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地理练习题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2.下列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读某年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4题。3.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A.-1 B.3 C.7 D.9 4.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洋流B.地形C.海陆差异D.自然带
2、差异读图,回答56题。5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6 R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读世界某两大国示意图,回答78题。7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耕地都主要位于沿海地区 甲国热量条件比乙国好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A.B.C.D.8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受地势和风向影响,甲国降水整体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B.受北方高大
3、山脉影响,甲国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C.受西海岸高大山脉影响,乙国降水自西海岸向内陆急剧减少D.受地形影响,乙国形成了与我国西北成因不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读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回答910题。9.大陆最大的荒漠区气候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0.大陆温带荒漠的成因是()。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D.大气环流和地形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112题。1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曲线B.曲线C.曲线D.曲线12M对应的
4、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回答1315题。13图示时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旭日东升 B.北印度洋东行货轮顺风顺水C.巴西高原草类繁茂 D.宜昌的昼长将增加14煤炭是古代植物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煤炭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成煤时期,岩浆活动频繁 B.有煤炭分布,说明南极气候温暖C.有煤炭分布,证明南极板块在不断地
5、运动 D.煤炭是矿物能源,为变质岩15下列有关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621259 S,585752W。中山站:692224 S,762240 E。昆仑站:802501 S,770658 E;海拔4087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南极考察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气压较高C.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D.与长城站相比,昆仑站年均风力小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地域。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列关于四个农业地域生产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机械化水平高,单产高 B.乙:资源消耗少,雨热同期C.丙: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D.丁:河流经
6、过,水源充足17.下列关于四个农业地域产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世界上总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乙:产品主要用于农场主自己消费C.丙:以牛奶及其制品为主 D.丁: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强读世界某局部地区等高线(m)示意图,回答1819题。18.下列关于该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部等高线非常稀疏,说明地形以平原为主B.图中湖泊甲海拔高于河流乙,河流流向为西北东南C.根据等高线变化说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盆地、丘陵面积广大19.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A.位于山脉迎风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带来丰富的降水,所以河流流量大B.地处温带,气候适宜,人口稠密C.草原广布
7、,乳畜业十分发达 D.深居内陆,光照资源充足读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回答2021题。20.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东部高技术工业较西部发达 B.该地区北部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C.该地区乳畜业发达 D.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读俄罗斯天然植被分布图,回答2223题。22.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被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被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最接近的是()。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 C.年平均
8、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23.a、b两地区的河流()。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季节有凌汛现象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读美国部分地区某地理事物示意图,回答2425题。24.该地理事物可能代表的是()。A.粮食产品 B.降水量 C.灌溉用水量 D.人口密度25.甲地该地理事物最突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图甲中M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 ,N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 。图乙示意降水量季节变化。读图,回答2627题。26.导致M、N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
9、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植被状况D.地形因素27.图甲中M、N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分别对应图乙中哪条曲线()。A.B.C.D.读图(图中数据表示年等降水量,单位:mm),回答2829题。28.美国年降水量()。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地形对西北部降水影响较大C.西部地区夏季降水丰富 D.甲地降水丰富,昼夜温差大29.下列有关M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B.农作物一般春季播种C.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低 D.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12345678910BDBDBADABD11121314151617181920CDCCDCDCDA21222324252627282930CDDCBABB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