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计算机等级考试vfp复习纲要[].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71129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3.54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等级考试vfp复习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vfp复习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011年计算机等级考试VFP复习纲要 第 1 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考点1:算法具有4个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确定性:是指算法中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是有明确定义的,不允许模棱两可的定义 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 一个算法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考点2:算法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 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空间复杂度 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考点3:数据结构 一:讨论的问题:1。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考点4: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如果一个非空的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① 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② 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 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不是线性结构,则称之为非线性结构。 考点5:线性表 特点: (1) 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考点5: 栈的基本概念 栈(stack)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是限定只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 栈是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 考点6:队列的基本概念 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删除,在另一端进行插入的顺序表,通常将允许删除的这一端称为队头,允许插入的这一端称为队尾。当表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即先进先出表。循环队列就是将队列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绕到第一个位置,形成逻辑上的环状空间,供队列循环使用 考点7: 链表 在链式存储方式中,要求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其中指针用于指向该结点的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即前件或后件)。 考点8:二叉树性质 (1)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父结点的只有一个,成为根结点 (2) 没有后件的结点成为叶子结点 (3) 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在树中,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 (4) 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5) 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个结点 (6) 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 (7) 任意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8) 满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节点 (9) 完全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考点9: 二叉树的遍历 根据访问根结点的次序,二叉树的遍历分为三类: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1)前序遍历 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 时,仍需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 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 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例如,对图 1-1 中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的结果(或称为该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3)后序遍历 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并且,在遍历左、右子 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考点10:各种排序的复杂度 (1)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 次 (2)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次数为n(n—1)/2 。 (3)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 次比较; (4)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5) 简单选择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 次比较; (6)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考点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1) 自顶向上:先考虑整体,再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再考虑局部目标; (2) 逐步求精: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3) 模块化: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4) 限制使用goto 语句:在程序开发过程中要限制使用goto 语句。 考点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有三种类型: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考点3: 面向对象方法涵盖对象及对象属性与方法、类、继承、多态性几个基本要素。 对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主要特点: (1)标识惟一型 (2)分类性(3)多态性 (4)封装性 (5)模块独立性好 考点4:消息:对象间的相互合作需要一个机制来协助进行,这个机制就是消息 考点5:继承是面向对象的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分为单继承和多重继承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考点1: 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软件工程包括3 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考点2: 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还可以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运行维护阶段 软件定义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阶段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测试 软件维护阶段包括:使用、维护、退役 考点3: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性研究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考点4:数据流图图符的含义 圆形表示加工,箭头表示数据流,等于号表示存储文件,矩形表示源、潭 考点5: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数据字典是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 考点6: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后成果 考点7:模块独立性 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定性标准:内聚性与耦合性 内聚性:是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耦合性: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一个优秀的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考点8: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和事务型 考点9:程序流程图图符的含义 考点10: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静态测试是由人工进行的测试 动态测试是基于计算机的测试 考点11:白盒测试主要方法: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 黑盒测试主要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等 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来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 考点12: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与测试不同,软件测试是尽可能多的发现错误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考点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 考点2: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 (1) 数据定义语言:该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2) 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删、改等 (3) 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考点3:数据库系统由如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 考点4:数据独立性是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即数据库中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数据独立性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考点5: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1)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 外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 (3) 内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考点6: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 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2) 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相应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与操作方式 (3) 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语义联系 考点7:E—R模型 (1)E-R模型由三个基本概念组成:实体、联系和属性 (2)在E-R图示法中:矩形表示实体集,椭圆形表示属性,菱形表示联系 考点8:关系模型的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考点9:关系代数 并运算:关系R与S经并运算后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在R内或在S内的有序组 交运算:关系R与S经交运算后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即在R内又在S内的有序组 差运算:关系R与S经差运算后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在R内但不在S内的有序组 自然连接: 考点10:E—R图与关系的转换 E—R图中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转换成关系,属性也可以转换成关系的属性 1。