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班7名女生的体重(单位:kg)分别是35、37、38、40、42、42、7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74 B.44 C.42 D.40
2.下列方程中,满足两个实数根的和等于3的方程是( )
A.2x2+6x﹣5=0 B.2x2﹣3x﹣5=0 C.2x2﹣6x+5=0 D.2x2﹣6x﹣5=0
3.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有20个除颜色外均相同的小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3,由此可估计盒中红球的个数约为( )
A.3 B.6 C.7 D.14
4.正六边形的周长为6,则它的面积为( )
A. B. C. D.
5.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B.
C. D.
6.某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小明到达该路口时,遇到红灯的概率是( )
A. B. C. D.1
7.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C,若S△AOB=S△BOC=1,则k=( )
A.1 B.2 C.3 D.4
8.如图,四边形内接于,为直径,,过点作于点,连接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A.8 B.10 C.12 D.16
9.已知一个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10.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一个交点为(-1,0),对称轴是直线,则图象与轴的另一个交点是( )
A.(2,0) B.(-3,0) C.(-2,0) 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当y<3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
12.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外切四边形,且AB=5,CD=6,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
13.《九章算术》作为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与古希腊的《几何原本》并称现代数学的两大源泉.在《九章算术》中记载有一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小辉同学根据原文题意,画出圆材截面图如图所示,已知:锯口深为1寸,锯道尺(1尺=10寸),则该圆材的直径为______寸.
14.在△ABC中,若∠A,∠B满足|cosA-|+(sinB-)2=0,则∠C=_________.
15.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P(a,b) ,使△PAB为等边三角形,则2(a-b)=___________.
16.如图,∠C=∠E=90°,AC=3,BC=4,AE=2,则AD=_________ .
17.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是图象上的两点,则____(填“>”、“<”、“=”).
18.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为2,则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0分)如图,在和中,,点为射线,的交点.
(1)问题提出:如图1,若,.
①与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
②的度数为________.
(2)猜想论证:如图2,若,则(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0.(6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3)△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吗?若成中心对称,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
21.(6分)如图,AC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PB切⊙O于点B,且∠APB=60°.
(1)求∠BAC的度数;
(2)若PA=,求点O到弦AB的距离.
22.(8分)我市某化工材料经销商购进一种化工材料若干千克,成本为每千克30元,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且不高于成本价的2倍,经试销发现,日销售量(千克)与销售单价(元)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若在销售过程中每天还要支付其他费用500元,当销售单价为多少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最大获利是多少元?
23.(8分)如图,抛物线y=a(x+2)(x﹣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ACO=∠CBO.
(1)求线段OC的长度;
(2)若点D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BD、CD,求△BCD的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P在平面内,当以点A、C、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4.(8分)如图,是半径为的上的定点,动点从出发,以的速度沿圆周逆时针运动,当点回到地立即停止运动.
(1)如果,求点运动的时间;
(2)如果点是延长线上的一点,,那么当点运动的时间为时,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1,在中,是的直径,交于点,过点的直线交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试求的长;
(3)如图2,点是弧的中点,连结,交于点,若,求的值.
26.(10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红球和1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搅匀,这样连续共计摸3次.
(1)用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求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解析】试题分析: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在这组数据中42出现次数最多,故选C.
考点:众数.
2、D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判断即可.
【详解】满足两个实数根的和等于3的方程是2x2-6x-5=0,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
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以从比例关系入手,
【详解】
解: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解得:x=6,
故选B.
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4、B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得△OBC是等边三角形,又由正六边形ABCDEF的周长为6,即可求得BC的长,继而求得△OBC的面积,则可求得该六边形的面积.
