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_龙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898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_龙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_龙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_龙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报2023年第31卷第2期2023Vol.31No.254近年来,短轮伐期人工用材林种植在我国越来越普遍,在北方以杨树为主,在南方则以桉树为主。特别是南方的桉树,3 5年即可采伐,成为短轮伐期人工树种的典型代表。随着短轮伐期人工树种的普及,种植桉树在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生态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两山”理论的要求,客观审视桉树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系统探索对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

2、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关键要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两山”理论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形象阐释。“两山”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客观认识桉

3、树等短轮伐期人工林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我国短轮伐期人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本文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指导下,以普遍种植桉树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福建、四川、海南等南方地区为例,探索解决路径。一、桉树种植的是非之争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伞房属(Corymbia)3个属的树种总称,约有945种(含亚种或变种),主产于“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龙耀1,李雪岩2(1.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4、摘要当前,社会各界对种植桉树有不同看法。文章通过数据统计与分值测算后发现,种植桉树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危害,有必要在“两山”理论视角下探索解决路径。首先,要考虑禁种桉树,应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地)、公益林地、耕地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禁种桉树。其次,应实施桉树经营方式管制,包括延长采伐周期、管控采伐方式、管制炼山与垦地等行为。另外,要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引导桉树种植行为,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分类补偿法,分树种、树龄推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通过激励引导,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键词“两山”理论;桉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补偿中图分类号S792.39文献

5、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21(2023)02-054-122022-12-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自然保护区内少数民族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研究”(12CMZ049);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桉树发展的法制规范研究”(17FFX006)。龙 耀(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西大学商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资源管理研究;李雪岩(1972),女,辽宁营口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营销管理研究。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55“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龙耀,等澳大利亚。中国引种桉树始于1890年,目前广泛种植的桉树都是经过改良后的杂交种。2

6、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特别是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海南等地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广西是全国桉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202万公顷。2013年广西木材产量为2480万立方米,其中桉树木材产量为1700万立方米,占70%2。随着桉树种植的快速发展,围绕桉树的争议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引发了各个层面的冲突。在学界层面,一些学者(大多为环保学者)认为桉树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负面效果,另一些学者(大多为林业学者)认为桉树有其生态效益,没有证据证明桉树有负面效果;在社会舆论层面,环保活动家大多认为桉树是“有毒树”,林业类专家则认为桉树并非“有毒树”,而是“有功树”;在公

7、权力博弈层面,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桉树危害生态环境并提出议案提案要求禁种桉树,林业部门的官员则认为桉树没有问题,不应被禁种;在社会层面,有些地方的村民自发行动阻挠桉树种植者种植桉树,桉树种植者则要求政府部门保护其种植桉树的利益仔细分析上述争议,笔者发现,各方都停留在直观的经验之争,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数据。为了消弭诸如上述围绕桉树等短轮伐期树种的分歧和冲突,本文通过客观的数据来论证桉树等短轮伐期树种对生态环境的利弊,并积极探索解决路径。(一)支持发展桉树产业的群体看到的是桉树的积极面支持发展桉树产业的群体认为:一是桉树最显著的积极意义是生长快,轮伐期短,3 5年即可成材并采伐。林业系统的专

8、家和官员甚至认为,发展桉树,增加了国家的木材产量,维护了国家的木材安全,保护了更广大的森林资源。广西桉树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地8000多万亩(约533万公顷)公益林远离了商业性采伐的压力,使得5000多万亩(约333万公顷)松树、杉树用材林免遭过度采伐2。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南方桉树的这些贡献,我国东北林区也许早已名存实亡,因为1公顷桉树林的立木生长量,大致相当于北方10公顷的普通森林,或大致相当于大兴安岭100公顷的天然林。二是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与杨树、松树并称为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目前,桉树引种栽培范围已遍及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达到2亿多亩(约1333万公顷)。我国

9、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历史,特别是2000年以来,由于气候适宜、山地较多等条件,我国广西、云南等西南民族地区大量引种速生丰产类桉树,总面积已达到6000多万亩(约400万公顷),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特别是在广西,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约200万公顷),桉树活立木蓄积量达9000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森林总蓄积量的14%,年均木材产量超过1700万立方米,占全区年木材产量的70%3。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桉树种植业已成为广西、云南等西南民族地区打造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等其他产业的支柱,在改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桉树和其他物种一样,同样具有涵养水源、

