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中学招生综合素质检测试卷语文(一)本试卷分第一卷(基础知识)、第二卷智能与表达)、第三卷(综合阅读)、第四卷(文学创作)共四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卷(基础知识 共40分) 根据拼音提示,填写空白处的汉字。(4分)(1)在贫瘠山区,不少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_(chu)学。(2)他有个温_(xn)的家。(3)敬请_(l)临指导。(4)我们见面是先是寒_(xun).2下面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分)。.置之不理(放) 安国定邦(国) 负荆请罪(背着) 急中生智(计谋、办法)B养花有益身心(更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 战罢沙场月色寒(完了) 送孟浩然之广陵(去)C秉烛夜
2、游(拿着) 水瘦山寒(细弱) 理直气壮(正确) 揠苗助长(拔)D舍己救人(放弃) 狐假虎威(借) 盛气凌人(欺压) 临危不惧(面对、遇到)3下面六个字用哪种查字方法最方便,把个字填入相应的表格并完成练习。每种查字法限用两次,不能重复。dng qng 藤 鼎 凹 诞 卿 乃字部首查字法字音序查字法字数笔画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 画应查大写字母( )应查( )画先查( )部,再查( ) 画应查大写字母( )应查( )画 4下面每组词语中与“丑恶、果断、结果、英俊、傲慢”的感情色彩及排列顺序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文雅 堕落 结论 瑰丽 固执 B蛮横 淳朴 习惯 谦虚 妒忌 C狡猾 恶
3、劣 习性 英明 聪慧 D犹豫 性格 粗暴 敏捷 轻巧5下面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词与其他词不是同一类,请用线画出来。(1分) (1)苹果 葡萄 香蕉 水果 雪梨 (2)菠萝 韭菜 蔬菜 芹菜 白菜6下列词语都有“看”的意思,但又有差异。请你认真阅读,比较分析,找出相对应的近义词并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窥视 睥睨 嗔视 瞩目 骋目 俯视A鸟瞰 B.注目 C.侧目 D.远眺 E.怒目 F.觑视_ _ _ _ _ _7.能依次恰当填入方框的一组词语是( )(2分)任何物质产品,都回因而消失,而知识却在“”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中“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中“给了别人
4、,自己仍然有”。A消费 使用 消费 运用B消费 消费 交换 交流C使用 使用 消费 消费D交流 交流 使用 运用8下列四句没加标点的话中意思最明确的一句是( )(2分) A北京队打败了上海队获得冠军 B母亲看见儿子很高兴 C这是小张的爸爸 D他显然知道大家拿他取乐9下面的括号中填入哪一项最恰当?(2分)她已经年过五十,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 )A 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并不年轻。B 只要听她唱,才会发现她还很年轻。C 只要听她唱,就回发现她还很年轻。D 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他从小就养成了洗冷水的习气。B小名十二岁诞辰那天,我给
5、他送了贺卡。C我的精神振奋起来,因此一股作气登上了山顶。D阳光灿烂,整个大地又重新充满了生机。11下面句子中的六个“和”,按意思可分为两组,正确的分法是( )(2分) a和b两数的和的平方和a和b两数的平方和的和 A B. C. D. 12.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13.对下边五个环位置关系说明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五个环分上三下二两行排列,上下左右互相连接。 B. 五个环分上三下二
6、两行排列,上下左右两两相交。 C. 五个环分上三下二两行排列,上下相邻的环相交。 D五个环分上三下二两行排列,上下相邻的环相结。14.下边两句揭后语都是从历史故事赤壁之战中概括出来的,请将有关情节按方格限定的自数分别写出来。(4分)(1)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满载而归 15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时,在一面的立镜旁帖了张纸,上面写着“面必净,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段话贴在镜旁的含义是( )(2)A防止忘记 B.以话作镜 C.书法艺术 D.装饰美化16. 110,114,119三个电话号码中报警电话是_.(1分)17. 中国的四大
7、名著是:_、_、_、_.(4分)第二卷(智能与表达 共20分)18.明明跟爸爸去公园,看见古牌楼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可惜其中有三个字被一张布告遮挡了,所见到的只是:此木为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请你把上联空白处的三个字补出来,将上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答:_19.据传,清朝有位有名厨师,极善做菜,而且每道菜还要配上一句古人的诗句。有一次,他只用两个鸡蛋就为某官绅做了四道菜,第一道:两个炖蛋黄,上面覆盖翠绿的葱叶;第二道:把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行,下面垫上一张青菜叶;第三道:清炒蛋白一小撮;第四道:一碗清汤加调料,上面浮几块蛋壳。四道菜摆上桌,各配古诗一句,官绅大喜,赞不绝口。四句诗合起来,恰
8、是唐代某大诗人的一首七言绝句,你知道诗的内容和作者吗?(分)答:_,_。_,_。作者:_ 心20.我国的瓷器,瓷质细腻,造型新颖美观,历史悠久,闻名 全球。有些瓷器上的字画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右面是一 也 把瓷茶壶上写的无个字,意思是说喝茶有清心的功效。 清 请问:这几个字有哪几种读法?他的设计有什么特点?(3) 答:_ 可 _ _ 以特点:_ 21.下面这句话,有人觉得很荒谬,有人觉得很有道理,试简要写出他们各自的理由.(4)铁锤锤碗锤不碎答:(1)觉得荒谬的理由:_(2)觉得有道理的理由:_22赵楠同学上课时突然晕倒了,老师和同学赶忙把他送到校医务室,班主任顾老师让赵强同学打电话告诉张楠的
9、家长。电话已接通,谈话已开始 。假如你是张强,请你接着往下说,把你要说的话下在横线上。(5分)张 强:你是谁呀?家 长:我是赵楠的妈妈。张 强:_第三卷(综合阅读 共60分)语 段 一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漫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
10、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路线,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2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24.给这段话中画“_”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4分)25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说明了什么。(3分)_26.用“ ”画出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再说说它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品质。(3分)_27.找出这句话的中心句写在下面.(2分)_语 段 二 启功先生是大书法家,在中国的书法界无人不晓。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其著启功韵语,