【详解】解:如图,连接OB,OC,过O作OM⊥BC于M,
∴∠BOC=×360°=60°,
∵OB=OC,
∴△OBC是等边三角形,
∵正六边形ABCDEF的周长为6,
∴BC=6÷6=1,
∴OB=BC=1,
∴BM=BC=,
∴OM= ,
∴S△OBC=×BC×OM= ,
∴该六边形的面积为: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的内接六边形的性质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5、B
【解析】抛物线平移不改变a的值,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原抛物线的顶点为(0,0),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新抛物线的顶点为(-1,-1),
可设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h)1+k,
代入得:y=(x+1)1-1.
∴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y=(x+1)1-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6、C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据此用红灯亮的时间除以以上三种灯亮的总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
∴红灯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事件的概率问题,熟记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7、D
【分析】作CD⊥x轴于D,设OB=a(a>0).由S△AOB=S△BO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AB=BC.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表示出点C的坐标,把点C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得k.
【详解】如图,作CD⊥x轴于D,设OB=a(a>0).
∵S△AOB=S△BOC,
∴AB=BC.
∵△AOB的面积为1,
∴OA•OB=1,
∴OA=,
∵CD∥OB,AB=BC,
∴OD=OA=,CD=2OB=2a,
∴C(,2a),
∵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C,
∴k=×2a=1.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运用相似求线段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连接,如图,先利用圆周角定理证明得到,再根据正弦的定义计算出,则,,接着证明,利用相似比得到,所以,然后在中利用正弦定义计算出的长.
【详解】连接,如图,
∵为直径,
∴,
∵,
∴,
而,
∴,
∵,
∴,
而,
∴,
∴,
∴,
在中,∵,
∴,
∴,,
∵,,
∴,
∴,即,
∴,
∴,
在中,∵,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根据左视图的定义: 由物体左边向右做正投影得到的视图(不可见的用虚线),判断即可.
【详解】解:根据左视图的定义可知: 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判断一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掌握左视图的定义: 由物体左边向右做正投影得到的视图(不可见的用虚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0、D
【分析】求出点(-1,0)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对称点的坐标即为图象与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详解】由题意得,另一个交点与交点(-1,0)关于直线对称
设另一个交点坐标为(x,0)
则有
解得
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问题,掌握轴对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1<x<3
【分析】根据图象,写出函数图象在y=3下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如图,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知,-1<x<3时,y<3,
故答案为:-1<x<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此类题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更简便.
12、1
【分析】根据圆外切四边形的对边之和相等求出AD+BC,根据四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O的外切四边形,
∴AE=AH,DH=DG,CG=CF,BE=BF,
∵AB=AE+EB=5,CD=DG+CG=6,
AH+DH+BF+CF=AE+DG+BE+CG,
即AD+BC=AB+CD=11,
∴四边形ABCD的周长=AD+BC+AB+CD=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长定理,掌握圆外切四边形的对边之和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3、1.
【分析】设的半径为,在中,,则有,解方程即可.
【详解】设的半径为.
在中,,
则有,
解得,
∴的直径为1寸,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75°
【解析】根据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可得出cosA及sinB的值,从而得出∠A及∠B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的度数.
【详解】∵|cosA-|+(sinB-)2=0,
∴cosA=,sinB=,
∴∠A=60°,∠B=45°,
∴∠C=180°-∠A-∠B=75°,
故答案为75°.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得出cosA及sinB的值,另外要求我们熟练掌握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5、
【分析】根据A、B坐标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后,求得AB中点M的坐标,连接PM,在等边△PAB中,M为AB中点,所以PM⊥AB,,再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求出点P坐标;在Rt△PAM中,AP=AB=5,,即且a>0,解得a>0,即,将a代入直线PM的解析式中求出b的值,最后计算2(a-b)的值即可;
【详解】解:∵A(4,0),B(0,3),
∴AB=5,
设,
∴,
∴ ,
∴,
∵A(4,0) B(0,3) ,
∴AB中点,连接PM,
在等边△PAB中,M为AB中点,
∴PM⊥AB,,
∴,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
∴,
∴,
∴,
∴,
在Rt△PAM中,AP=AB=5,
∴,
∴,
∴,
∴,
∵a>0,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掌握一次函数是解题的关键.
