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案e长子县第三中学校 导学案(教师用)科目地 理年级高一时间2017年 4月 编制李锋磊审核地理教研组使用教师李锋磊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2)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认识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3)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综合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归纳城市化的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2、不同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3)通过上网查阅和调查身边的农民工,了解他们进城的动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树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观点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阶段。 二、教学难点:(1)读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2)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教学方法注意采用纵向对比法,对城市化
3、的发展历程可以采用以时间为顺序,纵向比较各阶段特点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差异,可采用横向对比,对比它们在水平、速度、所处的阶段、趋向等方面的异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联系家乡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社会调查,收集家乡城市发展的相关数据、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学会运用图解法了解城市化过程、标志及结果。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目标情境导入 今天早上来学校的路上,我突然感觉我们的县城这些年变化很大。大家有感觉没有。大家说说有哪些变化? 学生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说说县城有什么变化。如:路宽了,楼高了等。导入新课, 让学生先感性认识城
4、市化,激发学习兴趣。二、自学合学探究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小组活动。 指导学生小组内自学合学探究各个学习目标。 及时了解学情、点拨。活动一:说一说,什么是城市化?有哪些标志?活动二:讨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城市化过程中三次产业比值的变化。活动三:比一比,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差异。总结城市化的发展各阶段及特点。 学生通过自学合学探究完成各学习目标。小组为单位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情感。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适合新课程的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三、小组分工展示 指导小组进行知识点的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展示本组的自学成果。 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5、展示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四、分层达标训练 选取不同层次的题目。 指导小组内完成题目。 组长分题(不同学号学生完成不同题目) 组内交流完成。 因材施教,学生不同,要求不同。五、小结反思整合教师做最后点评。 引导学生建立本节知识体系。 谈谈本节学习过程的感受、不足。 小组为单位建立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反思可巩固,也可查找不足。 建立体系,完善思维。了 解 学 情 点 拨 2、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S”型曲线分 层 达 标 训 练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
6、聚落数量的比重 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23题 2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3下列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
7、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5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板 书 设 计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定义表达: 人口城市化 1、定义、含义 地区城市化 产业城市化 2、标志: 城市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二、 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三、城市化特点1、阶段特点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地区差异地区起步速度水平其他
8、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课后反思长子县第三中学校 导学案(学生用)科目地 理年级高一时间2017年 4月 编制李锋磊审核地理教研组使用学生 165 班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掌握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含义。(重点) 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难点) 3、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重点)自学合学探究自学合学探究教材整理1 城市化阅读教材P36P37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1 含义:是指 和 在空间上 、乡村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3)城市用地规模 。3意义(1)有利于城
9、市与乡村的交流, 城乡发展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 。(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 中心。(5)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 程度。教材整理2城市化动力机制阅读教材P37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1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表现: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3城市化与三次产业(1)第一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口向 大量转移。(2)第二产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3)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 相对发达。教材整理3城市化特点阅读教材P37第3段P40,完成下列问题。1发达国家(1)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 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2)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 的现象。(3)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建设了比较多的 和工业区。(4)出现高水平的 带。(5)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2发展中国家(1)城市化总体水平 。(2)城市化推进 。(3)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 洲和非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多在 洲。 (4)出现“虚假城市化”和“ ”现象。归纳总结1、阶段特点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地区差异地区起步速度水平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