1 数据库基础知识 考点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数据与数据处理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2计算机数据管理 (l)人工管理。 (2)文件系统。 (3)数据库系统。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图1-1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与程序的关系 考点2 数据库系统 1有关数据库的概念 (1)数据库(DataBase):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是由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实行专门管理,提供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机制,可以对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进行管理。 (4)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数据库系统由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部分组成。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l)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考点3 数据模型 1实体的描述 (1)实体。 (2)实体的属性. (3)实体集和实体型。 2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种类 (1)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 3数据模型简介 为了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用数据模型来表示,通常有以下3种。 (1)层次数据模型。 (2)网状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 小提示: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1.2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的用户界面非常简单,一个关系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这种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 1关系术语 (l)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Visual FoxPro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扩展名为DBF,称为“表”.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2)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为一个元组。 (3)属性:将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都有一个属性名。 (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5)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在Visual FoxPro中,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就起唯一标志一个元组的作用。 (6)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那么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2关系的特点 (1)关系必须规范化.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同名属性,Visual FoxPro中表示为字段名的不同。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即冗余。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无关紧要.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考点5 关系运算 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查询时,需要找到用户感兴趣的数据,这就需要对关系进行一定的关系运算,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 1传统的集合运算 (1)并: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并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的全部元组组成的集合。 (2)差: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差是由属于前一个关系的元组而不属于后一个关系的元组组成的集合.例如,关系R和S的差结果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3)交: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交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所共有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2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 (2)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3)连接:关系的横向结合,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 (4)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称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 小提示: 选择和投影运算的操作对象只是一个表,相当于对一个二维表进行切割.