10、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特别是固碳和释氧功能在12个主要树种中均居第二位,涵养水源功能居第六位,固土功能居第七位,高于杉树和松树。(二)反对发展桉树产业的群体看到的是桉树的消极面反对发展桉树产业的群体认为,桉树种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灾害。早在2009年的西南大旱期间,不少人士就将矛头指向桉树,认为是桉树导致了干旱。尽管国家林业局紧急派出调研组深入云南调研,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并不是桉树致旱,但围绕桉树的争议越来越大。有环保专家学者认为,桉树是“有毒树”,毒性强,毒效长,污染水源,桉树“林下不长草,林上无飞鸟”;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严重影响水土保持,严重破坏生态。近年来,围绕

11、桉树的争议逐步扩大到了公权力层面。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草案)进入广西区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其中“是否禁种桉树”问题更是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种植桉树会破坏水源地,主张禁种桉树;另一方面,不少桉树种植业者,包括林业系统的人士,认为桉树与水源污染没有必然联系,不应禁种桉树。为此,各方人士都尽其所能来影响立法结果,一些组织还专门邀请200多名人大工作人员赴桉树种植现场考察,试图说服人大代表和立法工作人员在县级权力机关,围绕桉树的争议也越来越激烈。据笔者统计,2015年学报2023年第31卷第2期2023Vol.31No.256以来,广西超过2

12、0个县的权力机关或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实施桉树禁种政策。(三)围绕桉树的学界之争在国内,除了研究桉树种植技术,针对桉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学界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环保人士认为桉树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禁止种植。近年来,在广西、云南等西南民族地区,每年都有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议案提案中认为桉树会危害生态环境,呼吁禁种桉树。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段昌群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李思东教授等认为,种植桉树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4。通过网络检索,可以看到网上传播的 关于广西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的调查报告 等文章,认为桉树有害生态,应禁止种植。二

13、是一些林业系统人员认为桉树并没有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少量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也不是桉树这个树种的问题,而是经营方式的问题,可以通过管制经营来实现改善。比如广西人工林种植行业协会组织撰写了 我国桉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认为桉树种植并不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只要稍微改善经营方式即可解决这些问题。黄国勤在其论文 广西桉树种植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也持类似的观点5。(四)围绕桉树之争的逻辑困境笔者比较各方争议的焦点及其论证资料后发现,这些争议往往只有观点,并没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缺乏实证研究,说服力不强。也就是说,桉树产业对生态环境到底有没有危害,危害到底有多大,目前其实没有客观、详实的

14、数据证明,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同时,对于未来桉树的发展方向,现有研究也是有观点、无论证,缺乏科学且令人信服的论证。我国南方地区围绕桉树种植问题的社会争议,关系到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在科学的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回答桉树的生态效益到底如何、桉树种植到底应该如何选择等问题,并展开相关实证研究,通过详实的数据,客观了解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合利用各种相关理论,探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嵌合的路径。二、森林生态功能的作用机理及其阶段特征(一)森林生态功能的作用机理要客观了解桉树等短轮伐期树种的生态效益,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机理,这是我们进一步讨论桉树生

15、态效益的基础。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机理通常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1 涵养水源的作用机理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通常体现在蓄水、截留降水、防洪、调节水源等四个方面。第一,蓄水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调节作用与这个系统的蓄水结构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结构分为两类:一是活的或死的生物量,二是土壤。植被中的蓄水量比裸地多146.1 295.3t/hm2,这意味着浩瀚的森林中贮蓄了大量水分,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6444。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主要是通过凋落物和根系作用下的土壤蓄水功能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凋落物和根系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土壤的容重、非毛管孔隙度、

16、总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土壤蓄水功能得以提高。如有学者在湖南试验,结果显示,杉木林的各类土壤蓄水功能,1m深土层含水量平均比裸地多1656t/hm2,加上森林植被层中的蓄水量,则比裸地多贮蓄1828.2t/hm2(见 表1)6445。表 1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量(以湖南为例)6445单位:t/hm2类型植物含水量凋落物含水量1m深土层含水量合计比裸地多杉木1684.234513626.21828.2马尾松2263.230143243.21448.2阔叶树2878.336173912.32117.3杨树1433.132953441.11646.1柏木1494.833673520.817