16、.
【解析】试题分析:由∠C=∠E=90°,∠BAC=∠DAE可得△ABC∽△AD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求出AD的长.
试题解析:∵∠C=∠E=90°,∠BAC=∠DAE
∴△ABC∽△ADE
∴AC:AE=BC:DE
∴DE=
∴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勾股定理.
17、>
【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可判断点,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与的大小.
【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且开口向下,
∴点,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点A和点B都在对称轴的右侧.
18、1
【分析】方程的根即方程的解,就是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利用方程解的定义就可以得到关于k的方程,从而求得k的值.
【详解】把x=2代入方程得:4k−2−2=0,解得k=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根的定义,是一个基础的题目.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2)成立,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C,AD=AE,依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DAB=∠CAE,然后依据“SAS”可证明△ADB≌△AEC,最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ABD=∠ACE;②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PC的度数;
(2)由30°角的性质可知,,从而可得,进而可证,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①∵△ABC和△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
∴AB=AC,AD=AE,∠DAB=∠CAE,∠ABC=∠ACB=45°,
∴△ADB≌△AEC(SAS),
∴∠ABD=∠ACE,
②∵∠BPC=180°-∠ABD-∠ABC-∠BCP=180°-45°-(∠BCP+∠ACE),
∴∠BPC=90°,
故答案为:
;
(2)(1)中结论成立,理由:
在中,,
∴.
在中,,
∴,
∴,
∵,
∴,
∴.
∴;
∵
∴.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得是解题的关键.
20、(1)见解析;(2)见解析,点C2的坐标为(1,3);(3)△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为(,)
【解析】(1)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
(2)把A、B、C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根据图可写出C2的坐标;
(3)成中心对称,连续各对称点,连线的交点就是对称中心,从而可以找出对称中心的坐标.
【详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C2的坐标为(1,3);
(3)△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为(,).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旋转的作图,图形变换的性质,不管是哪一种变化,找对应点是关键.
21、(1)30°;(1)1
【分析】(1)根据切线长定理及切线的性质可得PA=PB,∠OAP=90°,由∠PAB=60°可证明△ABP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AP=60°,即可求出∠BAC的度数;
(1)连接OP,交AB于点D,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PO=∠BPO=30°,即可得OP⊥AB,根据垂径定理可求出AD的长,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1OD,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OD的长即可得答案.
【详解】(1)∵PA,PB分别是⊙O的切线
∴PA=PB,∠OAP=90°,
∵∠APB=60°
∴△ABP为等边三角形
∴∠BAP=60°
∴∠BAC=90°﹣60°=30°
(1)连接OP,交AB于点D.
∵△ABP为等边三角形
∴BA=PB=PA=,
∵PA,PB分别是⊙O的切线,
∴∠APO=∠BPO=30°,
∴OP⊥AB,
∴AD=AB=,
∵∠ODA=90°,∠BAC=30°,
∴OA=1 OD,
∵,
∴,
解得:OD=1,即点O到弦AB的距离为1.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从圆外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练掌握相关定理及性质是解题关键.
22、(1) ;(2)销售单价为每千克60元时,日获利最大,最大获利为1900元.
【分析】(1)根据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解析式;
(2)利用每件利润×总销量=总利润,进而求出二次函数最值即可.
【详解】解:(1)设一次函数关系式为
由图象可得,当时,;时,.
∴,解得
∴与之间的关系式为
(2)设该公司日获利为元,由题意得
∵;
∴抛物线开口向下;
∵对称轴;
∴当时,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
∴时,有最大值;
.
