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课课题范进中举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教学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45分钟学生分析这次授课的学生是904班的学生,学生基础一般,但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具备小说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运用了夸张的讽刺手法,故事情节较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对理解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教材分析范进中举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
2、准,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具体目标设定为下面几个方面:1、 知识与能力(1)把握小说内容,感知人物形象.(2)从范进及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当时的世态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教学策略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最精彩的片断。而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该名著的人物形象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所了解,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毒害,从而提高他们阅读理解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本文是课外阅读课文,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价值,且篇幅比较长,所以在课余时间就要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文章内容的
3、细致分析不是重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难点: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科举。)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几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能美梦成真,从此踏上富贵之路,也有的人为科举付出了整个人生,导演了一场场悲喜剧。今天我们来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让我们一起看看范进究竟命运如何?范进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二)板书标题,学生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
4、外史。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二十三岁中秀才之后,考场屡屡失意,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在经历了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饱尝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
5、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三)字、词积累。课后生字词注音,并任选2个词语写一段话.让其他学生点评.(四)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1 给文章段落标上序号.2 围绕课题,把文章分成2个部分.(五) 自读课文,问题探究1 故事涉及到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2 范进中举前后,文中各人的态度起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范进在他中举前后产生了哪些变化?见表1.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变化的呢?(明确:科举制度是一种愚弄和残害知识分子的统治工具,作者借范进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
6、腐朽和对读书人的毒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分析胡屠夫等人中举前后的变化.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 见表2.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是什么?明确: 被科举制度的功名富贵毒害腐蚀的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 造成这种风气的就是科举制度:(1)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2)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3)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7、.作者以神妙的笔触,描绘出封建社会的人世图景,有力地讽刺了科学制度下贪鄙、欺诈、庸俗、势利之风,抨击极端庸俗自私的市侩风气.表1范进中举前中举后经济贫穷 断炊 卖鸡换米有人赠房送金社会地位低微恭敬 巴结与张乡绅平起平坐 为人处事的态度怯懦老实虚伪客套人物性格懦弱 虚伪 热衷功名变化根源封建科举制度表2人物中举前中举后人物性格社会环境胡屠夫傲慢 势利 庸俗恭敬 巴结趋炎附势嫌贫爱富阿谀奉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嫌贫爱富世态炎凉邻居漠不关心热心帮忙人心不古嫌贫爱富张乡绅不屑一顾称兄道弟竭力讨好趋炎附势老奸巨猾3 总结.文章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
8、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并抨击当时极端庸俗自私势力的市侩风气.4 延伸:1. 如果你是与范进同年代的读书人,你会像他一样去考科举吗? 2你怎么看封建社会的科举?你又怎么看现在的中考高考?两者之间有区别吗? (这两道题不要求有标准答案,是开放性题,只要求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范 进 中 举 吴敬梓 清 儒林外史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主要人物:范进 懦弱 虚伪 热衷功名 人物 次要人物:胡屠夫 趋炎附势庸俗自私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嗜钱如命 社会风气: 嫌贫爱富 世态炎凉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范进的人物形象,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课堂结构设计合理,运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学生的估计出现偏差,调动有时候不够充分,出现了冷场。2在教学过程中对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朗读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还读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在读中人物形象。我应适时进行即场范读,教学效果会更好。3,对造成范进发疯的根源理解,引导还不够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