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pdf

上传人:wei****ing 文档编号:2580923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6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7 5 1 6 0 1 0D2 4a 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T7 7 01 2 2 0 0 8代替G B T7 7 0 1 41 9 9 7煤质颗粒活性炭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 r a n u l a r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f r o mc o a l G r a n u l a r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f r o mc o a lf o rw a t e rt r e a t m e n t2 0 0 8-11-2 0 发布2 0 0 9 0 5 01 实施宰瞀鹊鬻瓣警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2、会仪1”前言G B T7 7 01 2 2 0 0 8G B T7 7 0 1 煤质颗粒活性炭分为:一第1 部分: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第2 部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第3 部分: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本部分为G B T7 7 0 1 的第2 部分,其附录C 修改采用了A S T MD5 0 2 9-1 9 9 8 活性炭中水可溶物的标准试验方法(2 0 0 4 重新确认),主要变化如下:取消了范围中的安全性条款;一取消了引用文献、术语、试验方法简介、意义和用途、关键词章节;一一取消了结果计算中的举例;取消了精确度和偏差章节中重复性要求。本部分代替G B T7 7 0 1 4 1 9 9

3、7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主要变化如下:取消了质量分级;制定了水溶物指标;出厂检验项目中亚甲蓝吸附值由检验项目更改为供需双方商定项目;碘值更改为8 0 0m g g;取消了灰分指标;孔容积与比表面积不再规定具体技术指标;增加附录A 腐殖酸吸附值的测定;增加附录B 丹宁酸吸附值的测定;增加附录C 水溶物的测定。本部分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旭、庞惠生、李怀珠、李维冰、吴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B T7 7 0 l t41 9 8 7;G B T7 7 0 1

4、 41 9 9 7。煤质颗粒活性炭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 B T7 7 01 2 2 0 0 8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的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工业用水的脱氯、除油、净化,生活饮用水和污水的深度净化处理以及水源突发污染的净化处理用煤质颗粒活性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B T7 7 0 i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E l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5、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 B T1 9 1 4 化学分析滤纸G B T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 B T6 6 8 2-2 0 0 8,I S O3 6 9 6:1 9 8 7,M O D)G B T7 7 0 1 12 0 0 8 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 B T7 7 0 2 1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6 B T7 7 0 2 2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的测定G B T7 7 0 2 3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G-B T7 7 0 2 4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装填密度的测定G B T7 7 0 2 6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

6、值的测定G B T7 7 0 2 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G B T7 7 0 2 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G B T7 7 0 2 1 6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p H 值的测定G B T7 7 0 2 1 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漂浮率的测定G B T7 7 0 2 2 0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3 要求3 1 外观暗黑色炭素物质,呈颗粒状。3 2 杂质活性炭中不得含有足以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3 3 技术指标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3 4 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需要时,供货方应提供检测报告,并说明测试方

7、法。3 5 腐殖酸吸附值和丹宁酸吸附值需要时,供货方应提供检测报告。】G B T7 7 0 1 2 2 0 0 84 检验规则4 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4 2 型式检验4 2 1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2。4 2 2 组批按G B T7 7 0 1 1 2 0 0 8 中4 2 2 的规定。表1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技术指标项目指标柱状煤质颗粒活性炭2漂浮率不规则状煤质颗粒活性炭1 0水分5 o强度8 5装填密度(g L)3 8 0p H 值6 1 0碘吸附值(m g g)8 0 0亚甲蓝吸附值(m g g)1 2 0苯酚吸附值(m g g)1 4 0水溶物0 4 2 S

8、0 m m21 2 5l l l n l 2 5 0m m8 315m m1 0 01 T a n 1 2 5m m1 4 25 0 1 1 1 1 1 15粒度8 3 0O 6m m-2 5 0m m9 0 1 6m m51 2 4 00 4 5r i l r l 1 6m m9 0 0 4 5 m m5表2 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外观2孔容积3比表面积4水分5强度表2(续)G B T7 7 0 1 2 2 0 0 8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6漂浮率7p H 值8装填密度9碘吸附值1 0亚甲蓝吸附值1 1苯酚吸附值1 2腐殖酸吸附值1 3丹宁酸吸附值1 4水溶物1 5粒度