17、25.8灌草坡16.55.624832503.1708.1裸地1795179557“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龙耀,等第二,截留降水功能。如表2所示,当雨水由大气系统进入森林时,首先,遇到森林冠层,它巨大的作用面和吸水性能截留住部分雨水量,这部分的雨水量只在林冠表面作短暂停留后再蒸发到大气中。其次,森林中的凋落物的吸水率通常达到230%360%,蓄水能力为43 82t/hm2。凋落物层在涵养水分、阻滞地表径流、防止水滴直接冲刷地表和使水分下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表 2不同森林生态类型一次性降水调洪能力6445单位:t/hm2类型冠层截留水量凋落物截留水量1m深土层调蓄水量合

18、计比裸地多杉木655211671284757马尾松61478991009482阔叶树378212371356829杨树396511271231704柏木62439711074547灌草坡2963813905378裸地527527第三,防洪功能。降雨到达森林后,依次受到林冠层、凋落物及土壤层的截留和吸收,大部分雨水在林地内被吸收。杉木人工林的林冠截留率可达10%30%。凋落物凭借其本身巨大的吸水性能和疏松的粗糙面,在阻滞地表径流和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地表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土壤疏松多孔,吸水透水性能强,在吸收降雨、削减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每公顷森林比无林地可多吸收482 829t

19、雨水6446。第四,调节水源功能。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之一就是增加枯水季节的径流量,并使河流径流量保持均匀、稳定,延长了丰水期,缩短了枯水期,提高了农田灌溉、工业供水能力。2 保持水土的作用机理森林在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机理体现在地面和地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地面,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机理为:在降雨的时候,乔木、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都能够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减缓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二是在地下,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机理为:森林具有庞杂的根系,这些根系交融相错,发挥巨大的改良、固持和网络土壤的作用。3 固碳释氧的作用机理森林固碳释氧的作用机理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是固

20、定二氧化碳、生产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森林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是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吸收和贮存库。在森林中,绿色植物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氧气,改善空气 质量。4 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机理森林群落是生活在同一环境而相互作用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种群的集合体,它们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具有成分、结构、环境关系、发育和功能的特殊的生物系统6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维系一个复杂的生物链,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二)森林生态功能作用机理的阶段特征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但并不是所有森林的生态功能都是一样的,也不是在森林的所有生长阶段其都一成不变

21、的。其实,任何一种森林,通常都会经历发芽、幼林、成熟、过熟衰老等阶段。如杉木林通常分为郁闭前的幼林阶段、树冠郁闭阶段、树冠疏开阶段、成熟阶段、过熟衰老阶段等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见表3)。表 3人工杉木林森林群落的发育阶段特征61-3阶段生态特征第1阶段:郁闭前的幼林阶段3 5年,行株间有较大空间,为防止杂草灌木丛生,常会间种粮食作物以及除草 除蔓第2阶段:树冠郁闭阶段7 15年,为单优种群体结构形成阶段,杂草灌木丧失生存条件第3阶段:树冠疏开阶段从10 15年开始到成熟龄止(25 35年),树冠疏开,材积增长迅速第4阶段:成熟阶段通常在25 40年间,树冠进一步疏开,但纯林的群体

22、生态环境尚未遭受破坏,纯林群体结构仍保持稳定第5阶段:过熟衰老阶段35 45年以后,树冠间显著疏开,纯林群体结构发生解体与破坏,出现枯梢、心腐和立枯现象学报2023年第31卷第2期2023Vol.31No.258随着森林的不断生长,其生物群落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呈现不同的生态功能。比如杉木林,在不同生长阶段,其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显著,物种由新造林时的24科32种演变到32年生时的41科64种,增加了17科32种(见表4)。表 4人工杉木林群落类型的外貌结构特征66-11类型外貌特征新造林类型造林仅4月,造林前曾全面清除杂草灌木,但未炼山,尚未抚育;物种组成较丰富,共计24科32种,其中以悬钩子

