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MRI与MSCT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分析_谷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688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与MSCT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分析_谷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MRI与MSCT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分析_谷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MRI与MSCT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分析_谷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I 与 MSCT 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分析Application of MI and MSCT in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spinal tuberculosis foci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guidi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谷亮,赵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03【摘要】目的探讨 MI 与 MSCT 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112 例脊柱结核患者,均行 MI 与 MSCT 检查,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结果MSCT 与 MI 在死骨形成、椎间盘

2、改变、脓肿及软组织钙化、腰大肌脓肿、椎旁脓肿与椎管及软组织受累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SCT 椎体破坏检出率(86 61%)高于 MI(71 43%),MSCT 椎间隙改变(37 50%)低于 MI(83 93%)(P 0 05);MSCT 病灶检出时间、检查时间短于 MI(P 0 05)。结论MI 与 MSCT 用于脊柱结核诊断中各有优势,可为临床微创手术提供依据。【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手术;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814 42;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23)04-0727-03MI 与 MSCT 检查脊柱结核能

3、直观呈现病变范围和侵犯程度,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合理参考依据1-4。因此,本文对 MSCT 与 MI 诊断脊柱结核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7 月 2022 年 6 月 112 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性 68 例,女性 44 例,年龄 38 69岁,平均年龄(52 6 4 3)岁。纳入标准:1)常规超声不能定性;2)有相关临床表现和临床症状;3)有明确的病史和相关检查资料;4)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5)经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及感染者;2)凝血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者;3)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者;4)不愿意配合本次观察者。1

4、2检查方法MSCT 检查采用飞利浦 BILLIANCE-16 排 CT扫描仪,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200 mA,扫描层厚与间距 1 mm,连续扫描。扫描部位:整个脊柱。平扫后增强扫描,重建软组织及骨窗。扫描完毕通过软件处理。MI 检查采用飞利浦3 0T 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参数:TSE 序列 T1WI 参数,T 550 ms,TE 25 ms,层厚 6 mm;T2WI 序列:T/TE 3 000 ms/98 ms,层厚 5作者简介:谷亮(1981-)男,本科学历,技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技术工作通信作者:赵阳E-mail:zuqiutaizi163 commm;DWI 序列参

5、数:扫描层数 30 层,T/TE 1 420ms/150 ms,层厚 6 mm,FOV 50 cm 20 cm;FLAI序列参数:扫描层数:20 层,T/TE 5 120 ms/120ms,层厚 6 mm,FOV 40 cm 25 cm。先平扫,完毕注入对比剂 Gd-DTPA 行增强扫描。观察影像学特点并记录检查所需时间,对脊柱阳性征象检出情况进行统计。1 3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23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2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1影像学表现MSCT 表现:112 例脊柱结核患者中,骨质破坏并表现出

6、斑片状虫蚀低密度区(图 1,2),边缘伴有模糊、硬化边围绕者 97 例(86 61%),其中以椎体中部为表现者 77 例(68 75%),其余为整个椎体、椎体前部分别为 16 例、4 例。同时,伴有死骨形成,小砂砾/斑片高密度影出现在骨质破坏低密度区,以洞穴破坏区常见,共 67 例(59 82%),松质骨死骨呈现出“巢蛋”样改变 48 例(42 86%)。椎旁脓肿40 例(35 71%),骨质密度增高 32 例(28 57%),椎间盘局限性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相邻椎体骨质破坏53例(47 32%),骨性椎管狭窄29例(25.89%)。MI 表现:112 例患者中椎体破坏、椎间盘内可见 T1W

7、I 较低信号,T2WI 为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下为不均匀强化 80 例(71 43%)。脓肿、肉芽肿患727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年第 33 卷第 4 期J Med Imaging Vol 33 No 4 2023者见 T1WI 低信号,T2WI 混杂高信号,增强检查后,呈均匀、不均匀、环状强化,脓肿壁薄、均匀强化共51 例(45 54%)(图 3,4)。2 2脊柱结核 MSCT 与 MI 检查结果比较MSCT 与 MI 在死骨形成、椎间盘改变、脓肿及软组织钙化、腰大肌脓肿、椎旁脓肿与椎管及软组织受累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SCT 椎 体 破 坏 检 出 率 86