9、注:“”为检验项目,“”为免检验项目“”为商定项目。4 2 3 抽样按G B T7 7 0 1 1 2 0 0 8 中4 2 3 的规定。4 2 4 判定规则按G B T7 7 0 1 12 0 0 8 中4 2 4 的规定。43 出厂检验4 3 1 质量保证制造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检部门进行检验。每一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规定的质量合格证。4 3 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2。4 3 3 组批按G B T7 7 0 1 1 2 0 0 8 中4 2 2 的规定。4 3 4 抽样按G B T7 7 0 1 1 2 0 0 8 中4 3 4 的规定。4 3 5

10、 判定规则按G B T7 7 0 1 1 2 0 0 8 中4 3 5 的规定。5 检验方法5 1 外观检验目视法。5 2 孔容积的测定孔容积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2 0 的规定。5 3 比表面积的测定比表面积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2 0 的规定。5 4 漂浮率的测定漂浮率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1 7 的规定。5 5 水分的测定水分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1 的规定。3G B T7 7 01 2 2 0 0 85 6 强度的测定强度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3 的规定。5 7 装填密度的测定装填密度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4 的规

11、定。5 8p H 值的测定p H 值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1 6 的规定。5 9 碘吸附值的测定碘吸附值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7 的规定。5 1 0 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6 的规定。5 1 1 苯酚吸附值的测定苯酚吸附值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8 的规定。5 1 2 腐殖酸吸附值的测定腐殖酸吸附值的测定按附录A 的规定。5 1 3 丹宁酸吸附值的测定丹宁酸吸附值的测定按附录B 的规定。5 1 4 水溶物的测定水溶物的测定按附录c 的规定。5 1 5 粒度的测定粒度的测定按G B T7 7 0 2 2 的规定。6 标志

12、、包装、运输、贮存按G B T7 7 0 1 1-2 0 0 8 第6 章的规定。A 1 范围附录A(规范性附录)腐殖酸吸附值的测定G B T7 7 0 1 2 2 0 0 8本附录规定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腐殖酸吸附值测定所需仪器、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等内容。本附录适用于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腐殖酸吸附值的测定。A 2 原理一定体积的腐殖酸溶液经过活性炭层,测定腐殖酸溶液的浓度变化,求出每克试样吸附腐殖酸的毫克数。A 3 试剂与材料A 3 1水,G B T6 6 8 2,三级。A 3 2 硼酸钠,分析纯。A 3 3硼酸钠缓冲溶液,p H=9 1 8,称取3 8 0g 硼酸钠(N a 2 珏0

13、 7 1 0 H。0),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L。A 3 4 腐殖酸,生化试剂。A 3 52 0m g L 腐殖酸溶液准确称取2 0m g(精确至0 1m g)腐殖酸,溶解在缓冲溶液中,稀释至10 0 0m L。A 4 仪器和设备A 4 1 腐殖酸吸附试验装置(见图A 1)。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1 下口瓶;2 流量计;3 有机玻璃柱;4 活性炭试料层5 三通管;6 一一容量瓶。图A 1腐殖酸吸附试验装置图G B T7 7 0 1 2 2 0 0 8A 4 5有机玻璃柱,内径3 0r a m,高度约为3 0 0m m,底部装有支承网板(在网板以上1 2 0m m 及1 4 0m m 处刻有横线,三

14、通管的高度应控制在1 4 0m m 处);流量计,6m L m i n 6 0m L m i n;下口瓶,50 0 0m L;容量瓶,5 0 0m L、10 0 0m L、20 0 0m L。分析天平,感量0 0 0 01g。电热恒温干燥箱,0 3 0 0。干燥器,内装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紫外分光光度计。A 5 试验准备A 5 1 试样准备取约2 0 0m L 活性炭试样,置于1 5 0 士5 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A 5 2 绘制标准曲线分别量取2 0m g L 腐殖酸溶液2 0 0 0m L,4 0 o om L,6 0 0 0m L,8 0 0 0

15、m L,1 0 0 0 0m L 于1 0 0m L容量瓶中,加硼酸钠缓冲溶液至刻度,混匀。用1 0 m r l l 石英比色皿在2 5 4n m 波长处以缓冲溶液为参比液,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及对应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A 6 测定步骤A 6 1量取1 0 0m L 已制备好的试样称量,精确至G 0 0 0tg,置于2 5 0m I。烧杯中用水浸泡2 4h,用水洗去浮灰和浮炭(需收集浮炭),然后缓慢将试料加入已注入水的有机玻璃柱中,使试料层高度达到1 2 0r a m 高位置(试料应完全浸泡在水中)。A 6 2 剩余试料连同收集起来的浮炭滤去水,置于1 5 0 士5 电热恒温干燥