连接运算则需要把两个表作为操作对象。如果两个表以上进行连接,应当两两进行连接. 1。3 数据库设计基础 考点6 数据库设计步骤 1设计原则 (l)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 (2)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 (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2设计步骤 利用Visual FoxPro来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设计。 (1)需求分析. (2)确定需求表C (3)确定需求字段。 (4)确定联系. (5)设计精确 1。4 Visual FoxPro系统概述 考点7 Visual FoxPro的特点 (l)增强项目与数据库管理。 (2)提高应用程序开发的生产率。 (3)互操作性与支持Internet。 (4)充分利用已有数据。 2.1程序与程序文件 程序与程序文件 考点1 程序的概念、建立与执行 1程序的概念 程序是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命令集合。这组命令被存放在称为程序文件或命令文件的文本文件中。当运行程序时,系统会按照一定的次序自动执行包含在程序文件中的命令。 2程序文件的建立与修改 程序文件的建立与修改一般是通过调用系统内置的文本编辑器来进行的。其建立步骤如下。 (l)打开文本编辑窗口。 (2)在文本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内容,此处所输入的程序命令不会马上被执行. (3)编辑完成后,从“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W保存程序文件。 3打开或修改程序文件的方法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2)在“文件类型”列表框中选择“程序"。 (3)在文件列表框中选定要修改的文件,并单击“确定"按钮. (4)编辑修改后,从“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W保存程序文件,若要放弃修改,可直接按Esc键,或从“文件”菜单中选择“还原"命令。 4程序文件的执行 程序文件建立后,可使用多种方式、多次执行它,常用的以下有两种方式。 (l)菜单方式。 (2)命令方式. 考点2 简单的输入输出命令 程序一般都包含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3个部分。 1 INPUT命令 格式:INPUT[<字符表达式>]TO<内存变量〉 功能:该命令等待用户从键盘输入数据,当用户回车后,系统将表达式的值存入指定的内存变量。 注释:输入的数据可以是常量、变量,也可以是更为一般的表达式。但不能不输入任何内容直接按回车键输入字符串时必须加定界符,输入逻辑型常量时要用圆点定界(如。T。 ,.F.),则输入日期时间型常量时要用大括号(如{^2001-03-01})。 2 ACCEPT命令 格式:ACCEPT[<字符表达式〉]TO〈内存变量> 功能:该命令等待用户从键盘输入字符串,当用户回车后,系统将表达式的值存入指定的内存变量. 注释:该命令只能接收字符串.用户在输入字符串时不需要加定界符;否则,系统会把定界符作为字符串本身的一部分。如果不输入任何内容而直接按回车键,系统会把空串赋给指定的内存变量。 3 WAIT命令 格式:WAIT[<字符表达式>][TO〈内存变量〉][WINDOW[AT〈行〉,<列>]] [NOWAIT][CLEARINOCLEAR][TIMEOUT〈数值表达式〉] 功能:该命令显示字符表达式的值作为提示信息,暂停程序的执行,直到用户按任意键或单击鼠标时继续程序运行。 注释:〈内存变量〉用来保存用户输入的字符,其类型为字符型。若用户按的是Enter键或单击了鼠标,那么〈内存变量〉中保存的将是空串若不选TO <内存变量〉短语,则输入的单字符不保留. 小提示: 如果用DO命令执行查询文件、菜单文件,在文件名中必须要包括扩展名(QPR、MPR)。 7。2 程序的基本结构 程序结构是指程序中命令或语句执行的流程结构,包括3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考点3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它是按命令在程序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次执行。 考点4 选择结构 支持选择结构的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和分支语句. 1条件语句 格式: IF<条件〉 〈语句序列1> [ELSE> 〈语句序列2>] ENDIF 功能:该语句根据<条件〉是否成立从两组代码中选择一组执行。 语句的执行流程图如图7—1和图7—2所示。 图7-1有ELSE的选择语句            图7—2无ELSE的选择语句 2分支语句 格式:DO CASE CASE<条件1〉 〈语句序列1〉 CASE〈条件2> <语句序列2> …… CASE〈条件n> <语句序列n〉 [OTHERWISE <语句序列>] ENDCASE 功能:语句执行时,依次判断CASE后面的条件是否成立。分支语句实现的是一种扩展的选择结构,可以根据条件从多组代码中选择一组执行。分支语句的流程如图7-3所示。 图7—3 多分支语句 考点5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也称为重复结构,是指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其中的某段代码被重复执行若一干珠。被重复执行的代码段,通常称为循环体。Visual FoxPro支持循环结构的语句包括:DO WHILE—ENDDO、FOR—ENDFOR和SCAN—ENDSCAN. 1 DO WHILE - ENDDO语句 格式: DO WHILE〈条件〉 〈语句序列1〉 [LOOP] 〈语句序列2〉 [EXIT] 〈语句序列3〉 ENDDO 功能:首先判断循环条件是否为真,如果成立则执行DO WHILE和ENDDO之间的命令序列,如果遇到LOOP语句,则回到DO WHILE处继续执行,遇到EXIT语句,则退出循环体;当执行到ENDDO时,再次返回DO WHILE处判断循环条件,一直到条件为假时,退出循环体,执行ENDDO之后的语句。 DO WHILE循环语句的控制流程如图7—4和图7-5所示. 图7-4基本循环结构图         7—5含有LOOP或EXIT的循环 2 FOR — ENDFOR语句 格式: FOR<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STEP<步长>] 〈循环体〉 ENDFOR 功能:首先将初值赋给循环变量,然后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若步长为正值,则循环条件为〈循环变量〉<=〈终值〉;若步长为负值,则循环条件为〈循环变量>〉=〈终值〉)。如果成立,则执行循环体,然后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值,并再次判断循环条件,一直到条件为假时,退出循环体。该语句通常用于实现循环次数已知情况下的循环结构〕 3 SCAN — ENDSCAN语句 格式: SCAN[〈范围〉][FOR<条件1>][WHERE〈条件2>] <循环体> ENDSCAN 功能:该循环语句一般用于处理表中记录,语句可指明需要处理的记录范围及应满足的条件。