23、和荩草最多楤木荩草群落为5年生杉木类型。林内阴暗潮湿,大量耐阴植物出现,有21科28种,可分两层:第一层为杉木,平均胸径6.5cm;第二层为灌木层,但不明显杜茎山狗脊蕨群落为9年生杉木林类型。因择伐了长势差杉木,故林相整齐,分乔、灌、草三层,但结构简单:第一层为杉木,平均树高7.5m,胸径8 10cm;第二层为灌木,种类较多;第三层为草本。该群落共有30科44种杜茎山芒箕、乌蕨群落为12年生杉木林类型。杉木高、径生长迅速,树冠郁闭并自然整枝,林内空间被杉木占据,一些阳性喜光灌草消失,耐阴植物出现,共34科54种格药柃乌蕨群落为18年生杉木林类型。林内阴湿,耐阴种较多,共37科54种;在灌木层,

24、格药柃占绝对优势;在草本层,乌蕨、狗脊蕨占优势杜茎山芒箕群落该类型时间跨度大,涵盖23年生、28年生和37年生杉木林群落。由于自然整枝、间伐及人畜活动,林内透光度增加,郁闭度下降,光照和水分条件发生变化。灌木层以杜茎山为主,草本层以芒箕为主杜茎山荩草群落为32年生杉木林群落类型。一年生草本增加,共41科64种由表4可知,整体而言,森林生长期越长,人类活动越少,其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生态功能便越强;相反,如果森林的生长期很短,人类活动越频繁,其生物群落结构也就越简单,生态功能便越弱。三、桉树经营方式危害生态:基于数据统计与分值测算的结果桉树作为森林中的一种树种,毫无疑问也具有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

25、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那么,桉树的生态功能和其他树种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调查发现,作为一种树种,桉树和其他树种的生态功能其实很难区分,但可从经营方式中寻找差异。(一)桉树的经营特点:频繁全伐,大量施肥一般来说,人工种植森林通常包括育苗、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木材生产等过程。要分析桉树生态功能与其他树种的区别,需要从这一过程中探寻答案。笔者选择桉树(轮伐期3 5年)、松树与杉树(轮伐期为25年左右)、柚木(珍贵树种,轮伐期为50年以上)这3种较为典型树种的经营过程进行比较,探寻其中生态功能的奥秘。表 5桉树与松树、杉树等树种经营过程比较经营过程桉树松树/杉树柚木/降香黄檀造林

26、第一,林地清理:全面清山,将林地内所有杂灌和枯立木砍倒。第二,开设防火带和炼山:炼山后对未完全燃烧的杂木归堆,并清理干净。第三,整地:人工挖坎,每亩约110个坎;机械整地,分全垦或带垦,整地深度60cm。第四,施放基肥与回坎:桉树、柚木与降香黄檀每坎施放基肥0.5kg,杉木每坎施放磷肥0.25kg,松树不放基肥。第五,定植与补植59“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龙耀,等经营过程桉树松树/杉树柚木/降香黄檀抚育第1年全砍杂灌1次;喷除草剂1次;追肥1次:每坎0.5kg全砍杂灌1次;喷除草剂1次不追肥全砍杂灌2次;不喷除草剂追肥1次:每坎0.25kg第2年全砍杂灌1次;喷除草剂1

27、次;追肥1次:每坎0.5kg全砍杂灌1次;喷除草剂1次;杉树追肥1次:尿素0.1kg;松树不追肥全砍杂灌2次;不喷除草剂降香黄檀追肥1次:每坎0.5kg;柚木不追肥第3年喷除草剂1次;追肥1次:每坎0.5kg喷除草剂1次;杉树追肥1次:尿素0.1kg;松树不追肥喷除草剂1次;追肥:每坎复合肥0.5kg桉树采伐后萌芽更新抚育当年清山与抚育全砍杂灌或炼山;定萌并再次全砍杂灌;喷除草剂;追肥:每坎0.5kg第2 3年抚育参照植苗抚育;施肥量为0.75kg防虫造林前要给幼苗喷洒防虫药物,种植时要浸泡药水防白蚁,造林后及时防虫资料来源:参照广西某大型国有林场的作业技术规范测算而来。注:全垦要求全面翻土,