即,销售单价为每千克60元时,日获利最大,最大获利为19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大销售利润的问题常利函数的增减性来解答,我们首先要吃透题意,确定变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结合实际选择最优方案.其中要注意应该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求最大值(或最小值),也就是说二次函数的最值不一定在时取得。
23、(1)2;(2)2;(3)(2,2),(6,﹣2)或(﹣6,﹣2)
【分析】(1)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先求出点A,B的坐标,再证△AOC∽△CO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O的长;
(2)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设出点D的坐标(m,m2﹣m﹣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BCD的面积,利用函数的性质求出其最大值;
(3)分类讨论,分三种情况由平移规律可轻松求出点P的三个坐标.
【详解】(1)在抛物线y=a(x+2)(x﹣4)中,
当y=0时,x1=﹣2,x2=4,
∴A(﹣2,0),B(4,0),
∴AO=2,BO=4,
∵∠ACO=∠CBO,∠AOC=∠COB=90°,
∴△AOC∽△COB,
∴,即,
∴CO=2;
(2)由(1)知,CO=2,
∴C(0,﹣2)
将C(0,﹣2)代入y=a(x+2)(x﹣4),
得,a=,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
如图1,连接OD,
设D(m,m2﹣m﹣2),
则S△BCD=S△OCD+S△OBD﹣S△BOC
=×2m+×4(﹣m2+m+2)﹣×4×2
=﹣m2+2m
=﹣(m﹣2)2+2,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可知,当m=2时,△BCD的面积有最大值2;
(3)如图2﹣1,当四边形ACBP为平行四边形时,由平移规律可知,点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所以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因为A(﹣2,0),所以P1(2,2);
同理,在图2﹣2,图2﹣3中,可由平移规律可得P2(6,﹣2),P3(﹣6,﹣2);
综上所述,当以点A、C、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点P的坐标为(2,2),(6,﹣2),P3(﹣6,﹣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及平移规律等,解题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熟练运用平移规律.
24、(1)或(2)直线与相切,理由见解析
【分析】(1)当∠POA=90°时,点P运动的路程为⊙O周长的或,所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2)直线BP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根据已知可证得OP⊥BP,即直线BP与⊙O相切.
【详解】解:(1)当∠POA=90°时,根据弧长公式可知点P运动的路程为⊙O周长的或,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
当点P运动的路程为⊙O周长的时,2π•t=•2π•12,
解得t=3;
当点P运动的路程为⊙O周长的时,2π•t=•2π•12,
解得t=9;
∴当∠POA=90°时,点P运动的时间为3s或9s.
(2)如图,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2s时,直线BP与⊙O相切
理由如下:
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2s时,点P运动的路程为4πcm,
连接OP,PA;
∵半径AO=12cm,
∴⊙O的周长为24πcm,
∴的长为⊙O周长的,
∴∠POA=60°;
∵OP=OA,
∴△OAP是等边三角形,
∴OP=OA=AP,∠OAP=60°;
∵AB=OA,
∴AP=AB,
∵∠OAP=∠APB+∠B,
∴∠APB=∠B=30°,
∴∠OPB=∠OPA+∠APB=90°,
∴OP⊥BP,
∴直线BP与⊙O相切.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和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
25、(1)证明见解析(2)(3)
【分析】(1)连接半径,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圆的基本性质可推出,即,即可得证结论;
(2)设,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圆心角,再求得半径,然后利用弧长公式即可得解;
(3)由,设,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圆的一些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不同求法分别表示出、,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解:(1) 连结,如图:
∵是的直径
∴
∴
∵
∴
∵
∴
∴
∵在圆上
∴是的切线.
(2)设
∵
∴
∴
∵在中,
∴
∴
∴
∵
∴
∴
连结,过作于点,如图:
∵点是的中点
∴
∴设
∴
∴
∴
∵在中,
∴
∵,
∴
∴
∴.
故答案是:(1)证明见解析(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相关性质、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弧长的计算公式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属中档题型.
26、(1)见解析;(2)
【分析】(1)根据题意画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2)由(1)可求得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1)画树状图为:
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数;
(2)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结果数为2,
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点睛】
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