8、61%,高 于 MI 的71.43%,MSCT 椎间隙改变检出率 37 50%,低于MI 的 83 93%(P 0.05),见表 1。2 3MSCT 与 MI 检查时间比较MSCT病灶检出时间、检查时间短于MI,差异表 1脊柱结核 MSCT 与 MI 检查结果比较(n=112,n,%)组别椎体破坏死骨形成椎间隙改变椎间盘改变脓肿及软组织钙化腰大肌脓肿椎旁脓肿椎管及软组织受累MSCT97(86 61)67(59 82)42(37 50)92(82 14)31(27 68)46(41 07)88(78 57)60(53 57)MI80(71 43)65(58 04)94(83 93)95(84 8

9、2)35(31 25)49(43 75)91(81 25)62(55 36)27 7820 07450 6100 2910 3440 1650 2500 072P0 0050 7860 0010 5890 5580 6850 6170 788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 2。表 2MSCT 与 MI 检查时间比较(min)组别病灶检出时间检查时间MSCT2 48 0 788 59 2 08MI5 15 1 2618 59 4 56t19 06821 115P0 0010 0013讨论MSCT 检查优点为高分辨率,能清晰显示出患者骨质破坏状况,及时判断脓肿基本形态、椎体受累状况及小块死骨情

10、况。在处于脊柱结核修复期间,MSCT 图像清晰显示出骨破坏周围伴有骨质增生及边缘区硬化状况。在骨钙化、坏死整体检出中 MSCT应用优势明显,MSCT 图像脊柱结核患者改变呈高密度,骨钙化期密度较高5-8。对上述情况展开临床诊断期间,首选方法为 MSCT。MSCT 对脓肿诊断期间,能及时反映出范围、椎管受累情况,及时发现隐蔽脓肿与细小钙化,对临床手术起着指导意义,而患者手术开展中,其诊断主要参考依据为脓肿瘘道检出。MSCT 利用多方向重建以获取图像,能判断椎体破坏状况,清晰且直观反映出周边软组织状况,反映椎体压缩程度,提高确诊率,降低误诊率,但在椎间隙异常诊断过程中,MSCT 无法做出明确诊断。

11、脊柱结核在 MI 表现过程中,以相邻 2 个及以上椎体有受累表现,椎体楔形改变造成椎间隙变窄,一旦椎旁超过受累椎体水平后出现 T1低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脓肿。MI 显示主脊柱结核呈自前纵韧带向下延展特性,颈椎结核性脓肿以咽后壁、气管位置蔓延,胸椎旁脓肿位于胸椎位置呈梭形,在腰椎结核性脓肿上,沿着腰大肌筋膜向上、向下呈囊袋脓肿,位于肌纤维呈蔓延趋势9。MI 用于脊柱结核诊断期间通过三维切面、多序列进行诊断,能发现脊柱结核改变,临床诊断效果明显,在脓肿蔓延中具有显著优图1,2胸椎 MSCT:矢状位下 T2、T4 5 椎体低密度虫蚀样骨质破坏,轴位显示椎体前方低密度、边缘强化影图3,4MI:第7

12、颈椎椎体变扁,第 6 7 颈椎椎间盘消失,椎体可见脓肿,C6 T1 椎体可见广泛 T2WI 水肿信号827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年第 33 卷第 4 期J Med Imaging Vol33 No4 2023势,椎体移位、变形、成角等改变可清晰显示出来,利于临床医师准确分析脊柱变化状况与硬膜囊压迫状况。文献10-11 报道,早期脊柱结核所呈现改变为干酪样坏死、钙化与死骨等,经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在上述病变过程中 T1WI 信号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为非均匀强化12。通过T1WI、T2WI 序列扫描中呈显著受累椎间盘有明显低信号、混杂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见到非均匀强化