11、内有一则自撰墓志铭。录之如下: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尊“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表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生平,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28加点字注音。(2分)自撰( ) 曰陋( )29下面词语中的“凑”意思与“八宝山,渐相凑”中的“凑”的意思相同的是( )(2分)A凑数 B.凑近 C.凑巧 D.凑钱30.读了启功先生自撰的墓志铭,你对他的为人有何理解?读后有什么感受?(4分) _ _ _语 段 三其四曰:存疑读书法。古人云: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实为精辟之论。我们读书,就是要处处b“设防”,对那些还
12、没有证实的新观点,更不能轻易相信或随便放过。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设疑。若能,他是怎样解的;不能,自己便要试着去解。如果二者都做不到,那么,把这一观点姑且记下,留待日后寻答案。不要小看这c“存疑法”,更不要以为读书留的疑问越多就越没有读通。一个人读书,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疑问,往往会比背十页书的收获还大。因为前者是能动的创造,后者是简单的记忆。总之,读书不要把自己仅仅当成一只d“空筐”光想着e“装”知识,而要讲究发现、创造。只注重积累,不要在别人身后爬行,只有同时也注重创造,才能建立自己的学业打厦。31文中画线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是什么意思?(4分)_32.文中五处引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3、)(3分) A. a表引用 b表强调 c表强调 d表特称 e表否定 B. a表引用 b表强调 c表强调 d表特称 e表强调 C. a表引用 b表特称 c表强调 d表强调 e表否定33.文中加点词“二者”指的是( )(3分)A能解释和不能解释。B“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设疑”和“自己试着解疑”。C了解“他是怎样解的”和“自己试着解疑”。34句的意思是( )(3分) A说明什么是存疑读书法。 B说明为什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说明读书如何存疑及“存疑法”的价值。35句和句在内容上的关系是( )(3分)A句是对句的具体阐释,说明为什么“不要把自己仅仅当成一只空筐光想着e“装”知识,而要讲究发现、创造
14、”。B句是比喻的说法,句是平实的说明。C句是总说,句是分说。语 段 四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存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 只留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然而,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那么远,箭怎能射得到?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6000,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
15、倍。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家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植。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生物,也不会有植物。我们吃的粮食、疏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象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天然也不能完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地面上的水被天然晒着的时候,由于受到太阳的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疑成了无数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
16、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太阳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同样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到处是_,没有风、雷、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 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36本文开头用了一个传说,严格来说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传说的名称是( )(2分) A夸父逐日 B.羿射九日 C.女娲补天 D.盘古开天地37. 作者引用这个传说,其作用有两个,一是( ,二是( )(2分) A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B. 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C. 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 D. 批判这个传说的
17、荒谬38. 第两自然段中,括号内应填的关联词依次是( )和( )(2分) A. 如果就 B. 因为所以 C. 不仅而且 D. 虽然但是39. 第自然段没有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2分) A. 列数字 B. 作比较 C. 举例子 D. 打比方40. 前三自然段文字说明太阳的主要特点是:_。(2分)41. 第自然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在下面改正。(4分) ( )( ) ( )( ) ( )( ) ( )( )42. 第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词的位置与上文不谐调,应如何调整?(2分) _43. 根据上句的意思,第自然段的空白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 漆黑 冷酷 B. 暗淡 冷气 C. 灰暗 冰凉 D. 黑暗 寒冷44. 文中说明了太阳的作用,下面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太阳能给我们带来吃的、穿的、烧的。 B太阳发出大量的热量,能带来雨雪。 C太阳的温度很高,可以用来炼钢铁。 D太阳有杀菌的能力,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第四卷(文学创作 共30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讲究诚信是我们华夏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请你以诚信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400个字左右,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结构严谨,错别字较少,卷面整洁。注:可适当延长考试时间,直至学生基本写完。文心雕龙598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