28、将树蔸、草蔸全部挖出翻转打落泥土并归堆,将土块整碎,土块直径10cm,林地表面平整,避免坑坑洼洼、沟沟槽槽,不留履带压痕;带垦在种植行松土一次,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要求沿等高线机耕,机耕率应在98%以上。挖坎规格为20cm30cm(底宽深)。(续表5)由表5可知,在造林阶段,桉树、松树、杉树和柚木之间的经营方式几乎没有区别。在前3年,桉树、松树、杉树和柚木之间的差别还不是很大;但从第4年开始,它们之间的经营方式就开始出现差异:桉树开始采伐,并进入新一轮的抚育阶段,松树、杉树、柚木则开始了自然生长期,人工抚育已经停止。(二)桉树经营方式危害生态的数据统计桉树经营过程的显著特点是频繁全伐、大量施肥。正

29、是这样导致了桉树与松树、杉树、柚木等树种之间的生态功能的区别。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桉树与松树、杉树经营过程的区别,本文把比较期限拉长到松树、杉树的轮伐期即25年(见表6)。表 6桉树与松树、杉树经营数据比较年序桉树松树/杉树经营方式有关数据统计(统计单位:亩)经营方式有关数据统计(统计单位:亩)1植苗并抚育:1.全面清山,炼山;2.整地挖坑约110个;3.放基肥0.5kg/坎;4.定植,补植;5.当年抚育:除草分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要求均匀喷洒除草剂,不留死角)各1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30cm处追肥0.5kg/坎垦地导致水土流失;全砍杂灌致生物多样性受损;化肥110公斤;除草剂2.5公斤植苗:与

30、桉树大体相同,但松树不放基肥,杉树放磷肥0.25kg/坎。当年抚育:只除草(方式同桉树),不追肥垦 地,全 砍 杂 灌,杉树放化肥2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2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一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5070cm处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除草(方式同桉树),松树不追肥,杉树追肥1次(尿素0.1kg/坎)除草剂2.5公斤;杉树 放 肥11公 斤 尿素3第3年抚育:喷除草剂1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5070cm处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喷除草剂1次;杉树追肥1次(尿 素0.1kg/坎),松树不追肥除草剂2.5公斤;杉树 放 肥11公 斤 尿素

31、4成林采伐萌芽更新抚育:全砍杂灌;喷除草剂1次;追肥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学报2023年第31卷第2期2023Vol.31No.260年序桉树松树/杉树经营方式有关数据统计(统计单位:亩)经营方式有关数据统计(统计单位:亩)5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6第3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7成林采伐萌芽更新抚育:全砍杂灌;喷除草剂1次;追肥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8第2年抚育:全砍

32、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9第3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0成林全伐全垦整地,新一轮种植自然生长011植苗并抚育:1.全面清山,炼山;2.整地挖坑约110个;3.放基肥0.5kg/坎;4.定植,补植;5.当年抚育:除草分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要求均匀喷洒除草剂,不留死角)各1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30cm处追肥0.5kg/坎垦地导致水土流失;全砍杂灌致生物多样性受损;化肥110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2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一次;追

33、肥1次,幼树上方5070cm处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3第3年抚育:喷除草剂1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5070cm处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4成林采伐萌芽更新抚育:全砍杂灌;喷除草剂1次;追肥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5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6第3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7成林采伐萌芽更新抚育:全砍杂灌;喷除草剂1次;追肥0.5kg/坎

34、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8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19第3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20成林全伐全垦整地,新一轮种植自然生长021植苗并抚育:1.全面清山,炼山;2.整地挖坑约110个;3.放基肥0.5kg/坎;4.定植,补植;5.当年抚育:除草分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要求均匀喷洒除草剂,不留死角)各1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30cm处追肥0.5kg/坎垦地导致水土流失;全砍杂灌致生物多样性受损;化肥110公斤;除草剂2

35、.5公斤自然生长022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一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5070cm处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23第3年抚育:喷除草剂1次;追肥1次,幼树上方5070cm处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24成林采伐萌芽更新抚育:全砍杂灌;喷除草剂1次;追肥0.5kg/坎化肥5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25第2年抚育:全砍杂灌和喷除草剂各1次;追肥1次,0.75kg/坎化肥82.5公斤;除草剂2.5公斤自然生长0(续表6)61“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龙耀,等由表6可知,在25年间,桉树全伐7次,全垦整地与