13、信号。一般状况下,椎旁软组织病变改变为肉芽肿与脓肿,在 MI 以 T1WI 扫描低信号、T2WI 混杂高信号为表现,通过增强扫描呈现出非均匀强化、环状强化与均匀强化 3 类。脂肪抑制序列中,附件结构受累状况清晰显示出来,改变为高信号病灶。在MI 诊断钙化及死骨中,整体准确率低于 CT 扫描,在椎旁脓肿、椎间盘及椎体信号中,MI 可以明确CT 难以诊断早期脊柱结核,降低漏诊与误诊发生率,提高脊柱结核检出率。本次结果指出,MI 用于检查骨髓侵犯中优势更为明显,MSCT 在判断患者骨质钙化、坏死过程中优势明显,同时,MSCT 检查中花费时间更短,患者依从性较高,适用于初次筛查。MI 整体检出率高于

14、MSCT,主要是由于 MI 对水含量、蛋白以及脂肪等成分变化敏感性较高,利用椎旁脓肿、椎间盘及椎体信号的改变后,可及时发现脊柱结核早期病灶,早期应用于椎体、软组织受累及椎间盘改变等病变过程中优势明显。同时,判断死骨形成、骨硬化、软组织及脓肿钙化过程中,对比 MI,MSCT 应用更具有优势。对上述诊断结果得出,在临床脊柱结核诊断中 MSCT、MI 有优势,在脊柱结核诊断、鉴别过程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建议联合应用以提高对疾病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发生率。本文在病灶检出时间、总检查时间中,MSCT 应用时间短于 MI,患者更易接受,适用于疾病初步筛查。综上所述,MI 与 MSCT 用于脊柱结核诊断中

15、各有优势,利用上述两项检查所获取的影像学表现展开分析,可为临床微创手术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参考文献:1李蔚洪,黄崇权,陈中港 MSCT 与 M 检查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分析 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3):551-553 2李艳明,张郡,赵国华,等 脊柱结核病灶 MSCT、M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J 中国 CT 和 MI 杂志,2020,18(8):156-158 3何洪淳,唐强 脊柱结核病灶 MSCT、MI 影像学表现及对内镜手术指导价值分析J 中国 CT 和 MI 杂志,2022,20(3):159-161 4黄光海,赵丽,林月 脊柱结核的 MI 诊断价值(附 40 例报告)J

16、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503-504 5郑春红,谢建圳,何宇亮 多层螺旋 CT 和 MI 应用于诊断脊柱结核的价值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4):244-245 6张斌 M 和 MSCT 诊断脊柱结核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12):2133-2135 7Koyama H,Yoshihara H,Kotera M,et al The quantitative di-agnosticcapability of routine M imaging and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inosteoporosis pati

17、ents J Clin Imaging,2013,37(5):925-929 8贾易璇 多层螺旋 CT 与磁共振成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分析 J 实用医技杂志,2022,29(5):501-504 9池盟盟,李杨,曾庆 采用 MSCT 鉴别诊断脊椎结核与肿瘤的可行性分析 J 中国 CT 和 MI 杂志,2021,19(9):170-172 10张娅丽,罗小波,赵倩 脊柱结核不全瘫患者 MSCT 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1,39(4):564-568 11张超,周迎锋,路坦,等 SPECT/CT 与 MI 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价值观察J 中国 CT 和 MI 杂志,202

18、2,20(1):176-178 12康媛媛,王爱英 脊柱结核 CT 与 MI 的影像诊断对提升诊断准确性的效果比较 J 新疆医学,2022,52(1):29-31(收稿日期:2022-11-09)骶尾部藏毛窦的 MI 表现与病理对照Comparison of MI findings and pathology of the sacro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莫家彬1,欧鸿儒1,罗洪1,吴程辉1,吴跃锐2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 影像科;2 普外一科广东佛山528300【摘要】目的分析藏毛窦(pilonidal sinus,PS)的 MI 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旨在加强认识,降低术前误诊率。方法作者简介:莫家彬(1980-),男,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头颈影像诊断工作通信作者:欧鸿儒E-mail:gdmc9817163 com927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年第 33 卷第 4 期J Med Imaging Vol 33 No 4 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