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质量要求为国家施工验收规格合格标准。二、地质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0.31.3m,相应水位标高在1.92.2m;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在0.81.6m,相应水位标高在1.41.7m。三、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场地自然标高为-2.750m,为了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基坑还需下挖深度为2.85m。在基坑施工时为了确保槽底干燥施工,本工程施工拟采用大口井抽水的办法降水。四、降水施工的一般方法大口井采用冲击钻泥浆护壁方法形成,井点沿基坑外侧3.00m处均匀布置(井点布置见附图),设计形成的孔径800mm,井深10.00m。施工的一般顺序
2、为:井点测量定位挖探坑成孔换浆安放井管填滤料戏井水泵安装布设排水管网运行管理水位观测1、定井位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偏差不大于300mm,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技术人员协商一致。2、挖探坑视地下障碍物情况,在井位处挖探坑,直径800mm,深10.00m,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浸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3、成孔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地层自造浆护壁。4、换浆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或稀泥浆进行清孔换浆,将孔底沉渣充分置换出来,管井周围形成良好的反滤层,滤管的作用发挥的充分。5、安放井管井管宜于地表500,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6、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井管与井壁之
3、间填充的滤料必须一次完成,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掌握回填速度,避免中部架空。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做好补填工作。滤料填充完毕,保证井成孔直径必须在于滤管300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7、洗井成井后,用潜污泵抽水洗井,清除也内的泥浆,直至水清砂净。8、水泵安放潜水泵放置于深9.5m处,(下到孔底后上提0.5m),水泵安放完毕开始布设抽水线路,及时抽排水。9、布设排水管网认真踏勘现场,找寻污水管道,将各井的排水塑料管合理、优化安置,通过合理管路排到管道。严禁将浑浊的井水排到污水管道。10、运行管理开始抽水时,如因水量大,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间隔逐一启动水泵。之后连续抽水,中途不间断,对抽水设备加强维修,排除常见故障。11、水位观测抽水前进入静止水位的观测,建立初始值,抽水初期每天观测1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视情而定,水位观测精度2,做好水位观测记录。12、降水时间基坑降水时间从基坑开挖前15日开始,至主体施工至地上四层时方可停止13、泥浆及地下水排放钻井、洗井的泥浆必须排放到泥浆中,由泥浆车统一拉离现场;正常投入使用后井点降水排水的地下清水,由潜水泵排入不敷出市政的排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