36、炼山3次,全砍杂灌20年次,施放化肥26次共1677.5公斤/亩,喷除草剂22年次共55公斤/亩;同样在25年间,松树与杉树皆伐1次,全垦整地与炼山1次,全砍杂灌2年次,杉树施肥44.5公斤/亩,喷除草剂3年次7.5公斤/亩。在这25年间,正是由于桉树特殊的经营方式,造成了较大的生态问题。一是机耕翻犁、全垦整地,短轮伐期经营,木材全树利用,改变了土壤的层次结构,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过快、过多移除,地力下降,最终使施肥量一增再增,成本提高,比较效益降低。二是大量使用化学品(化肥、除草剂、农药等),造成水源污染,危及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在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以炼山、全垦,大规模、长期施用除草剂

37、,多代连栽方式经营桉树纯林,不但改变了景观的多样性,造成植物多样性丧失,也引起食物链的缺损和不同物种之间生态关系的断裂,造成级联效应而引起生物多样性的次生灭绝,从而产生一系列恶果。四是大规模单一无性系营造桉树纯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抵抗力降低,病虫害暴发的风险加大。五是频繁全伐。全伐是对生态系统最猛烈的外力冲击,最为明显的是由于植被的消失,生态系统对辐射能流和机械能、水分和养分的生物调节能力也几乎丧尽。同时,全伐使生态系统面临环境中始终存在的可能的退化力,即雨、流水、风、热量和重力等起的作用时间越长,生态系统越退化。(三)桉树生态效益的分值测算为了进一步认识桉树种植的生态功能,本文尝试进行

38、生态效益的分值测算。为了有所参照,依然将桉树与松树比较。结合森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和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作用机理,笔者采用的积分测算方法如下:(1)在水土保持方面,种植第1年设定为0分/亩,此后每年递增100分/亩;(2)在涵养水源方面,种植第1年设定为0分/亩,此后每年递增100分/亩;(3)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种植第1年设定为0分/亩,此后每年递增100分/亩;(4)在固碳释氧方面,种植第1年设定为20分/亩,此后每年递增100分/亩。其他积分指标设定为:炼山与全垦整地(代号为A)每次扣300分,全砍杂灌(代号为B)每次扣100分/亩,施放化肥(代号为C)每公斤扣2分/亩,喷除

39、草剂(代号为D)每次扣150分/亩,全伐(代号为E)后各生态效益积分重新计算。桉树与松树25年周期生态效益积分年度详情见表7。表 7桉树与松树 25 年周期生态效益积分年度详情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扣分年序桉树松树桉树松树桉树松树桉树松树桉树松树10000002020A-300,B-100,C-220,D-150A-300,B-100,C-45,D-1502100100100100100100120120C-110,D-150D-1503200200200200200200220220C-110,D-150D-150403000300030020320C-110,D-1505100

40、400100400100400120420C-165,D-1506200500200500200500220520C-165,D-150706000600060020620C-110,D-1508100700100700100700120720C-165,D-1509200800200800200800220820C-165,D-150资料来源:参照广西某大型国有林场的作业技术规程测算而来。注:除草剂的用量在该林场的技术规程文件中没有明确,该文件只是要求“均匀喷洒除草剂,不留死角”。笔者访谈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得知:杂草数量不同,需要投入的除草剂数量也不同,中等荒度的情况下,一般需要2.5公斤的剂

41、量。学报2023年第31卷第2期2023Vol.31No.262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扣分年序桉树松树桉树松树桉树松树桉树松树桉树松树100900090009002092011010000100001000201020A-300,B-100;C-220,D-150121001100100110010011001201120C-110,D-150132001200200120020012002201220C-110,D-15014013000130001300201320C-110,D-150151001400100140010014001201420C-165,D-15016200

