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向心力教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4881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心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向心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向心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向心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向心力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向心力教案向心力1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章节主要讲解了向心力的定义、定义式、方向及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前面几节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这节讲的是描述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合外力,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为接下来万有引力的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样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章节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重要

2、的概念之一,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它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具备了探究向心力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思维基础方面】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科学和第一学期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向心力有关的现象有,但是有一些是错误的这就给学生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带来困难。三、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向心力的

3、定义; 能说出向心力的定义、写出向心力的定义式和单位 理解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学习,相互联系,体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用概念前后联系的方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通过向心力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容易让学生理解,引起学生兴趣;四、重点与难点重点:向心力表达式验证,向心力来源与作用效果.设定一定运动情景,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来源进行举例说明,

4、进行受力分析。(重点如何落实)难点:向心力表达式的验证.通过用圆锥摆粗滤验证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做匀速圆周运动解释原理,分析其在运动角度和手里角度的合外力,测量数据与测量器材,一步步得出表达式的正确。(难点咋么突破)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口述六、教学过程1. 引入回顾本章内容,复习向心加速度,放一个有关视屏,向同学提问物体为甚么做圆周运动?2. 新课教学(熟悉一下过渡)一、做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实验,多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向心力特点进行总结二、教授有关向心力的有关知识并进行一定补充。三、用圆锥摆粗滤验证向心力表达式小结向心力定义表达式方向作用效果教学任务知

5、识回顾教师活动列出知识的联系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力-向心加速度,提问向心加速度定义、方向、表达式学生活动A.回答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指向圆心。方向:指向圆心表达式:a=v2/r设计意义回顾旧知识,温故而知新,为向心力表达式做准备新课引入【播放视频】利用课件视频资源,在大屏幕上播放笼中摩托车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摩托车为什么做匀速圆周运动?【提问、引导】1、摩托车做什么运动?1、 为什么做匀速圆周运动?模拟小球在光滑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提问:1、小球为什么做匀速圆周运动? 2、小球受到哪些力作用? 3、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个力起什么作用? 4、一旦断线与

6、松手,结果如何?【观看视频】认真观看视频,观察运动员的运动状态【积极回答、讨论】A、 匀速圆周运动B、 受到力的作用A学生回答:1. 受到力的作用。2. 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3. 绳子的拉力,方向指向圆心。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4. 做匀速直线运动,应为不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用学生熟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摩托车在铁笼中的运动,简单模拟,更形象、简单新课教学讲解向心力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表达式:F=mv*2/r(表达式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F=ma,带入向心加速度表达式a=mv2/r,得到向心力表达式)单位:牛顿对向心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7、教学向心力的进一步认识(通过研究圆锥摆的摆球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其受力)向心力作用效果:只改变速度方向向心力是以效果作用命名的.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让同学思考2分钟分析其原理(摆球在运动角度与受力角度的合力相等)、所需测量数据(小球质量、半径、高度、转动圈数与所用时间)、所需实验仪器(天平、直尺、小球、细线、铁架台、秒表)与实验注意事项(M质量竟可能大,角与H的测量需要准确)给出一组数据求解两个力的大小,提问是否能验证表达式正确性.研究讨论三个实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是什么提供向心力。从书本中获取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一定是物体受到指

8、向圆心的合力。)从定义中获得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跟随老师得到表达式。对圆锥摆进行分析,分析摆球受力情况,了解向心力的效果作用。思考实验,讨论实验原理,需要测量得数据域所需要的仪器。A.不能,如果两个力相等,只有一组数据,实验要多组,避免误差,如果不相等,实验有误差,要尽可能小,m尽可能大,h要准确.同学分析并回答复习回顾温故知新对向心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向心力的特点验证表达式,熟记表达式对一定情景下的向心力,有更深刻认识课堂小结【引导、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向心力定义、方向、表达式与作用效果【回忆】同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深理解知识

9、体系,并做好相应的笔记。教师适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布置作业1、 作业本2、 课后练习知识巩固七、作业:作业本向心力作业八、板书设计5.7向心力 向心力1) 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2)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3) 公式: 4) 单位;牛顿N九、教学反思1。是否完成教学设计基本完成。2. 课堂生成回顾向心加速度的基本知识。学习有关向心力的知识:定义、方向、表达式、作用效果。做个小结与作业布置。3. 不足地方一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来命名的,是一个,一个力的分力或是几个力的合力.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讲的有点快,可以对公式的验证与推导慢一点。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