执行该语句时,记录指针自动、依次地在当前表的指定范围内满足条件的记录上移动,对每一条记录执行循环体内的命令。 7。3 多模块程序 模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段,它可以被其他模块调用,也可以调用其他模块。通常,把被其他模块调用的模块称为子程序,把调用其他模块而没有被其他模块调用的模块称为主程序。应用程序一般都是多模块程序,包含多个程序模块。 考点6 模块的定义和调用 1模块的定义 在Visual FoxPro中,模块可以是命令文件,也可以是过程。过程定义的语句格式为: PROCEDURE|FUNCTION〈过程名> <命令序列〉 [RETURN[<表达式>]] [ENDPROCIENDFUNC] 功能说明如下. (1) PROCEDURE|FUNCTION命令表示一个过程的开始,并命名过程。过程名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可以包含数字、字母和下划线. (2)当程序执行到RETURN命令时,控制将转回到调用处(或命令窗口),并返回表达式的值。若默认RETURN命令,系统将在过程结束处自动调用一条隐含的RETURN命令. (3)ENDPROC|ENDFUNC命令表示一个过程的结束.如果默认此语句,那么过程结束于下一条PROCEDURE|FUNCTION命令或文件尾。 2模块的调用 模块调用的格式有两种。 (1)使用DO命令,格式如下. DO<文件名>|<过程名> (2)在名字后加一对小括号,格式如下。 <文件名〉|〈过程名〉() 3打开过程文件 命令格式如下。 SET PROCEDURE TO[〈过程文件1>[,<过程文件2>,…][ADDITIVE] 4关闭过程文件 命令格式如下。 RELEASE PROCEDURE〈过程文件1〉[,〈过程文件2〉,…] 考点7 参数传递 模块程序可以接收调用程序传递过来的参数。 (1)PARAMETERS〈形参变量1〉[,〈形参变量2〉,…]。 (2) LPARAMETERS<形参变量1>[,<形参变量2〉,…]。 说明PARAMETERS声明的形参被看做是模块程序中建立的私有变量,LPARAMETERS声明的形参被看做是模块程序中建立的局部变量。除此之外,两条命令无其他区别。 不管是PARAMETERS或LPARAMETERS,都应该是模块程序的第一条可执行命令。 (1)调用参数调用模块程序参数的格式如下. DO〈文件名>|<过程名>WITH〈实参1>[,〈实参2〉,…] <文件名>|<过程名〉(<实参1>[,<实参2〉,…]) 说明:实参可以是常量、变量或一般表达式,调用模块程序时,形参的数目不能少于实参的数目,当形参数目多于实参数目时,多余的形参取初值逻辑假.F.。 (2)参数的传递。模块中参数的传递分为两种:按值传递(实参一般为常量和表达式)和引用传递(实参一般为变量)。参数的传递方式可以重新设置,格式如下. SET UDFPARMS TO VALUE|REFERENCE 考点8 变量的作用域 变量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作用域.变量的作用域指的是变量在什么范围内是有效或能够被访问的。在Visual FoxPro中,可分为公共变量、私有变量和局部变量3类。 1。公共变量 在任何模块中都可使用的变量称为公共变量,公共变量必须先定义后使用,格式如下. PUBLIC<内存变量表〉 说明:该命令是建立公共的内存变量,并赋以初值逻辑假.F.。建立好的公共变量一直有效,即使程序结束返回命令窗口也不会消失,只有执行CLEAR MEMORY,RELEASE或QUIT等命令后,才能被释放。 2私有变量 在程序中直接使用(没有预先声明),而由系统自动隐含建立的变量都是私有变量. 私有变量的作用域是建立它的模块及其下属的各层模块。 3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只能在建立它的模块中使用,不能在上层或下层模块中使用。程序结束时,自动释放局部变量。格式如下 LOCAL〈内存变量表> 说明:该变量同样给建立的内存变量赋以初值逻辑假。F。,也必须先定义后使用.当子程序中定义的变量名与主程序中同名时,为避免子程序中的变量值改变主程序中的变量值,可在子程序中使用PRIVATE命令隐藏主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变量,使这些变量在子程序中暂时无效。格式如下。 (1)PRIVATE〈内存变量表〉。 (2)PRIVATE ALL[LIKE<通配符>|EXCEPT<通配符〉]。 说明:该命令并不建立内存变量,它只是隐藏指定的在上层模块中可能已经存在的内存变量,但是当模块程序返回到上层模块时,被隐藏的变量就自动恢复有效性,保持原值. 7。4 程序调试 考点9 调试器环境 程序调试是指在发现程序有错误的情况下,确定出错位置并纠正错误。计算机一般能够发现程序的出错位置,但对于计算机不能发现的错误,只能由用户自己来查错。Visual FoxPro提供的功能强大的调试工具-调试器,可帮助我们进行这项工作。 调用调试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l)选择“工具”菜单中的“调试器”命令。 (2)在命令窗口中输入DEBUG命令。 考点10 设置断点 可以设置以下4种类型的断点。 (1)在定位处中断:可指定一行代码,当程序调试执行到该行时,中断程序运行. (2)如果表达式值为真,则在定位处中断:指定一行代码及一个表达式,当程序调试执行到该行代码时,如果表达式值为真,就中断程序运行。 (3)当表达式值为真时中断:可以指定一个表达式,在程序调试执行过程中,当该表达式值为逻辑真。T.时,中断程序运行。 (4)当表达式值改变时中断:可以指定一个表达式,在程序调试执行过程中,当该表达式值改变时,中断程序运行。 考点11 “调试"菜单 “调试”菜单包含执行程序、选择执行方式、终止程序执行、修改程序,以及调整程序执行速度等命令。各命令具体功能如下。 (1)运行:执行在跟踪窗口中打开的程序: (2)继续执行:当程序被中断时,该命令可使程序在中断处继续往下执行。 (3)取消:终止程序的调试执行,并关闭程序。 (4)定位修改:终止程序的调试执行,然后在文本编辑窗口中打开调试程序。 (5)跳出:以连续方式而非单步方式继续执行被调用模块程序中的代码,然后在调用程序的调用语句的下一行处中断. (6)单步:单步执行下一行代码。如果下一行代码调用了过程或者方法程序,那么该过程或者方法程序在后台执行。 (7)单步跟踪:单步执行下一行代码. (8)运行到光标处:从当前位置执行代码直至光标处中断. (9)调速:打开“调整运行速度”对话框,设置两代码行执行之间的延迟秒数. (10)设置下一条语句:程序中断时选择该命令,可使光标所在行成为恢复执行后要执行的语句。 3。1 Visual FoxPro数据库及其建立 考点1 建立和使用数据库 1数据库的建立 (1)在项目管理器中建立数据库。 (2)通过“新建”对话框建立数据库。 (3)使用命令建立数据库,格式为: CREATE DATABASE[DatabaseName |?] 2数据库的打开 (1)在项目管理器中打开。 (2)通过“打开"对话框打开数据库. (3)使用命令打开数据库,格式为: OPEN DATABASE[FileName |?][EXCLUSIVE I SHARED] [NOUPDATE] [VALIDATE] 考点2 修改和删除数据库 Visual FoxPro在建立数据库时建立了扩展名分别为dbc、dct和dcx的3个文件,用户不能直接修改这些文件。 