16、箱内,干燥2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精确至0 0 0 01g。A 6 3 在下口瓶内加入腐殖酸溶液3 0L 4 5L。A 6 4 开启流量计,腐殖酸溶液以3 7 4m L m i n 的速度从上至下通过试料层,同时收集2 5L 滤出液。A 6 5 将滤出液混匀,用1 0m m 石英比色皿在2 5 4n m 波长处,以缓冲溶液为参比,测定滤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滤液腐殖酸的浓度。A 7 结果计算A 7 1 腐殖酸吸附值以表示,单位为毫克每克(m g g),按式(A 1)计算:一!鱼二旦!y7 i l m 2式中:邱进水腐殖酸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 g L);P。滤出液腐

17、殖酸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 g L);V 滤出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批一1 0 0m L 活性炭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剩余活性炭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A 7 2 每个样品做两份试料的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A 7 3 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 0 3m g g。6曲o 234444AAAA 8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试样编号;b)使用的标准;c)使用的方法;d)使用的腐殖酸试剂厂家及批号;e)试验项目;f)试验结果;g)试验人员;h)试验日期。G B T7 7 0 1 2 2 0 0 8G B T7

18、 7 0 1 2 2 0 0 8B 1 范围附录B(规范性附录)丹宁酸吸附值的测定本附录规定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丹宁酸吸附值测定所需仪器、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等内容。本附录适用于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丹宁酸吸附值的测定。B 2 原理一定体积的丹宁酸溶液经过活性炭层,测定丹宁酸溶液的浓度变化,求出每克试样吸附丹宁酸的毫克数。B 3 试剂和材料B 3 1 水,G B T6 6 8 2,三级。B 3 2 丹宁酸,分析纯。B 3 35 0 0 m g L 丹宁酸溶液,称取约1 0g(精确到0 0 0 0 1g)丹宁酸,用水溶解,加入20 0 0 m 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B 4 仪器与设备

19、B 4 1 丹宁酸吸附试验装置(见图B 1),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8l 一一下口瓶;2 流量计;3 有机玻璃柱;4 试料层;5 一一三通管;6 容量瓶。图B 1 丹宁酸吸附试验装置a)有机玻璃柱,内径3 0m l n,高度约为3 0 0m m,底部装有支承网板。在网板1 2 0m m 及1 4 0m m处刻有横线,三通管的高度应控制在1 4 0m m 处。b)流量计,6m L m i n 6 0m L m i n。c)下口瓶,50 0 0 m L。d)容量瓶,1 0 0m L、5 0 0m L、20 0 0m L。B 4 2 分析天平,感量0 0 0 01g。B 4 3 电热恒温干燥箱,0 3

20、0 0。B 4 4 干燥器,内装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B 4 5 紫外分光光度计。B 5 试验准备G B T7 7 0 1 2 2 0 0 8B 5 1 试样准备取约2 0 0m L 活性炭试样,置于1 5 0 士5 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B 5 2 绘制标准曲线从5 0 0m g L 丹宁酸溶液取出5 0m L 移人5 0 0m 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此时溶液丹宁酸浓度为5 0m g L。分别取5 0m g L 丹宁酸溶液1 0 0 0m L,2 0 0 0m L,3 0 0 0m L,4 0 0 0m L,5 0 0 0m L,6 0 0 0

21、m L 于1 0 0m 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用1 0m m 石英比色皿在2 7 5n m 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液,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及对应溶液浓度绘制丹宁酸标准曲线。B 6 测定步骤B 6 1量取1 0 0m L 已制备好的试样称量,精确至0 0 0 01g,置于2 5 0m I。烧杯中加水浸泡2 4h,用水洗去浮灰和浮炭(需收集浮炭),然后缓慢地将试料加入已注入水的有机玻璃柱中,使试料层高度达到1 2 0m m 高位置(试料应完全浸泡在水中)。B 6 2 剩余试料连同收集起来的浮炭滤去水,置于1 5 0 4-5 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精