42、1500200150020015002201520C-165,D-15017016000160001600201620C-110,D-150181001700100170010017001201720C-165,D-150192001800200180020018002201820C-165,D-1502001900019000190020192021020000200002000202020A-300,B-100,C-220,D-150221002100100210010021001202120C-110,D-150232002200200220020022002202220C-110,D-

43、15024023000230002300202320C-110,D-150251002400100240010024001202420C-165,D-150合计220030,000220030,000220030,000270030,5008005895注:计算面积为1亩。表 8桉树与松树 25 年周期生态效益积分年度概况表年序12345678910111213桉树得分2042082020420820204208202020420820扣分7702602602603153152603153150770260260最后得分-750160560-240105505-24010550520-7501

44、60560松树得分204208201220162020202420282032203620402044204820扣分5951501500000000000最后得分-5752706701220162020202420282032203620402044204820年 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桉树得分2042082020420820202042082020420扣分2603153152603153150770260260260315最后得分-240105505-24010550520-750160560-240105松树得分52205620602064206820722

45、0762080208420882092209620扣分000000000000最后得分522056206020642068207220762080208420882092209620注:计算面积为1亩。(续表7)(续表8)63“两山”理论视角下南方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审视龙耀,等由表8可知,在25年周期内,桉树的生态效益总得分是9300分/亩,总扣分是8005分/亩,桉树生态效益的最后得分是295分/亩;同样在25年周期内,松树的生态效益总得分是120,500分/亩,总扣分是895分/亩,松树25年内生态效益最后得分是119,605分/亩。由此可看出,在25年周期内,松树的生态效益是桉树的4

46、05倍。从图1与图2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在25年周期内,松树的生态效益积分呈逐年递增态势,而桉树的生态效益积分呈周期性的上下交错波动,导致其最后的生态效益得分很低。四、禁种桉树从上述数据可知,与松树等我国传统树种相比,桉树的生态效益较低。面对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有禁种桉树、管制桉树经营方式两种思路,其中禁种桉树是首要思路。但全面禁种桉树有其现实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区域禁种桉树。(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种桉树正如前面所述,桉树种植过程中的经营方式确实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首先被破坏的就是水源,所以水源保护区要禁种桉树。实际上,各地群众对种植桉树反感,主要也是因为桉树破坏水源。(二)自然保护地

47、禁种桉树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自然保护地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3类。建立自然保护地的主要目的是守护自然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在自然保护地禁种桉树,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而且正在加紧完善,这也为在自然保护地禁种桉树创造了制度基础。(三)国有林场(地)禁种桉树国有林场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主阵地,是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柱,有必要

48、实施桉树禁种措施。国有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属于国家所有,为国有林场禁种桉树提供了所有权基础。目前,我国国有林场经过多轮改革,已经转为公益性国有林场,职工工资收入、社会保险等都由财政保障,为国有林场禁种桉树提供了组织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功能,可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国有林场(地)禁种桉树。(四)公益林地禁种桉树公益林是指以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其功能定位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必要禁种桉树。同时,公益林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近年来,

49、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系统的公益林财政补助政策。虽然公益林财政补助政策还有完善的空间,但就整体而言,它的实施为公益林排除桉树奠定了经济基础。总的来看,禁止在公益林地种植桉树,将大大减轻桉树种植带来的生态压力,保护生态重要区位的生态环境。(五)耕地禁种桉树从近年来的桉树种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耕地被用于种植桉树,主要原因是桉树种植的利润比较高,有些人为了经济利益,擅自在一些耕地上种植桉树。在耕地上种植桉树所带来严重的问题也引起图 1桉树 25 年周期内生态效益积分图 2松树 25 年周期内生态效益积分学报2023年第31卷第2期2023Vol.31No.264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

50、度关注。在耕地上种植桉树,不但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还会导致耕地减少,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明确立法耕地禁种桉树。(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禁种桉树上述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地)、公益林地、耕地等区域,固然需要禁种桉树,但具体到各个市县,特别是市县间的生态定位、财政支付能力等有所区别,也可能有一些特定区域需要禁种桉树。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希望在境内全面禁种桉树,并已经发布了禁种通告,其基于自身情况而做出的全面禁种桉树的努力,应该得到法律层面的支持。(七)禁止国有企事业单位种植桉树推进桉树禁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量各类因素,综合比较利弊和推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