Visual FoxPro中修改数据库实际是打开数据库设计器,完成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建立、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可以有3种方法打开数据库设计器。 (1)从项目管理器中打开数据库设计器。 (2)从“打开”对话框中打开数据库设计器。 (3)使用命令打开数据库设计器,格式为: MODIFY DATABASE[DatabaseName|?] 在项目管理器中不管删除还是移去数据库文件,都不会删除其所包含的各个对象做口数据表)。如果要在删除数据库的同时删除其所包含的数据表,就必须使用命令,格式为: DELETE DATABASE DatabaseName|?[DELETETABLES][RECYCLE] 小提示: 在Visual FoxPro中,Open DataBase和Modify DataBase命令的区别在于:Open DataBase打开的只是数据库的工作环境,并不会进入数据库设计器;Modify DataBase是打开数据库设计器。 4.2 建立数据库表 考点3 在数据库中建立表 在数据库中建立数据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利用鼠标右键单击空白处,选择“新建表”命令,在弹出的表设计器中设置数据表结构。另外可以在命令窗口利用OPEN DATA命令先打开数据库,然后利用CREATE命令打开表设计器进行数据表设计,如图4-l所示。 图4—1 表设计器 1字段名 (l)自由表字段名最长为10个字符。 (2)数据库表字段名最长为128个字符。 (3)字段名必须以字母或汉字开头. (4)字段名可以由字母、汉字、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5)字段名中不能包含空格. 2字段类型和宽度 (1)字符型:可以是字母、数字等各种字符型文本,如用户名称。 (2)货币型:货币单位,如货物价格。 (3)数值型:整数或小数,如订货数量. (3)浮点型:功能类似于“数值型”,其长度在表中最长可达20位。 (4)日期型:由年、月、日构成的数据类型,如订货日期。 (5)日期时间型:由年、月、日、时、分、秒构成的数据类型,如员工上班的时间. (6)双精度型:双精度数慎类型,一般用于要求精度很高的数据。 (7)整型:不带小数点的数值类型,如订单的行数. (8)逻辑型:值为“真”( .T。)或假(.F.),如表示订单是否已执行完。 (9)备注型:不定长的字符型文本。在表中占4个字节,表备注型文件的扩展名为FPT。 (10)通用型:用于标记电子表格、文档、图片等OLE对象,在表中占4个字节。 (11)字符型(二进制)。 (12)备注型(二进制)。 3空值 一个字段是否允许为空值与实际应用有关,比如作为关键字的字段是不允许为空值的,而那些在插入记录时允许暂缺的字段值往往允许为空值。 4字段有效性组框 在字段有效性组框中可以定义字段的有效性规则、违反规则时的提示信息和字段的默认值。 5显示组框 在显示组框下可以定义字段显示的格式、输入的掩码和字段的标题.输入掩码是字段的一种属性,用限制或控制用户输入的格式。标题用于字段显示时的标题,如果不指定标题则显示字段名。当字段名是英文或缩写时,则通过指定标题可以使界面更友好. 6字段注释 可以为每个字段添加注释,便于日后或其他人对数据库进行维护. 考点4 修改表结构 在Visual FoxPro中可以对表结构任意修改,修改表结构和建立表结构时,表设计器界面完全一样.修改数据表结构时,首先应该用USE命令打开要修改的数据表,然后利用MODIFY STRUCTURE打开表设计器进行修改,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种。 (1)修改已有字段。 (2)添加新字段. (3)删除不用的字段。 4.3 表的基本操作 考点5 使用浏览器操作表 在交互式工作方式下,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BROWSE浏览器浏览表,打开浏览器的方法有多种.在项目管理器中将数据库展开至表,然后单击“浏览"按钮,或直接在窗口中输入BROWSE命令(首先应该打开表文件). 1浏览器操作 (1)下一记录(下箭头键)。 (2)前一记录(上箭头键). (3)下一页(PageDown键)。 (4)上一页(PageUp键)。 (5)下一字段(Tab键)。 (6)前一字段(Shift+Tab键)。 2修改记录 只需将光标定位到要修改的记录和字段上,就可以进行修改了. 3删除记录 Visual FoxPro中删除记录有逻辑删除和物理删除两种,逻辑删除只在记录旁做删除标记(如图4—2所示),必要时可以进行恢复物理删除是在逻辑删除的基础上真正地将记录从表中删除.要在浏览器中删除有删除标记的记录,可选择“表/彻底删除”菜单命令. 图4—2 增加和删除记录 考点6 增加、删除、修改和显示记录的命令 1增加记录 APPEND命令是在表的尾部增加记录,格式有如下两种。 格式1:APPEND 格式2:APPEND BLANK 2插入记录 格式:INSERT [BEFORE][BLANK] 3删除记录 删除记录有物理删除和逻辑删除两种,Visual FoxPro用来删除记录的命令如下。 (1)设置删除标记的命令 格式:DELETE [FOR lExpressionl] 说明:如果不使用FOR短语指定逻辑条件,则只删除当前记录,否则逻辑删除满足条件的所有记录。 (2)恢复记录的命令. 格式:RECALL [FOR lExpressionl] 说明:使用该命令恢复表中逻辑删除的记录,短语FOR的功能同上. (3)物理删除有删除标记的记录 格式:PACK 说明:此命令用来物理删除当前表中所有带删除标记的记录。 (4)物理删除表中的全部记录 格式:ZAP 说明:不管表中记录是否带有删除标记,此命令可以一次性将当前表中的记录全部物理删除,但表结构仍保留使用此命令相当于DELETE ALL与 PACK的连用。 4修改记录 在Visual FoxPro中可以交互修改记录,也可以用指定值直接修改记录。 (1)用EDIT或CHANGE命令交互式修改。 (2)用REPLACE命令直接修改。 5显示记录 格式:LIST/DISPLAY [[FIELDS]FieldList][FOR LExpressionl][OFF] [TO PRINTER[PROMPT]|TO FILE FileName] 考点7 查询定位的命令 (1)用GOTO命令直接定位 (2)SKIP命令 (3)用LOCATE命令定位. LOCATE命令是按条件定位记录位置,格式为: LOCATE FOR IExpressionl LOCATE命令常用结构如下。 LOCATE FOR IExpression1 DO WHILE FOUND() ****处理数据*** CONTINUE ENDDO 小提示: 连续使用DELETE ALL和PACK命令,其操作结果与ZAP命令一样,都可以将表中的所有记录一次性物理删除. 4。4 索引与排序 考点8 索引的基本概念 索引是对表中的记录按照某种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l)主索引:在指定的字段或表达式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值的索引,且一个表只能创建一个主索引。 (2)候选索引:具有与主索引相同的性质和功能,但一个表中可以创建多个候选索引,其指定的字段或表达式中也不允许出现重复值. (3)唯一索引:它的“唯一性”是指索引项的唯一,而不是字段值的唯一。但在使用该索引时,重复的索引段值只有唯一一个值出现在索引项中。 (4)普通索引:不仅允许字段中出现重复值,并且索引项中也允许出现重复值。 考点9 索引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