22、确至0 0 0 01g。B 6 3 在下口瓶内加入5 0 0m g L 丹宁酸溶液3 0L 4 5L。B 6 4 开启流量计,丹宁酸溶液以3 7 4m L m i n 的速度,从上至下通过试料层,同时收集2 5L 滤出液,将滤出液混匀。B 6 5 取5m L 滤出液加入1 0 0m 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混匀。用1 0m m 石英比色皿在2 7 5n m 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该溶液丹宁酸的浓度。B 7 结果计算B 7 1丹宁酸吸附值以w 表示,单位为毫克每克(m g g),按式(B 1)计算:训一(Po-Bp-)V一(B 1)m 1 一m 2式中:岛进

23、水丹宁酸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r a g L);n 滤出液稀释后丹宁酸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r a g L);B 稀释倍数,数值为2 0;V 滤出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m。1 0 0m L 活性炭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 z 剩余活性炭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B 7 2 每个样品做两份试料的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9G B T7 7 01 2 2 0 0 8B 7 3 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 0 3m g g。B 8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试样编号;b)使用的标准;c)使用的方法;d)试验项目;

24、e)试验结果;f)试验人员;g)试验日期。1 0C 1 范围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溶物的测定本附录规定了活性炭水溶物测定所需仪器、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本附录适用于粒状和粉状活性炭的水溶物的测定。G B T7 7 0 1 2 2 0 0 8c 2 试剂和材料c 2 1 水,G B T6 6 8 2,三级。c 2 2 定性滤纸,G B T1 9 1 4,B 等,中速(1 0 2)。c 3 仪器和设备C 3 1 磨口三角烧瓶,2 5 0m L。C 3 2 直管式回流冷凝管。C 3 3 漏斗,直径为4 9 0m m 1 2 5m m。C 3 4 蒸发皿,容量为1 0 0m L。C 3 5 分析天

25、平,感量0 0 0 01g。C 3 6 电热恒温干燥箱0 4-3 0 0。C 3 7 干燥器,内装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C 3 8 电炉。C 3 9 移液管,5 0m L。c 3 1 0 温度计,1 0 0。C 3 1 1 烧杯,2 5 0m L。C 3 1 2 量筒,1 0 0m L。C 3 1 3 真空抽滤瓶,5 0 0m L。C 4 试样及其制备对所送样品用四分法取出3 0g,置于1 5 0 5 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c 5 测定步骤C 5 1 称量1 0 0 0g 0 0 1g 的试料,精确至0 0 0 01g,置于2 5 0m L 磨口三角烧瓶中。

26、C 5 2 取1 0 0 0m L-I F _ 0 5m L 沸水,用其中2 0m L 润湿试料,用剩余部分水洗涤烧瓶四周。将烧瓶接到直管式回流冷凝管上并置于电炉上,加热至微沸,保留1 5m i n,加热过程中应保证炭不溅到烧瓶壁上。C 5 3 取下磨L I 三角烧瓶,立即过滤(滤纸须先用水润湿),滤液收集在5 0 0m L 真空抽滤瓶中并冷却至室温。C 5 4 将蒸发皿在1 5 0 土5 下预先干燥至恒量(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0 0 0 1g)。C 5 5 用移液管吸取5 0m L 滤液,转移至已称量的蒸发皿中。C 5 6 将蒸发皿置于9 5 1 0 0 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待滤液蒸发干燥后(蒸

27、发过程避免煮沸以防残G B T7 7 01 2 2 0 0 8渣损失),再将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调至1 5 0 士5,干燥残渣2h 后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以后每3 0r a i n 取出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0 0 0 1g。C 5 7 如果干燥残渣少于0 0 1g,往装有前一份滤液残渣的蒸发皿中按C 5 5 加入一份滤液,重复C 5 6 测定步骤。C 6 结果计算C 6 1 活性炭水溶物w 表示,以表示,按式(c 1)计算:一丽m i V I(C 1)式中:m。残渣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v。提取所用水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V:蒸发用滤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C 6 2 每个样品做两份试料的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结果精确至百分位。C 6 3 两次测定相对误差不大于2 0。c 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试样编号;b)使用的标准;c)使用的方法;d)试验项目;e)试验结果;f)试验人员;g)试验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