老式民间习俗问题争论不少。有人以为应当移风易俗,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以为,如果把此前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老式文化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由于此,因此某些都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同样,喜好不同样,遇到详细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选取和判断。对于老式习俗,咱们不妨采用包容态度,容许人们保存各自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结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抱负就去履行所谓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老式习俗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咱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